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原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注解:会干仗的人,不会让愤怒的情绪左右自己的头脑和身体。情绪愤怒,心跳加速,头脑缺氧,手抖脚凉,还不等拉开架势,就已经败给自己的情绪了。历史上有名的樊哙和张飞,都是怒将军,动不动就目眦尽裂,须发皆张,吼声如雷,但在同时代的人物里,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都很一般般,更像是战场上的拉拉队长。他们或许是由于武艺不行,所以要做出怒将军的样子,也或许是由于易怒,所以武艺不行,反正战斗力与愤怒的情绪成反比,愤怒的情绪越高涨,战斗力就越弱。这样的干仗经验好像人人都曾有过,太简单了,不值得放在《道德经》里来谈。

   但简单的事情背后,有一些很普遍因此也就很深奥的道理,体现在人生的方方面面。例如古代出家门谋公职的“士”,或多或少都要会些武艺,士的标准训练六艺中,就包括射箭,而佩剑也是士人装束的标配,在这种社会风俗里,出门闯天下的士人就一定要尚武吗?这是《道德经》已经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善为士者不武”。

   又如战场上的胜利,或者是针锋相对拼杀得来的,或者是机动灵活以巧妙胜出的,哪一个更好呢?这是《道德经》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善胜敌者不争”。

   再如聚众兴事,是要处处都力压群雄呢,还是自己退一步,让众人发挥能力?这是《道德经》回答的第三个问题,“善用人者为之下”。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而如何选择,取决于心底是有那样一份“慈故能勇”的真勇呢,还是多了份展现自我意志的征服欲。

   征服欲可能是展现自我意志的典型形态,尚武是为了征服,针锋相对是争取征服,居高临下是享受征服。然而,就算所有的征服欲全都满足了,也不过“胜人者有力”,而要达到“自胜者强”的境界,就必须经历超越征服欲的考验。所以《道德经》将这些征服欲的典型事例列举出来,给我们这些打算闯荡世界的英雄们提个醒,既拥有征服的能力却又不抱着征服者的心态,会让前面的路更宽敞,让走在路上的我们更从容。从这种人生境界上升华,可以像古往今来的圣哲那样,浑然合乎天道。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中国古代的祭祀信仰体系,还有个先王“以德配天”的惯例,也就是在祭天的同时祭祀先王,以表达敬天法祖的崇高信仰。而《道德经》说“配天古之极”,就将古老的崇高信仰发散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只要我们超越狭隘的征服欲、自我意志,我们也可以“配天”,活出文明史曾经有过的极致精彩。

   附《诗译道德经》

 

   (图文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点击数:1269  录入时间:2016/9/21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