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说道”,我们认识了“道”,然而,如果真正要做到知“道”,则必须进一步掌握“道”所要永恒呈现的性质是什么。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常”什么。翻阅老子《道德经》全文,共有三处提到了这一问题。第三十二章说:“道常无名”;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第五十一章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思是说,道是永恒的,它没有可直接指称的名;道是永恒的,它没有什么作为;道的被尊崇,德的被推重,并没有谁来给万物下命令,而永恒是出于自然。由上可知,道永恒具有“三性”,一是“无名性”,二是“无为性”,三是“自然性”。正因为如此,我们无论研究道家,还是研究道家的“道”,那一定是要说“无名”,说“无为”,说“自然”的。
“无名”在老子那里就等于“无”,等于“道”。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1章),这里的“无名”就是指“道”。意思是说,道是天地的元始。换句话说,在老子那里,“无”是对“道”的一种指代和规定。但是,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因为在《道德经》中存在不同层次和意义上的“无”,所以,要说清楚哲学上的“无”之意蕴,当需要先说清楚其他意义上的“无”。
1.与“有”相对的“无”。《道德经》第二章所说的“有无相生”的“无”,正是与“有”相对的“无”。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与“无”相对而产生。具体说来,这个“有”是依赖于“无”而发生,同理,这个“无”也是依赖于“有”而发生。简单地说,“有”跟“没有”相互对立而存在。这就叫作有无的相对性,有无的相依性,有无的相待性。由此可见,“无”在这个框架中所要表示的意思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没有”。而《说文解字》中说的“无,亡也”,和《玉篇·亡部》中说的“无,不有也”,都是强调这个“无”是“没有”的意思。也就是说,老子的“有无相生”的“无”的思想,正是建立在《说文》这一“无”的本义基础之上的。实际上,这个框架内的“无”,其音应读作“mó”,而不读作“wú”。而不少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为了避免上述的误读,在说老子的“无”时,非常严肃地明确指出,在存有论上将老子的“无”理解成“没有”,“这都是完全失指的,是完全不同于中国哲学传统的讲法”(牟宗三语)。
我们虽然强调指出了,相对意义上的“没有”之“无”,并非是老子所要论“无”的本旨及其意义之所在。通俗地说,对于老子在《道德经》中充当宇宙本体和万物之宗的“无”(“道”),绝对不能被解释和理解成“没有”或“不存在”。然而,对于老子为什么在相对的意义上来论述“无”及其社会的文化意义何在,也是我们应当给予揭示和分析的。
实际上,老子通过对“有”与“无”相对而产生的阐述,是想告诉人们,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特别是对待社会文化中的涉及到价值问题的时候,要懂得和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去审视。例如,美丑和善恶问题。在老子看来,你知道所谓美的存在以后,这就产生丑了。你知道所谓善的存在以后,这就产生不善了。老子在这里并不是简单地对所谓“美善”进行否定,而是他看到了如果人们太过执着于这种分别,就极易造成一些投机者打着“美善”的旗号去做丑恶之事。也就是说,尽管“美”“善”从世俗观点判断当然是“好”的,是“对”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子深刻看到了当人们执著于“美善”后而加以追逐,特别是“别有用心”者会将此作为“手段”而要达到某种“利益”“名誉”时,这样的“美善”之举就变味了。老子此论除了有揭露世俗之人执著美善而欲达到自己的私欲的本质以外,当有维护完满之“道”不允损害的意思。是要让人们懂得,相对的任何一方都不要过于执著,超越相对的目的乃是要破除社会、集团、个人以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代表社会文明发展方向,不是代表人之为人的本性,不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来划分出种种标准,或者说规定出众多的美丑好坏。老子深刻地洞察到,正是因为社会中形成了这种相对性的价值观念和标准,造成了人们的攀比和争夺。再就是想告诫人们,你不要将这种相对的美善当作绝对不变的东西来宣扬,同样你也无需将这种相对的丑恶当作绝对不变的东西来批判。这也是老子在此框架下论“无”的意义之所在。
来源:现代快报(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