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
要研究《道德经》,最好先了解一下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我们都很清楚,道并不是老子首先发现的,应该追溯到伏羲氏。伏羲氏知道,一切一切都有一个总根源,只是当时没有文字,无法来说明,只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画开天”。这个在现在被看成符号的“一画开天”,当时叫作象,而且一直影响了几千年。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地执象,看天,讲天象;看人,讲人象;看地,讲地象。
老子看到这种状况,就感觉到如果人们再这样执象下去,迟早会被象困住,没有办法再继续往前进。当然,这对伏羲氏来讲,也是很不好的现象,因此他决定要破象立道,即把象破掉,然后把道引出来。但是老子也很清楚,伏羲氏画象,大家便执象,因此他也担心一旦说出道来,大家又开始执道了。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带有警告意味的,意思是说:各位,我是好心好意,把伏羲氏当年没有办法讲出来的事情说出来,起了个名字就叫作“道”,但是你们不要执迷于道。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实际上是用来破道的,这点我们一定要清楚。
关于“道”,现在我们都很清楚,它是永恒的,代表宇宙万象,包括人生的一切造化。因此这个“常”字非常重要,“道”再加上一个“常”字,就变成“常道。“常道”就是恒常的道理,这里面有变的部分,也有不变的部分。这样大家就很容易明白,其实它跟《易经》的道理很接近。
名可名非常名。
“名”是名称。伏羲氏当年是没有文字的,所以没有出现“道”这个名称。在老子的时代,文字就比较成熟了,因而有很多名称。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也告诉我们,名是不可名的,任何名称一旦说出来,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最好不要受它的影响,因此老子在这里也出“常”字,“名”再加上一个“常”,就是“常名”,“常名”就是不会有局限性的名号,这叫“万物的自性”。
老子当年讲道,好像很玄妙。实际上,我们现在跟大家讲,宇宙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大家差不多都知道,那就是本体。本体也叫作形上。
同样说道,孔子多半说的是人道,而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大多都在讲天道。天人合一在他们两个人身上,我们一定要做很合适的配合。老子是从天道出发,然后走向人道;孔子是从人道出发,然后走上天道。但是最后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要把《易经》背后的那个道宣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