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漫谈老子与庄子(一)
|
南京大学历史系 颜世安
大家好!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漫谈老子和庄子。先说一下为什么要把老子和庄子合在一起讲。老子与庄子都是大思想家,一晚上单讲任何一位都完全可以,就象前不久有一讲'' 漫谈孔子'' ,我们也可以单讲老子。
但是把老子和庄子合起来讲有一个特别的理由,因为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老庄是不可分的,没有庄子,老子的影响就会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后来的道家文化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当然,单讲庄子也不好,因为原创性的想法是老子提出来的。所以今天我们把这两位古代哲人合在一起讲。
先讲老子。老子生活在公元前6 世纪,略早于孔子。孔子的生卒年大致是公元前551 年到479 年,老子比他早一些,《史记》里说到过孔子在西周向老子问礼,那好像是向前辈请教的意思,所以老子大体上是公元前6 世纪的人。公元前6 世纪,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出了两个大人物,老子与孔子,他们的出现,标志着新的思想纪元。
公元前6 世纪很特别,同样在这个世纪,印度出现了佛祖,就是释迦牟尼;希腊出现了泰利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这些哲人,泰利斯稍早一些,这些人开创了古希腊哲学传统;犹太出现了先知运动,这个运动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现了耶稣;古代波斯出现了琐罗亚斯德,他是拜火教的创始人。所以公元前6 世纪很有意思,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有一个重要地位。本世纪有一位德国哲学家叫雅斯贝尔斯,他提出来公元前6 世纪(包括前后的几个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直到今天。'' 轴心时代'' 这个概念现在在西方学术界很流行,西方学者喜欢搞'' 轴心时代'' 的比较文化研究。他们讲到'' 轴心时代'' 的中国文化时,就喜欢讲老子和孔子,有时候是两个人一起提到,有时候只讲老子。在我的印象中,西方学者对老子的兴趣比对孔子的兴趣要更大一些。
老子这个人和他写的这本书都有点神秘。我说他是公元前6 世纪的人,实际上有关他的生平我们现在知道的很少。《史记》里面关于老子有一个传,讲得很简单。这个传是这么说的:老子是楚国苦县人,这个地方在现在的河南,姓李名耳,他后来做了周的史官,叫守藏室之史。老子在做史官的时候,纵观天下大势,觉得天下事已无可挽救,政治上无可挽救,于是决定归隐。在归隐的路上经过函谷关,守关的官员知道这是一个大哲,这个大哲从此就要消失了,就请他把他的想法写下来,于是老子就为这个守关的人写下了'' 道德之意'' 五千言。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守关的人,我们现在连《道德经》也看不到。老子写完《道德经》以后,就从此消失了,世人再也没有关于他的消息。《史记》中这个老子的传,后来学者争议很大,有人觉得不太可靠。我们知道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他所记述的历史基本上是可信的。但《史记》中也有一些古史记载与史实有出入,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老子这个传,司马迁自己说的就有点含糊。在写完这个传以后,司马迁又说到另外两个人,一个是楚国人老莱子,也曾经著书谈'' 道'' ,还有一个是孔子死后一百多年,有一位周太史儋曾见过秦献公。司马迁说,也可能这两个人是老子,也就是说写下《道德经》的那个人。然后司马迁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世莫知其然否'',就是说,关于老子的传说已经是搞不清楚了。司马迁写史书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他用很长时间收集史料,凡在文献档案里有弄不清楚的地方他就实地考察,如老子、屈原、刘邦、韩信等,他都到他们的故乡去实地考察当地的故老,书面的资料加故老的传闻他都弄得很清楚。就我的印象,只有老子他才讲过'' 世莫知其然否'' 这样的话,别人他有时写得很简单。如墨子他就只说过一句话,墨子是什么时候人,但也没有说有三个墨子。司马迁说有三个老子,可见到了汉初关于老子的传说已经带有一点神秘色彩了。到了近现代,'' 五四'' 以后,很多学者就这个问题产生了争论。由梁启超牵头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实际上古代老聃这个人与我们今天看到《老子》这本书的作者实际上是两个人。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子》他认为出得很晚,他估计是在战国后期。他的这个说法影响很大,顾颉刚等很多学者也附和赞同。他们认为《老子》这本书出得很晚,理由就是《老子》这里边有的话,春秋时候的人说不出来,还有其他一些理由。只有少数人坚持传统的说法,象胡适。三、四十年代压倒一切的说法,就是老子不是道家的创始人,即《老子》这本书不是道家的第一部文献。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有重大发现,挖出了女尸、玉衣和帛书。帛书就是西汉初年写在绢帛上的文献。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解读出第一批,其中有汉初人抄的《老子》两种,现在叫做帛书甲本和乙本。那么根据帛书甲本和乙本就把老子是汉代人的这种说法推翻了。帛书里还有一些其他的道家文献,根据综合研究,多数学者又重新回到当初原始的观点,即《老子》这本书是道家的第一部文献。司马迁写的第一个人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将来除非有新的考古发现,现在大家认为情况就是这样子的。先秦诸子中有很多如孔子、墨子等,他们的生卒年我们也搞不清楚,但没有哪一个象老子这么模糊。老子这个人比较神秘,他的书也特别神秘。这本书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上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他提出一个'' 自然之道'' ,'' 道'' 这个概念影响特别大。但是'' 道'' 到底是什么?五千言里所述非常难读懂。如果没有道家后来的文献,象《《管子》》、《庄子》、《淮南子》,我们甚至没有办法来理解老子这个'' 道'' 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就我个人,我觉得我是读了后来的道家文献,包括魏晋时候的文献,回过头来看老子,才模模糊糊看懂老子的'' 道'' 究竟是什么。因为他所讲的东西对后来的人思想发生了实际的影响,并且形成了第二批的思想产品。对同学们而言,五千字并不是很长,但若是你自己读,可能搞不懂他讲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下面我来讲讲结合后来的道家文献,老子的'' 道'' 大概有下面几个意思。
第一,老子讲的这个'' 道'' 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天地万物是从道产生出来的。这个说法现在很多学者很重视,一谈老子之道就讲这个,认为是很了不起的见解。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人谈到天地起源、万物渊源,也就是类似今天的宇宙学这种问题,很了不起。但我个人的看法是,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种想法实际上同老子的出生地以及后来的隐居地、江淮流域的女阴信仰崇拜有关。如果要看天地起源的说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所以这个说法没什么了不起。而且老子这个想法有点神秘主义,他有时候把'' 道'' 比喻成一个巨大的空洞,实际上就是比拟于女性的生殖器,宇宙的产门。天地万物都从这个看不见的空洞里源源不断的产生出来。这个思想并不是很深奥,没有深刻的哲学观念,更重要的是,这个观念同后来道家的基本原则没有多少关系。
第二,'' 道''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天地万物最重要的法则老子认为是无为,'' 道'' 是无为的。'' 道'' 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法则,是天地万物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品质。'' 无为'' 是老子思想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概念,也是道家的核心概念。什么是无为?老子几次提这样的问题:天地做了些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做。
这是相对于人整天动脑筋、安排计划做这个、做那个来说的。天好像什么也没有做,顺其自然,但最后它把什么都做成了。他这个无为的说法实际上是对人所处的地位提出的一种疑问。人是有意识的,这使人在宇宙中处于一个很特殊的地位。人是有智慧的,能主动安排自己生活的这样一种生物。那么这种状况本身有什么好处?老子拿人和自然比较,觉得人的这种安排、这种智慧实际上非常可笑,非常渺 小。
自然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但它从来不安排,不计划,它也不想,它就自然而然地做起来了。老子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疑问,一种对人的行为方式的警告。对人做事时时刻刻相信自己的理智提出一种警告。人是有为的,有为到底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这种聪明到最后反而把人类拖下了泥坑,这是老子提出来的思想。老子由此提出了中国文化里面一个影响深远的问题,一个影响深远的观念,就是时时不忘以自然的存在为对照,来反省人的地位、人的困境,这种反省后来产生了非常复杂的想法,就是形成了所谓道家的传统。
老子没有停留在抽象地谈天地无为,他还由天地无为的自然法则进一步谈到政治问题,老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政治概念,叫作无为而治。一个好的政治安排应该是怎样的?老子认为应该是无为而治。这个概念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或者有一定印象。但是无为而治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仅仅看老子的话,我觉得看不懂。好像帝王可以什么都不做,好像这样国家自然而然就好了。老子是不是提倡无政府主义?
我们后来发现老子不是这个意思,他不认为应该消灭政府,他谈到应该有个政府,但是好的政府应该学习天地无为,到最后把什么都做成了。但是我们看了还是迷惑,你怎么什么都不做就又什么都做成了呢?不懂。所以我说,如果没有后来的道家文献,老子就是看不懂。这个思想到了庄子那里,庄子干脆就说不要政府,或者说好的政治家是干什么的,就是整天游山玩水。他到野外游玩去了。但这个不是无为而治。庄子对老子的思想后来有很重要的发展,漂亮的不在这个地方。真正把无为而治发挥成一种系统思想的是一批齐国的道家人物,他们的著作很多都失传了,但有一些保留在《管子》里,《管子》里面有几篇把无为而治谈得很漂亮,也许老子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但他没有说清楚,我们是从后来的文献中反过来读才明白的。《管子》中的无为而治是什么?原来是指好的政治家应该尽量尊重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制度安排,尊重民间的习俗,尊重事实。在《管子》的论述中,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民间生活也理解成了自然,或自然的一部分,其中也有规则,历史有规则,这个规则不是由人来安排的。
由这个规则我们有了家庭,由这个规则我们有了社会,有了国家,有了国家的制度安排,所有这些安排,这些规则,它是在很长时间里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凝聚了很多人的经验,是摸索出来的,这个也是一个自然,它不是一两个聪明人坐在那里,他想,觉得现在的政治完蛋了,我现在设想一个好的制度来彻底取代它。《管子》提出一个因应之道,这就是后来无为而治最明确的一个解释。第一个因就是要尊重既成事实,不能把好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制度安排一下否定掉,凭空新想一个,这不行,你一定要根据已经形成的制度安排,然后根据时势的变化,做一些微调,这是应。什么都不动也不对。这就是黄老之学。请注意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并不仅仅是一套观念,在战国的末年和西汉的初年它变成了一套政治实践,影响很大。实际上,从战国末到西汉初,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道家里的黄老学。西汉初年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就是这个无为而治。关于这一段的政治我们现在研究得不够。为什么汉初60年一直到汉武帝出来,都是执行这个政策,就是什么都不做。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曹参做了相国之后,整天在家饮酒,汉惠帝就去拜访他,说国家这么大,你相国不管事,我皇帝怎么办。曹参说你看我跟萧相国(萧何)比怎么样?惠帝说不如萧相国。那么陛下和先帝比呢?不如先帝。先帝和萧相国制定下来的政策摆在那儿,我们不如他们,那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了,你就在家里喝酒吧。这就是当时无为而治的一个著名故事。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流传下来的故事有传奇性。当时肯定有一些很了不起的想法和做法。胡适对这一段历史特别崇拜,他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我们看汉初,国家的官员特别的少,军队的人数特别的少,没有警察,税收也少,整个上下和睦。他当然讲得很简单,但是有这么一点特征。汉初能够这样,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系,经过几百年战国到秦的大乱,刚刚稳定,人心思定。国家也经不起大的动荡,有这么一个背景。但可能无为而治从制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顺便补充说一下,现代经济学有一个自由主义学派大师叫海耶克,很多人肯定知道这个人,刚刚去世,他晚年写一本书总结他一生的思想,在那本书里,他对理想型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种警告,他说在人类历史上理想型的知识分子有时是非常有害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人老是对人类现状不满,他觉得人类的制度不好,就要重新安排,但知识分子脑子里想出来的东西是有害的,会毁掉文明。当然他实际上是在攻击社会主义。他一辈子研究经济学,他发现人类制度的一个根本保障在哪里呢?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有自发形成的经济交往活动,这种自然的活动渐渐地会形成一种规矩,即order.这个order它会扩展,即扩展的秩序,最后连成一片,就是文明的秩序。他的这种思想真的有点象黄老。香港中文大学有学者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这么比较海耶克与黄老之学。
好,不谈太远。这是基本的无为思想,除了无为而治,它还包括其他方面,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这是道的一个重要观念。
第三,道还有一个重要的意思,也是一个天地万物的规则。这是一个什么规则呢?老子提出来'' 柔弱胜刚强''.请注意,老子提出来的天地万物法则都有一个特点,即它刚好和人类社会的规则是相反的。人类社会崇尚智慧,崇尚有为,而自然是无为的;人类社会也崇尚强盛。老子在自然里恰恰发现是反过来的。他举例说,自然里那些气势汹汹的东西都不行,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非常猛烈的风一下就刮完了,很大的雨一会就得停。最厉害的是柔弱的,他这里的柔弱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柔弱,我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在事物的初生状态,它有很多可能性,有很多灵活性,这是柔,已经长大的参天大树不如小树苗,因为它有未来。另一个是低姿态,即弱。低姿态最厉害怎么讲?他打比方,大海(海平面)姿态最低,最后万川归之,水全流去了。水为什么全流去了,因为海处的地位是最低的。它最谦虚。谦虚包容了万川,这是老子的思想。这个想法我们觉得很漂亮。有一些启发性的东西。但仍然有一个我们刚才说过的问题,如果仅仅从老子的书里也不一定看得出有多了不起。但这种思想后来影响了战国的兵家和法家。从而发展出一些重要的见解。兵家受他影响最深的是孙子和吴起,法家受他影响最深的是申不害和韩非。现在申不害的书我们看不到了,孙子和韩非的书还能看到。那就是发展出一种柔弱胜刚强的智慧。而且非常有实用性。《孙子兵法》现在特别热。顺便说一句,在先秦诸子里,在古代知识分子眼里孙子是没有很高地位的,他不是第一流的。但现在变得地位很高,好像是第一流的。他为什么热了?这实际上和现代人那种功利的兴趣有关系。因为其他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谈得太高远,没用处,不能治国,也不能帮你赚钱。现在有人从孔孟那里找管理思想,我个人认为是乱来。但确实孙子兵法是有实用价值,所以很多人研究。去年夏天台湾来一个访问团,名字很怪,叫做孙子兵法与谈判制胜访问团。他们在南京找人讲孙子,找不到。后来找到我,因为有朋友出面把我拉去了。我认为《孙子兵法》确实是一部好书,有智慧,不全是现代人要做生意时赶紧去看看的那些东西。孙子是军事家,但他特别告诫不要随便动刀兵,这个我觉得是中国军事思想最重要的特点,不逞强,不好战。我想军事家恐怕都很好战。但是孙子觉得兵事不祥,兵者是凶器,这个想法可能也是受老子影响。我们都知道孙子有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说法,我们现在把它理解为策略了。其实在孙子那里,这不是策略,他就是希望你最好用政治的办法化解战争。我觉得这个思想和谋略没关系。但这是很了不起的。
第二个是要打怎么办?孙子兵法里有很多非常漂亮的谋略思想。现代人要学的是这个。这个谋略思想有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来自于柔弱胜刚强。军队要打的话,就得柔弱。什么叫柔弱?柔的意思就是灵活,你不要把阵势摆在那儿,也不要用了之后就不变了,那样肯定败;你得随时准备变,叫做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毛泽东用兵是深得孙子兵法精髓,四渡赤水就是典型。大家都觉得他一定要干什么了,他突然决定不这么干了,他的部下都觉得不可理解,士兵也非常苦,但他用这个办法打胜仗。因为打仗得有一个双方的估计,你要估计对方会干什么,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让对方的估计落空。这样你就不能把自己的阵势摆老,你得变。根据形势不断地变。还有一个就是弱。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隐蔽自己的实力。本来是有很强的力量,却故意让对方侦察到自己很弱,这样可以鼓舞起敌方的骄气,结果出其不意把敌方打败。孙吴申韩,照古代儒家文人的看法,都算是阴谋术。其实在战阵上用柔弱胜刚强一类的谋略似乎还不能说是阴谋。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阴谋'' 这个概念在古代的意思和现在不全一样,古人讲'' 阴谋术'' 不一定有贬意。但是韩非子大谈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柔弱胜刚强,却真是是阴谋权术的味道很重。韩非是很崇拜老子的,他有两篇文章叫'' 解老'' 和'' 喻老'' ,其中'' 喻老'' 就是用很多政治权术的小故事来解释老子。我想老子有时被人称作是阴谋权术思想的鼻祖,主要是因为韩非子的发挥起了很大作用。
政治阴谋权术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占有一个重要地位,不管是好是坏,事实上它就是中国政治文化一个组成部分。老子在自然中发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他原来的意思不一定是讲政治阴谋,他就是告诫人不要夸大张狂,要小心谨慎低姿态,但经过战国法家的推演,就成了政治阴谋术了。
我觉得老子就是这样,他是一位原创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些大家不曾想到的问题,引发了一些重要的思路,但是他有些地方讲得并不是很明白,要经过后人的进一步发挥,我们才能明白。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老子曾经谈到有和无的关系,这是一有些思辨深度的想法。老子很推崇无,但是无为什么值得推崇呢?我觉得老子有些地方说得太抽象,不好懂。我曾写文章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简直不知道怎样在这里说这些抽象的道理。老子也打过比方来说明'' 无''的好处,但他的比方好像不是特别能说明问题。比如他说''凿户牖以为屋,当其无,有室之用'' ,就是说盖一间房子,里面必须是空无的,才可以有用。这样来说'' 无'' 的道理,我看不出有什么高明的哲理。后来三国时王弼用音乐做例子来解释'' 无'' 的好处,那就是把一种哲理讲出来了。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是在《倚天屠龙记》里,这部小说我想很多同学都看过,这个故事里就是用王弼的道理来讲无,我觉得讲得非常精彩。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老道张三丰是武林中最顶尖的高手,有人欺他年迈,派许多身强力壮的高手来围攻。这时有一个小孩子叫张无忌愿意代张三丰出手对付敌人,张三丰起先不肯,后来觉察到这个小孩子内力非常深厚,就说那我来教你一套剑法。对方一看这一老一少临阵学剑觉得好笑,就要回避一下让他们先学剑法,不偷窥对方功夫是武林规矩。但是张三丰说不用,你们看着我教也没关系。但对张无忌说,我现在要教你的是太极剑。他就取出一柄木剑缓缓地走了一遭,把剑招演示给张无忌看。对方一看剑招如此缓慢就很轻视,心想这样的剑法有什么用?但实际上他们是没看懂。可是小孩子看懂了,他仰头想了一会儿对张三丰说,剑招我已忘了一些了。他们自己这一方的人一听就很着急,这么简单的剑招怎么就忘了呢?可是张三丰知道这小孩子上路子,已经悟到了他想教的东西,就说很好,我再演示一遍。
他又舞起木剑走了一遭,可是这一次的剑招与第一次的不一样,这下把对阵两方的武林行家都看傻了,同一套剑法怎么能招数不一样呢?可是张无忌懂,他又仰着头想了一会儿,说我快忘光了,只有三招没忘。张三丰点头笑说,很好,我再来一次。他又走了一遭,剑招又和前面两遍不一样。这时双方高手都知道这里面有名堂,但又不明白,只得呆看,这次张无忌没有想,看完之后立即就说现在我全忘掉 了,可以去打了。张三丰也说可以了,你去吧。就把木剑交给他。张无忌拿着木剑上去几下就把对方一个高手的膀子给打断了。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张三丰是道家门派的,他创的剑法含有道家的精神,就是以无为至高。一套剑法,再变化繁复也要有一些成套路的剑招,剑招是固定的,有形的,就是有。
张三丰创的太极剑重在剑意不在剑招,剑意是无。但是他不用一套剑法去表现,这个剑意人家就不能明白。张三丰的高明在于要人家通过他演示的剑招明白他的剑意,却不要人拘泥他用的剑招,关键是领会剑意自生变化,这样敌方无迹可寻,己方却挥洒自如。所以他三遍用不同的剑招来表明他的剑意。张无忌还有三招没'' 忘'' 是什么意思呢?这个'' 忘'' 就是王弼最得意的说法,当然忘最早还是庄子说的,但是王弼发挥得好。最高明的无要忘有。怎么叫高明的无要忘有?就是你通过剑招去领会剑意,真的领会了以后就不需要再借助张三丰教的剑招形式,可以自由变化。张无忌看完第二遍说有三招没忘,就是说这套剑的剑意他还没有全打通,其中一些关键处还不能脱离老道演示的剑招。等到打通了的时候,就可以完全不依赖老道教给的具体剑招,他自己能根据剑意自由施展剑招,这时候可以说全忘了,这就是无的境界。我不知道具体打起来能不能这样打,金庸写武侠小说写得很有文化品味,这里他是从老子的思想里挖出来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经由王弼发挥才更系统明白。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老子思想里有很多东西,有很多很漂亮的说法,他是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原则。他并没有展开,是有赖于后代人给他层层展开,才形成一个思想非常丰富的精神传统。所以我们现在谈老庄,是谈一个有源有流的精神传统,由后代历代的人给他增加智慧。金庸这个学剑的故事是从王弼对有无的解释里变化出来的,他讲得非常好,让人一下就点透在中国文化里那种讲悟性的东西。所以说现代人还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这种智慧。
第四,我们从后来的文献反过来看'' 道'' 的意思,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 道'' 是启发一种做人的态度。是一种什么态度呢?我们从天地万物的完美、和谐、没有缺陷来看,人是有毛病的,人的行为法则是有问题的。你得效法自然。学习自然的原则来重新做人。当然无为而治,在政治是利用一种无为的智慧,也是一种重新做人,好像重新增长一种智慧。柔弱胜刚强好像也有一点这个意思。我原来相信 力量大的、强的、硬的是好的,现在我突然觉得柔弱是好的,低姿态是好的,这也是一种改变,但这都不是一种灵魂深处的改变,不是做人根本的改变,因为那种改变仍然是教你一种技巧,基本的东西没有变,基本的东西仍然是我在这个世界上要生存,要竞争,要胜过别人,无为而治和柔弱胜刚强最后的目的都是要胜过别人。道最后有一个想法,就是要不要胜过别人?人类社会这个最根深蒂固的想法是不是应该放弃?关于这点后来庄子发挥得特别透。在老子那里还是谈得比较简单,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说人最好像婴儿一样,表面的意思是婴儿的生命力很强,整天哭喉咙都不哑,他元气充沛,而成年人他接受了很多人类社会的法则,这些法则把人生命深处的一些东西给破坏了,破坏以后,人的那种天生的来自自然的很深度的东西就没有了。我想现在信仰气功的朋友一部分的想法就来自老子的这种思想,就是相信人的生命深处有一种很深的禀赋,我练气功并不是去练我原来没有的,而是把大自然给我的原来就有的东西调出来。我为什么调不出来,是因为我被人类社会的很多习惯、欲望、竞争、嫉妒等搞得整天焦头烂额,封锁住了,练气功就是用一种方法使生命安定下来,把禀赋调出来。我看过气功的一些小文章,大谈老庄,就是这个路子。但是我想学习'' 道'' 重新做人最深的意思不是这个。庄子后来谈,是从道德意义上谈。庄子对这个问题发挥得最深透,这一点等一下讲。
老子的思想就我看,大致是这样的。但到现在我认为我还是没有读懂老子。没懂的意思就是不知道《老子》这本书的作者到底是想说什么东西。我最近在学报上写一篇文章,最后的结论是我不懂老子是什么人。这个不懂实际上不是我一个人,三四十年代就有人不懂,觉得老子谈了很多东西很矛盾,一个人不应该讲这么多矛盾的东西。但当时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就是认为《老子》这本书写得晚,实际上 一个大杂烩,作者把战国的这一派抄一点,那一派抄一点,当然很矛盾。但我们现在知道,《老子》不是一个晚出的,而是早出的东西,它是道家的第一部文献。那这个人他到底想说什么?司马迁说读孔子书,能想见其为人,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我读老子书,想不见其为人。我觉得庄子深,哲理比老子深,但读庄子书,能想见其为人,读老子书不知道是一个什么人。有时候他要隐居的,社会太黑暗了,但隐居的意思不是要躲避,而是要学习自然的原则,重新做人,生命要彻底更新,从自然中领悟一种做人的道理。然后他又觉得政治应该关心,好多话好像是对政治家说的。特别是他谈你要对付别人的时候,有一个好办法,比如你要把一个东西从别人手里拿过来,你假装说我给你,叫做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这好像是教你一种阴谋术。他又引出了一种阴谋术。大家知道,他又是小国寡民的倡导者,小国寡民真是一种圣贤境界,就是觉得人、人类真是出了毛病了,不管小国寡民的说法如何不可能,要回到原始社会不可能,但它是对文明本身的病痛忧虑很深以后产生的说法。对文明本身的病痛忧虑很深,你又去谈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个人太复杂,老子很复杂,所以这部书真的有可能不是一个人写的,有些东西有后来的篡改。我的导师已经去世了,他就一口咬定老子的书是后来篡改过的。他认为老子的书原来讲的全是政治的东西,有些隐士派的说法是后加的,这是很有启发性的见解。当然证实这一点还需要证据。
|
点击数:469 录入时间:2011/3/22 【打印此页】 【返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