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于公元前491年在灵宝函谷关写下传世之作《道德经》,《道德经》在全世界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可见其影响之大。对于《道德经》为什么能诞生在函谷关,也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我认为,《道德经》在函谷关诞生具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概括起来,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老子能在函谷关著经,说明他一定到过函谷关。这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老子是周朝的重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或档案局长,掌握着宫廷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国家机密文件。当时宫廷发生内乱,老子为了避祸,西行入秦,函谷关是必经之地,在这里著书立说是有可能的。 第二,函谷关优越的著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使老子在此著书立说具有物质保障。当时函谷关的关令尹喜崇尚学问,他热情地款待老子,请求他在这里留下写书著经,并为他提供了诸多的方便。从自身的条件来看,老子博览群书、智慧超人,观察问题深刻且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优越,加上自身的优势,使他能在函谷关平心静气地完成著作。 第三,当时函谷关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增加了老子著书的心劲和信心。两周时期函谷关一带人口不多,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社会平安稳定,很符合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在生态环境方面,山坡丘陵,树木茂密,函谷关前的涧河河宽水平,鱼群畅游,岸边芦苇郁郁葱葱,飞鸟嬉戏其中。这种生态环境很符合老子的生态平衡思想。社会和自然界的现实使老子感到自己的思想具有现实的真理性,能增强他著书立说的信心和力量。 第四,从中国文人的文化心理来看,老子也是会在这里著书立说的。中国文化人很重视自己的声誉和存在价值。著书立说是彰显自己声誉和价值的最好形式。老子是个文化人,他的文化心理与其他文化人的心理是相同的,有了适合的条件和时机,他也会把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写出来,流传后世。 第五,当年函谷关的文化氛围浓厚,对老子的著书立说有一定的感染和影响作用。函谷关是中原通向西部地区的交通要道,从这里过往的文人墨客很多,留下的文化印记也很多,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会激发老子的写作冲动。 另外,老子虽在函谷关写出了《道德经》,但让后世知道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与当时灵宝人对《道德经》书稿的复制传播和扩散有关。老子有条件、有能力在函谷关写出《道德经》,但未必有能力把《道德经》文稿复制、传播开来。所以当时灵宝的有识之士,筹资复制《道德经》一书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 中国的文化典籍和著作很多,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这与中国文化人喜欢著书有关。同时,还有些人喜欢私人藏书,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但这里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文化事业要发展,一是国家要鼓励文化人努力,潜心研究,多写名著力作,并帮助印刷出版;同时也要倡导有经济实力的有识之士在这方面给予资助,建立一种有效机制。 2018-04-10 来源: 三门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