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源于古代巫术。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山黄老学派张道陵在鹄鸣创建,始称天师道。凡入教者须出五斗米,又称“五斗米道”。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整理并阐述道术与理论。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制定乐章,育械新法,创“新天师道”。
道教信奉老子为祖,以老子《道德经》、《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经典,主张清净无为,与世无争,慈悲为怀。称道徒为“道士”。
鹿邑是道教始祖老子的故乡,道教文化的发祥地,道教的前身先秦黄老学派即活动于此。汉初崇老,汉末崇道,皆把鹿邑视为圣地。唐王朝以老子为祖,改老子庙为家祠,大兴土木,建宫阙殿宇,冠之以“太清宫”、“洞霄宫”。前宫往道士,后宫住道姑,成为道教圣地。宋、金、元三代,道教在鹿邑的活动不亚于唐,后宫主持道姑妙善,前宫主持道士张真人,常入大都,出入宫庭,多次受封赏。宫中道众近百人,宫观立“令旨碑”,受官府保护。明代道教活动有逊于前。清朝虽抑道扬佛,而境内道徒甚众,县于真武帝立“道会司”,在城隍庙主阐道务,以监督道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