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宗教思想体系中主要有三种宗教,即:儒家、道教和佛教。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又有许多外来的宗教传入中国,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一些其它较小的宗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是在中国历史最悠久、信徒最多的一种宗教。
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认为它是形成宇宙万物的本源,这种较为抽象的信仰,来自于中国古代(大约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一种神仙信仰和各种方术。 后人认为它的思想来源是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和庄子等人的哲学,后来该教就以他们的著作作为经典,并且以老子为始祖,以三清(三种抽象的人格神)为最高神,同时又尊奉其他的很多神。 道教的真正形成是在公元2世纪,即中国的东汉时期。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当时有个叫张道陵的人在四川省创立了五斗米道,开始有了初期的组织。稍后另一位叫张角的人在河北省创立了太平道。公元4世纪以后,在一些杰出人物的努力下,道教在科仪、组织、经典、理论等方面都开始走向成熟。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道教又不断分裂出各种派别,遍布于中国各地。道教主要流传于汉族的民众之中,在一些少数民族如白、壮、纳西等族中也有流传。中国以外的地区,如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地也有信此教者。
道教以老子所著《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老子为道祖,称"太上老君"。道教不仅仅有丰富的经籍,精深的教义,而且有不少壮丽宏伟的宫观,散布于中国的许多名山和城市。道教还有"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都是传说中仙人居住游憩的地方。世人都认为这些地方能够通到天上,祥瑞多福。 道教中称修行的人为"道士",许多修行的道士都喜欢在深山幽静的地方居住,所以流传下来许多有"仙迹"传说的地方。后人因而在这些地方兴建宫观,期望能有"荫仙风"而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