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老子独创成语,洞见《道德经》智慧精髓!

    导语:《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尽说人道,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辟,随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为至理格言和人们的座右铭。而更为精华的则是其中那些老子独创的成语,可谓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从中完全可以洞见《道德经》的真谛。我们从这些成语中,再次精挑细选出最具人生智慧的11个。这11个成语,可以说字字都是真智慧,个个都是大境界,值得认真品读领悟。

    一、自知之明

    1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 成语含义

    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透彻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多用于指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3 智慧精髓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头脑,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一个严于自省和自律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比较难的,要求别人易,要求自己难。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正是进步的开始。

    二、慎终如始

    1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6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为人处事不能善始善终,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于两个方面。

    首先,虎头蛇尾,开端和过程都很重视、谨慎,而到结尾处却放松了警惕和要求;其次,急于求成,开头和过程都很认真,眼看将要大功告成,杂念、欲望、贪念便起来了,患得患失,最终前功尽弃。

    “慎终如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严于律己,老老实实地将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后,又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始终保持平和、“虚静”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三要素:勤奋、坚持加心态。

    

    三、和光同尘

    1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5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和光同尘,就是要含敛光耀,混同尘世,不要标新立异,不要过分张扬自己的特殊之处,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的环境。要不在前也不在后,这样就能远离纷争和耻辱。

    “和光同尘”既是对外的处世,也是对内的修身。大凡有道之君子,或德行高洁之士,必有一股清高之气,不愿与人和同,于是流于狂狷。狂者过之,狷者有所不及。

    道家圣人处世,要的则是虽然怀和氏之璧,但是外面看过去却十分朴实,穿着普通的衣服。以及“光而不耀”,虽然有光芒,但是却不会那么耀眼,不会过于招摇。这既是处世远祸的智慧,其实又何尝不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呢?

    四、知雄守雌

    1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知刚守柔,比喻胸有主见而与人无争。

    知雄守雌,是最为恰切、稳妥地对全面情况进行把握。老子不仅提倡“守雌”,关键更在于“知雄”。“知雄”不是仗势欺人或“得理不让人”,而是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守雌”不是被动地“任人欺凌”,而是处后、守柔、含藏、内敛。假装不知,实际上清楚;假装不行动,实际上是因还不能行动,或需要待机而动。这才是真正的知雄守雌。

    五、多藏厚亡

    1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44: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在老子看来,寻求声誉、财物与顾全性命是相对不相容的。过于爱名利必定要付出很大的消耗,越大的积藏必遭受越大的损失。

    多藏,就是指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片面追求物质好处的人,一定会采用各种手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因不义而落入不利的因果,必将招致反噬。

    “多藏必厚亡”,并不仅仅指物资方面的损失,也指人的精力、人格、品德方面的损失。贪求私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欲等迷住心窍,攫求无已,终至纵欲成灾。

    六、祸福相依

    1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5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能够生福,而福也能够生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祸能生福的原因,是当一个人处在危险或灾难的时刻,很认真地想求平安,并且能够深入地体会求得平安的道理,尤其是他能够心存畏惧恭敬,谨慎自己的言行。

    而福能生祸的原因,就是当人在居安的时候,不能够思危,而且还放纵自己奢侈逸乐的念头,言行举止骄傲懈怠,尤其多有处事轻率、态度傲慢,甚至欺侮别人的情形发生。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祸福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减变化,没有智慧的人,是不容易觉察到的。

    

    七、天道好还

    1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有一句非常流行的网络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就是天道好还。

    事物发展到非常强力的状态之后,势必逆反,因为物极必反,所以不管不顾地将强力推行到底,一定是“不道”的行为,这种“不道”的行为就一定会很快衰亡、灭亡。

    暴力必然引来暴力,只有用柔性的策略才能化解暴力。不要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对人要做到仁至义尽,不要逞强好胜,取得了成功不要居功自傲。不要做过头之事,要有一份仁慈的心,以人为本,以和为贵。

    八、知足不辱

    1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44: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懂得满足,才不会遭受屈辱。表示不要贪心。

    老子所说的知足,不是满足现状,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对烦恼的麻木和对矛盾的逃避,而是承认人的时间、精力、智慧和机遇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欲望,也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所以,人的要求和行为应该把握好度,适可而止,不要超越可能与应该的范围。如果一味贪求得不到或无须得到的东西,无休止地奔波忙碌,不仅活得痛苦,还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九、知止不殆

    1 成语出处

    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

    知止需要智慧,要知道何时应该停止、何地必须停止,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出现危险。

    现代生活中,有人坦然面对人生,懂得知止不殆,因而终生如意。也有一些人生性耿直,不会转弯,不知知止不殆,虽然才华横溢,却常常遭人嫉妒,往往无辜受敌。也有一些人,炫耀富贵,喜欢显摆,结果招来祸患。

    人的一生中,经常听到的教导和鼓励是“不断进取,奋斗不止”,很少有人劝告人们“结合实际,适可而止”。进是勇气,是方向;止是智慧,也是一种方向。汉张良就是因为懂得审时度势,在刘邦为帝后主动请辞,只求封留侯,才保全了性命。相反,自负的韩信不知何时该止,才最终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十、大巧若拙

    1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4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这一章还很有意思,如果反过来呢?看上去能力特强的人,一定不是最强的;看上去特满的,一定不是最充实的;看上去特别正直的,一定不是最正直的;看上去技巧最多的,一定不是最聪明的;看上去最能说的,一定不是口才最好的。

    而事实就是如此,否则“深藏不露”“真人不露相”这些说法就不会那么深入人心。金庸武侠小说里很多角色都是如此,越牛的人,越不显山露水;而且越厉害的功夫,也都越显得笨拙;比如神一般的扫地僧,比如独孤求败的重剑无锋。

    一力破十会,一白遮百丑。高手之所以若拙,是因为他们实力足够强大,所以才有底气。需要技巧么?需要。但在实力面前,技巧的作用就显得非常渺小了。老老实实积累自己的实力,比什么都重要。

    十一、知足常乐

    1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4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道满足,就能长久快乐。

    知足常乐不是安于现状、故步自封,这样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也是不能长久的。老子要告诉我们的,是警惕无止尽的欲望,以及追逐欲望所可能带来的祸患。如何应对呢?那就是“知足”。

    当然,无论知足还是不知足,都不能改变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处境,所以由“知足”带来的“常乐”就不是现实上的,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对名与利的超越。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就要知道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目的,了解自己的能力,把握自己的机遇。不是自己的别想的太多,是自己的要从容享受,以此来平复自己不切实际的妄想。

    烦恼多与“不知足”有关,知足也许不能改变现状,却能消除烦恼,而这不正是人无论追求什么,都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吗?如此才能获得长久的平安、富足和快乐。用一个“淡”字观照世间千情百态,才能懂得动静相宜、取舍有法的道理。

点击数:2122  录入时间:2016/6/27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