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超越的经典之《道德经》
为何说《道德经》是一部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只有细细品味过才会发出这种感叹。下面继续品味《道德经》。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也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大致解读:世界上的人都认为美好的事物是受人喜爱的,才会有讨厌的概念。都认为擅长某种领域是优点,才会有不足的概念。
以生为出发点,才会诞生有无的概念。以做成某种事情为出发点,才会有难易的说法。以事物的形状为出发点,才会有长短的比较。高和下是空间上的相对概念。等等。
所以圣人做符合规律的事,说符合规律的话。让世间万物按照它们自身的规律生长,而不去胡乱干扰它,不去占有它。正因为不占有,会不会失去它。
分析:这一章承接第一章的第一句话:道可道 非恒道 名可名 非恒名。
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会给事物命名。那么怎么命名呢?肯定得从实际情况出发。比如把一个苹果放在桌子上,我们该如何认识它?苹果可以通过命名来认识它,但苹果不是恒久不变的苹果(名可名 非恒名)。刚开始苹果是这样子的,看得人流口水,于是我们用新鲜这个词来形容它的这种状态。过了一段时间后,苹果发出难闻的味道,很明显让人恶心,这个时候我们用腐烂这个词来形容它。新鲜和腐烂是相对的名词,基于是否适合吃这个立场而言。当然,我们可以换个立场,比如吃了好几个苹果,发现有些苹果咬起来感觉不一样,于是有了脆苹果和粉苹果一说。脆还是粉尝了才知道,新鲜还是腐烂可以看出来,如果用手去摸还会有光滑粗糙之分。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相对的概念,因为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所以,名来源于实,而非实。如果名不符实,那就是人的主观有为了,而不是圣人的客观无为。为什么《西游记》中第一次取回来的经书是无字的?《金刚经》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些相对概念是人为的,是有为的。那么为什么圣人处无为之事呢?圣人做符合事物本质的事,也就是实事,而不是在名上下功夫。这些相对的名好比指月亮的手,但并非真的月亮。我们不要把目光聚集在手指上,而忽视了手指旁边的风景以及月亮的美丽。
为什么功成而弗居呢?例如高粱熟了,被我们吃了,留下了高粱种子。如果我们把种子一直保存在房间里,而不是让其在合适的时机回归土地,怎么有高粱吃。所以老子在后面补充道:弗唯不居,是以不去。正是因为不把种子占有,不剥夺其生长的权利,让其回归土地,所以每年才有甘甜的高粱吃。
那么,学了《道德经》第二章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和帮助呢?
1我们看待一件事情或者认识某个事物的时候,不可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至少得两面。比如福祸相依。
2从一个角度去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局部,唯有多角度去了解,才能接近事物的全貌,根据实际应用出发。比如看一个人不可看相貌,相貌只是一个维度而已,八面玲珑才能接近人的真面目,像诸葛亮和曾国藩就是从多个角度去识人的。认识世界也是如此,像古人立八卦识天地。
3第一第二点做好了,就能达到道可道 非恒道的境界。如果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事,也就是按照道的指导去做事,那就是圣人。把小事做好就是小圣,把大事做好就是大圣。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有为的事情有很多,那好比毒药。一些毒药在自己的思想中,在自己的行为中。另一些毒药在社会的规则中,在人民的习惯中。比如历史上出现的裹小脚,这是不符合人性法则的,是有为之道,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不一一阐述。我想老子当时所处的时代也存在有为的毒药,他才提出无为的解药。所以老子在后面的章节中提到:(圣人)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也就是说懂得给自己看病的人,才不会成为思想和行为上的病人。 因为作为一名现代人,善于反思自己,反观社会,是多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且快乐的人。
结尾语:极少写文,在词藻的华丽方面难免有所缺陷。一篇文章好比一道饭菜,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饭菜能填饱肚子,而不是各种调料品。老子在后面章节中提到过这一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