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老子之哲学:无用之大用

 

作者:夏海  来源:人民政协网


精彩阅读:
在先秦思想家中,只有老子自觉地追寻着人类的终极问题,并作出了自己比较系统的回答;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子是第一个构建形而上理论大厦的哲学家。那么,老子之哲学有哪些特征呢?古希腊人认为,哲学是爱智慧。智慧是老子哲学的最大特征,具体表现在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在老子看来,事物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不仅要从正面去把握事物,而且要从反面去把握事物,从反面的关系中能够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全部内容及其正面的积极意义。

研究老子之哲学,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哲学”。有多少人回答这一问题,就有多少种答案,迄今为止,哲学尚无普遍接受的定义。哲学通常认为起源于古希腊,是欧洲一门古老的学问。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最初人们通过‘好奇-惊赞’来做哲学”。黑格尔认为:哲学“以绝对为对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中国本土文化中有没有像古希腊那样的哲学,是个有争议的话题,这却不妨碍中国哲学家力图作出自己的回答。胡适先生认为:哲学是“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的学问。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就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尽管对哲学定义存有争议,但一般都认同哲学是一门学问,是人作为有限理智者在理性范围内所能提出和探究的终极问题,反映了穷根究底、追根寻源的人类精神。所谓终极问题,不仅包括对自然界的追问,即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一种成分或多种成分构成的;世界是如何构成和如何运行的,等等;而且包括对人生的追问,即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等等。概言之,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等终极目标和形而上命题。人类之所以要探究终极问题,是因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如果不到宗教那里寻找,就只能在哲学中寻找,其他任何科学都不可能提供答案。
在先秦思想家中,只有老子自觉地追寻着人类的终极问题,并作出了自己比较系统的回答;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子是第一个构建形而上理论大厦的哲学家。那么,老子之哲学有哪些特征呢?古希腊人认为,哲学是爱智慧。智慧是老子哲学的最大特征,具体表现在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在老子看来,事物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不仅要从正面去把握事物,而且要从反面去把握事物,从反面的关系中能够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全部内容及其正面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反求正的处世方法,“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认为,要顺应事物矛盾转化规律促进和等待事物从不利状态转变到有利状态,从而达到以反保正、以反彰正的目的,这是人生的智慧和大彻大悟。具体表现在正言若反的语言表述,“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一书常常颠覆合乎逻辑的表达方式,充满了正言若反的反逻辑方式,这既使书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更鲜明,给人的印象更深刻,又让人们看到了事物肯定的背后往往有否定,而否定的背后往往有肯定。当代德国哲学家赫伯特·曼纽什认为,《老子》是一部涉及范围更广泛的哲学怀疑论著作,其要旨是阐述人类理性的局限性,以及人类种种价值和道德的相对性。因而批判性是老子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老子批判了天命观和人格神,“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意思是,以道治理天下,鬼怪就不会显灵;不是鬼怪不显灵,而是显灵也不会伤人;不是显灵不会伤人,而圣人不会伤害人。鬼怪和圣人都不会伤害人,所以功德都归于圣人。老子批判了虚伪矫饰的文明,“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批判了科技和制度文明,“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批判了统治者的贪婪,“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智慧和批判性是古今中外哲学的基本特征,所以,老子之哲学是真正的哲学。
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古希腊智者建立的,其他民族的哲学思考未能实现这一飞跃。这就产生了中国本土文化有没有哲学的争议,以及能不能用西方哲学的框架来格式化老子哲学的问题。有没有哲学与有没有哲学科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它们的联系是哲学科学的建立离不开哲学思想的产生,应是先有哲学思考后有哲学科学;差别在于哲学可以与哲学科学分离,有哲学可以没有哲学科学。黑格尔从科学体系的角度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严格地说还不算是哲学,他却不否认老子的思想是抽象思辨,具有哲学性。世界上任何民族都会有自己的哲学,都不会放弃对终极问题的追问。西学东渐以来,曾经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逻辑学和科学思维,现在持这一观点的人数已经很少;在理论界和学术界,这一观点也失去了市场。但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确有一个如何阐述讲好老子哲学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照搬照抄西方哲学框架来分析老子哲学,又不能封闭僵化,仅仅按照老子哲学的概念、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来进行阐述。由于西方哲学研究比较深入,框架体系比较成熟,客观上处于强势地位,学习借鉴西方哲学的分析框架,运用西方哲学的一些概念范畴来比附和阐述老子哲学,是有积极意义的。譬如,西方哲学有一个实体概念,认为变化着的事物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基础,这就是实体。有人用实体来比附老子之道。从道是万物本原分析,与实体有相似之处,而道却是真实的存在,内含于天地万物之中,这就不同于实体的思想。又如,霍金提出“宇宙自足”理论,认为宇宙是无中生有。有人拿这一认识比附老子之无。老子确实提出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天才论断,而老子却没有用这一论断探讨宇宙学或自然哲学,而是回到了政治和人生领域。再如,海德格尔认为:“从存在论的范畴的意义来了解,自然就是可能的在世界之内的存在者的存在之极限状况”,以图破除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有人运用海德格尔的自然比附老子之自然。但老子之自然既是道之本然,也是人之本然,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另一个存在。因此,运用西方哲学框架分析老子哲学,一定要符合老子思想的本来面目,既不要为了中国哲学声誉而拔高老子,又不要为了适应西方哲学而在无意中贬低老子。
老子哲学具有本体论意义。对于老子哲学是否具有本体论意义,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哲学探究本体论是从王弼开始的,老子哲学没有本体论。所谓本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是多样性世界所赖以存在的共同基础,具有超越性、无限性和终极性;本体论就是关于一切存在最终本性的学说。根据这一定义分析,老子哲学就有着丰富的本体论思想。宇宙在时空上的无限性与宇宙内任一事物在时空上的有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不能作为一切存在的本性和本原。老子创立了道这一最高哲学范畴,从道出发阐述了本体论思想。道是具有无限性意义的本体,自身却不具有任何形质的规定性。从感性上分析,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从本质上分析,道浑然一体,无物无象、无形无状,“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意思是,道的夷、希、微三者难以深究,它们原就是一体。上部不太明亮,下部也不太昏暗,难以名状,无边无际,回归于无物的境地。它是一种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所以把它叫做惚恍。迎着它却看不见头,尾随它却又看不清背后。道是具有无限性意义的本体,自身却超越矛盾对抗关系,能够自足自满、循环运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段话表明,在未有天地之前,道已经存在,并处于混朴状态;道是不受其他任何东西干扰的客观实在;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道是具有无限性意义的本体,自身却不可指称和无法命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就不是常名。无,是形成天地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老子哲学阐述了宇宙观内容。老子之道既是本体论又是宇宙观。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老子之道的宇宙观内容多于本体论内容。在宇宙观中,老子之道具有本根的意蕴,从而内聚着创生万物的能力。张岱年先生曾经专门对本体与本根的关系进行研究,他认为先秦哲学中基本概念“本”即本根,与西方哲学的本体,既相似又有
     区别。西方哲学的本体,强调的是本体与现象的区别,以为现象是现而不实,本体是实而不现。先秦哲学的本根,强调的是本根与万物的关系是根本与不根本的关系,而不是实在与不实在的关系。如果说在本体论中,道作为一种逻辑设定而不具有实存性,道与万物的关系是共相与殊相的关系,而不体现为一种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那么在宇宙观中,道就具有实存性,道与万物的关系是本源与派生物的关系,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表明道生万物是一个从无到有、由简而繁的过程,明确指出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的矛盾对立,阴阳之气交相作用而达于平衡统一,这就是万物存在的主要状态。在宇宙观中,道创生万物不仅表现为一个过程,由于道是万物的终极来源,在万物产生之前就已存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道体虽然空虚无形,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深邃而博大啊,犹如万物的主宰。它不露锋芒,消解纷争,与日月齐光,与万物同尘。它是那样深不可测,仿佛是若存若亡。我不知它从何而来,似乎是天帝的祖先。在宇宙观中,道与万物的关系不是共相与殊相的关系,因而在万物消散之后,道依然存在而不会消失。老子思想源于上古时期,甚至保留有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些思想观念和风俗,所以老子经常用母体来比喻道,描写道孕育万物、生生不息的状态,“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哲学充满着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价值是揭示了现实世界矛盾的普遍性及其辩证关系。先秦思想家们都关注政治得失和国家存亡,并力求解释“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老子不同于其他思想家的地
     方在于,他没有把政治的存亡得失看作是一个具体问题和特殊案例,而是抽象升华,概括为事物存在的基本特点和形式,这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老子》一书比较系统地列举了事物的矛盾现象,即美丑、难易、长短、高下、前后、有无、损益、刚柔、强弱、祸福、荣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等等。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不可能存在,“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不仅认为矛盾双方产生的同时同地性,而且认为矛盾一方的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发展为前提的。在老子看来,无论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事物都在向着它的相反方面运动变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王弼注云:“以正治国,则便复以奇用兵矣;立善以和万物,则便复有妖之患也。”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运用矛盾关系及其转化规律,使对方不利,于自己有利,“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意思是,要想让它收缩,必先使它扩张;要想让它削弱,必先使它加强;要想让它废弃,必先使它兴举;要想将它夺取,必先设法给与。从细微处发现变化,柔弱就能战胜刚强。游鱼不能脱离深渊,治国的法宝不能轻易出示于别人。老子把矛盾看作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根本原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就使老子的哲学具有了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更为重要的是,矛盾的观点、辩证的思维,使得老子逻辑地推演出具有形而上意义的思想体系。一方面是因为承认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则必然承认我们面对的宇宙世界的无限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承认矛盾对立的普遍性,则必然承认经验世界范围内任一事物的有限性,这一宇宙整体的无限性与任一具体事物的有限性矛盾,激发着老子去追寻世界存在与变化的终极根源。
     老子哲学不乏认识论因素。在一般情况下,老子认为要以物观物,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而不能有任何附加,“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老子明确说,我怎么知道天下的实情,就是凭借以物观物的方法,“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但由于道不可名、不可状,不可能通过感性认识去把握和理解,老子提出了以理性直觉为核心的认识论思想。老子的认识论基本否认了感性认识和感觉经验的作用,“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同时否认了知识在识道悟道过程中的作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段话表明为学与为道是不同的,为学是以求得对各种事物的知识为目的,则要通过学习逐渐积累,才能不断丰富,而为道则要减少知识,抛弃成见,祛除心灵的遮蔽,以达到清静无为的体道之境。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既不能靠感性经验,又不能靠知识积累,那靠什么去认识呢?老子认为,靠玄览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指心灵深处,王弼注云:“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意思是,清除内心污垢,使之清澈如镜,能做到没有瑕疵吗。涤除玄览的关键是虚和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在老子看来,只有袖手旁观、置身局外,冷眼相待、静坐思维,才能保持客观,取得正确认识。
     据说,古代一位哲学家渡河,问船夫懂不懂哲学。船夫说我不懂。哲学家听后喟然长叹道,如果不懂哲学,生活的意义就失去了一半。突然间狂风大作,白浪滔天,船夫问哲学家会不会游泳。哲学家给予了否定的答复。船夫听后大呼,如果不会游泳,生命的意义就全部没有了。这一传说大概是讽刺哲学家,说明哲学并无实际用处。那么,哲学到底有没有用处呢?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哲学的无用,是指哲学不同于具体知识和科学技术,不像科学技术那样,与人们的实际利害有着密切联系,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衣食住行等现实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科学技术都是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层次为人们的实际利害服务的,因而哲学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哲学的大用,是指哲学在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中大有用处,既能改造客观世界,又能改造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而言,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改变观念。任何观念的变化都会引起现实世界或快或慢的变化,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世界。对于主观世界而言,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心灵境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乃至于帮助人们在精神方面解疑释惑。譬如社会上充满了“有德无福”或“缺德有福”的荒诞现象,这种德性与幸福的矛盾,在现实世界中是得不到合理解决的,却能在哲学中得到合理解释,在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中给出理性答案。人是肉体与心灵的统一体。肉体的满足,与衣食住行有关,与物质需求有关,但只要是物质的东西,就是有限的,也是容易满足的。心灵的满足,则与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历史传统有关,这是精神的需求,具有无限性,尤其是哲学思想,为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研究哲学,更要学习哲学。在哲学思维中,面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经验世界,努力寻求心灵与肉体的和谐平衡,让人有悲欢离合的生命带着温情和暖意,不那么悲观和痛苦。
     (作者系著名学者)    
         
    

点击数:2536  录入时间:2016/7/23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