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老子“见周之衰”西去,被函谷关令尹喜留下而写的著作,时间大约是公元前492年。
而今天见到的最早对《道德经》进行注解或诠释的是战国的韩非,他写了《解老》、《喻老》两篇著作,时间约在公元前245年,距老子著《道德经》刚刚过去了240多年。
其后是河上公著的《老子章句》,再其后是严遵的《老子注》和王弼的《道德真经注》及《老子微旨例略》两书。
韩非、河上公、王弼的注释被历代认为是最能接近老子本义的注解。
最早注解老子的著作是在2200多年前。
最近注解老子的著作则是一周前刚出版。
从最早到最近的2200多年间,有多少注解老子的著作呢?
有人说几百种,有人说上千种,而著名学者、台湾大学教授陈鼓应本人就收集有历代研究老子著作262种。
这千百种著作的作者按朝代分有先秦及宋、元、明、清、近代、现代、当代;若按阶层划分有学者,有王公大臣,有将军,有诗人,有画家,令人没有想到还有四位皇帝。
这四位皇帝按先后顺序是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一、唐玄宗的《道德真经注》和《道德经义疏》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自始至终尊老奉道的王朝。
老子姓李,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始祖。第二代皇帝太宗李世民下诏扩建鹿邑老子生地故里太上老君庙。
第三代高宗李治亲往鹿邑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宗皇帝”,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命王公百官及举子皆习《老子》。
唐玄宗
唐玄宗是唐朝第九位皇帝,他在位四十五年,对老子及道教的尊崇达到了顶峰。
唐玄宗说老子是“万教之祖,号曰玄元,东训尼父,西化金仙”,把老子列
玄宗不仅每晚对老子顶礼膜拜,还三次给老子封爵加号,拨款增修鹿邑老子生地庙宇。又下诏全国增建老子庙,并命各地铸老子像。
在科举上,玄宗下诏令玄学博士讲老子,举人加试《道德经》等,令各州县推荐对《道德经》有研究者,予以奖赏,以示鼓励。
自己还于735年和755年两度对《道德经》进行注疏,并诏颁天下。
注疏的宗旨是“取之于真,不崇其教,理国之要,可不然乎。”
很少玄理的探讨,更少宗教性的词语,从务实主义出发,着重阐述的是治国理身的理论。
唐玄宗及整个李氏唐朝的尊老,使老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崇,不仅成了唐王朝的圣祖,而且成了唐玄宗的护身神。
经过这些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政策的实行,唐王朝达到了鼎盛,从而进入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二个黄金时代。
二、宋徽宗的《御注道德真经》
宋徽宗赵佶尊崇的不是老子的治国理身之要,而是利用道教神话去神化自己,徽宗亲作《天降临示见记》颁示全国,大肆宣传天神降临之事,命建真宫,以迎天神降临。
当金军大举南侵,徽宗仍在宫内设坛企图借助道士的神鬼之术退兵。
在他的影响下,蔡京、童贯等奸臣们也利用道教神化徽宗的同时神化自己,称自己是仙吏与人臣合一的官僚,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排斥异己,尽情享乐,使政治更趋腐败。
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宋徽宗也做了几件事情。
他当皇帝的第八年,亲自注疏《道德经》,并颁布全国,他两次下诏“搜访道教逸书”,并整理刊行,这是我国第一部《道藏》,他还下令编纂《道史》。《道史》是我国第一部道教历史著作。
宋徽宗一生崇道,没有像唐玄宗那样给国家带来繁荣,却带来了北宋的灭亡和徽钦二帝的被掳。
在孔子和释迦牟尼之上,道教在儒、佛之上。
当沦为金人阶下囚时,犹常身着道袍,头戴逍遥巾,作道士打扮。这位自称是天神下凡的皇帝,在人间地狱中又度过了八年残生。
《道德经》利用好了可以治国理身,利用不好则亡国亡家,唐玄宗和宋徽宗就是佐证。
三、明太祖的《道德真经》
明太祖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出身平民,幼时父母双亡,因生活所迫,沦为乞丐。
17岁剃度为僧,24岁投奔起义军领袖郭子兴,40岁建大明王朝。
这是一位出身低微把封建的绝对专制发展到顶峰的皇帝。
但他却喜爱读《道德经》,并且在他当皇帝的第六年御笔亲注。
唐玄宗、宋徽宗出身于帝王家,而朱元璋的低微出身和戎马倥偬的人生经历,使他对《道德经》有了不同于唐玄宗和宋徽宗的认识。
他出身于农民,当过乞丐和和尚,因此,他深知稼穑艰难和民间疾苦,所以他崇尚节俭,反对奢华,对包括佛道两教在内的宫宇进行了限制。
因他本人是和尚起义反元,所以他对僧道聚集怀有戒心,因此朱元璋一代道佛两教都受到了裁抑,儒家思想则受到了重视。
登基不久,他就诏见孔子55世孙孔克坚及其子孔希学来朝,又诏告天下祭孔。
朱元璋重儒并不妨碍他对老子的喜爱,他于1374年亲自注解《道德经》并作序。在序言中他详细记述了自己读《道德经》的过程。
四、清世祖的《道德经》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第一位定都北京的皇帝。
他6岁登基,7岁迁都北京,当了17年皇帝,1660年驾崩,年仅23岁,野史上说他因董鄂妃病死而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去了。
四皇帝御注《道德经》给我们展示了皇帝、政治家、军事家看老子看《道德经》的新视野,通观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能为历代皇帝关注并亲笔御注者只老子《道德经》一书而已,从而给《道德经》研究留下了几段佳话。
尽管四皇帝人生经历各异,对《道德经》的理解与认知也不同,但四皇帝治国理政成功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给我们许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