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无为是理解生老病死、兴衰治乱问题的核心概念

张 振 国
(上海道院院)

      一、关于鲁迅先生的话题
      在中国哲学上很早以来就有道家主干说,宗教上有鲁迅先生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的(《鲁迅书信集》上页18)根柢说。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全在",表明道教文化覆盖的层面很广。道教涵盖了道家道学,发挥过和发挥着它应有的社会作用。儒家文化孕育了人治社会和腐朽的封建宫廷文化,借着社会伦理推行的是压迫、窒息人性的勾当。由于《庄子》的出现,可以说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就变得格格不入。几乎是同时,统治者采纳道家学说中有利于自己统治的论述,客观上为壮大道家提供了垫脚石。道教继承了道家的学说,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精华,不断壮大、丰富自己,为自己构建了庞大的文化体系。其他学派中没有的,在道教中应有尽有,无为有为、天地鬼神、阴阳八卦、五行堪舆、日月星辰、文史历算、内外丹法、志怪文艺、琴棋书画、吟诵低唱、超度仙界、驱邪纳吉、符水治病、祈风祷雨、求仙问药、祈子延生、求财求运等等,无所不包,并由此延伸的治国之道也成为重要内容,故称根柢大全并不过分。融生老病死,兴衰治乱于一体的道教学说,运用得法确实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的法力。那么多种问题迎刃而解的依据在哪里呢?也就是说道教能提供哪些解决问题的依据。
      第一是在生老病死与道教顺生逆修的关系中。按顺生的原则,生老病死是不变的规律。生有祝愿、解星,老靠子孝,病求驱邪,死有送丧。无病无灾,颐养天年,寿终正寝。就养生内容而言,"《道德经》直指自然之本体,其道从无入有,其机主顺。"(清朱元育《阐幽》)顺能生,但不能长生;逆难生,却能长生;一化三为顺生,三归一为逆生。元代李道纯为了让大家接受他的中和思想,在《中和集》中爽爽快快、直言不讳说:"天地即乾坤,乾坤即阴阳,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无极也。以太极言之,则曰天地;以易言之,则曰乾坤;以道言之,则为阴阳;若以人身言之,天地形体也,乾坤性情也,阴阳神气也;以法象言之,天龙地虎,乾马坤牛也,阳乌阴兔也;以金丹言之,天鼎地炉也,乾金坤土也,阳汞阴铅。"所有这些,合而言之就是阴阳,阴阳和就能复归无极,即行逆修之道,力促归根复命,就是回到虚无。道教主张从无到有,精卵结合的一刹那便是"有"的开始,这个阶段新生命依靠胎息生活。出生以后元精逐步损耗,直至中年元精越来越少,这个时候身体会出现亏损,力不从心,于是需要修炼或者采气或者服食,有患则请道士驱邪,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导下修炼成仙。即使修不成仙而死去,道教称为"仙化"或者"登真"。活着的人希望登真的灵魂能够保佑阳世间的安康,于是有了超度道场,既让灵魂得到安息,又让活人得到安慰,又给孝子得到尽孝的机会。这是道教与人生之间的顺逆关系。
      第二是在人通过祈祷活动,以期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中。如敬天爱民,追求天人合一,环境宜人,祷雨祈晴,呼风唤雨,驱除自然灾害等等,不必赘述。
第三是在道教与文学艺术的相互关系中。道教情感影响了创作,创作又反映道教生活,涉道的文艺作品客观上起到了传道的作用,中国艺术史、文学史都能证明这一点,也不需展开。
第四是在道教主张的柔弱、谦恭、承受、若存若亡的思想中。这种思想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在某些人身上成为人格缺陷,甚至成为民族性的一部分。顾颉刚先生在《汉代学术史略》说:"道家的兴起,《老子》的盛行,固有许多原因,而汉初的时势实为其重要条件。自春秋末年以后,为了推翻贵族阶级,人民捱受了二百五十年的刺戟和痛苦,到这时天下初平,着实是应该休息了。以黄老之言作为休息的原理本不算错。所不幸的,这种柔弱和退让的思想竟透进了我们民族的骨子,使得我们没有热心,只会随顺,没有竞争,只有停顿,逢到了大事,要把它化为小事无事,逢到了难事要以没办法为办法,听它自然的变化,一直传到现在。"可见道家思想的穿透力是非常大的,但顾颉刚先生说的也只是道家文化影响所及的一个方面。过去我们只看到它消极的一面,现在应该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即冷静地对待生活是积极生活姿态的表现。
      第五是在道教与兴衰治乱的关系中。有些论述强调《老子》是专门写给侯王看的政治书,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有人说《老子》是一部关于养生学的书,道理也很充分。道教主张身国同理、同治,因为身体和国体可以互相比喻,而且十分确切。人体阴阳调和则健康,国家内部外交各种关系调和则兴盛则治理,反之则衰。人身精气神三宝俱足,好比国家资源丰富。民安,喻指国富,喻指身体健康。人体邪祟出则驱邪,政体奸臣出则清君侧。如果民不安,国不富,如同羸弱者,精气耗散必然无力对付外贼。只有降服五行,让金、水、木、火聚会中央土方,体乃健壮。不难看出这是五行相生相剋的结果。民强国富才能与外贼决战,集五方之长,群英荟萃,共同建设国家。人以身为国,国以人为比喻,调理相剋为相生,这是养生艺术,也是摄政艺术。身国同理,身国同治,这就是道教养生学与治国治民治身德关系。《吕氏春秋o先己》说:"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
      很早以前文子在《道德》篇中说:"夫道,无为无形,内以修身,外以治人,功成事立,与天为邻,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河上公注:"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有天下必无为,守朴素,合道意,无为全身。讲的也都是身德同治、身国同理。
      二、无为而无不为是蕴涵在话题中的核心问题:
      要处理好生老病死,兴衰治乱的关系,关键是正确理解"无为与无不为"的意义,并用"无为无不为"调理身心,安邦定国。道教主张从"无为"到"无不为",再回归到"无为",其推动力是"反者,道之动也",经过返朴而归真,即回到"虚无"状态,这一理念贯穿在治身治国的全部过程中。蕴涵在话题中的核心问题还是"无为"的含义。
      在道教学说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无为",许多从属概念都是由"无为"派生出来的,起到了诠释"无为"的作用。如:老子强调的是守中、抱朴、处下、不争、柔胜,曲则全、不自现、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提倡在冷静中固守自己,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甚至可以战胜对方。本来"无为"是容易理解的,一般的理解就是"不私为""不妄作""无杂欲",并且随语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解释。《道原》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这与上述各个属概念的内涵基本上是统一的。文子又在《自然》中说"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这段论述与上述各个属概念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胡孚琛先生认为虚静无为之道主要包括第一君主不自为,不自虑,第二君主不自恃功德,不自言其是,第三君主反躬自责,以身教化民,第四安其性命之情,固其本性而用之。(道学通论 页148 胡孚琛著)这是从君主的角度说的。
      汉河上公《道德真经注o为政第三十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显然有"无不为"的语句,通行至今。
        帛书《老子》多处只提及"无为"而没有"无不为"的字眼。河上公本在前,帛书考古发现在后,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意义并且被简化成"无为无不为",读上去很顺口,在具体问题上却出现了在同一语境下的不同解释,成为悖论。常见的解释有:
      1、从思想认识、品质要求方面解释的,如《淮南子·原道训》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主术训》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言其莫从己出也"。《淮南子·修务训》"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 ,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若夫以水熯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
      2、有从君臣关系方面解释的,认为在其间补出两个不同的主语,变成"君(上)无为而臣(民)无不为",将君臣、上下对立起来。如果前一个"为"理解成"杂欲",后一个"为"解释成"作为",全句意思为:君无杂欲而臣大有作为。似乎也讲得通,但经不起归谬推理。君道有为则臣道无为;君道无为则臣道有为。人主之道就是御人之道,御人之道,怎能无为?。奉主令,守本任,治分职就是为臣之道。最高统治者有了杂欲,下面的官吏就无法服务于正道;君主没有杂欲,那么臣子可以放心地去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君臣异道则治,同道则乱,各得其宜,处其当,则上下有以相使也,这是在强调发挥监督的积极作用,那么君臣之"为"可以上下相使,反之则乱,历史上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当然都应该辨证地理解,异道是否一定得治,同道是否一定乱,这是统治集团的整体素质决定的。开明的统治者无为而有守,有为而无好,这样可以避免因有为而生谗言,因有好而有阿谀拍马。要是上好取而无量,下贪狠而无让,民贫苦而忿争,事力劳而无功,智诈萌兴,盗贼滋彰,上下相怨,号令不行,天下能富裕能太平吗?(见《淮南子·主术训》)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进了儒家礼制的圈套。
       如果"君(上)无为而臣(民)无不为",前一个"为"理解成"杂欲",那么在同一个句子中也应该解释成"杂欲",因为这是一个拈连的句子。不管解释为"杂欲"还是中性一些的"作为"之意,都将产生无法接受的事实,即"君无杂欲而民无不杂欲",将君与民在杂欲面前放在不是同一标准上,也即君不可有杂欲,民什么杂欲都允许存在。显然这样解释从道理上讲不通,没有一个君主能接受。
人性证明君无为不可能导致全民无为,君率先垂范的作用是有限的。君无不为可能导致多数人无不为,这将出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局面。
      3、从情感方面解释的,被解释成"无所为,无所不为",这种理解看似有点走极端,但是却符合道家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柔弱、韬光养晦、顺势而变的特性。在失道、失德、失仁、失义、失礼的社会现实观照下,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道家既看不惯旧贵族,也不赞同新贵族,又不愿意和下层百姓为伍,既不想失势,又不想显山露水,自傲中夹杂着自卑,孤芳自赏中染有顾影自怜,想创业却无创业的魄力雄心,处处寻找没有结果的自慰,独立而无法与人合作,哀叹自己也哀叹别人。于是从周文化中独立出来,撑起顺其自然、无为清净、柔弱应世、无为无不为的道家大旗。如果补上被省略的主语"我",即是"我无为而我无不为","我"成为陈述的对象。简单地理解成"我无需私为、妄为,我不能不私为妄为"。 内中充满着失落与无奈。道教将之作为教义后没有对其作过认真的诠释,而使用的频率却是很高。
      从道教教义的角度理解,"道"为万物之母,是共性的,在这里研究共性是没有意义的,研究万物,即个性,才能发现道与万物的关系。只有在超过了万物个体的"道"的容忍度,"道"才会以无不为的形式出现,表现出"反者,道之动"的自然性,是顺其自然的具体反映,以表现自己的客观存在。
      三、无为而无不为的时代性
      我国的封建皇朝,皇子皇孙一大群,储君只有一个,还不是六亲不认,明争暗斗,弑父杀兄,刀光剑影。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存者也浑身是伤,这就是有为导致大家都无所作为,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因此统治阶级也曾接受无为思想以避免流血事件。鉴于此,历朝历代的思想家少不了都研究过无为之学,试图用于解决政治问题,为无为而治、垂拱而治张本。战争是最大的政治,战争造就了政治家、军事家,造就了英雄,成了占有者,但是几多英雄再度留恋战场?在有为者的群体中,我们可以发现稍具无为思想作风的人更受百姓尊敬。争名夺利于市朝是有为的;下野为民是无为的。无为是精神的,无不为的肇始是行为的,结果是有为的。如果其胡作非为,终将一事无成,甚至身败名裂,有史实为证。
      养生方面都知道心态要平衡,要知足,不执著,其实真正的平衡就是无为。为健康长寿张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贵的学术成果,尽管如此,道的博大精深,乃至神秘莫测,不得不令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矻矻以求。
      经济方面,完成了原始积累的成功人士,还在拼命赚钱,他们觉得钱多了就不属于自己,只是表明自己的身价。当金钱对拥有者不产生最大诱惑的时候,便慷慨解囊资助于慈善事业者不在少数,这是有为转向无为的一种表现,属于修身范畴。名誉地位实质上是空的,病床上的富者,最需要的是健康。一位作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给病友、给护士讲述自己的作品,无人响应,更无人喝彩,这时他意识到自己什么都不是,自己如油灯将息,只有过去没有未来,过去不值钱,未来看不见。过去成为过眼烟云,有为消磨了他的无为、影响了自己的健康,希望重新享受静心涤虑的生活时已经处在无能为力的景况。与其追求夕阳里的无为,不如尽早在无为的朝霞里享受无为的自在与欢乐。这是一种悔悟。
      面对科技世界的缤纷色彩,无论是教徒还是非教徒,尤其是乐于做好事做善事的教徒,都会思考为自己、为众生能再做些什么。这是人的良知决定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是无为者求变革的创新意识的流露,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如果大家都杂欲缠身,或安于贫困,或满足现状,或思想上永远知足常乐,那么幸福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无为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我们认为,无为与当代理念中的事业与成就具有这样的辩证关系,即无为者未必无成就,而是如何看待成就,这在《道德经》中讲得很清楚。无成就者未必就是无为者,有成就者未必是无为者,有为者未必是有成就者。
      "无为而无不为"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常说,是它的历史价值所在;常新是它的现代价值。常新是建立在传统诠释的基础上,而不是抛弃传统胡说一气,自以为是。既要考虑语言的历史背景,又要考虑到其学术背景,努力发现其中的辩证法。无为是主体,无不为是它的特殊变体。
      修道之人,得道之师,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藏于不取,行于不能,恬然无虑,行柔而刚,用弱而强,转化推移,得一之道而以少胜多。今天的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要减少再减少,直到没有杂念可以再减少了,这就是达到无为的清净境界。摄生的欲念纯属于正常范围,任何生存的欲念都是合理的。舍去杂欲,保留正常的生活之欲,这是必要的,这正如去杂欲是为了长生,但长生是生活中最大的欲望,不可能没有这个欲望。杂欲、贪欲是超出了正常的欲望范围,杂欲、贪欲是无限止的,所以不能有杂贪之欲,一经萌芽就该无情地斩草除根。有了杂欲就要调动一切手段祛除杂欲,尽快培育清净之心境,所以在修炼中去掉杂欲的过程就是无不为的最通俗解释。
      生活中追求物质享受不是坏事,但都应该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能正确对待者就是妥当处理了无为和无不为的关系。世界在发展,社会生活在多样化,恣意追求,求而不得,思虑过重,心态失衡,会影响健康。所以一个有清新理智的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能将时尚和能力混为一谈,不追潮流,稳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过太平而清静的日子,可将它称之无为中求生存。
      如今都在说对教理教义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进步需要的诠释,在保持道教特色的前提下诠释不难,难的依然是神灵引领下的实践。提倡无为,克制无不为。可以无为,但不能没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活生生的人都应该有创新精神,在无为指导下的创新,可以功成身退。为了国计民生,我们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里无所不为,为所欲为;为自己却不可以无作非为。
信仰道教是为了生活得好一点。在科学和宗教相安无事,各自发展的年代,科学的发展比属于情感的宗教要快得多,丰富得多。现代科学生活雄辩地告诉我们无为中求生存,是生存的唯一保障;有为中求发展,要以无为作前提,这是发展的唯一选择。惟有如此,作为个人才能有健康的身体,作为国家才能有稳定的繁荣向上的面貌。

(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选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点击数:604  录入时间:2011/3/22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