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传承老子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杨 职 华
(湖北十堰武当国际文化促进会)

      灿烂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丰富的思想内涵,独具特色地屹立在纷繁多变的世界民族之林。时至今日,再观华夏文化架构,我们仍然不能不叹服儒、释、道三家在历史过程中交相辉映、精彩纷呈的格局和影响。老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大师和圣人,以其独有的“道”“德”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铺垫了雄厚的思想根基,开辟了崭新的人文天地。岁月悠悠。21世纪,当孔子学院在美国、韩国、法国相继开办的时候,老子和他流传千古的《道德经》早已从东方走到了西方,被翻译成几十种外国文字,成为继《圣经》之后,流传世界最广的著作。
      人、万事万物,人与万事万物的沟通方式是大千世界的三个常规课题。从远古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莫不如此。大彻大悟的老子则把自己对混沌世界的种种感悟,睿智地融在洋洋洒洒的五千言《道德经》中,让后人在他描述的“道”、“德”世界里,绞尺脑汁、似懂非懂、无限遐想地领悟着宇宙、天地、人生奥秘。一部《道德经》,给华夏文学、哲学、政治、军事、艺术、经济等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任何其他著作所不能及的。朝代更迭,星转斗移。在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在信息爆炸时代飞速发展的时候,当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全球多元文化的时候,当变革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冲击的时候,我们在太多的问题面前,不得不进行一个回归地思考和理性地思索。在传统文化的基因里,我们找到了《道德经》——这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和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道德经》博大深邃的内涵,注定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不同理解和注解。谈宇宙,谈人自身和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谈政治是《道德经》的三大主要内容。作为老子思想核心的“道”,被他描述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宇宙万物的总称。因此,从“道”中,能够化生出时间和空间、物质与精神、运动与静止、生命和文化等一系列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道”的载体。而围绕人学为目的和归宿的思想、言行和精辟论述,特别是对“德”的剖析与功用,更使《道德经》成为古往今来人生教科书的经典。让我们来领略老子思想的大智慧对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起的特殊指导意义。
      一、平衡与中和的思想基础
      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道家思想中,老子把“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矛盾世界的表现形式以转化方式进行了充分地展示。同时,提出了“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的辨证思维,指出万物在保持中和、平衡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在天道和人道的区别中,“知和曰常”都是相同的内容,也是阴阳两极在中和、平衡中的统一表现。这个“常”,就是指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在多样性的统一、相互平衡状态的互补协调发展的规律。
      万事万物在“道”的循环进程中,按照一定比例和自身规律,各得其所的循环、返回本源的周期运动着。矛盾的统一体不是改变和消灭对方,而是“复归”和“返本”的自然发展,以达到“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的原始本性。
      我们从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中,来看看“和”字的本意和演变。殷墟出土甲骨文的卜辞上刻有的    等文字符号,是古人对早期管编音乐的原始记录。“和”字源于古字“龠禾”,即是建立在对古代吹打乐器的表现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从字型上讲,“龠禾”字左上的3个“口”不是嘴巴,是编钟。左下的“册”不是栏杆,是书本。也就可以看出古人认为“和”是听听音乐,,看看书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柔和状态。从音乐到自然状态的和谐,“和”的意思也转变为风调雨顺。《说文解字》中将“和”写作“咊”,“口”旁,表示入口的食物或发自口中的声音;“禾”部,则是指农作物。寓意,只有风调雨顺,禾苗才能茁壮成长并喜获丰收,所以殷周时期有大量向天帝卜禾的记录。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又说,因为“和”字流行,从而使得“盉”、“龠禾”二字皆废,这说明在上古时期,“和”也写作“盉”、“龠禾”。五味调和曰“盉”,五音调和曰“龠禾”。“和”用调味器,“盉”与乐器“龠禾”作为象征,说明“和”的状态不仅要让人感受口味好,以满足生理上的快乐,还要悦耳,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老子在人们常规的愉悦中,却指出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故“去彼取此”的思想。在取舍中,老子希望人们能遵循一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地——天参和有序的自然和生之道。也就是不加主观人为,任一切天地万物按照自身本来的面貌发展,自然而然地变化与和谐发展。
      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使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总源,充分体现在修身、为人、处世、治国、论道的各项命题内,都巧妙地包涵在他“中和”的思想纲领中,给人启迪。正如《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而“谐”的意思是“配合得当”。万事万物在阴阳平衡中的活跃发展,包容万芳,多元共存的社会,才是人类对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不管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涵义和标准怎样理解,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各得其所、地各得其用、物各得其流的社会。
      二、“无为”的社会效应
      从个人修炼到治理国家,老子用“无为”思想来诠释他的政治哲学。从“常无欲观其妙;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思想中,老子提出了“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弗据”的至理名言,向统治阶层发出衷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政治方略。
      老子针对当时“天下君子争名,小人争利”的世态现实,提出:圣人不争。这个“圣人”,不单是圈定在那些伟人、名人身上,也包含那些用体修和德修相结合并以自然为道的所有常人。因此,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不过分,不极端,不夸张的情况下,治理天下的圣人,就更要考虑自然的顺应特性,使其各尽其性,各在其位,各施其能,不用勉强地方法改变一种自然状态。
      对于“无为”的修持方法,老子用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来实践。老子所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要做到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就是“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状况。老子把这些行为比作是残羹剩饭,人身上的赘瘤,有道者不处。他以江海处下为百谷王作比喻,开导圣人要宽容,谦下,委曲求全,通过“无为”来达到“无不为”;通过“不为大”来达到“成其大”;通过“无私”来达到“成其私”的目的。总之,通过部分的失去而达到整体的获得,通过暂时的失去,而达到永久的占有。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以道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对中国的帝王有很大影响。纵观历史,每当社会经过大的战乱、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后,为安定社会,统治者大多以道达变。按照清静无为的治国思想,实行轻徭减赋,减省刑罚,与民休息的治国政策,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之治”等繁荣昌盛景象无不同统治者尊道而行的策略有关。
      汉文帝恒从西边塞到长安继位时,文武百官跪拜接驾,他立即下跪回拜。他得到皇帝玉玺,九个月之后才肯登基;他与重臣赵佗两封书信,平息了一场内战,被后人誉为“半壁江山一纸书”。汉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龙袍一件,补了又补,监狱几乎没有犯人,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景象。
大唐盛世,与几代皇帝推荐道家思想息夕相关。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其远祖,号召朝臣百姓研读《道德经》。唐太宗李世民,崇尚“以静养民”的道家政治方略,起用道门高士魏征为相,造就了“贞观之治”稳定而繁荣的社会局面。盛唐之际,玄宗皇帝亲自注解《道德经》,颁示天下。诏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置“崇玄学”博士,其生徒皆令习《道德经》等道门要典,而社会经济之繁荣亦达到了唐朝的鼎盛阶段。
      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进入“黄金发展期”。凸现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长久有效的克制,如四千名贪官携款500亿元外逃没有发落;城乡、东西部的差距依然明显,GDP还在拉大;分配不公、贫富差别加大,已超过国际基尼系数4%的警戒点;医疗改革失误 ,群众看病难加剧;突发公共事件逐年递增,2003年我国生产事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疾病流行等损失6500亿元,相当于GDP的6%;劳动和社会保障滞后,全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世界卫生组织在191个国家卫生公平指数排名中,中国列188位;就业难,城镇失业率在4.2%以上,去年有76万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当事人申诉、上访案件和人次增多,2002年各级法院申诉、信访数422万件、人次,比十年前翻了500倍等。
如何借鉴古人的治国思想,化解当前的各种社会矛盾,把握住政治上反腐败、经济中扩大就业、社会防止两极分化这三大不稳定因素?我们可以借鉴老子及其道家思想的精华,切实处理好人自身到人与人的关系、到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这三个层面有序协调地自然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蓝图。
      三、以“德”治世的广阔路径
      有别有儒家对传统道德的提法,老子旗帜鲜明地向世人指出“德”对于修身和处事的特殊作用。“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指出,万物各自体现的本性便是德,没有德,万物就失去了本性。具体到人,就是人之德;具体到物,就是物之德,道与德是大千世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据,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尊道贵德,就是要注重个人的修养,把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智和行统一起来,天人合一。“贵德”便是老子“中和”、“无为”思想的行动指南。
      老子对待“德”的修行,是一个从个人到社会的一个整体的循环联系。“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在普德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之策,即治国家的时候,要小心谨慎、用深思熟虑的态度对待一切人和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
      老子从宇宙规律的角度,指出了宇宙和人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规律,称谓“法”;而人的意识所能总结和认识到的法规,其实仅仅是人生存在意识领域里的一部分而已,两者是有区别的。同样的,老子提出的“德”的思想,也高于传统的“道德”概念。道德有着由人自身及其自下而上条件决定的某些基本恒定的内容,也有着因生活实践的不断发展和自下而上条件的变化差异带来的调整、变迁的多元性。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的多维世界来看,老子之“德”,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状态,老子用“玄德”来比喻其“德”的广博和深奥。因此,老子所指的“以德治国”有着更客观、公正、文明的理想意义。
      综观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依“法治”重整社会秩序,以“德治”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精神源泉,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特征。当前社会的变革,容易使人从重德治、轻法治的极端滑向重法治、轻德治的又一极端。在道德观念淡化,社会风尚、人际关系趋向庸俗化、功利化的潮流中,人们正一步步把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流失,最终导致社会矛盾交由法律来规范制约,却无法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的恶性循环的境地。法律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治国手段。制定了法律还要靠人来遵守和执行,而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道德的熏陶。因此,法治与德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以德法并举、德里法表、德本法从的价值取向才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真正原动力,社会终将回归到老子企盼的“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人可以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理想家园。
      因此,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了一个万物归德的美好世界。“德”是“道”的体现和载体,从“德”做起,才是人文主义和人本精神的归宿。每个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都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和道德观,而五千年的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也无不同老子所言的“德”息息相关。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品德、功德和道德,如同传统基因一样,注入在我们的血脉里。现代商品经济的大潮正把人们推向一个贪婪、倾轧、狂躁的旋涡。而老子“德之家园”正是人们在“返朴归真”的思潮中一个温馨和纯净的乐土。
      四、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
      时不我待,与时俱进。我们如何直面人生和社会的现实,追求新的和谐境界呢?
      1、珍爱生命,心态自如
      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和主要构件。首先,要关爱自我、关爱生命。重生贵身,注重自身的修心、修行、修养,是人能长生久视,安神固形,延年益寿的好方法。爱心、善心、虚心的修性,不光是奉指戒规,行善积德,以图公德圆满,而是一个良心、好心的德性和悟性的体现。身体锻炼之行同内心修炼之性的结合,是人的高境界和高素质的具体表现。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要人崇俭、抑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们没必要随波逐流、攀比成风;恬淡自如倒能找到知足常乐的逍遥。老子倡导生命高于一切的同时,还告示我们怎样修身做人。他主张一个人要有知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学会从点滴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人切不可妄自菲薄,张扬自大,要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社会、经济、阶层、分配的多元化带给人们众多差异。在我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但由于人的政治地位、社会影响、经济收入、教养经历、乃至性格情趣的差异,人际关系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人际间关系冷漠,思想隔阂,甚至仇视、争斗。有些人并没有受过做人的基本道德教育,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而且行为极端任性,不计后果;当受到某种挫折,便无法宽解,导致忧郁沮丧。近期资料表明,北京有70万人因婚姻挫折、工作生计等患上了抑郁症。
老子的“上善若水”,将人最好的善德比作水的品德和情怀,希望人们能象水那样,滋养万物而不争名、争利、争功、争大;象水那样能随处而安,清静自守;象水那样能施予万物,仁爱有佳;象水那样能来去适时,通融万物。如果人能有水那样的涵养与亲和,有水那样与人为善的宽广胸怀,就不会有无谓的纷争和过失了。
      老子又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他认为,人人都应不以私见和分别之分待人。看到善良的人或善良的事情,圣人应以仁慈之心去亲近他;看到憎恶的人或不舒心的事情,圣人也应该一样以德之心去感召他而不抛弃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欲望和权利得到了伸张,同时分配的差异和激烈的竞争又触动人的心灵。当我们为生活奔波疲惫不堪的时候,当我们为各种矛看、纷争而跳动不安的时候,当我们为理想前途而迷茫沮丧的时候,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思想,定会给我们平等友爱、融洽和谐人际关系起到独特的调节作用。
      2、淡泊名利,以诚为本
      当前,在企业转产、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改革过程中,由于地区、部门占有资源的差异,某些行业部门的垄断经营,少数人钻政策的空子暴富等,人们收益的差距悬殊。经济生活及利益分配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一要务。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变化:通常所说的“三大件”,从20世纪50—60年代的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逐渐演变为彩机、冰箱和洗衣机;电话、空调和计算机;轿车、别墅和旅游……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已经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上,“以富有论英雄”。金钱至上的思想沉碴泛起,社会道德伦理扭曲,各种道德失衡的丑恶行径严重存在。
      以“德”为标准的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诚信经济,人与人的交往仍然应该以诚信为本。《道德经》提出“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的胸怀大志,向世人昭示着人与人交往的和谐境界。从古至今,讲信用、重信誉,一直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古人还将“诚”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道德规范的核心。《易经》的乾卦辞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信”在古代也指信臣,也就是当今邮差的意思,是一种有信誉、受人尊敬的差使。可以看出,“信”从起源到当今的社会人际交往,已成为人们内心的需要和认同。
      同时,老子对待名利所表现的“重生”、“轻物”、“身重于物”的思想和“少思寡欲”、“知足”、“适中止”的原则;老子营造的“自然”的人生境界;老子秉承“柔弱胜刚强”的信念;老子的“知荣守辱”、“大巧若拙”的反向辩证法思维;老子的“上德若谷”宽阔胸怀等,无不是人生真谛的醒世恒言,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大智慧。
      老子柔弱不争的观点,也是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方法。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处下”是老子“柔弱”道理另一种表象。他用江海作比喻,正是因为大海位置低下,才能溶汇百川,浩波淼淼,为百谷之王,从而开导人们要宽容,歉和。
      3、关注环境,善待地球
      当今世界,人成了主宰世界的主体,可以毫无顾忌、为所欲为。这就根本上改变了天、地、人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
      目前,全球人口已达到64亿,而且还在猛增。饮水、空气、土壤等自然资源被污染、破坏并不断退化。全世界每年失去500万到70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森林每年减少1700万顷。土地沙漠化面积已达全球陆地的四分之一,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人口将处于无法生活的状态。美国人口仅占全求总人口的4.1%,却每年消耗全球能源总产值的25%,如果全球人口都接近美国人的生活水准,那就需要四个地球的自然资源才能维持下去。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城市里,到2025年将会升到三分之二,如此高度城市化的社会重负必然致新的社会人文层次弊端和危机。大自然已经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突发性灾难和大规模传染疾病等多种反常的自然现象,不断向人类告示:只有善待地球,善待自然,地球才能善待人类,人类才能善待自己。
      老子“天之道,和为本”的思想,仍然是人们与自然界和平相处的准则。在行为上,要“知常”,即要懂得新生自然规律,“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要“知止”,“知止不殆”,做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度”;“知足”,“知足不辱”,克服占有欲的冲动,知足安乐;“知耻”,在悔过中纠正错误,积极上进。
      老子警示恒言,一针见血,正中时弊,为人类医治环境顽症,开出一剂剂良方。人类由崇尚自然到改造自然,由战胜自然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转变,是人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又一次飞跃,必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
      老子《道德经》对宇宙、人生、社会的高度概括,探究他的思想我们有种若近若离、似懂非懂的感觉;在他描绘的“道”“德”境界里,有种叹为观止、难以效仿的彷徨。由于历史上人们的需求和理解的不同,对《道德经》有很多译本和阐释,那恢宏的知识宝库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成为指引后人上下求索和终生明鉴的教科书。
      老子和他的《道德经》已经走向了世界。他的宇宙观和“道”论,为现代科学探索宇宙大爆炸、介子、量子论等新领域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正如尼采评论《道德经》一书所说:“老子思想象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21世纪的老子思想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为世界的文明与和谐发展产生着特殊的社会效应。
      总之,构建知谐社会,既囿于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具有中华民族的特性。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失去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有历史的和文化的根基,才能彰显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共同努力,创建老子描绘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美好家园。

(弘扬老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点击数:682  录入时间:2011/3/22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