·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道与中国科学文化
谢清果

    内容提要:“道”是道家、道教最为重要的一个范畴,也构成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化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道与中国科学文化的关系是内在而深远的,“道”孕育出独特的科学精神气质;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构建出丰富的科学思想,因此研究“道”与中国科学文化的耦合是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道、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
     作者简介:谢清果,男,福建莆田人,(1975—)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学院教师

     中华民族是个具有源远流长的道统的民族,践道履德成为民族独有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也是个具有辉煌科学技术成就的民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追问中形成富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科学文化。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道”与中国科学文化的关系,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民族复兴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就思维的基本理路而言,老子以“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根本,不同于希腊哲学的泰勒斯和德谟克利特对宇宙的本源的追溯。前者是一种生成论,万物是由道生成的,道又内在于万物;后者是一种构成论,万物由“宇宙之砖”构成。循此以趋,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自然的探索是一种自然哲学本体意义上的本体论的探索,是希腊哲学的科学理性精神的体现,也是西方形而上学、主客两分的思维传统的开端。不论是水、火、未定形,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都是西方这种趋于分析思想的发轫。而老子作为中国哲学的开山鼻祖,它的著作《道德经》无疑是部百科全书,核心就在于“道”的概念的提出,道是恍惚不可名的实体性存在,它具有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它本身是个浑然一体的统一体,是永恒自足的系统,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自本自根,无所不在,又处处在。显然老子在抽象度上更深刻、更周全、更大包容性,道家强调:“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16章,下同书只注章数,引文以1998年黄友敬先生著、海崃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老子传真》为据),这个常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道家明白只有把握规律才能心态宽容,只有宽容,才能做到公正客观,只有公正客观才能全面周到,也只有全面周到,才是道的体现,这样达到的认识就经得起实践检验,以至于没有犯错误的可能,不会产生危险。“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性、潜在性的东西,具有自发地不断创生发展的能力,“周行不殆”。而“逻各斯”本质上是对宇宙发展的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反映,具有超越存在越越生命的特征。道不是一种静的系统,而是开放的、动态的,生长的有机系统;道不只是宇宙存在的平面的构造性特征。所以,道的整体具有各维度动态交叉的意涵:从共时性的横向联结看,是包括人、天、地、道的总体关系,是总体关系之网;从历时性的纵向过程看,道是效法自然的生生不息,即人潜在性到现实性的无限生长过程;从经验感性世界言,现实存在的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是道之一“德”(得),即是道所生成的有限生命;从宇宙本源性而言,道就是宇宙万物的始点终点过程性、规律性的总和,道不只是“宇宙逻辑”,也是“生命逻辑”。
随着道家、道教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发现道家、道教以“道”核心范畴与价值取向,思考宇宙自然、人生社会,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建构起,以天、地、人、道和谐为旨向的一系列中国式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宇宙学,天文学、化学、医学,养生学,人体科学、性学、建筑学、音乐以及精神科学等,可以称之为“大道科学”。“大道科学”观的提出本身预示着对科学概念的拓展,科学不仅是源于欧洲的近代科学那些基于逻辑推理和反复实验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是有物质层面的科学,还应有精神层面的科学。科学一方面可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可启示人去演绎人生,寻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一精神家园。大道科学是统而有之的一门大成科学,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自然,又有社会、思维层面,是个揭示宇宙间万物万事规律与本原的大学问,它的意义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沉寂,但它的复兴是其生命力使然,正如古希腊哲学的深刻思想一样,中国先秦的思想家的思想精髓至今愈加展放其光芒。
道从超感观而言的“无”,从本质而言又是实存的,是“有”从演化运动历程而言,也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原初之物(恍惚状、窈冥状)到可感之物,即“一”构成万物的始基,即如希腊哲学家以“水”、“火”构成万物的质料,而此处“一”它是具有生化能力,演化出对待面,对待面的冲和就形成性质各异的万物了,因此从哲学的理论深度而言,道家绝不逊色于古希腊学者。
道在《道德经》中出现了73次,除了“可道”之处,其余可从道体、道用、道相三方面阐述,首先道在老子看来是个自足的本体。老子五千言是从天道(自然之道)到人道,人道以法道为准则、法则,在老子看来道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母体,也是万物生长化灭的规律和推动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51章),一、二、三用于指称道生万物,经历的几阶段,由无而有。由一而多,而且道生万物,万物因道而生谓德,并以具体的形态存在,在与道的联系中最终形成万物自己的那样,道生育万物,又内生于万物,因此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符合科学的质朴性原理,以最简单,最少规定的概念说明最深奥的道理。“道者,万物之注”(62章)万物莫不复归于道,道的力量在于“独立不改,周行不殆”(25章)而“冲而用之,或不盈”(4章)。道生万物过程是永不停歇,它“生而不为,为而不恃”、“衣养万物不为主”(34章)道与万物的关系就是道生万物又内在于万物,万物尊道贵德,并回归于道,道以为物显,物以道存。
一、道与科学精神
默顿在《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概括了科学的精神气质五大方面: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性。细心研读《老子》,其中处处洋溢着这种精神气质。
(一)、就普遍性而言,老子指出:“道兮,其可左右” (34章),大道广泛呀,它遍及左右,它无远不届;“道之在天下也,犹川谷之于江海”(32章),“道者,万物之注也”(62章),百川归大海,道是万物的总根源、总归宿。庄子认为道在瓦砾、屎溺中,充分阐述的道的遍在性。因为道“以万物为刍狗”“其上不皦,其下不昧”(14章)无以穷尽,无边无界,不生不灭。
(二)就无私利性而言,道是无私的,“无道无亲,恒与善人”(79章)非道给与善人,而是善人为道而自有所得,好象是道给与的。作为道的形象代言人——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49章),“成功遂事,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功成不居,功成身退,为而不争,处污受垢受不祥。爱民治邦以无为。“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32章),因为“从事于道,同于道;从事于德,同于德;从事于失者,同于失。”(23章)道何尝为,万物唯自得自失,无私利或感情倾向于其中,因此有道者做事应辅自然而为,不强为,不固执,因为“执者失之,为者败之”,而避免“自是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2章)的恶果,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三)、就独创性而言,老子并不象孔子“述而不作”,他在“知古始”的基础上,开创以“道”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他认为“强字之曰大,强为之名曰道”道是他在为阐述宇宙生成化灭之理,而不得不借助名——概念,并由此扩散开去涉及人道、天道、社会之道、自然之道、为政之道、行军之道、修身之道等,而老子以其“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开创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的先河,它精炼地概括了名与实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他还通过车、器、室的有无关系,概括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1章)的有无观,为中国哲学史的“崇有论”“崇无论”,唯心论与唯物论开辟了道路,而且老子对人的发现,提出 “人为四大之一”的观点,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与个性,且认为“自爱而不自责”的人生哲理。居其实,不居其华,“吾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53章)。
(四)、就公有性而言,道可传不可授,道不是私有商品,道可以传递,但不可授予,同于道者,道亦得之。从正面来说,道是一视同仁地对待万物(“自均”);从反面来说,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不道,早已”。道是宇宙间共同的法则,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超越它,离开它。“天之道,利而不害”(81章),道是“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求以得,有罪以免,故为天下贵”(62章),为道而得道,得道而自然,自然而和谐,和谐而保全。
(五)、就条理性的怀疑性而言,老子之道不信上帝创造万物,因为道为万物之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外于道一切都在道中,都受道规律支配,只有遵循大道才能长久。除否定“神造说”束缚人的思想外,老子把道下推到社会领域,认为侯王、君主等因替天行道,并描绘了作为道的形象的代言人的圣人形象,作为统治者的效法对象,并批评那些不道者为“盗夸”,指出民难治是上之有为,多收税,重享受,如服文采、佩利剑,财富有余等,应“抱一以为天下式”(22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72章)只有慈,道的最大德性,才能“以战则胜,以守则固”(67章)。统治者“欲上民”“欲先民”必然要“言下之”,“身后之”(66章)并且不可以智自许,不坚持“以正治邦,以奇用兵”(57章)而反其道行之,“以智治邦,邦之贼”(65章),这样就会“邦家昏乱焉,有贞臣”(18章),道为天下裂就会下降为德、仁、义、礼、法、兵,以至于天下大乱,道本身就成为批判武器,要坚持“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抱道不失,批判“五自”(自是、自见、自矜、自伐、自贵),讲究“自知者,明也,自胜者,强也,胜人者,有力也”(33章)。
二、道与科学方法
道的原义是路,走过的历程从来隐含有方法论功能,达到目标所走的路,无疑需要凭借一定的方法与手段,道作为本体与规律的统一体,道的方法论特征是明显的。
(一)、执一御万法:道家注重提纲挈领,得其一万事毕,持一以为天下式,“一”就是本质,根本、整体、一以贯之的东西。道家所以“绝圣弃智”,概因为世人都在多中寻觅而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子洞见一与多的关系,“少则得,多则惑”,以一御万是事半功倍,有助于实现目标。
(二)、继往开来法:道家刹一看好象反对学习,比如崇尚“愚”,反对机心。实际上《道德经》中老子多次以身作则地引用先圣之言。“用兵有言曰”(69章),“《建言》有言曰”,“故圣人之言曰”(57章),强调要“言有宗,事有君”,而且还力求“善言者无瑕谪”(27章)虚心学习,并勇于实践,即勤而行之,学习先人,又不迷信先人,敢于突破创新。
(三)、相反相成法:道家思想极富辩特征,“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敝而新成”,“大小,多少”,庄子对“寿夭”的论述说明道家思维活泼,准确把握“善与妖其无正也”看到了事物之间的转化,“祸福倚伏”,因此对祸对福不取偏向态度,采取无待的做法,不人为地干扰事物的发展变化,展现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风亮节。另一方面也说明认识到道中无小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63章),愿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反映出道家入世的思想,也体现出“无为之妙用”,无为之中有大为。因为它们明白慎终若始,千里与足下的关系,胸有成竹地等待未来的到来。活得洒脱自信。
(四)、玄鉴观复法:这是道家处理人与自然最独特的方法。道家注重形体与精神的统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10章)以澄清的精神境界去把握大千世界。要求做到“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玄鉴是心灵的镜子,要求晶莹剔透,无丝毫之染尘,庄子的“心之静若镜,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此中明白四达似无知。心中贮藏的知识在宁静中逐步实现有序化,如“浊而静之,徐清”之妙效。显然当一个人心烦意乱时能有什么灵感、创见。道家注重在心灵的宁静中去体察世界细微的变化。即“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6章)一静一动中以静制动,用心静而察物之动,并且观察它们的往返(来龙去脉),所以览其始终,而窥其全貌,此之谓抓住根本。“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16章)明白它的根源,可谓一劳永逸,如此才是把握活生生的事物,也只有这样才称作常规(本质),知道这个本质,才算明白,不知道,乱动就会凶险!
(五)、以静制动法:道家之道以柔弱、谦下为本,自然为本,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知雄守雌,知高守低,知贵守贱,因为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柔弱胜刚强,雌之静制雄之动。侯王可以孤寡不榖自称,而为侯王,以身后之,以言下之,而可身先,可上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其知与守之功,并有大智慧者不能为也。《道德经》之中至少55处用“知”可见老子并不是要人“愚”,而愚在老子之中有“大道若愚”之意。大知(大智)似无知(愚)因此道家不急不慢,活泼自在,概其明自然之道也。知、守都是个不断努力前进的过程,道家的潇酒与严谨于此可见一斑。这也是艺术的境界,科学的终极目标,科学成为充满洋溢人性的舞台,而不是残害人性与帮凶祸首。
(六)、冲气为和法:“和”的状态是道家所追求的。和就是和谐,不是“过”,也不是“不足”,刚刚好。不是“交相胜”,而是“两不相伤,其德交归”(60章)实现双赢。“天之道其犹弱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77章)道家深明“损益之道”,“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43章)损益之间在于度,在于和,而这个和是在一“冲”中,在双方你来我往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而如果失去和,就会造成对抗而两相伤。如“民之轻死者,以其求生这厚也,是以轻死。”(75章),厚就是过,而“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单然而善谋。”(73章)是因为天道遵循了“和”的原理,时至而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合,结合,配合,和合,阴阳负抱成一和气,和气生人。
(七)、形象直悟法:形象思维往往用于阐发理论,道家对形象思维的运用是炉火纯青,就老子而言,他运用比兴手法构造丰满的形象;运用形象比较,加深意境领会,运用正反相成手法,增强形象感染力,运用因果互动方式增强形象真实感;运用虚实相彰手法化抽象为形象。
三、道与科学思想
道本身是个体系,甚至是一门科学,无所不包的科学体系。我们不是说科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完结了,而是说人类对世界关注的许多方面,乃至大部分当时的人们已经涉及到,并形成了一些不可多得为现代科学提供启示,乃至暗合的思想精髓,是一个永无终点的开始 。本节从混沌、宇宙演化、自组织、循环思想来阐发道家之道的文化传统中蕴涵的科学思想。
(一)、道的浑沌性与混沌思想
老庄在构建演绎道的思想体系时,对道的混沌性深有感触。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曰大,强名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25章)道是一种混成之物,而且此物为凡物,是“可以为天地母”之物,亦即在天地之先就存在,换句话说,天地这个有形之大者也不另外。并且它永恒地存在着,运动着,人们不可致诘,不知其始终,不象有形具体之物有名称,故而勉强称之为“道”。这样道的混沌而实在的特征就展现出来。道这种“物”的存在特征是“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真中有信” (21章)道是一种精微的物质性存在,恍惚而窈冥,变化无端,“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14章),而且“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出口无味”确确实实不可名状,故曰:“混沌”。总而言之,道是一种混沌,无分别的东西,不具有某种固定的形,也不具有任何质的规定性,更不能用任何名词、概念来表达,且难以用感观去感知和分辨。因此它不仅不受任何具体的   “物”“状”“象”的局限,而且是无限多样的天地万物的根本;同时,“道”还具有“恍惚”的特征,它既非有,亦非无,亦是有,亦是无,是有无的统一体。
混沌思想的精髓在于道体处在涨落之中,涌摇冲和之中,这个状态是无序之中含有序的端倪,虚无之中隐藏创生实有的潜能。它存在于一切事物在生成之前以及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不可仅理性以求,还须混沌以感悟它,这就是说观察对象客观事物决定应如何观察它。庄子则于《应帝王》中的浑沌寓言,寓意是万物存在一种过渡态、是中间态。而这种状态正是演化为两极的源泉和两极沟通的桥梁。而且是这种状态蕴涵着巨大的创造因子。比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也存在着模糊思维兼具两者特征而不可言说,而这种状态往往是较为圆融的状态,不走极端,而保持着一种活泼状态,适时作出调整。混沌就是倏与忽的中间状态就是浑沌,而企图清晰之,乃是吃力不讨好之事,即违背自然之事,所以事与愿违。
混凝是道的存在状态,也是道化生万物的力量源泉,混沌也显示着道是处在动态的的运行中,其中潜含着天地万物得以产生的象、物、精、信。因此认识了混沌,把握万物生成的源头,也就是可知“众甫之然”。
混沌思想开拓着中华民族整体思维的历史先河,即从浑然一体的视角看待事物。“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14章)混沌思想自然内含混沌方法与混沌思维。混沌思想的意义在于缔造了独个特色的中国宇宙生成论,从而摧毁天命论,开创唯物主义的先河,而且为以后中国哲学的“元气论”雏形,其中“有着科学理性的思维因素,这不仅表现在其说之中的理性思辩的蕴义,更重要的是它含有自然科学哲学的思维精神。”对后世提供了一种独特视角和理论模型。值得一提的是“混沌”思想贯穿老庄思想的一个显著脉络,对于理解,无为无不为,以及玄同,齐是非的思想是大有稗益。
(二)、道的有无观与宇宙生成论
道家思想中“道”是最核心概念,而为说明道则必须用有无这对对待关系的最高概括。从本体论层面上,老子开门见山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章)这说明道的创生通过无有相生来表现,因为道统有无。有无是相对待而存在用于描述道创生万物的两个阶段:“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从物质层面而言,“无”与“有”是物质的两种状态,“无”是一种潜在的客观存在,是物质的精微的状态,不是绝对的空无。“有”是一种可以直接观测或测量的物理实在。“无”是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具备无限的潜能。“有”是“无”的呈现与展开,   “无”是有的潜存与本根。“无”这种隐微的“有”,是没有被展开,不能直接观测或测量的“有”。是天地万物混沌未形成初始状态。有无实质为一个东西,道的两个方面,“无内在于‘有’之中,‘有’的作用正是‘无’所赋予决定的,……无只不过是   ‘有’的一种形态,是一种最为抽象的‘有’。无与有于道是统一的,故而相生。从认识层面而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正是‘无’使‘有’有了存在的依据,正是‘无’使‘有’有起来,正是‘无’规定了‘有’之所以‘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万物莫不尊道贵德”(51章)“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根即道。万物要归于道,一、二、三开始就是有,而有是有层次的、进化的。道生万物,道并没有消失而内在于万物。无以有显,有以无用,不可分离。“道作为‘有’‘无’统一体、似有似无,时有时无,游移不定,道之有,是因为作为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根本和根据,作为宇宙的起源,它是先天地生而无所不在的,道之无,是因为它空无所傍,玄之又玄而不可名状,人之为学之智莫之能及,因而几近于无。”霍金提出“宇宙创生于无”的现代宇宙新学说,以及惠勒的“质朴性原理”使老子的有无观广泛关注。
庄子的有无观主要体现在“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天地》)“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   (形)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如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齐物论》)“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不万有 ;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秋水》)都认为宇宙之初“有无”而且“孰有孰无”都是相对而言,这与老子有无观是一脉相承的。
(三)、道的无为性与自组织思想
哈肯说:“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道法自然,而自然就是无为的最好表征,无为是自然的体现。清静无为是道家的重要行来法则。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老庄的无为是显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蕴藏大为的无为。因为老子之道,讲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就是不违反本性,不违背内在规律,顺势而趋,形似无为,实则达无不为之良效,因此有道者法无为,而“为无为”从而“无为而已而无不治矣。”(2章)圣人“无为故无败”(64章)因为它“居无为之事”也就是“为无为”(63章)从而享受“无为之益”(43章),道本身是自本自根,是自足圆满的,道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需要依赖于其它东西而存在。李约瑟说“就早期原始科学的道家哲学而言,‘无为’的意思就是‘不违反自然的活动’(refraining from activity contraty to Nature),亦即不固执地要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也就是庄子说:“无为者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法自然就应行无为,反映出道家对常道的遵循,因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不受道的制约,都有内在的规律,各事物有各自具体的道制约,以自觉地遵循而获得逍遥自由,这是因为道(规律)自身都在不停地运作着,只有为无为(即辅自然),“不行而知,不为而成”(47章),至少以经济原则而言,就是以最少的行为获得最大的成功。天地人道组成大系统,而且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四者以自然无为为法实现互动,“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23章),系统不是永恒处于平衡,而始终处于追求平衡的不平衡中,因为发展的量变上升为质变就会打破平衡,从相对有序状态变为一个有序状态。如此“绵绵不绝”,是个耗散结构,不过它的信息能量是自足的而已。(自己产生否定自己的因素),在有序的状态下天、地、人、道就实现地协同,也就是道治天下,两不相害,甘露自降,在自化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37章)在自化而出现突变偏离轨迹时,道有自身的纠错机制即“无名之朴”即镇之,因此我们说道家思想中蕴藏着自组织思想。
(四)、道的周行性与循环思想
一切耗散结构的系统逻辑总是表现为循环组织。老庄非常强调作为自我循环的自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的协调、稳定与和谐。老子指出:道“独立不改,周行不殆”,道处于永恒的周行即循环中,它的循环力量在于冲气以为和,在于道永恒地处于有无相生之中,即无一有一无的循环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万物复归于道,都体现了循环思想,而且这系统“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25章)循环往复地扬弃中进化着。同时这种循环不是简单地反复而是一种类似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因为它可以“弊而新成”,可以“日日新”在不断否定中取得超越,这是道家看似消极实为积极的思想根源。卡普位:“中国哲学家们把实在,它的终极元素,他们称为“道”,看作一个连续的流动变化过程。按他们的看法,我们观察其一切现象并参与其中的这个宇宙过程,实质上是动态的。‘道’的基本特征是永无止息的运动的循环性,自然界中一切演化,包括物理世界,以及心理的和社会领域的演化,都表现着循环的图像。中国有引进极性相反的阴和阳,给这个循环思想一个明确的结构,用两极规定变化的循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在中国人看来,‘道’的一切显示,一般都由这两个原极的相互作用生成。许多自然的和生命的现象都具有相反的两极形象。它们不属于不同的类,而是属于单一整体的极端。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但是,理解这点却是重要的。没有什么事物只是阴或阳。一切自然界现象都是两极之间的一个连续振荡的显示,一切转化都逐渐并且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发生。自然秩序是阴和阳之间的动态平衡过程。”道家的循环思想实为宇宙大循环,正始恩格斯基本于能量守恒转化定律,推论这一星球生物毁灭会在另一星球重新造就的宇宙循环思想。相信随着物质循环原理,能量循环原理,信息循环原理的形成,科学的循环学说终将确立。
四、余论   当然道家思想中蕴含的科学思想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科学的进化,有助于我们重新发掘道家的科学贡献,除了以上提到的以外,尤其在数学、农学、中医等方面奠定了后世发展的思想基础。其中,中医与道家有着巨大的渊源关系。道家的整体观、和谐论都使中医打道家思想的烙印。我们甚至认为中医是中国科学文化的典型,这是因为中医医理,如《黄帝内经》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医的辩证施治,阴阳协调,都是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精神的运用与发扬,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它无疑是中华先祖在认识自然(包括人自身)的积极成果,而且历以千年不衰。这是因为中医是立足于自然之道,也就立足于不败之地。盖建民先生认为道教与传统医学发生关联有着内在逻辑,那就是医道同源和医道相通。并且彼此存在着“援医入道”、“援仙入医”的双向互动的关系机制。


                联系电话:0592—2192591               手机:13599511656
              电子信箱:
weirai2002@163.com;ninghao2003@sina.com

点击数:2627  录入时间:2011/4/8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