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道学苑 腾讯道学 方崇阳
[导读]以宠为下,是许多智者贤人看破这人世间的宠辱变化,打破世俗思维以“宠为上”的常态,看清荣中藏辱,宠极见祸,权重责大而稍有不慎则灾患并随。
文/方崇阳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最难的是如何持续保有上天给予的福报
《列子.说符》有则故事,晋国大夫赵襄子派大臣新稚狗去攻打翟国,用了一个早晨,就取得翟国的“左人”和“中人”这两座城邑。新稚狗就派遽人回来,向赵襄子汇报战况。此时,赵襄子刚好在进食,听到这事之后,面色惊惧,怏怏不快。左右的侍从不解地问赵襄子:“在一个早晨就夺取了两座城邑,这是众人开心的事,而君上面色惊惧,是什么道理呢?”赵襄子回答说:“江河中,力量强大的涨潮不能连续三天;自然中,狂风暴雨的侵袭不能持续一个早晨;天空里,正午的太阳不可以超过一个时辰。现在,我们赵家的功德还没有积累多少,而上天给我们荣宠,福报突然降临,就在一个早晨,轻易地让我们收获两座城邑,难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们赵家的前兆吗?所以,我要忧愁惊惧啊!”
听到好消息却忧心(资料图:图源网络)
孔子听到了这个事情之后,感叹到:“赵家要昌盛了啊!忧虑荣宠福德,所以能够成为家族昌盛的源头!喜乐功勋战绩,所以能够成为事业危亡的开始。暂时的胜利,并不是很难的;最难的是如何持续保有这上天给予的福报!”
《左传》有则以宠成祸的故事,公元前719年,公子州吁谋杀了他的哥哥卫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州吁穷兵黩武,并不受卫人的爱戴。州吁上台不到一年,卫国贤臣石碏借助陈国的力量,设计除掉州吁,立卫宣公成为国君。在此之前,卫庄公执政时代,石碏曾经劝说卫庄公要好好教育公子州吁,不能因为宠爱州吁,而任其所为,养成“骄奢淫逸”之四邪,最终导致“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的“六逆”之祸。但是卫庄公并没有听进忠言,放任对州吁的宠爱,以致于酿成了后来杀兄篡位的祸患。
有道者将宠辱变化只当做心性修炼的外境
贤人智士得到上天所给予的宠荣、恩赐,怀着恭敬的心,唯有感激、珍惜、谨慎地保有,以感怀天地恩德;骄矜之人得到上天所给予的宠荣、恩赐,自以为是,只是毫无节制地消耗、践踏,而迷失自我。
《道德经》第13章云:“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以宠为下,是许多智者贤人看破这人世间的宠辱变化,打破世俗思维以“宠为上”的常态,看清荣中藏辱,宠极见祸,权重责大而稍有不慎则灾患并随。有道者宠辱不惊,视祸福循环为平常,将宠辱变化只是当做在人世间心性修炼的外境。
坦坦荡荡,潇潇洒洒,拿得起也放得下,认得真也看得破。得之不惊,失之不惊。用道心来看,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荣辱贵贱,也仅仅是天道作用人世时,所产生变化的种种经历而已。(编辑: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