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传家版第十三章:
董延喜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新译】
受宠与受辱都会感到惊慌失措,是因为把患得患失看得比生命还宝贵。
什么叫受宠与受辱惊慌失措?就是把“宠”奉之于上,把“辱”抑之于下,得宠为之惊喜,失宠为之惊恐,这就叫受宠与受辱都惊慌。
什么叫重视身体像重视大患一样?我所以有大祸患,是因为我太爱惜这个身体,如果不考虑自身得失,我还会有什么忧患呢?
所以一个把生命托付给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一个把自身生命与天下苍生融为一体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会意】
此章老子强调“贵身”思想,主张要珍惜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要舍本求末,把荣誉地位看得太重,那些与生命本质无关的虚名浮利都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奋不顾身地去追求。
什么是“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里的“宠”是尊崇、推崇的意思,“辱”是辱没、埋没的意思,“惊”是惊慌、纷乱的意思,“贵”是珍爱、宝贵的意思,“患”是灾难、祸患的意思。“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意思是人们受到尊崇或遭遇辱没而引发的惊慌和纷乱,是因为太过看重自己的身体、太过看重自己的生命的缘故,这才是忧虑和祸患的根源。其实“宠”与“辱”都是个人的主观心意,都是执着于尊崇或执着于耻辱而引发的惊慌失措和心神纷乱。
什么是“宠辱若惊”?为什么会出现“宠辱若惊”?老子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认为,“宠”与“辱”都是人们把“宠”奉之于上,把“辱”抑之于下,得宠为之惊喜,失宠为之惊恐,其实都是趋上恶下、患得患失而引起的盲目惊慌。宠亦惊慌,辱亦惊慌;得亦惊慌,失亦惊慌;上亦惊慌,下亦惊慌。世人就是这样的患得而又患失,一个人如果不执着于高低上下的主观分别,不攀高枝,不畏低下,高处不觉宠,低处不觉辱,就不会被这些观念左右而影响自己的心神和情绪。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为什么会出现“贵大患若身”?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身体和生命对人而言是最为宝贵的,如果我们不执着于此,生命就会自然运化,如果我们执着于这个宝与贵,就会特别看重这个身体,吃好的,喝好的,千方百计去保养,有的人一年吃几万元的保健品,结果反而把身体吃坏了。历史上的皇帝都想长寿,许多人就是因为吃所谓的长命仙丹而使自己短命夭亡。这就是“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我之所以有大祸患,是因为我太爱惜这个身体。“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一个人如果进入无身、无我的境界,如果不考虑自身得失,我还会有什么忧患呢?如今人们出现的两个亚健康,不管是生理亚健康还是心理亚健康,都是太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了。
什么是“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真正的贵身,不是执着于我之“有身”,而是要进入“后其身”而“身先”的境界,“无身”才是真正的贵身。这里的“天下”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部内容。一个人只有把生命托付给天下,达到无我无执,与天地共生,与万物同化的境界,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只有使自身生命进入自然运化状态,与天下苍生融为一体,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大道就在生活中。宠是得意,辱是失意。当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也不要失意忘形。如果能够做到宠辱不惊,那当真是人生的大境界、大修为。有人能达到这种境界么?有!
先说一个受宠不惊的故事,据《秋水》记载:庄子家境贫寒,膳食缺乏营养,常在濮水边钓鱼以烹小鲜。楚国派了两位高级官员代表国王,到宋国去聘请庄子到楚国当相爷。濮水岸边,蒹葭深处,两位使臣好不容易找到庄子,忙说:“恭喜!恭喜!楚王有旨,特请您去当相爷!”这个荣宠可以说达到了极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请你去当国务院总理。搁在一般人身上,可能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立马把钓竿扔掉。在这样的荣宠面前,庄子是什么态度呢?庄子持竿不动,眼盯浮子,头也不回。这个“持竿不动”可了不得,手不动说明心未动。只有在名利面前不动心、不惊心的人,方能受宠不惊,“持竿不动”。
再讲一个受辱不惊的故事。庄周家境很贫穷。一天,因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晓行夜宿跑到魏国,向监河侯(黄河水利专员,赐土封侯)借粮。监河侯说:“可以,非常同情大学者,到年底吧,领地百姓给我交了税。我借给您300金,好吗?”遇上这样的讽刺挖苦和空头支票,庄周并未受辱而惊。而是反过来幽了监河侯一默。庄子说:“我昨天在路上正低头走路,忽然听见大呼救命的声音,一看,原来车辙里有一条快要干死的鲫鱼,便问:“你怎么了?”鲫鱼声音嘶哑答道:“我是东海龙王陛下的官员,被流放到这里,先生,您能救救我吗?一升水就够了。”我对鲫鱼深表同情,拍着胸膛说:“没问题,我现在正要到江南旅游,听说吴越两国风景优美,等游了江南,我一定去蜀国,那里有个岷江堰,水可大啦。我请求那位监堰侯放大水入长江,冲出三峡,雪浪涛涛,然后再来个南水北调引长江入黄河,用涛涛洪波来迎接您,好吗?”这小鲫鱼它不领情,气得眼睛鼓鼓地说:“我从东海流放出来,失去了赖以活命的水,落到这样的险境。我要求不高,只要得到一升水就可活命了,可您却开出一大笔空头支票,再见吧,你干脆到干鱼店去找我吧!”不管是面对楚国使者的尊崇奉承,还是面对监河侯的讽刺挖苦,庄子都做到了宠辱不惊,洒脱应对。没有对人事世事的大彻大悟,不会有那种悠然达观的超脱,天真快慰的潇洒。
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自古以来,官场、商场、情场无不如此。利害、得失与生命相比孰轻孰重?庄子看得明白,是因为他达到了忘身无我的境界,不会去为了名利而奋不顾身,所以他能够漠视外在的毁誉,做到宠辱不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受辱若惊,为此丧了性命。《狐狸与乌鸦》的寓言中狐狸夸乌鸦歌唱得好听,乌鸦受宠若惊,可刚一张嘴,嘴里叼着的那块肉就掉了下去,被狐狸叼走了。老道昔年在一首《看破歌》中写道:
名也罢,利也罢,身外之物莫贪它,
螳螂背后有黄雀,名也是枷,利也是枷。
褒也罢,贬也罢,任人夸赞任人骂,
世人谁不被人说,褒又能咋,贬又能咋。
是也罢,非也罢,你是我非争个啥?
二虎相斗两相伤,是又咋啦,非又咋啦。
得也罢,失也罢,患得患失误年华,
明白舍得方知道,得也放下,失也放下。
生也罢,死也罢,勘破生死笑哈哈,
济世利人行大道,生也豁达,死也豁达。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为人处世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方能无意。宠辱若惊说到底是个情绪管控问题。一个人把受到别人的宠爱作为一种荣耀,本身就表示把自己的人格尊严放在了他人之下,在内心深处把赐宠者当作主宰自己命运的尊贵者,并以受到他的恩宠为荣,为了保持这种恩宠不至于失去,便会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而一旦失去赐宠者的荣宠,甚至受羞辱,则更为自卑,整日提心吊胆,惶恐不安,唯恐因为失宠而导致什么不可预知的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这种心态对你身体的伤害可能比那些五色五味更厉害, 很多个人和家庭就毁在这一宠一辱的惊恐之中,道德传家,宠辱不惊不可不传。
【道歌】
得宠受辱两不惊,
患得患失损性命。
无身忘我贵天下,
得意失意莫忘形。
来源:周口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