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老子故里”系列报道之六:
景点有渊源传说多且奇
(明道宫)
在河南鹿邑老子故里文化旅游区,无论是太清宫,还是明道宫,都有着数不胜数的景点,诸如太清宫的石棺、杵树,明道宫的问礼亭、圣泉井等等。这些景点,不但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而且具有不少的神奇传说。
“问礼亭”的来历
位于河南省鹿邑县的“明道宫”,是老子故里旅游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道宫”院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君台”。在“明道宫”西南一隅,有一个古色古香、雕刻精美的石头亭,名叫“问礼亭”。
这座石头亭为什么叫做“问礼亭”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哩。
据《史记》、《左传》和《孔子家语》等古籍记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一生中曾先后多次向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老聃。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问礼”。仅有据可查、有籍可考的,就有五次之多。
孔子第三次向老子“问礼”,是当年他率弟子“周游列国”、“陈蔡被围”、“绝粮七日”之后。
当时,孔子师徒被迫离开“陈蔡”,便乘坐马车,返回鲁国。在途经苦县(即今河南鹿邑)时,孔子听说老子已经从周王室“辞官归里、告老还乡”,目前就在苦县县城东门里“开馆授徒”,便带着几个弟子,折转车头,再次登门拜访老子。
孔子师徒风尘仆仆,刚将马车驶进“学馆”,老子便闻讯而出,急忙相迎。
老子和孔子见了面,双方施礼,嘘寒问暖。
宾主落座之后,老子见孔子满面愁容、一脸憔悴,便启齿问道:“孔丘啊,你是怎么了?为何……精神欠佳、萎靡不振?”
孔子回答说:“唉……我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还没有‘得道’。比如,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书,自认为时间已经很长,熟悉得一如自己的指掌。但是,我用来去‘游说’七十二个(诸侯)国君,论说‘先王’的‘治国之道’,阐明周公、召公的丰功伟绩……但是,却没有一个国君……能够接受。嘿……人们……真的是太难说服了,大道……也太难发扬了。”
老子说:“孔丘啊……幸好你没有碰见‘太平’年代的君主。所谓‘六经’,那是先王的‘陈迹’,那里是他们‘行为’的‘依据’呢?更何况,你现在所说的还只是一种‘痕迹’。所谓‘痕迹’,就是鞋子‘踩’出来的,哪能算是‘鞋子’呢?……水鸟,雌雄双方相互关注,眼珠儿不转动却能受孕;昆虫,雄的在‘上风头’叫,雌的在‘下风头’应和,就可以受孕;有的动物雌雄同体,不说不动也可繁衍后代。本性无法改,命运不能变,时间不会停止,道路不可堵塞。假使得了‘道’,怎么做都可以;假使失去了‘道’,怎么做都不可以。”
孔子听罢,点了点头。
老子抬头看了孔子一眼,接着说道:“……谷糠迷了眼睛,就会分不清东西南北;蚊子叮咬着肌肤,就会整夜睡不着觉。‘仁义’不知不觉地‘迷’住心窍,是人生最大的‘祸患’。你……不要使天下人失去‘质朴’的本性,而最好是象风儿那样的随顺自然,‘修养’而‘自立’。白鹤,不日日洗澡也很白;乌鸦,不天天染色也很黑。因为‘黑’和‘白’是它们各自的‘质朴’本性,是用不着‘分辩’的;‘名誉’的荣耀,不足以扩大。……河水干涸,鱼儿们被困在陆地上,他们互相吹着湿气,用涎沫互相滋润,不如它们在江河湖海里互相忘却。”
孔子想了又想,反复咀嚼老子的话,好一会,方才明白了些许。于是,他试探着对老子说:“噢……先生,我懂得了……是不是……如……喜鹊孵蛋,鱼儿布沫,土蜂祷祝使螟蛉变成自己的孩子,生下弟弟哥哥就哭泣。我已经很长时间不和‘造化’为伍了。不和‘造化’为伍,哪里能‘教化’他人呢?”
老子一听,高兴地称赞孔子说:“好了,孔丘,你已经开始‘得道’了!”
在孔子这次“问礼”时,老子还曾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对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谷’,‘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遇到了知己的好君主,碰到好时机,受到他们的重视重用,就好好的去施展一番自己的才能;如果遇不上知己的好君主,又碰不到好时机,得不到他们的重视重用,就要象‘飞蓬’一样,到各处游历,宣传自己的主张。不过,我听说:一个善于做生意的商人,尽管他是腰缠万贯,可在外表上却看不出他比别人富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了很多有益于他人的事,也不伸手索取,看上去就像一个‘傻子’一样。孔丘啊……你要把‘骄傲自满’的习惯去掉,不让‘淫逸奢侈’的事情沾身。因为这些,都是对你没有好处的东西”。
……
两位圣人一番长谈之后,老子便用“宋河酒”(即今中国名酒“宋河粮液”的前身)招待了孔子师徒。
酒菜上桌,孔子便觉酒香扑鼻。他伸手端起刚刚斟满的酒爵,慢慢地品了又品。在连连称赞“好酒”之后,又抬起头告诫其弟子:“唯酒无量,不及乱”。意思也就是说:“你们几个不论酒量大小,都不能因酒好而贪杯,以免吃醉了闹出笑话来”。
……
后来,人们为了“缅怀”和“纪念”,就在这次孔子向老子“问礼”地方,精心地修建了一个坚固的石头亭子,并将此亭命名为“问礼亭”。
这就是“问礼亭”的来历。
因为“问礼亭”里供奉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两位伟人,所以,自古以来,数不胜数的游人、香客,尤其是莘莘学子们无不趋之若鹜、摩肩接踵。他们或是烧香祭拜——让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望子“成龙”;或是祈求护佑——使自己“蟾宫折桂,金榜题名”。至今,“问礼亭”前仍是游人如织,香火旺盛。
圣泉井的传说
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君台”,有一口名闻遐迩的古井,名叫“圣泉井”。
“圣泉井”原是一口古老而普通的吃水井。据传,这口井是老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起挖掘而成的。当年,青年老子在这里“开馆授徒”时,就吃用这口井里的水;以后,老子告老还乡,在这里一边“聚坛讲学”,一边“修身炼丹”。无论是吃是用,还是炼丹,也都使用该井之水。只不过,它当初并不叫“圣泉井”而已。
可它为什么又叫“圣泉井”了呢?说起来还真有一段古老的“民间传说”哩。
春秋末年,老子从周王室“蓬累而行”,回到故里,就在鹿邑城东门内“开馆收徒”,“讲道授德”。
老子在这里修“道”养“德”,开炉炼丹,天长日久,他的“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加之吃了自己练成的“丹药”,就修成了“正果”。这一天,老子要驾鹤升天了,临走之前,在告别了乡亲友徒之后,又来到自己拴在井台边的青牛身边。是的,他要和自己的“坐骑”告别。
这头青牛生性聪明,颇通人性,又加之它与老子朝夕相伴,耳濡目染,也有了一定的“道行”。当下,它见老子就要“仙蜕”升天,也很想和自己的主人一起“飞升”,只是可惜自己还没有能够修成“正果”,仍然还是“血肉之躯”,难以如愿以偿。当下,它见主人不忘旧情,临行之前,还专门前来向自己“告别辞行”,禁不住泪流满面,直冲着老子,可劲儿地摇头,摇头。同时,它还望着老子“呼哧”、“呼哧”地直喘粗气。
此刻,老子“心有灵犀一点通”。他走至近前,轻轻地地抚摸着自己心爱的青牛,心中顿时生出一种“软不拉差”的感觉。接下来,老子便禁不住喉头一酸,潸然泪下。心中暗自想到:“唉……这头青牛……在家与我为伴,出外为我代步……辛勤一生,忠贞一世……鞠躬尽瘁,无怨无悔……”难割难舍之下,老子直起身来,高高举起手中的那只原是用来装盛“仙丹”的“宝葫芦”,仰天长叹:“天啊!今日我走之后,有谁再来照顾青牛的吃喝?又有谁再与青牛早晚相伴?……怎么办?怎么办?……”
老子想啊,想啊……突然,不知为什么,他手中的那只“宝葫芦”就自己倾斜下来,将一葫芦“仙丹”全都倒进了井里。“仙丹”倒尽之后,那“宝葫芦”似乎还是“不依不饶”,磨也磨不动,扶也扶不直,并一股劲儿地向外流水。“宝葫芦”流啊流啊,流啊流啊……井里满了,水就向外溢,向外淌,向外流……时间一长,就流成了池,流成了泉。更令人奇怪地是,那个被水流冲成的水池,形状竟然和老子的那只“宝葫芦”一摸一样,这就是后来的人们所说的所谓“葫芦池”。
当年,那“泉水”流啊流啊,流经青牛的身边,那青牛就去舔,去喝。谁知那青牛喝了这种泉水之后,发现它不但能够“解渴”,而且可以“止饥”。于是,自此以后,那青牛渴了喝泉水,饿了也喝泉水。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天长日久,青牛靠着喝这“泉水”,加之努力“修炼”,终于修成了“正果”,结果也“蜕变”成“仙”,到天上和自己的主人——“太上老君”团圆相聚去了。
到了汉代,老君台这里就成了著名的“道观”,常有道士在此“修身养性”、“烧炼仙丹”。
日月如梭,时光如水。岁月沧桑,唐代隋兴。公元666年(唐乾封元年)二月,唐高宗李治经过充分准备,带着满朝文武百官和皇后武则天,来至谷阳县(时属亳州,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到濑乡曲仁里(老子诞生处,即今鹿邑县太清宫镇)寻根问祖,朝谒“老子庙”(即今太清宫)。就是在这次“朝拜”后,唐高宗李治“追尊”老子为自己的“祖先”,并“追封”老子为“玄元皇帝”、李母为“先天太后”;同时,他还下旨将“谷阳县”改为“真源县”。
唐高宗李治这次“谷阳”(鹿邑)之行,就是住在“明道宫”(时称“奉元宫”)中老君台前的“迎禧殿”。
唐高宗李治“驻跸”于“迎禧殿”期间的一天晚上,无意中听地方官——鹿邑县令说起“葫芦注水,聚而成泉”的故事。他听完之后,兴致勃发。他立即站起身来,欲去古井旁一睹“胜景”。于是,他就让地方官员头前带路,亲率几位贴身随从,逶迤来到古井旁边。只见井水汩汩,涌流而出,继而流向离井不远的“葫芦池”……唐高宗李治看罢,甚觉稀奇,命人取来井水一尝,顿觉甘甜清冽,沁人心脾,随赐名曰“圣泉井”。
宋代“好道”,宋真宗赵恒又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位“崇道皇帝”。他曾任用大臣丁谓,在各地大建宫观、寺庙。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宋真宗赵恒“帝发京师”,十九日至鹿邑(时称卫真县)城内的“奉元宫”(即今明道宫),斋于“迎禧殿”。二十一日,“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奉上“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加号册宝。夜漏上五刻,“天书扶持使”奉“天书”赴太清宫。二鼓,“帝乘玉辂,驻大次”。三鼓,奉“天书”,至太清宫升殿,“改服衰冠”,行朝谒之礼。相王元偓为亚献,荣王元俨为终献。祀老子于太清宫,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宋真宗此次鹿邑之行,刻立了“大宋重修太清宫”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诏改“奉元宫”为“明道宫”。同时,他还留下了七篇关于“太清宫”、“明道宫”的诏文、册文和十一首关于老子的“谒赞”诗文。在此期间,他也听说了“葫芦注水,聚而成泉”的故事,激动于心,夜不成寐,随起身下床,挥毫题写了“圣泉井”三个大字。
关于“圣泉井”,在鹿邑当地还曾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妙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八旬老人,身患重病,苟延残喘,奄奄一息。在弥留之际,他向儿孙们提出了一个不算是“要求”的“要求”:带他到“老君台”再上最后一炷香。他的儿孙们都很孝顺,于是便不顾路途百里之远,用一辆手推车,你推一会、我推一会地把老人送到了“老君台”前。接着,几个人又扶的扶,搀的搀,架着老人让他到“老君台”上拜祭烧香,祈福纳祥。也许是太过劳累的缘故,及至老人下得“老君台”来,便觉又饥又渴。他的儿孙见此处离街面较远,加之手中没钱,无奈之下,只好到这口井边取来一瓢冷水,暂时为他解渴。谁知老人喝了这瓢井水之后,奇迹竟一下子出现了。不大一会之后,老人的病情突然好转,继而精神抖振,浑身来了力气。一个时辰过后。这位老人便病体痊愈,恢复了康健。
后来,这件事越传越远,越传越神。远近的人们谁家有人生了病,就到“老君台”来打井水,用于治病救人,结果却都是效果神奇,且屡试不爽。加之千百年来,“圣泉井”经久不败,长流不息。故而,直至现在,仍有不少的“信徒香客”前来此求取井水,言说“圣泉井”水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健身”。
再后来,人们为了取水方便,还在“圣泉井”前面的“葫芦池”上修了一座小桥,并为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圣水桥”。
老君台弹痕
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北隅的“明道宫”,是老子故里旅游景区的重要景点;而耸立于“明道宫”后院的“老君台”,则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台”,又名“升仙台”,始建于汉代,兴盛于唐代,是昔时老子“讲学”、“研道”之地。“老君台”的台体呈二十五边形,台高两丈六尺五寸,台底面积七百六十五平方米,一色青砖垒砌,台顶周围立有垛口女儿墙。“老君台”上,建有大殿(正殿)三间,东西偏殿各一间。其中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有檐柱、元斗拱、内部梁柱为“砌上明造”。要登上“老君台”的台顶,需爬上三十三级台阶。为什么“老君台”的台阶会是三十三级呢?因为古人对“数”的认识与今人不同——他们以“三”为大,“三十三”就是“最大数”。另外,道教认为:“天有三十三层”,并有“三十三层上青天”之说。“老君台”的正殿建在“层三十三”之上,正中供奉着一尊巨大的老子塑像,象征着老子修“道”悟“德”达到了最高境界。故而,世人又有“老子天下第一”之说。
“老君台”上的建筑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高大雄伟,巍巍壮观。登上高台台顶,人们就会心旷神怡,立即生发一种“抱朴宁静”、“清虚自然”、“道通为一”的感觉!
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古老、神秘、高耸、雄伟”的古台之上,却别具一格地在一个制作精巧的玻璃“展柜”里,展示着几发锈迹斑斑、经过处理的“日本制造”的迫击炮弹;台上古建筑物的墙壁上,也是弹痕累累。
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来,这里面还真有一段“老子显灵”、“保家卫土”的传奇故事哩。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日,一队“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从安徽亳州向西开进,直逼鹿邑。当他们行至鹿邑县城东边的营子寨村时,日军“头目”命令所部“停止前进”,并派兵前往侦探“军情”。
当时,鹿邑县城内并没有高大的建筑物,所以,巍峨耸立的老君台更显得“鹤立鸡群”,加上老君台上古柏森森,就非常引人注目。前去侦察的日军士兵返回报告后,进攻鹿邑的日军头目误以为老君台是国民政丄府的“抗战工事”,就命人在县城东城墙上架上迫击炮,对老君台集中炮击。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附近的柏树,共“中”炮弹十三发,机丄枪弹无数。其中还有两发炮弹,射穿大殿山墙,一发落在了老君雕像的腋下,一发卡在梁架上。另外,还有一发炮弹卡在了大殿东侧的一棵柏树的树杈上。
值得庆幸的是,日军发射的这十三发迫击炮弹,竟然是炮炮打“瞎”,一发未响。
可想而知,当时若有一发炮弹爆炸,其后果的严重,将是不堪设想的。因为,当时老君台大殿后面的“老君炼丹房”尚在,而“炼丹房”中,则被当时的国丄民党县政丄府存满了原本准备做为“防御”之用的黑色炸丄药,如果有一发打响,即可引起“炼丹房”中的炸丄药爆炸,那样一来,不但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老君台”会在瞬间化为一片废墟,周围的古建筑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有可能“掀翻”古城鹿邑的大半个城池。
更令人不解的是,日本军队的十三发迫击炮弹虽然在老君台一发未能打响,但在鹿邑县城的其它一些地方,他们的这种炮弹却是威力极大,厉害得很。譬如:东南城角城墙上的“奎星楼”、南城门上的城门楼等较为高达的建筑物,日军都是一炮命中,将其打“飞”于护城河内,使之成为一片瓦砾。据知情人所述,当时日军见发向老君台的十三发炮弹一发未炸,甚为惊奇,加之老君台上没有任何“反应”,就误以为守护这个“抗战工事”的“国军部队”闻风丧胆,已经“望风而逃”,于是就集结部队,向鹿邑县城进发,并径直朝老君台扑去。
及至这队日军走进“明道宫”,爬上“老君台”,看到台上大殿里供奉的“太上老君”,一个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继而便不约而同,齐刷刷地跪倒在大殿门前,并口中念念有词,请求“老君爷”宽恕自己“向老君台开炮”的罪行,并保佑自己能“平安回国”。
“日军炮击鹿邑老君台,十三发炮弹一发未炸”。
“消息”不胫而走,不翼而飞,纷纷扬扬,远近皆知。
这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定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一真实的“历史故事”,却流传得很广,也流传得很远,以致成为老君爷的“神灵不容冒犯”、老君爷“护佑鹿邑苍生”的有力“佐证”。据当地的知情人讲述:当年,日军打向老君台而未能爆炸的炮弹,有三颗分别被卡在老君雕像的腋下、大殿的梁架上和一棵柏树的树杈上,它们都“保存”了很久很久,其中被卡在树杈上的一发炮弹,直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方才被人取了下来。如今,老君台上的大殿东山墙和那颗柏树杈上,还留有清晰的弹孔印痕和依稀可见的弹洞痕迹。
说到这里,这个似乎是“神话”而又并非“神话”的故事,似乎是应该结束了。但是,搜集整理者却又无法让它结束。因为,接下来又发生了与日军这“十三发炮弹”有关的故事。
日军侵华时炮击老君台“十三发炮弹”未响,绝非空穴来风,亦非神话传说,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一位日本老人来到中国后,特意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到老子故里“观光游览”。
这位日本老人及其随从人员来到“老君台”之后,首先在“老君台”下东南方向的一个地方,立下了一通日式“和平碑”,碑文为中日文对照的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然后,他便在随从人员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爬上“老君台”台顶,虔诚地跪在大殿里的老君像前,念念有词,拜了又拜。
接下来,这位日本老人又诚恳地向陪同他们的中方人员再三道歉,并向中方陪同及自己的随行人员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当年所发生的一切。
原来,这位须发皆白的日本老人,就是当年向“老君台”发射迫击炮弹的“日军炮手”。
但是,据这位日本老人所说,当时他奉“上峰”之命,总共向“老君台”发射了十三发炮弹。而在此之前,我方所掌握的却是“十二发”。是不是这位日本老人年纪大了,抑或年代久远,记忆有误呢?不是的。2002年,由于数日阴雨连绵,“老君台”西南角被雨水泡塌了,河南省文物局所属的古建筑施工队应邀对“老君台”进行修缮。他们在清理地基时,又发现了一枚日制迫击炮弹,由于没有爆炸,不便保管,便移交给县武装部引爆了,至今仍留有引爆这枚炸丄弹的录像资料。这一下,正应了那位日本老人(日军炮手)所说的“十三发”之数。由此可见,老子作为“神仙”,也是特别“灵验”的。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老君爷”为了保护鹿邑的生灵免遭涂炭,使日本侵略者的十三发炮弹一发未响。战争过去之后的和平年代,“老君爷”为了“清理隐患”,又“故意”让老君台埋有炸丄弹的地方“坍塌”,让人们“找到”了尚未爆炸的第十三发迫击炮弹,同样“保佑”了故乡的百姓。(李兆举 杨东志)
【人民网-河南频道】责任编辑: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