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帮助身体生长发育,促进长生寿老。道教是追求长生的宗教,认为“天地之间,以人为贵。言贵者,异于万物也。人之所重者荣显,所宝者性命” 。同时指出,“食为命之基,不可斯须去之也” 。道教徒认识到饮食对健康长生的作用,所以对饮食十分重视。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他们既吸纳古代饮食文化的成就,也注意自己创造,形成了开放又有特色的道教饮食养生文化。《道藏》中有关饮食养生之论述众多,现择取精粹,以飨读者。
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4页。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4页。
莫强食,莫强酒。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6页。
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6页。
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6页。
食上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7页。
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7页。
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故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须知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一岁之忌,暮无远行。终身之忌,暮无燃烛行房。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8页。
饥忌浴,饱忌沐。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9页。
恬淡无欲养华根,服食玄炁可遂生。还返七门饮太渊,通我喉咙过清灵,问于仙道与奇功,服食灵芝与玉英。
――晋《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下,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9页。
每日所须食之物,宜与本命神吃,尤加福寿。
――《上清黄庭养神经》,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95页。
服饵草木金石,以固其形,而不知草木金石之性,不究四时逆顺之宜,久而服之,反伤和气。远不出中年之内,疾害俱生。
――唐施肩吾《养生辨疑诀》,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29页。
虽常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人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动故也。
――《太清道林摄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31页。
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
――《太清道林摄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31页。
食后以手摩面腹,令津液流通。
――《太清道林摄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33页。
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多则切伤,少则增益。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5页。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5页。
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5页。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去肥浓,节咸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6页。
厚味脯腊,醉饱厌饫,以致聚结之病。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6页。
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至饥。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
――晋葛洪《抱朴子养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55页。
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
――唐孙思邈《保生铭》,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68页。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
――唐孙思邈《保生铭》,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68页。
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
――五代蒲虔贯《保生要录》,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10页。
上士不惑,牢固性命,寡思虑而远声色,节饮食而去奢侈;中智之人尚未能去其太甚;下智之人,恣其情性,不知禁忌,贪色好财,败其元和之正气,遂使大约侵克,必其然欤。
――宋刘词《混俗颐生录》卷下,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26页。
服食调六府,适其冷热之宜。
――《太上保真养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29页。
道学当念菜食为常。
――《无上秘要》卷45《玉清上元戒品》,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8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61页。
学道乐生,好法修术,长斋菜食,得道乃休,此第一业。
――《敦煌失题道教类书七种》,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8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43页。
凡道士临食,当以左手持箸,琢盘三过,乃微祝曰:二玄上道,四极清冷。太一帝君,百神黄宁。受粮三宫,溉灌脾灵。上飨太和,餐味五馨。魂胎之命,七液流停,百关通和,五藏华明。双皇合景,飞行上清。食毕,又琢盘三过,此名为魂胎受馨百神飨粮之道,常能行之,令人神明气和,魂魄安宁,辟恶除试,常保利贞。
――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卷3《服食品》,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8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418页。
《三皇斋仪》云:修道之人,日中一食,夜半生气时食,此日夜两食,皆取生气时,避死气时也。他时纤毫不得安尝,必犯死气也。若疾患采药,或服饵休粮,各随所宜,不拘制限。夫食以养身,身安神乐,不饥之者,修学易成;饿困虚羸,功业不就也。
――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卷3《服食品》,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8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419页。
服食断谷者,忌食酒肉及五辛之菜,皆当沐浴,洁衣烧香也。
――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卷3《服食品》,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8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419页。
不能服食去谷、清肠研真者,且当节诸躁秽血腥,杂食荤辛之菜一为禁绝者,可以度生命之长也。
――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卷3《服食品》,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8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419页。
《老君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32《杂修摄·养性延命录并序》,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68页。
夫为学道,莫先乎斋。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居。能修长斋者,则道合真,不犯禁戒也。故天师遗教,为学不修斋直,冥如夜行不持火烛,此斋直应是学道之首。夫欲启灵告冥、建立斋直者,宜先散斋。不使宿秽,臭腥消除,肌体清洁,无有玷污,然后可得入斋。不尔,徒加洗沐,臭秽在肌肤之内,汤水亦不能除。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37《斋戒部·斋直》,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03-304页。
斋法大略有九:一者麤食,二者蔬食,三者节食,四者服精,五者服牙,六者服光,七者服气,八者服元气,九者胎食。麤食者,麻麦也;蔬食者,菜茹也;节食者,中食也;服精者,符水及丹英也;服牙者,五方云芽也;服光者,日月七元三光也;服气者,六觉之气,太和四方之妙气也;服元气者,一切所禀三元之气,太和之精,在乎太虚也;胎食者,我自所得元精之和,为胞胎之元,即清虚降,四体之气,不复关外也。麤食,止诸耽嗜;蔬食,弃诸肥腯;节食,除烦浊服精,其身神体成英带;服牙,变为牙;服光,化为光;服六气,化为六气,游乎十方;服元气,化为元气,与天地合为体;服胎气,久为婴童,与道混合为一也。此之变化,运运改易,不复待舍身而更受身,往来死生也。今意方法,未必止是食事,其或是方药,或按摩等事,可寻也。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37《斋戒部·释斋有九食法》,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04页。
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40《说戒部·初真十戒》,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27页。
不得饮酒过差,食肉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40《说戒部·初真十戒》,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28页。
不得杀生以自活。不得醉酒以恣意。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40《说戒部·受持八戒斋文》,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30页。
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少思寡欲,可得长生。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88《仙籍旨诀部·谷神子裴铏述道生旨》,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07页。
修道之人,要须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并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自致亡败。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94《仙籍语论要记·坐忘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36-737页。
修道之身,必资衣食。事有不可废,物有不可弃者,当须虚襟而受之,明目而当之,勿以为妨,心生烦躁。若见事为事而烦躁者,心病已动,何名安心?夫人事衣食者,我之船舫。我欲渡海,事资船舫。渡海若讫,理自不留。何因未渡,先欲废船?衣食虚幻,实不足营。为欲出离虚幻,故求衣食。虽有营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则有事无事,心常安泰。与物同求,而不同贪;与物同得,而不同积。不贪故无忧,不积故无失。迹每同人,心常异俗。此实行之宗要,可力为之。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94《仙籍语论要记·坐忘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