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这话出自《道德经》第40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柔弱谦下,是道的功用。
弱者道之用。柔弱是道的伟大作用。《道德经》中有多处论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老子主张学习水,学习婴儿,不要争强好胜,不要锋芒毕露。 老子认为柔弱是道的基本属性,道的本质是柔和、天成、顺乎自然,任何新生事物的初始状态都是弱小的,人刚刚出生是弱小的婴儿,长到二十岁称为弱冠,但这个弱小之中蕴含着无穷的生命活力和无限的生发动力,柔弱是事物和谐发展的最佳状态。任何事物都无法逃避消亡的最终结局,但我们可以把事物调整到柔弱、初生的状态,从而保持旺盛生发动力,延缓它的衰老进程。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弱点,而只要你善于用弱,善于示弱,往往成为人生中的重大转机。
要向老子学习用弱、示弱。示弱,不仅是一种勇气,而且是一种智慧。
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勾践忍“尝便之苦”,终建复国之功;项羽不能忍一时之败,落得乌江自刎。一个人太强势,不管出发点是不是好的,定会受到伤害,这种伤害几乎无法挽回,所以很多人遍体鳞伤,因为他们不懂得示弱。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并不涉及大是大非,也不涉及原则问题。诸如朋友间的误解、夫妻之间的争吵、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等等。若一味地逞强,有时会失去难得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善意地说“我不行”,激励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并进而培养孩子的自信与生活能力;老师也可以善意地说“我不懂”,鼓励学生勇于发表意见,培养他们独立探究的能力。这种示弱,可以说是父母老师有意借己之“弱”,以培养孩子学生之强。示弱是一个强者遇到事情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优雅风度。它在某件事上示弱,不等于他是一个弱者,恰恰表明他心里的强大。强者示弱是一种美德。
有一个沈从文示弱的故事。说沈从文小说写得很好,不过讲课和小说比起来稍逊一筹。沈教授没有掩饰,上课开头就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这么“示弱”地一说,反而赢得满堂彩。一个没有大智慧的人,应该不敢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说这种示弱的话。强者以弱者的姿态行事,别人肯定乐于接受。如果女人学会示弱,境界就更高了,懂得示弱的女人肯定活得轻松,人前给足了男人的面子,还怕他不俯首贴耳地为你卖命。一个示弱就把婚姻、家庭、生活统统搞定。如果有谁敢欺负示弱的女人,肯定会被群起而攻,绝对没好果子吃。懂得示弱的女人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捎带着和谐了家庭,和谐了社会,这是多大的智慧呀。
一个甘心示弱、敢于示弱、主动示弱的人,必定是一个豁达大度、宽宏大量的人;必然是一个堪破世事、洞透人情的人;必然是一个思维超常、充满智慧的人!
(摘自董延喜《〈道德经〉传家版》,编辑配音:陈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