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因为人生遇到了困难、和别人争斗落败,这时候看到了《老子》中的“无为”、“不争”等观念,感觉和自己很契合。所以产生一种虚假的感觉,感觉自己境界很高,是不屑于与其他人争论的。
其实,如果读《老子》,如果学到的是“不在乎”,那只能说明并没有读深入,换言之,没读懂。
我忍不住又要搬出那句名言了:“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首先要说明的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道家并没有像儒家、墨家一样形成一个流派:道家思想并非完全统一。道家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汉朝的事情。这一点吕思勉先生很早就有过论述。
下面展开来说一说。
《老子》第八章中有一句话广为人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于是很多人简单地将老子的思想理解为“不争”、“无为”,从而得出了“不在乎”的结论。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关于《老子》,朱熹有一句略显刻薄的评价:“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
这句评价虽然有失偏颇,但不能不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老子》中的深意:“不争”并非简单的“不与人争”,“无为”也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的“无所作为”。
我们来看这两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学过中文的都知道,“故”“而”后面的话才是重点和目的。因此,这两句话的重点并不在于前半句,而是后半句:“莫能与之争”、“无不为”。
换言之,“不争”和“无为”只是手段,“莫能与之争”和“无不为”才是根本的目的。
无怪乎朱熹会发出“乃所以深争之也”的感叹了:老子的无为,原本就是追求有所为。
我常常想,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人,那么,他一定是最令人敬畏的存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但是,不要忘了,静默的水无形无声,不会让人感受到丝毫的威胁。但是,若是时机一到,柔弱的水爆发出全部的能量,就变成了摧毁一切的海啸。
而真正追求无为的,是庄子。
庄子的“无为”是“逍遥”,完完全全地不为外物所动。这样的倾向源自于他的“齐万物,一死生”——生死、贵贱、美丑、是非,本就没有区别。认识到了这一点,还争些什么呢?于是,战国的群雄逐鹿,在他看来不过是两群小人在争蜗牛触角里的地盘,世人所谓的追求,在他眼中不过是“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执迷于是非、贵贱、美丑、生死,都是他口中的“小”。真正的圣人,应该是“无己、无功、无名”,因为这些本就没有区别。
而老子呢?老子是否也认为以上这些都没有区别呢?并不。
《老子》第四十五章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个“若”字很值得玩味。
什么叫“若”?就是“好像”。相似并不意味着等同,只是看起来似乎相同罢了。这便是老庄二人的区别了:庄子以上帝视角,将矛盾和对立视为相同的存在;而老子承认其中统一的方面,但并没有将他们划上等号。
于是具体到处世之道上,二者也存在着分别。关于“若”这个字,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说:“不外乎一个装字。”
这只是老子思想的一种解读方式,但完美地被法家所继承和发展,并且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在《韩非子》中,专门开了两个章节阐述老子的思想:《喻老》、《解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明确指出,这两位法家的代表人物和老子都有深厚的渊源:申不害“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子“其归本于黄老”。
《韩非子·扬权篇》中说:“听言之道,溶若甚醉”,也就是说,听取臣子的进言时,要像一个醉汉的样子,混混沌沌,不显露出自己的态度。为什么?因为不表明态度,他人就无法猜测出你的心思:一个人如果猜不透,就没有相应的手段可以对付他。
这就是所谓的“君心难测”。
而老子是怎么说的呢:“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昏昏。”这样的人究竟要如何才能猜透?二者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法家面对的是一国之君,所传授的是统治的手段与方法;于是,有人给老子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君人南面之术”。那么,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吗?恐怕也并不完全。
法家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且形成了一套冰冷的、毫无人情的手段和方法,是“术”。但是,纵观《老子》五千言,老子所讲的并非“术”,而是“道”。
“所谓”道,就是规律。
这和老子的出身不无关系:历史记载,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担当史官的角色。《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一起一息、一胜一衰,老子已经见得太多了。从现象中,他看到了历史的规律。
而历史的规律从来都是冰冷而无情的。
在《老子》一书中,你看不到丝毫的感情,每一句话都是冷静而节制的。天行有常,从来无情,他写的是规律,福会变成祸,盛也会转衰,上天只是冷眼旁观,从来不曾有丝毫的爱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冰冷的规律中,他总结出了“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存身之道。
而反观《庄子》,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庄子》一书,全篇都以一种浪漫的手法,讲述着形形色色的传说:大鹏、混沌、秋水。虽然一直向往着“出世”,但事实上,庄子依然对世界抱有极大的热情。一个毫无热情的人,又怎会耗费如此多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如此天马行空的世界?他向往出世,但是并未真正脱离人世。
庄子的“出世”,其实是一种傲娇萌:我看不上你们,所以不跟你们一起玩。但是,他又乐此不疲地和惠子斗嘴,争执,甚至毒舌地讽刺惠子是一只吃腐肉的猫头鹰。在惠子死后,他又哀伤地说:“自从惠子去世,我就没有可以作为搭档的人了!我再也没有可以争辩的人了。”
一个真正不在乎的人,又怎么会为朋友的去世而如此哀伤?
而老子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旁观者:他身在世间,心却早已在世外。史籍记载,他见周室衰微,决意离去,过函谷关时,在关令尹喜的哀求之下才留下五千言的著作,然后不知所踪。
我们甚至可以设想:他本是不愿再发一言的。一个看透了一切的人,宁愿选择沉默。
冷静地阐述规律,这也正是《老子》的高深之处。老子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总结出的处柔之道,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其范围也远非法家的统治术。这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魅力。
上面的话只是个人零碎的见解。不知道看了这些,再重读《老子》,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