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讲矛盾斗争、转化和统一

 

刘颂楣

    

    老子讲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两次,首次出现在<老子>四章,老子要用这四句话来证明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也就是[四章]中所说:道"渊兮,似万物之宗"。

    日出日落,一日复一日;月圆月缺,一月复一月;春夏秋冬四季变换,一年复一年,老子认为这是天地的运行规律。生物和人类从诞生、发育、成长,经过童年、青年、壮年、老年到死亡,一代传一代,连续不断,物种不绝,老子认为这是天下万物的运行规律。由此可见,无论是天地,还是万物,客观任何事物都有自身运动的生存之道。

    客观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事物内部两个对立面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转换,而促成矛盾互相转换的动力就是矛盾的互相斗争。老子认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讲的就是对立面的互相斗争,促成对立面的转换,在新的条件下,实现新的相对平衡的道理。在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包含着带矛盾性的方面,无一例外。单纯的过程只有一对矛盾,复杂的过程则有一对以上的矛盾。各对矛盾之间,又互相成为矛盾,这样地组成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并推使它们发生运动。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发生矛盾的斗争中,事物之间的对抗,产生互相碰撞,互相打击,其结果必然是双方遭受挫其锋芒,削其锐气,老子称之为"挫其锐";因对抗发生的斗争,促成矛盾由对抗逐渐转变为以解决纷争为特征的非对抗性矛盾,这叫"解其纷";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代表光明正义的一方取得统治地位,叫"和其光",而处于次要地位的一方依然存在,形成新的平衡,这叫"同其尘"。自然界的物质运动都遵循这一规律,比如宇宙大爆炸:在天地形成之前,宇宙处于混沌状态。宇宙物质内部的矛盾运动,致使产生巨大的能量而发生宇宙物质大爆炸。在爆炸的那一瞬间,被抛散的天体在碰撞中一次一次地削减能量(挫其锐);质量大的天体被抛射得近,质量小的天体被抛得远,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间的冲撞机遇愈来愈少,最后形成互不干扰的独立运行系统(解其纷)。太阳系就是其中之一,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九大行星,就是在宇宙大爆炸中,通过"挫其锐,解其紛"的过程,成就的太阳系。太阳系应视为统一天体,它包含的太阳和九大行星视为对立的双方,通过挫其锐,解其纷的过程,太阳获得了中心地位,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称为"和其光"。九大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是太阳的引力吸引九大行星不能离太阳而去,九大行星旋转的离心力平衡了太阳的引力,使九大行星永久地围绕太阳运行而存在,这叫"同其尘"。

    通过以上简述和举例,应该讲清楚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基本含义。当年的老子不可能知道宇宙大爆炸及太阳系存在于宇宙的科学道理,这并不重要,但老子以哲学观点推测天地的起源一定是在一种力量的推动下形成的。这种力量就是物质所包含的矛盾运动和斗争,而"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矛盾的斗争和矛盾的转换过程。要说宇宙的本原,太阳系是怎么来的?宇宙是怎么来的?"道冲而用之",一切都是「道」的运动所起的巨大作用。「道」,这个矛盾的对立、斗争、转换规律,存在于宇宙形成的整个过程之中,所以,老子说"渊兮,似万物之宗","象帝之先"。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二次出现在<老子>五十六章。在这一章出现是要阐述什么问题呢?老子告诉我们"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知道了的东西,即认识了的客观真理,就不再你一言我一语地各述己见;讨论、议论的东西,是大家还不认识的客观真理。言下之意,认识客观世界首先必须是感性认识,开其兑,敞其门,就是打开你的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闻客观事物的现象;然后进入理性认识,就是塞其兑,闭其门,开动脑筋进行逻辑思维,将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之后,就可认识事物的本质,即真理性的东西。古代哲人的表达方式让今人难以理解,殊不知"开其兑,敞其门"就是感观世界,"塞其兑,闭其门"就是理性认识世界;真理的东西不议论,议论的东西不是真理。前者是真理的认识过程,后者是真理的标准。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经过"开其兑,敞其门"的感性认识之后,由"塞其兑,闭其门"的思维而得到的真理,老子把它称之为"道冲",即事物对立的矛盾斗争而转换的运动规律。它在被人类认识之前就已存在,是天地之始,象帝之先;道冲也是万物之母,"渊兮,万物之宗"。当人类认识了"道冲"的存在之后,人类就可以用它来解释世界之奥妙,更可以用它来作为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所以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道冲: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讲的是矛盾运动。当人们用这个理论来指导解决具体问题时,特别是解决人民内部的问题时,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矛盾着的双方;对待有纠纷的当事者双方,不可有意亲近一方,不可有意疏远另一方;不可有意偏袒一方,不可有意加害另一方;不可有意重视一方,不可有意轻视另一方。这是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原则。老子认为解决非对抗性矛盾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以德报怨。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在解决了对抗性矛盾以后,社会还存在非对抗性矛盾,也可以说解决了敌我矛盾之后,还存在人民内部矛盾;老子对这一理论的表述是"和大怨,必有余怨"。对"余怨"的解决原则是报怨以德。怎样解决才算好呢?"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就是有道之君或各级政府官员,和有怨者调解,进行协商,谈条件,在双方都认同的情况下签订契约,共同遵守执行,而不责罚有怨者。这个办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最好的方式,叫"有德司契"。相反,无德的官员以怨报怨,用国家机器压制怨者,盘剥人民,叫"无德司徹"。"徹"剥取,敲诈怨者。

    总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就是自然法则:公正公平,无亲疏之分;永远的付出,能有余以奉天下;上善若水,利天下人而不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矛盾普遍存在,有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类之分,大体来讲,对抗性矛盾以斗争解决,非对抗性矛盾以调和解决。这是<老子>四章、五十六章、七十九章所论述的观点。必须说明的是,自然界的矛盾已经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漫长的岁月达到和谐统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这个统一也是相对的,但延续时间对人类来说相当漫长。看似天永远的清,地永远地宁,万物永远的生,说不定什么时候太阳又发生爆炸,则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人类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独立形成了人类社会,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现在正处于社会矛盾互相斗争的阶段,远没有"挫其锐"的征兆。所以,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对抗性矛盾,矛盾的双方在斗争中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斗争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要达到像自然界这样的和谐统一,这个时间的延续是漫长的。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和人类斗争的目标,圣人以道治天下,是人类实现和谐社会的政治主张,;有了发展方向,有了斗争目标,有了政治主张,人类美好的未来一定能夠实现。

点击数:1963  录入时间:2016/5/10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