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道家对科技异化的思考及救治
谢清果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道家科技观随着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兴起,越来越引起学人的再估计。道家“重技轻器”的思想充分关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朴散为器”的思想呼吁人们在器具的使用上应适可而止;“道进乎技”的思想全面考虑了技术实践对个体、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坚持以实现“养生”为根本目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对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自然状态的维护,以“自然”作为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一切行为的准则,从而有助于保护生态。此外,道家认为化解自然、科技与人之间冲突的关键在于培育“真人”。因此我们认为道家的科技观对于当今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以及科技异化的理解与把握,都可以提供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道家  科技观  自然  真人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道家对科技的态度,历来为世人所诟病,往往被目之以消极、倒退,甚至反科技而著称。然而随着后现代科学观的兴起,道家对科技理解、把握的智慧越来越引起学人的再评估。学人开始意识到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现代价值,也逐步领悟到“正言若反”的魅力。道家思想并不是科技的绝缘体,更不是科技进步的阻力。一种思想,一个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往往能够焕发出崭新风姿。这是因为智慧和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明确指出:“对于理解中国全部科学技术,道家极端重要,……全世界至今只见过,惟有道家神秘主义体系是绝对不反对科学的。”因此研究道家对科技的态度,对于当今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以及科技异化的理解与把握,都可以提供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
一、“重技轻器”扬人性
技,《说文》释为“巧也”,《庄子•天地》亦云:“能有所艺者,技也”。[1]这说明“技”在本义上表示的是主体作用于对象(事物)的熟练、灵巧程度。器,《说文》释为“皿也”,是一种物,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工具。技器的差异,《庄子•秋水》有云:“梁麗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如此看来技与器的关系本质上是技能与工具的关系,具体说来,技因器而成,器因技而用。如《庄子》中的“轮扁斲轮”、“佝偻承蜩”、“捶鉤者”、“津人操舟”、“梓庆削木”、“工倕规矩”等寓言故事,就充分表明了道家对技与器的态度。轮扁斲轮“不徐不疾,得之于手,应于心”(《天道》),他认为恒公所读圣人之言乃是糟粕,表现出重实践技能甚至超过政治权势。佝偻“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达生》),捉蜩就无不得手。捶鉤能达到不失豪芒,奥妙在于“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知北游》)津人操舟达到神妙之境,依赖于他“忘水”。不忘者就会“外重者内拙”。(《达生》)梓庆削木,木必中用,原因在于他能“以天合天”用自己的纯真天性去迎合木材的自然天性。工倕所以能无以规矩而成方圆,乃在于他能“忘适之适”(《达生》),没有成心,无以担心。以上这些工匠在实施其技能的过程中都没有突出工具的作用,操舟和斲轮都需要桨和铁锤,但工匠们关注的不是工具(器)的好坏,而是自身的技能以及所达到的境界,在自己领域中,往往达到了忘器的效果。这说明道家有着“重技轻器”的趋向。这种倾向在《老子》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老子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十一章)[2]“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第五十七章)还有“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第八十章)这里的“器”都是生产、生活和军事斗争的工具,老子不但看到了器之可资利用的特点,如“埏埴以为器”(第十一章);而且看到了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兵器、利器带来国家战争和人民争斗。至于为何有十百人之器却不用?《庄子•天地》作了回答,那就是“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有了机械(器)会派生“机事”(用工具做事),滋生“机心”(投机取巧之心),从而无法保持内心的纯洁清白,如此精神活动就不能安定,最终导致失道败德。道家把得道看作高于一切,而机械、器物却是可能碍道的。这不等于说“技”也是碍道。但值得注意的是,“技”如上举寓言故事所说的那样,恰恰可以使器得其所用而不碍道。进一步说,器应该在技的控制之下,得器之所用,而不至于为器所伤。道家反对的是将器用于战争或人民内部矛盾从而带来伤害,但并没有反对利用如“瓮”这样的器皿打水。却反对用桔槔那样的机械取水,是因为机械会扰乱人的心智。道家表达了机械(乃至近代以来的工业化)对人性的影响,如马克思所担心的那样,似乎人类进步是以道德的堕落为代价。道家正是担心这种状况的发生,而采取了一种返朴归真的方式,如“复结绳而用之”或对可省力的机械放置而不用。应该注意的是,道家却并没有因此提出毁掉机械,相反是采用置而不用或少用,希望保持生活社会的安定。可见,道家“重技轻器”的思想精粹在于保护人性的自由张扬和主观能动性的自由发挥。“轻器”有时趋向“反器”。“轻器”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器具之于主体身心健康的危胁保持一种清醒头脑。而“反器”则是对器具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即便老庄对“器”也是置而不用,但后世道家基本上在对器的态度上持更具理性的态度。比如,《列子•汤问篇》书中有载:一位偃师制作一个倡者(机械人),一按开关就能合乎音律地唱歌,跳舞能够应和节奏,而且还能对盛姬瞬目传情。国王还以为是真人,剖开一看,倡者的外表是用革、木、胶、漆、白、黑、丹、青等物做成的,而肝胆等内脏是假物所做。而一旦装起来又同刚见时一样。好奇的穆王就试着废掉倡者的心,倡者就不能说话;废掉它的肝,就目看;废掉它的肾,就不能走路。于是穆王感叹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3]可见,道家主要是把制作器物作为主体技巧展现的舞台,在人与器的关系上,坚持以人为主,坚持人对器的制作与运用。并不是一味地排斥器具。今天,我们应抛弃那种对器具过于谨慎的做法,同时要汲取其思想蕴含的深刻智慧,采取各种手段控制器物、机械对人性的僭越,对社会文明的破坏。因此我们认为道家的“重技轻器”在今天依然对于世人克服技术异化的现象,是一种可贵的思想资源。
二、“朴散为器”须知止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本体上说,道是万物的本原和动力;二是从规律而言,道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法则。道家认为“有无相生”,无生有,有归于无。道与器的关系就是道以生器,器以显道。老子曰:“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第二十八章)朴就是道,器乃泛指包括器具在内的万有。圣人使用这些器物创功立业,位居百官之长。但是圣人功成不居,因为“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圣人对器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始终抱着“大器免成”(第四十一章)的态度,他深知“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第三十二章)道家认为器的形成是道自然而然生成的,并且道对器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五十一章)圣人体道,对器自然也应采取“不可为”的态度。但并不是不为,并不是不用。只是就道生天地这一神器而言,人力是无以取代的。因此对道,对自然保持一种敬畏的心境。并且在器物的使用上,要知道“知止”,就可以避免危险。这种思想对于克服科技异化是有启示的。器物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要考虑到使用所带来的可能后果,把握住适可而止的程度,才能免除危险。“知止”是一种无上智慧,它精炼地概括了人类活动包括科技活动无论是什么有益于人,也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都应该有所节制。器可以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基础和便利,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比如,在一定程度下,人多力量大,但是人口膨胀却对土地等资源的承受能力创造破坏。因此,“道家”敏锐地提出器物的制作应当“知止”,切不可盲目求多、求新。
道家对器物的制作保持一种谨慎批判态度的原因,除了器械对人性的可能僭越的顾虑以外,还因为担忧器械制作对所用原材料来源之物的破坏。庄子学派对伯乐善治马导致马死之百分之二三十,匠人善治木中规矩而树木遭伐之类的事是否合乎马和木之性表现出强烈的质疑和批判。《庄子•马蹄》有言:“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虽然这种为了保护万物而否定器物制作的思想有失偏颇,但是“对于压抑技术的过度发展、平衡人类主体对自然的进犯意志未始不是一个有益的警示。”[4]P203道家以“道体”的整体性为由,对“朴散为器”的成器过程表现出极大的担忧。他们认为道无处不在,甚至在屎溺中。万物作为道散的产物,道就在万物之中,理应采取一种敬畏的态度,否定,就是背道而驰,给人类自身带有危害。老子有言:“物壮则老,谓之不道”、“强梁者不得其死”。就鲜明地批判了对“道”强力而为的不自量力。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老子称之为“知常”、“明白四达”。可见,道家不但基于对成器之道本质的深刻领悟才呼吁人们慎重待“器”;还基于“利器”的存在对万物自然存在、人性自由舒展和社会和平安定的潜在破坏,呼吁“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国家不可轻易使用利器,因为“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第三十一章)但是,道家毕竟还是承认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器具的使用。《庄子•徐无鬼》指出“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工匠了器械就增强了利用自然的能力,只不过要防止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人性自我膨胀,企图肆意改造自然,从而酿造了人类不尽的苦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高科技被运用于军事上,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这并不是高科技的罪过,罪过在于人心的膨胀企图争霸世界,从而使高科技成为了帮凶。
虽然道家对成器之道表现出近乎过分的忧虑,但是“对照人类造物发展史上曾经有过的诸多危害和失控现象,我们不得不对它特有的敏锐的反思和深邃的洞察抱有一定程度的认同。”[4]P205不过道家在忧虑的同时,实际上也提出如何控制“器”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可能危害。一就是上面所说的“知止”;二就是注重“器”对道的复归,或者以道驭器,使器物在人类的操作过程中消融为人行为的一个部分,成为人类成就事业、养护身心的手段。换句话说,就是对“器”后之道保持一种神秘的向往,通过器来体道,故有“神器”之说。庖丁解牛之刀用了十九年而不坏,乃是因为刀(器)成为道进乎技的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透过道家表面上“反器”的现象,看到道家对现实世界的深情关怀,对天地万物、对人所造的一切器具都保持一种防范未然的先见之明。这种观念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对生态保护意识、社会治理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启迪。
三、“道进乎技”通养生
《庄子•养生主》载有一个故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用刀游刃有余,俨然是一种技艺的施展和人生智慧的享受。可贵的是庖丁对自身的解牛活动持有一种理性自觉,他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具体说来是“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刀刀下手与骨头无所触,因此,刀用了十九年还好像是新的。文惠君听了庖丁解牛的经验之谈后感悟出养生之道。虽然文惠君未尝明言养生之道的具体内容,但是我们可以从庖丁谈话的思想中领会出养生要旨:自我的行事(包括一切的技艺活动)都应该明白外在世界的“天理”(自然法则),这样才能做到与物无伤,从而生命可以健康地持续下去。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庄子》书中三次出现的“养生”都不只是自我护养生命意义上的“养生”,还指治国安邦,人民安居乐业的“养生”。作为国君的文惠君、周威公都认识到“完身养生”可通于治国平天下,就是说,修身养生治国道理是一致的。
以上通过庖丁解牛和对养生内涵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得出人类的技术实践在本质上与人类的幸福生活并没有必然的冲突,相反可以修身养生平天下。“技术活动中的‘道’包含有技术道德的成分,即要求技术操作者不仅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寻找一种最佳程序,而且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也寻找一种最佳程序”。[5]当然,道家也意识到人们的技术实践达到身国共治的效果并不是自然而言的。其前提是就是对“恒道”的理解,对“天理”的把握,达到“知常”的程度。扩而言之,为了消除技术实践对人本身和社会的危害,就应当在实践开展以前对可能造成危害的方方面面做充分考虑,趋利避害。“道进乎技”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道进入了技术活动,贯穿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对技术活动进行指导与规范,使技术活动不至于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造成伤害。此外,就是技术活动达到对道的理解、把握和运用是一个过程。庖丁解牛神技也是经过他三年时间的摸索体会而炼就的。深一步说,人类对技术活动及其后果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艰辛的探索,也就是说,技术活动要达到有道指导规范未不是轻而易举的,“道进乎技”是逐渐的过程。因此人类对技术活动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加深认识,以期能够尽快使技术活动服务于人类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和谐的不懈追求。
四、“道法自然”益生态
道家秉承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的思想,以“自然”作为处事的法则贯穿于一切活动。道家的“自然”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万物、人和社会的本然状态,就是自然如此,本来如此,究竟如此之意;二是指千差万别的事物组成的自然界。实际上,“道法自然”是“人法地”的地道、“地法天”的天道和作为天地间万物之灵的人形成的“人道”的高度概括。河上公认为“‘道’性自然,无所法也。”王弼认为“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今人陈鼓应也认为“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道’以自然为归;‘道的本性就是自然。”可以说,道与自然同在,道并不在自然之外,自然的和谐便是自然的体现。道通常是潜在的,而一定自然界、社会、人自身的自然状态遭到破坏,道就会以“不道”的否定方式表现自己的存在。“道法自然”深刻地指出“自然”是道存在的最佳方式,因此,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科技活动)都应该以维护自然为基本前提,只有这种才能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像道那样“周行不殆”,天长地久。
在“道法自然”理念的关照下,道家及其另一形态道教将天地自然视为类生命体来看等待,《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观,意识到人与天地万物是共生共存的关系。道家在此基础上甚至把提出了“天父地母”的观念。比如,《黄老帛书》(又称《黄帝四经》)说到:“夫民仰天而生,侍(待)地而食。以天为父,以地为母。”[6]《鹖冠子•泰鸿》亦言:“立天为父,建地为母”。[7]《太平经》也指出:“此以天为父,以地为母,此父母贫极,则子愁贫矣。”[8]这些都说明道家道教视天地自然为父母,这样,就为道家道教维护自然提供了情感依据。他们注意到了人的活动(包括科技活动)可能对天地造成伤害,于是呼吁世人不得任意掘地过深。取水过度,也不得随意伤害花草树木。这些思想在人类面临森林锐减、水资源短缺等生态恶化窘境的现代,依然是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
“道法自然”的理念不仅关注对自然的保护,即“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也注重对自然的合理利用,提出了“三才相盗”的思想。“盗”这里指“利用”。《黄帝阴符经》指出:“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9]天地以元气精气生育万物,就人而言,“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内业》)[10]因此“天地,万物之盗”。而“万物,人之盗”意思是说万物为人所用,以生养自己。《列子•天瑞篇》中载有一齐国称为国氏的大富之人便是盗万物为己所用的典型。国氏为宋国贫穷的向氏谈起自己的的致富经验时说:“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而所谓“人,万物之盗”是说人本可以利用万物来养活自己,但是,人一旦失去了这种利用能力,就有会为万物所利用。比如人如果沉沦声于色犬马,为外物所役使,为疾病困绕,甚至殉身丧命,最终为虫蚁所食,这不就是为万物所盗了!
“道法自然”理念可以为当代科技活动所汲取,指导科技在认识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自觉地保护生态。“道法自然”理念不但不与发展科技与矛盾,而且可以成为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观念。就是说,应该注重发展绿色科技,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发展之路。绿色科技以保护自然为基调,反对“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道路,自觉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和评价决策效果的首要标准。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指出:“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11]日本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深刻地洞察到老子智慧对于处理科技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他说:“老子的‘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声明获得了新的威胁性的意义,如果我们把天地都看作包括第二自然界在内的自然界,并把“万物”看作包括人本身在内的话。”[12]因此,我们认为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有助于克服科技异化带来的生态危机。
五、真人:解决人、科技、自然关系的关籥
道家在忧虑科技对人、自然和社会异化的同时,也思考如何消除科技异化。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科学的发现者和技术的发明者、使用者。由于科技的主体是人,因此从人着手,是解决科技之于人的异化问题的关键。道家在理想人格中最有特色的便是“真人”,当然还包括圣人、贤人等。而“真”,真实也,最能体现道家对客观自然的求实态度,也反映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中过真实的生活和实现人生的真善美乐。
道家所以选择“真人”(圣人)作为理想主体,而真人能够正确处理人、自然和科技三者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真人是个德行高尚之人。
真人(圣人)能够葆持“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美德,“故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就是成为众器的统驭者,从而造福人民。《文子•守弱》说:“所谓真人者,性合乎道也。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治其内,不治其外。明白太素,无为而复朴。体本抱神,以游天地之根,芒然仿佯尘垢之外,逍遥无事之业。机械智巧,不载于心,审于无假,不与物迁,见事之化,而守其宗。”真人并不是不用机械智巧,只不过,不存于心而已,也就是,物来而应,物去不留。他始终能够保持与道相合,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所云:“与道合同,惟真人也。”[13]道既然是万物生成变化之原动力,而道亦体现在自然万物之中,因此,“与道合同”的追求有助于激励主体对自然进行上下求索,从而达到“知常”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上自然相当程度上会积累了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培养了观察和对待自然的科学方法、同时也积淀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再者,真人是个对天人关系有着深切认知的人。
《庄子•徐无鬼》指出“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古之真人!以天待之,不以人入天”。《庄子•大宗师》亦云:“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后学认为真人对天(自然)是抱着“顺”的态度,坚持天人合一,“不以人入天”,天人也不相互战胜。真人何以能做天人和谐呢?庄子后学认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真人在处理天人关系的态度是“不章其功,不扬其名,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文子•精诚》)[14]他理智地遵循天地固然的法则,所作所为,不求功,不求名,只求存生于天地之间。可见,道家抓住了人类生存的本质。其它不利于生存的一切都应该抛弃,除了功名,还有就是奇器淫巧等。因此,真人的天人观运用在处理科技与自然、人的关系上,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关键是把握住度。只要保持科技活动在人与自然可以承受的范之内,科技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
最后,真人是个知识、能力超群的人。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真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他能够与时消息,于天地间俯仰,达到与天地同寿的效果。“真人之道……陶冶万物,与造化者为人,天地之间,宇宙之内,莫能夭遏。”(《淮南子•俶真训》)[15]“真人者,通于灵府,与造化者为人,执玄德于心,而化驰如神。”(《文子•道原》)真人于天地之间并不是无所作为,他恰恰可以与天地造化同途,顺应天地养育万物。《老子河上公章句》就指出:“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16](四十二章注)
总而言之,当前人、自然、科技三者关系的紧张主导性因素在于人。今天我们倡导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等,目的就在于把人放在科技异化、生态恶化、漠视生命的时代背景下,使人类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维护人与自然、科技和谐的责任。对此,人应该学习真人那样:“真人体之以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不与物杂,至德天地之道,故谓之真人。真人者,知大己而小天下,贵治身而贱治人,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乱情,隐其名姓,有道则隐,无道则见,为无为,事无事,知不知也。怀天道,包天心,嘘吸阴阳,吐故纳新,与阴俱闭,与阳俱开,与刚柔卷舒,与阴阳俯仰,与天同心,与道同体;无所乐,无所苦,无所喜,无所怒,万物玄同,无非无是。”《文子•道原》也就是说,真人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与欲望,采取与“万物合同的态度,为所当为,有所不为方有所为,所谓“无为无不为”即是此意。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道家对科技的态度,并不是世人所认为的那么悲观。他们对科技的认识也有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老庄之后的道家继承了老庄道家对科技(包括器具)对自然、社会和人可能带来危害的担忧,发扬了道家倡导对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自然状态的细心呵护的精神。然而他们并不是一味反对对自然的利用,他们反对的是运用科技对自然采取“战胜”态度。道家在处理人、自然、科技三者关系时,强调的是对真人的追求与造就,认为只有真人,才能使科技对人类、自然、社会的存续和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归结一句话:道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与科学的关系,充满理性谨慎的态度,说到底是为了要解决人与自然、社会协调,道德理想与科学技术如何结合的问题。[17]因此,道家对科技的态度可以为克服当代科技异化现象提供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致谢:本文写作得到厦门大学詹石窗教授与郭金彬教授的指导,并得到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立项资助)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王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严北溟、严捷.列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徐飚.成器之道:先秦工艺造物思想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9。
[5]王前.中国技术思想史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8.
[6]谷斌.黄帝四经今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张清华主编.道经精华•鹖冠子[Z].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8]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96。
[9]周止礼、常秉义批点.黄帝阴符经集注[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10]盛广智.管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11]Frifjof Capra,Unxommon Wisdom,P.36,Simon Schuster Inc.1988.
[12]汤川秀树著、周林东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163~164。
[13]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14]王利器.文子疏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5]陈广忠.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16]王卡.老子河上公章句注[M],中华书局,2001。
[17]刘克明.中国技术思想研究——古代机械设计与方法[M].成都:巴蜀书社,2004.108
Taoist thought and countermeasur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iention
Xie Qing Guo
(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xiamen university fujina xiamen 361005)
 
Abstract:  With the emergence of post-modernism scientific view, Taois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ew has become the main concern of scholars. Taoism pays attention to technology and pays little attention to tools” fully reflects people’s initiatives; “Divide the Unity, the parts become as tools”calls attention to "appropriate use of tools”; “Tao entering technology”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technological practice’s effect on individuals, nature and society” and insists on the basic purpose of “keeping healthy”; “Tao obeys nature”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nature, society and persons; treats “nature” as the code of all behaviors inclu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 as to protect ecology. In addition, Taoism believes that the key to solve the conflicts among na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rsons lies in the cultivation “the pure person”. Therefore we think Taoi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ew is a precious thought resource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struggle between scientism and anti-scientism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iention.
Key words:  Taois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ew, nature, pure person


 谢清果(1975—),男,福建莆田人,汉,哲学博士,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现为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科技传播史;华夏传播研究

点击数:3287  录入时间:2011/3/23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