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老子的教育之道

张   琨
华中师范大学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正如颜渊对孔子思想的评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篇》)。无论是治国、齐家,还是修身,如果我们懂得"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我们将会受到极大的启发,而从中获益。如果把老子的思想用在教育上,我们今天的教师就不会这么辛苦,教育之路就不会如此艰难。老子的教育之道仍然是遵循着"道法自然"的原则。如果我们把握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规律,那么教育之船会顺水行舟,早日将我们的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一 老子的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
      老子强调人是自然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见素抱朴的,如婴儿那样纯净质朴。人应该效法天地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坤卦》)。宇宙万物都在按其生命的轨迹运行着,人也是一样,要尽到自己的本份,守住自己的生命之道。因此,在教育上,我们就要随顺孩子的天性。天性就是他是一颗石榴树,我们就让他结石榴,不要强迫他结苹果。也就是按照孩子的特点和个性来培养他,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促进他的成长,使他"复归于朴"。有些父母和教师总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强行塑造儿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法国教育家卢梭就提出了自然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反对的就是那种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这正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的一种体现。
      二 教师的情怀
      要培养好学生,按照老子的思想来管理学生,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和父母有一种天下为公的情怀,能够放下自我的观念,以孩子的心为自己的心。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49章)。"圣人治世,以道莅天下,所以他破除我见,不私心自用,永远没有自己个人的心意,而以百姓之心为心。这是圣人慈心救世,胸怀天下,心中只有人民大众的幸福,而不存在丝毫自己的私心和成见"(《老子传真》327页)。我们的教育宗旨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需要我们不以自己的主观认识来区别善恶,努力克服自我中心而去体认学生的内在需求。具体来说,有这么几点:
      (一)生而弗有
      子女虽为父母所生,却是社会的成员,不是父母所私有的,他是属于天下人的,他还要造福于人类社会。教师虽然组建了一个班级,拥有一班人马,但是这只"部队"也不仅仅属于他,他是替天下的百姓在培养人才。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不能采取控制的手段来教育孩子,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任意妄为。
      (二)为而弗恃
      教师和父母虽然尽心努力地在帮助孩子成长,但是他们不是从自己的私心出发来培养孩子。父母并不是为了老有所养,并不是为了得到孩子的回报而养育他们。教师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把学生的成绩当作自己炫耀的资本而呕心沥血。如果是那样,他必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差生不能带给他荣耀,而只会使他蒙羞。
      (三)功成而弗居
       教师要有一种让功于天下的胸怀,虽然功成名就,桃李满天下,但是不居功自傲,能够"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老子》30章),教师能够甘做学生的垫脚石,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就,而自己"不敢为天下先",能够功遂身退,因为这是天之道,教育之道也。所以老子希望人们能够效法水的精神,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无形无状,无私无我,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成就万物却甘居下地。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心胸和境界来培养学生,那么我们离道就不远了。
      三 教育之道:无为而治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37章)。如果一个教师能把握教育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那么他的学生将会自然生长、自我化育、自我完善。无为不是妄为,不是不为,而是率性而为,顺道而做。教师需抛弃个人的一切心思计虑,成见和偏见,不恣意行事,一切依照教育的自然法则来教化学生。《中庸》里面告诉我们"修道之谓教",这个"道"就是老子说的天地运行的法则,体现在教育中,就是教育的规律。
      (一) 我无为,而民自化
      教育中的无为是指不扭曲做作,不刻意去雕琢,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64章)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从一开始就要将学生引上正路,随时纠偏,培养他们好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慎终如始",这样才会"无败事"。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扎下坚实的基础,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因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64章)。
            那么要想有一个好的开端,我们的教学也得慎于始。老子指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63章)教学有先后,先易后难,才能功到自然成。我们的教学需要从学生当前的经验为出发点,从他们容易理解的地方开始着手,当他们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和兴趣之后,他们自然会迎难而上。现在有些教育提倡走在学生发展之前,人为地拔高了教材的难度,用心是好的,可是学生往往觉得太难而产生畏难情绪,以至于将他们的悟门堵死,潜能无法开发出来,一旦学不好,父母和教师又一再催逼,结果学生更加厌学,导致恶性循环。其实,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在逐步提高的,如果我们在他的理解力还不到火候的时候就强行要他理解,这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违背了教育的原则。因此,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向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把学生从他们原有的认识水平中引导出来,调动他们内在的活力和动力,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去摸索,去体会自我学习的快乐,如此他们才能做成天下的大事和难事。
      (二)我好静,而民自正
      教师和父母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宁的环境,使学生养成一种静定的功夫。如果父母和教师整日在孩子的耳边唠唠叨叨,孩子就会心烦意乱,失去心灵的主宰。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26章)。孩子在一种心浮气躁的状态下,既学不进去,也听不进去。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提到"险躁则不能治性",君子须"静以修身",因为"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的心安静了,才会定下来,定则能生慧,智慧才会出来。
      那么如何创造这样的环境呢?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和父母"行不言之教",不言不是指不说话,而是不说废话,不要不看火候说话。老子说:"言有宗,事有君",说话要有宗旨,做事要有根据。孔子也曾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篇》)说话贵在恰到好处,而不是仅仅去重复那些我们自以为是的"真理"。老子说"多言数穷","希言自然"。我们不要对孩子轻易施加教令,因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我们要以身作则,上施才能下效。而成功的教师或父母是"太上不知有之"的,孩子感觉不到大人在刻意地教他,在束缚他,他在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一切,等到功成事遂,学生皆谓:"我自然"。
      (三)我无事,而民自富
      做教师和父母的,不要常常去搅扰孩子,不要过多地去干涉孩子的世界。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60章),治理大国,要像煎烹小鱼一样,不要老在锅里去翻动,否则就会破坏它的汁水。其实教育也一样,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尽量做到"为无为,事无事",我们要把正确的行为表演出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化,而不是处处管着孩子,像在水里按葫芦一样。许多家庭的纠纷,师生之间的矛盾都是因为过多的控制和干涉引起的。我们常常希望孩子按照我们的心意来成长,因此总想人为地去塑造他们,殊不知"强扭的瓜不甜",孩子由此生出逆反情绪。
      其实,许多事端都是由父母和教师引起的。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种不好庄稼的农民"。我们也可以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孩子的老师和父母,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教师和父母,因为我们有时太多事、太好事了,使得我们的孩子无所适从。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抓住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开办各类学习班、补习班、培优班、辅导班等。有些父母不惜血本,勒紧裤腰带,让孩子参加,有的孩子一周就要参加4、5个班,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培训。大量繁重的脑力劳动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快乐的童年变成了痛苦的回忆。而父母和教师的拔苗助长最终会断送孩子美好的前程。因此,要想使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我们首先就要摆正我们的心态,让自己的心澄静下来,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冰心说:"让我们的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把属于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吧,让他们在自然和谐的乐园里快乐地生长吧。
      (四)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说的"无欲",也就是他的三宝之一"俭",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物质生活上的节俭,人要摆脱物欲的诱惑,远离声色之娱,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12章);二是心灵上的知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46章)。一切的罪恶来源于人的欲望,自身的祸根莫过于要求太多。人应当守住内心的空明宁静,使自己的本性回归到虚静淡泊的状态,正如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老子》16章)。
      我们教育孩子,首先就要做到"无欲","衣贵洁,不贵华","食适可,勿过则"(《弟子规》)。纵使我们有大厦万千,我们也只能夜眠六尺,纵有家财万贯,我们也只能一日三餐。如果我们不去与人攀比谁家的房子更大,谁家有了汽车,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去追逐名牌,跟风攀比。俭朴的生活能够养人的性情,如陋巷中的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质朴符合自然之道,所以是高尚的品德。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只管播种,不问收获。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过高,我们不能在欲望的支配下,无限制地要求孩子去达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这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为了满足我们个人的虚荣。如果我们放淡自己的欲望,不苛求于我们的孩子,那么亲子之间、师生之间也许会更加自然和谐,而且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还会收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成果呢。
      四 教育的艺术:柔弱处上
      教育是需要艺术的,教育是需要智慧的。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42章)。过于强硬的父母和老师是不容易为孩子所接受的。说话过于直率,行动过于刚猛,往往会伤害到孩子。我们要学会用柔软的心,做温暖的父母和教师。因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43章)。其实,孩子不怕责罚,不怕打骂,他们最怕的是感动,再坚固的心都会被温柔的力量所折服,再执拗的心都会被温柔所融化。我们有时生怕孩子做错事,生怕他们学坏,于是动用自己的权威,用威逼恐吓的方式使他们就范,可是孩子不久就会对这些方式变得麻木。我们想通过强硬的方式树立自己绝对的权威,可是这只会加速我们地位的坍塌。老子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76章)。逞强的老师和父母一般是不会获胜的,这样只会以我们的固执来强化孩子的固执,最后很可能会导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温柔的教师和父母懂得去包容孩子,在孩子犯错时,能春风解冻,和气消冰。他们胸怀博大,如处于一切河流之下的大海,任何污浊的水流到这里,他们都会将之徐徐澄清。他们藏污纳垢,无所偏爱,因此能够"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27章)。有人称老子的这种思想为"不弃主义"的教育思想,因为老子信奉"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老子》49章),而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之人又是善人的借鉴,因而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充满爱心的教师和父母也会懂得"曲则全,枉则直"的教育艺术。宇宙万物都是曲线的,所谓"曲成万物"。因此,教育孩子就要学会转弯,巧妙地运用曲线。如果直来直往,想骂就骂,想打就打,不讲求方式方法,那么不但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矛盾。如果转一个弯,说话委婉一点,大家心平气和,不仅彼此相安无事,而且还能"以四两拨千金",使孩子心悦诚服。
      总之,老子的教育之道是在遵循着"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把握了这个要领,我们就能"不为而成"。在教育之路上,我们与孩子便能携手同行,撒下一路欢歌笑语。

 

(弘扬老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点击数:630  录入时间:2011/3/22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