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传统美学的基本内涵,生态美学是以生态自然之道为基础的美学,它强调人与生态自然万物同生共运的浑然一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生命和健康。道教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道教生态和谐美的本质特点,反映道、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生态美的总纲,是道教生态和谐美的最高境界。道教生态和谐美是道教生态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
一.一二三生态系统和谐美
道教生态和谐美首先体现了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系统规律性,老子用自然美的方式对待“道”。认为“道”具有自然敦厚、淳朴的特性,而“道”又是不可以加以具体的指称,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天地万物和人都是从这个“道”产生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25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25章)这个“道”,即是万物之宗,又是万物之始,更是万象之源,使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生态系统美。道教生态美学观要求以超功利的审美体验来理解自然万物,将自然界看作是审美快感的最终来源,从而就可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审美境界。道家思想倾向于自然化、生态化,不自觉地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界定了美的本质。老子的美学思想是在“道”为美这一核心思想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个美学体系。老子把美与“自然无为”之道融为一体,实际上是把美与生态过程和生态状态结合起来。庄子更是以自然主义的观点对生态自然美作了如下描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第二十二)所以,生态所具有的本来的合乎自然的“道”是自然生态系统美的体现。而人生于自然并溶于自然,同时,又必须在自然给予的条件下才能生存,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这是道教生态美学在理解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人在生态的演化过程中成为其中之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第25章)虽然人为四大之一,但他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它三大更高,只是生态系统之一,天、地、人,亦即自我、社会、自然三者整体和谐统一,体现了一种生态系统的审美观。老子认为,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它们都是遵循着“道”所固有的规律运行——即生态系统的演化。“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德经》第25章)“大”“逝”“远”“返”是生态系统演化的主要状态和基本历程。大是说无处不逝去,逝是说无远不到,远是说返回原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42章)阴阳是宇宙演化过程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由于二者的作用而推动着自然循环往复、不可穷尽的永恒运动。万物以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是在道这一生态演变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并在这种周期性的动态平衡的节奏中维持其生存。“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庄子?至乐》)。具体来讲,“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行,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茐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命”(《庄子?至乐》)老庄道教生态思想最终认同了生态系统的美学意义,并在审美的精神过程中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由此构筑了道教生态和谐美的理论基础。使道教生态和谐美成为道教生态学的理想目标,并使道教生态美学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标准。
(二)自然和谐美。道教生态美以自然主义为指导,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协调阴阳,顺应自然,维护自然生态,保持和谐,才符合自然规律,才是最美的。道教生态美学把整个宇宙看成一个大的生态自然系统:一个生生不止、永不停息的自然生态,主张超越人和自然的两分对立,回归于人与自然浑然未分的一体化状态,主张在万物一体化的生态平衡状态中保持自然原始的整体美。所以,自然和谐美是道教生态美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生态美的本质内涵。《黄帝内经》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在《列子》中,天、地、万物与人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何则?生覆者不能形载,形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只要将人类和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置于自然和谐统一之中,才是人和天地万物的生命与价值所在,才能真正体现的自然生态美。。既然人是从天地自然万物中产生的,因此,人就应该顺从天地自然万物,“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才是一种美。《说文解字》曰:“和,相应也。”其含意有调和、和谐、协调、相应、恰到好处等之义。自然界通过自然万物之间的交流融合、协同合作最终实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同,这本身就是美的,并创造着美。”#1通过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共长、自生自灭,生态自然和自然万物生生不息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使生态自然焕发出美的光辉。
二.生命与生命的和谐美。
生命世界蓬勃旺盛、永恒不息充满着生命力,生命之间相互支持,所有生命浩然同流,同根同生,形成一个美妙和谐的生命系统。“尊生者,全生之谓。”《道藏》在《太上老君开天经》篇中描述了生命的起源与和谐之美:“生之类无形之象,各受一气而生。或有朴气而生者山石是也;动气而生者飞走是也;精气而生者人是也。万物之中人最为贵。太初一治至于万刼人,民之初,故曰太初是时唯有天地日月人。”#2
(一)人的生命和谐美。道教首先强调要对人的生命和价值的尊重。“道教的目的就是拯救人类脱离死亡的命运,让生命升入永恒存在的境界。为此,道教反对把生命作为世情俗欲的牺牲品。”#3《道藏》在《洞真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篇中详细描述了人的生命的过程:“夫天地交运,二象合真,阴阳降气,上应于九天,流丹九转,结气为精,精化成神,神变成人。故人象天地,气法自然。自然之气,皆是九天之精,化为人身,含胎育养。九月气盈,九天气普,十月乃生。”#4所以,道教强调生命的和谐美就是要承认生命的价值,并认为生命是极其珍贵的并应得到最美好的歌颂和赞美:“天生万物,人为最贵也。人身包含天地,无所不法。”#5其次,道教主张男女性别比例的和谐美。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曰:“男女者,阴阳之本也。”#6并认为,“顺天地,法合阳阴,使男女无冤者,致时雨,令地化,王治和平。”#7所以,“道教生育观是以阴阳平衡观念为其理论基石的。”#8《太平经》曰:“天地之性,半阴半阳,”#9“故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 #10认为孤阳不生,独阴不成,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基于这一点,《太平经》强烈反对歧视妇女、残害女婴的陋习。认为“今天下失道以来,多贱女之,而反贼杀之,令使女子少于男,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灾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11这种注重人口生态平衡的理性生育观是道教生态和谐美的又一重要体现。第三,生命内部的和谐美。生命健康是道教生命和谐美的重要体现,而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准是身体内部的辨证协调。道教医学认为“人是一个小乾坤,”要作到身体内部的和谐美,就必须使身体上的各种生理指标达到平衡。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明确说“欲延年少病者,诫勿施精,命天残。勿大温,消骨髓。勿大寒,伤肌肉。勿咳唾,失肥液。勿卒呼,惊魂魄。勿久泣,神悲戚。勿恚怒,神不乐。勿念内,志恍惚。能行此道,可以长生。”并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12这些要求当然不是具体的生理健康标准,但它是身体内部健康的需要,代表了一种身体内部的和谐美。
(二)人与动物的和谐美。道教要求人们要爱及昆虫草木鸟兽,爱及山川河流,日月天地,不要无辜伤害任何生命。应观察天地变化之机,分辩万物生长之利,以促进生命的发展,使万物生命各尽其年。道教在《三天内解经》中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13《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说:“日月合明,昆虫遂性,至化无边,神真协替,世作长年” #14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人和动物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生态和谐美。否则,不尊重动物就是一种丑。在《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卷三中对杀牛羊驴马猪禽、杀鹿虎狼豹野兽、杀鹊鸠燕雀飞禽、杀虫蛇蜂蝎蝼蚁、杀龟鳖鱼虾水虫等等,其可谓杀机大发,万物遭殃,杀害无数生灵,罪业深重,皆为逆天叛道,必将报应,死后堕入九幽地狱,乃天下之大丑也。另外,道教主张生物竞争的和谐美。“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15优生劣汰,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是各种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黄帝阴符经》中讲:“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16生物之间必定经历生存竞争。在《太平经》中曰:“夫天以要真道生物,乃下及六畜禽兽。夫四时五行,乃天地之真要道也,天地之神宝也,天地之藏气也。六畜禽兽皆怀之以为性,草木得之然后生长。若天不施具要道焉,安能相生长哉?”#17在生态自然中,生物的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过程中要接受自然界的考验,拥有适应于生存竞争的生物性状的那些生物便被保留了下来,不适应者便被自然所淘汰。万物的生命和运动,统统归结为秉承天地的“神宝”或“藏气”的结果。生物的“强壮”和“健康”体现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之间竞争生命和谐美。
三.生命与环境的和谐美:
人物同源是道教生态美的重要思想,孟安排在《道教义枢》中指出:“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 #18《西天经》也称“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所以,世间万物互相依存、和谐共处、不可分离。“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生命与环境在共同进化过程中和睦共处,生命与环境互惠共生融为一体。“故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人乐则不愁易心肠,鬼神乐即利帝王。”#19生命和万物都具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人自身都应该和乐融洽,相互尊重不相伤害,才使万物遵循其生态自然运作的法则,体现出生态自然美。
(一)得一和合守仁美。“得一也就是合一,天地、万物、人类皆与大道和合,毫无间隔,得一和合的状态是天地间最完美的境地。”#20《道德经》中有“音声相和”、“和其光”、“知和日常”、“和大怨”、“冲气以为和”、“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牝牡之合”等论述是这种生态和合美的重要体现。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道德经》39章)这里的“清”“宁”“灵”“盈”“生”“贞”等不但具有生态学意义。而且体现了道教生态特有的得一和合美。道教戒律中有大量的关于如何对待宇宙众生和生态环境的态度问题。道教“五戒”、“八戒”、“十戒”、“十二戒”、“二十七戒、”“一百八十戒”等涉及天地人类、鸟兽虫鱼、蝼蚁草木、无所不及,而无不以“戒杀生”为其大戒。#21在《无上秘要》卷35《大戒经》中,把“守仁不杀,悯济群生,慈爱广救,润及一切” #22列为“十戒”的第二戒。并认为“不得杀生以自活” #23“手不得杀害众生,蚑行蠕动含血之属,皆不得杀。”#24道教生态美把“戒杀生”作为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一个原则,并在《道藏》中指出:“第四戒,不得杀伤一切物命。第十四戒,不得烧野田山林。第十八戒,不得妄伐树木。第十九戒,不得妄摘草花。第三十六戒,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第四十七戒,不得妄凿地毁山川。第四十九戒,不得以足踏六畜。第五十三戒,不得竭水泽。第七十九戒,不得渔猎伤煞众生。第九十五戒,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第九十七戒,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第九十八戒,不得笼罩鸟兽。第一百零九,不得在平地燃火。第一百二十九戒,不得妄鞭打六畜群众。第一百三十二戒,不得惊鸟畜。第一百七十二戒,若人为己杀鸟畜鱼等,皆不得食。第一百七十三戒,若见杀禽畜命者,不得食。第一百七十六戒,不得绝断众生六畜之命”等等。#25这样“守仁不杀”行为美成为道教生态和谐美的重要规范。
(二)五行生克循环美。道教《阴符经》用传统的“五行”理论阐述了五行相生相克生态自然循环往复的美丽图画。所谓相生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谓相克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生克美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相生相克形成的系统和谐美。《阴符经》把五行称作“五贼”,意旨强调人们的行为美要符合自然生态的规律,不要“贼”自然。因为五行之间生克顺逆关系是自然的内在理性,其生自然而然,其克亦不知不觉,就像万物之间互相偷夺、互相掠取一样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人们只要懂得自然理性的贼意,发现其中内在价值的奥妙,就可以“见之者昌”,为人必能内外沟通、自然和谐;为生必能用之有度、细水长流。#26“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27五贼是构成天地万物的物质要素,人是五贼的产物,人与万物同根同源,遵循共同规律,当然对五贼要素在自然界中的变化现象和反应过程息息相通,互相感应,人与自然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所以,五行生克美体现了一种生命与环境的和谐美。老子曰:“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第25章)宇宙万物不停的循环运行,可算作天下万物的根本。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生命与环境的和谐。《阴符经》中曰:“自然之静道,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28自然之道,空空洞洞,无中生有,天地万物赖以生化。天地之间饱含着静,静极生动,阴阳产生。阴极生阳,阳极必阴。如此相推,则天地万物生生化化,顺其自然,不失其序也。#29维持自然界的循环系统,恢复自然界应具有的生态环境美是人类的重要责任。道教主张要循天之道、顺物之性,顺应天道,则“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水篇)顺物之性,则使物得以自然生长。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新的生态审美观,并成为人类与环境和睦相处的必然要求。
总之,道教生态和谐美将更加要求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伙伴合作关系,呼唤人类的生态和谐审美意思和环境伦理道德修养,使道教生态和谐美在生命和环境的自然和谐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