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一)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二)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三)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四)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五)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六)
五、明恍惚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老子是说:我的话很好理解,也很好施行。但天下没人理解,没人施行。道是根本道理,万事万物是有总管的。人们不能了解这些如万物之君般的根本道理,因而也不理解我。理解我道的人太少了,效法我道就显得珍贵。所以圣人就像穿着破衣服而怀揣宝玉无人识啊。
从这句话我们看出老子是有抱怨情绪的。抱怨什么呢?就是觉得自己怀揣着大真理,却不被喜欢小聪明的世人所认可。所以,都说老子喜欢避世,骑着青牛出关是修仙去了。林牧不这么认为。
是不是真的去修仙,是不是真的成了仙,我们不知道。但从老子这句话里听出,他哪里是想避世。通篇《道德经》有哪一句显出老子避世倾向了?他老人家分明是种无奈,甚至充满忧愤。世人都把明是非,知善恶,讲仁义当成至理。却不知“有无同出”才是“言宗事君”。两千年后的郑板桥说过一句“难得糊涂”的话,倒是与老子的“大智若愚”有同工之妙。可惜郑板桥太少了。2500多年了,我们仍然捧着这篇《道德经》猜来猜去的难以了解其真谛,换上你,你怎么办?不避世才怪!
闲话少说,看看我们该怎么来读懂老子之道?
读懂无限大道,老子给了我们一个方法,就是惟惚惟恍和惟恍惟惚相结合的方法。可惜把我们搞迷糊了,因此,恍惚成了模糊不清的代名词进入字典。今天结合老子的原文,还恍惚一个原貌。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的大意是:我们思想境界的容量就像是一个小孔一样,要从这个小孔里去观察大道是困难的。但我们又非要去观察道,怎么办呢?要唯道是从。但道又是个无限的不停顿的存在,怎么样能做到唯道是从呢?从无限之恍先惚一下,把它想象成一物,就是“有物混成”之物,“混而为一”之物。然后再对这个物进行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从惚里往恍里想,那它就不是一个物了,而是一个象,是个无边无际的无限之象;然后再从恍里往惚中想,这个物窈窈冥冥,幽深逝远却是如精微一样的存在,这个精微存在是真实的也是可信的。从古始到如今,那些万物之名都会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幻而隐去,只有道这个名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我们能够从它去更加全面地观察和认识万物。我之所以能不去了解哪些是是非非也能知道万物之状,就是依据这个大道。
这样的解释虽不是逐字逐句去解,但意思应该是贴切的。
其实大道怎么理解我们前面已经进行了很多分析,读完这一段,应该对前面的理解有一个更加深刻的验证。我们这一节重点讲讲恍惚。
大道既然是挫去万物之锐,解去其纷,和合其光,从万物的喧嚣之尘中梳理出的万物之宗。那么这个普遍的属性就是个无形,无定,无光的无限存在。这样的存在我们怎么描述它,能说它是什么?
什么都不是。因为只要一说它是什么?就必须要从另外的“什么”里把它区分出来,就要知道它非什么?但它却是大而无内,小而无外的。没有什么它是,也没有什么它非。
这一违背我们常理的悖论,是我们至今无法认识大道的关键。因此,对这样的渊兮似或存的万物之宗,我们再用那种明是非,“明明德”的思维方式去认识,显然是比“孔中窥天”还要难的一件事。说它是“道”都已经是一种诋毁了。因此老子都只说“字”之而不敢说“名”之。它是万物之君,万理之总。够大吧?老子也只敢说强名之曰大。
道既然是这样的,我们认识它还有用吗?有用!及其有用!
其意义就在于可以使我们明白:我们因为“区别”而对于世界和万物形成的既有认识,只是世界万物的一个方面,甚至是一个只是相对于人的认识能力而形成的表象。这个表象,只有扩展至无限,才能触及万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属性而使我们的认识接近于自然本真。也才能使我们的认识论更加彻底和完整。
老子说: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段话中的“有无”之境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疑是早期解读被误抄之文。因不能考证,姑且当原文用之。读者应注意)
意思是说,即便是退一步,按我们正常理解的那个有无来论:三十根辐条成一个车轮,当其中为无,才有车用;陶土做成器皿,当其中为无,我们才有锅用;盖间房子要有门有窗,当其中为无,才有屋住;因此,你以为“有”是利,但“无”才是有用。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一个从小住在山里的孩子,因为自小面对大山,觉得山是那么高耸,山间一块平地,也觉得那么宽敞。而当它走出大山,看到千里大平原,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宽敞的存在;等有一天他坐上了飞机,才知道,山原来不过是低矮的一个起伏而已。
我们人类不正是这个孩子吗?我们之所以对是与非如此地固执,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从一睁开眼看到的就是要么是,要么非的有限吗?因此,如果我们不走出有限,不把视野和心胸放大到无限,我们便根本无法知道,我们曾经的有限是多么得有限。
人的认识能力本身,就是人的一个自然属性。又因为认识的有限,我们曾经把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改变看作是多么伟大和辉煌的成果。这种自大又令我们藐视了自然而成为万物中的另类。因此,只有看到无限,我们才能回归,才能更加准确地为自身定位,也才能更加客观地审视我们所谓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应该限定在一个什么样的“度“内。
因此这个无限之道必须要知道,再勉强也要说。这也正是老子强为之名的道理所在。
怎么认识这个既有又无的无限存在呢?惟恍惟惚,惟惚惟恍就是认识它的唯一途径。
恍和惚在《道德经》里的基本涵义我们在前文已经做过简单的介绍。但它们的意义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这又牵扯到了人类认识方面的一些根本问题。
大家知道,谈到认识问题,其实质是个哲学范畴。因此就得谈谈哲学体系问题。
哲学一词是近代中国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打开国门后,随着西方的科学一起引进的。是一种关于世界观的专门的学科体系。它同西方的科学体系一起,在现代中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体系架构。因此,这个体系架构不可避免得带有了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这个体系把世界分为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两个基本的范畴,并以哪个是世界的主导为分歧点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两大派别。因此,存在和意识就成了左右一切认识论的两个最根本的概念。这样的分歧在西方大概也存续了两千多年了,但至今仍是处在“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的是是非非中,并没有互融是非以达到统一。因此,至今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认识问题。
但问题是,尽管如此,这两个基本的哲学概念并没有因此而退出主导地位,仍然在根本上左右着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观察和思考。
那么,究竟什么是客观存在,什么是主观意识呢?我不是哲学家,无法给出专业的定义。但我知道,这个“客观存在”其实开始单指物质。也就是单指有形的存在。但因为有些无形的客观存在,如水果、人民等这些抽象概念不得不承认其存在,因而物质的概念边界模糊了。这些概念究竟是物质呢还是意识呢?至今似乎并无定论。但“物质”却因此变成了“客观存在”,而与“主观意识”去对立了。
这两个概念对立了这么久,那么究竟它们的准确边界是什么呢?恐怕没人能说的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物质与意识的对立,本质上是个伪命题。而其对立的实质,应该是人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把眼看到的具象和用脑思考出来的抽象之间做了区分而形成的对立。
因为不专业,林牧不知道这个论点是否能够成立。为此,欢迎方家批评指正。我先接着这个思路往下分析。
如果这个论点是正确的,那么什么是具象,什么是抽象,它们之间的界限是什么呢?说白了,其实还是眼能看到的和眼不能看到的之间那点区分。这就又回到有和无是否有区分的起点上了。那么,我们就从“有”和“无”上来观察一下抽象和具象之间是否有边界。
一个苹果是具象吧?它是我们人眼能看见边界的实在。无疑是客观存在。那么,苹果内部的一个细胞呢?组成这一细胞的分子呢?粒子呢?无疑也是具象,因为我们显微镜下看的见,因此也是实在。
那么,细胞的生生灭灭组成的这个社会,你凭什么把它叫做苹果;分子不停地进进出出,这个分子开的庙会你凭什么把它叫做苹果;粒子幻存幻灭,这个粒子驰骋飞逝的太空你凭什么把它叫做苹果?你之所以把这个抽象的苹果视做具象,不就是因为它的密度达到了你眼睛的分辨率而进入了你的眼睛吗?那你凭什么把超出你分辨率的水果叫做抽象?苹果如此,人也如此;水果如此,人民也是如此。
因此,放大视野到无限,一切抽象的和具象的也都是相对的,与有无一样,是个“一”。
即便是意识,也是一种存在。如果意识不是存在,那为什么你一想喝酒就进了酒馆呢?现代科学也证明,意识是以电子的方式存在于人体的一种电子活动。而所有的概念,或者说“名”不过都是这一电子活动对人脑施加的一种客观影响。
那么,怎么来看待这种具象和抽象之间的关系呢。这就要用到恍惚了。惟惚惟恍就是抽象,惟恍惟惚就是具象。
为什么要绕这么大的弯子来说恍惚呢?因为只有站在哲学的基础上,把它看作是超越现有哲学的一种认识方法。看作是认识有无统一的根本大道的唯一方法,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思维方式。
在这一方式下,客观存在是绝对的,主观意识是相对的。主观意识就是我们对认为是“有”的那一部分的认识;而客观存在既包含了那一部分“有”,又包含了对那一部分“有”形成的意识,并一直扩展到无限的,全部的,绝对的“有”。因此,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概念,主观意识也根本没资格与客观存在去对立。而之所以对立了两千多年,正是因为人不了解无限存在而产生了自大。自大到把自己的一点认识与绝对的无限存在去对立。在这样的对立下,人怎么能看得清自己,又怎么能看得清世界呢?
了解了这个实质,我们现在再回过头去重温老子两段话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是不是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子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这两个字的顺序,是很有讲究的。我们仔细品味就能把握其微妙的关系。
依照林牧的理解:恍惚是两种不同的观察和思维方法。恍就是动态的,开放式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依此方式,既可以感悟宇宙无顶点的无限,也能够感悟万物间不停歇的永续变化和联系。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世界万物因失去了分界和限定,成了一个普遍的,绝对的无限存在。
惚是静态的,聚焦式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依此方式,既可以把整个宇宙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也能观察到在这个整体里万事万物作为一个单一的存在,以及与其他万物之间的无限多样性的联系和变化。
但这两种方式又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可以随时转换的。
一恍而无,一惚而有。恍惚之间,无中见有;惚恍之间,有中见无。有无之间,大道立显。
恍而一静为惚,惚而一动为恍。动静之间,更知全面
恍而不惚为浮,惚而不恍为陷。浮陷之中,必生偏见。
等等等等吧,你也可以去进一步去感悟。
这个惚恍的思维方式,并不是老子凭空独创的。而是本来就植根于我们的思维中的。
比如,我们看那个苹果,我们命名它为苹果,这就是惚。当我们发现这个苹果不是一个独立和绝对存在的时候,它曾经是个青苹果,是个小苹果,是树上的一个果实,是超市里的一个商品。它的区间和过程开放了,这就是恍。但当它又成为青苹果,小苹果,果实,商品的时候,这就又成了惚。
为什么恍惚会本来就植根在我们的意识中呢?因为这就是大道,是客观,是自然。我们处在自然中必然会对它做出认识上的顺应。那既然我们的认识里根本就存在着恍和惚,那么,我们的局限又是怎么来的呢?这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自然虽然是无限的,但我们生来看到的就是边界,就是有限的有,就是一物是一物,就是惚。因此,人类认知的起点就是惚。尽管我们也看到了万事万物的变化,我们也不得不恍,但我们最终还是将着眼点落在惚上。在这种情况下,。惚就成了人类认知的特长而和恍割裂了。有成了对无的否定。有成了绝对的,而无成了相对的。本末倒置下,是非对立了,大小对立了,始终对立了,美丑对立了,有无对立了。而我们却恰恰把对这些对立间的追究当作了知识和文明。固执和偏见因此成了常态。
二是因为我们人本身的有限性令我们最终难于恍到无限并惚到无限。这也有两方面的表现:
表现一,我们也看到了苹果是由小到大的,它是生在树上的,树是生在地上的,等等,但最终这个范畴难以扩展到无限。这就使我们对苹果及万物的认识处在大小和始终之间的直线上不能在无限达到重合,因此我们难以对宇宙形成完整的认识。
表现二,我们也恍到小苹果和大苹果之间是关联的,但最终还是在小苹果大苹果等概念间被分割了。这大小之间的变化本来是无界限的,却因为我们恍的不够给惚出了界限,从而使恍惚间出现了断篇。使我们对万物的认识成了早期动画片而纠结于是与不是之间不能自拔。
因此,我们只要在以前的认识基础上,把恍惚紧密结合起来,并进一步惟惚惟恍到无限,惟恍惟惚到无限,那么,我们就看到了万物的根本和大道的光辉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把眼光扩展至无限,目的是要看清万事万物的根本,从而更加深刻和广泛地理解万物乃至宇宙存在的普遍规律,从而更加明晰地看到万物的全貌和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使我们的认识和行为更加顺应自然客观规律。而并不是要我们忽视各种有限的存在而进入一种虚无主义。
在认识的顶点,按照思维惯性,从新把无限和有限对立起来,这是人们及其容易陷入的另一个误区。因认识境界的扩展而走向虚无,这是和固执于是非对立一样的偏执性思维。在这一点上,庄子也许是个典型的代表(这一点我们以后在别的文章里进一步探讨)。
解道人习惯于把老子和庄子并称。毋庸置疑,在历史上,庄子是最深刻理解老子的先贤之一,但也正因如此,我们对老子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正是始于庄子。是庄子,把我们对于老子思想的理解,带向了避世的虚无主义泥坑。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庄子在有限和无限统一的顶点,又把恍和惚给割裂了,而最终陷入了另一种“荒兮其未央哉”之中。
前面我们提到:老子是第一个站在人类文明之上去反观文明的人。但反观文明的目的,不是要否定文明,更不是要人们放弃认识而从新回归到蒙昧混沌中去才算是顺应了大道。如果是这样,老子骑着青牛一走了之也就是了,没必要再留下这篇奇文给我们添堵。
其实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行为本身也是自然。因为人无论如何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只不过其结果是人如何承受而已。人因为对自然的改造而发达也好,而毁灭也好,对人是大相径庭的结果,而对于自然,仍然是一种因果。因为自然本身就是因果。地球因具备了其生存的条件而生,也会因失去其存在的条件而毁灭,更不要说是人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除了有无统一这个绝对的存在是永恒的以外,其他任何存在形式的极端发展,都是对其存在条件的否定,因此,最终必然走向灭亡。
“是”完全否定了“非”,就无“是”了;“非”完全否定了“是”,就“非”了。是是非非之间,就是这样的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
到这里,我们也就看出来了,这个恍和惚的认识方式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立统一认识方式。只不过这个方式要比黑格尔早两千多年。这个早了两千多年的方式,因为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和对立在无限和有限的范畴中客观统一在一起,因此它比黑格尔更彻底,更客观。只不过在老子的原文中,不叫“对立统一”,而叫“抱一”。这个“抱一”体现在人类的“德”中,就叫“守中”。这个守中,不是说要守在中间,不偏不倚做老好人,而是说不要把对立和统一割裂开。是和非对立统一不可割裂;有和无对立统一不可割裂,恍和惚对立统一不可割裂,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对立统一也是不可割裂的。而只有这个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守中”方式,才能让我们在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跳出是非对立,顺着老子的手指方向,去观察和接近那个更加普遍和根本的宇宙自然大道。
而要深刻理解老子的守中思想,我们还需要进入第六步,辩玄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