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一)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二)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三)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四)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五)
林牧“德”道--六步读懂《道德经》(六)
四、和有无
我们既然说老子之道是突破了局限之坎的普遍真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既然是个坎,老子能过,我们也应该能过,否则就是墙而不是坎了,是墙哪儿来的众妙之门;第二,既然是突破,就应该能够从我们现有的认识基础上推演到老子的道,否则就是脱离而不是突破了;第三、既然是普遍真理,就应该是包含所有,那么就应该能从我们一般认为的世界万物中找到这种真理,否则就是玄理而不是真理了。也就是说,普遍真理要靠现实来验证。老子之道能否从现实中得到验证呢?
我们仍然从现实中的那个苹果说起:
一个苹果因为它有清晰的边界和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独立的特性,因此可以肯定它是我们认识中的一个实在,是一个物,也就是说,是我们认为的一个“有”。但它的边界真的是清晰的吗?当我们以这个苹果为中心作一个扩展和推演,会发现它未必是清晰的。
首先,它是一个过程,它是从没有,到从树上生出来而有,到长大成熟,又被我们吃掉或烂掉而归于没有。是一个从“没有”到“有”又归于“没有”的过程。假如说这个苹果从生出到被我们吃掉,这一过程是六个月,那么这个苹果就是一个六个月的过程。
但问题没那么简单。这个苹果在它存在的这六个月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个过程的头一个月,它是个小苹果,头两个月呢?它是个青苹果……,第六个月呢?可能是个红苹果。可见,同一个苹果在它存在的过程中,不同的区段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同一个苹果,苹果这一物,是个相对的存在。
实质上,这个苹果从它一“有”,它就在不断的从树上和空中等相关联的环境中吸收着什么也不断地向环境中释放着什么而不间断地发生着变化,直到它没有。因此并不是某个月,而是每一天,每一秒,每一毫秒……,这个苹果都是不同的。而这一变化是不间断的,不停歇的,无限的。那么你说这个苹果究竟是什么?是有还是没有?
是既有也没有。说其有,那一定是要假定一个时间段是静止的,那么和这个静止的时间段相对应的空间存在才是有;说其没有,时间无限,它何时而“有”?因此有也是无限存在的有,不是苹果有,而是无限存在的无名之有!
赫拉克利特说:“人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河如此,苹果如此,人亦如此,万物莫不如此。就连象征永恒的钻石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一变化微冥,人难以察觉而已。这是第一方面的验证。
其次,这个苹果从它自树上生出来到它被吃掉或烂掉的这六个月并不是它存在的顶点。往前看,它是树里的一粒花粉,成了树的一部分,而树是地的一部分,地是天的一部分,天是无限的一部分;往后看,它被人吃掉而参与了人的循环,烂掉参与了地的循环,种子长成树又参与了另一个树的循环……。因此,时间的扩展,空间也扩展了,时间无限长,空间也无限大;再往里看,苹果是由细胞组织构成的,细胞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粒子构成的,还有说不清的“窈子”、“冥子”一直到无限。细胞的变化,正是因为通过这些说不清的“子”们不断地与树,与地,与阳光,与宇宙进行交换而发生的,因此,这又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无限。
其三、这个苹果是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观察的结果。时间和空间范围不同,观察的结果不同。比如:第一个月时是小苹果,第二个月是涩苹果,第三个月是青苹果,第四个月是大苹果,第五个月时甜苹果,第六个月可能是蔫苹果。再把时空放大,它又是果实,是水果,是商品,是营养物;是细胞,是分子,是原子等等等等。我们换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和立场,这个苹果便有不同的名称存在。
我们人的立场虽然在现实中是有限的,但从理论上说,立场其实是可以无限扩展的。这一扩展对于我们人来说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空间的扩展,既进一步扩大到跳出人的立场,如果站在太空看,苹果是看不见的“没有”,站在虫子的立场看,是家,站在它内部一个及其微微微小的粒子看,它就成了宇宙……。站在无限空间看呢?它就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无限的绝对存在。
另一个是时间的扩展:时间也是无限的,因此这个苹果也无限,时间是无限不静止的连贯的,因此它和万物一样,也是一种无限连续的绝对存在。
立场无限,时间和空间也无限,在无限范畴里,时间和空间是一回事,因此有限的苹果因时空无限而和无限存在统一了。这是第三个方面验证。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验证,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我们认为的一种事物的存在,都不是绝对的独立存在,而是人们基于自身的立场和视野从无限过程中摘取的一个近似的片段和区间。只不过因为这个片段和区间在我们的感官感知中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和静止的状态而被我们当作是客观的实在;而那个绝对的过程因为其没有边界和无限不静止而不能被我们感知,或感知到也无法命名而被当作了不存在或虚在。
但现实却是:对于一个有限的物,一方面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么多眼睛看到的区分,一方面我们又要通过对这些被区分了的时空进行综合来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因此我们就在这不能消除的区间和不得不去综合这些区间中陷入了纠结。一物是一物,一物又是万物;万物是万物,万物又是一物。这就象是早期的动画片,既静止又连贯,让我们既不能不看,看着又很不舒服。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再进一步进行扩展,一直扩展到无限。这些静止的时空就无限连贯了。
综上所述,只要把我们能看到的“有”和不能看到的“没有”进行无限扩展,把“一物为万物”进一步扩展为“一物为无物”;把“万物为一物”进一步扩展为“无物为一物”,并把“无物到有物,有物到无物”看作是一个不停歇的无限连续过程。就能隐去万物之名,跳出是与非,在与不在的局限,进入有限和无限相统一的绝对存在的境界中。而这个境界,就是老子的“道”。
庄子《齐物论》里在批判一些理论学说的“是非之争”时,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故曰莫若以明”。这个“中”,就是有无同一之“中”,这个“明”,就是跳出是非而明大道。
其实这个无限是如此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而我们却对它熟视无睹。如果世界是万物,那你告诉我,一万上面有多大?无限大!如果万物以外是没有,那你告诉我,0以下有多少?无限大!如果一是一,二是二,那你告诉我,一和二之间有多远?也是无限!就连那个π也是无限,因为不得不承认其存在又无法理解其存在,因而把它称为无理数。可见人对于有和没有的执拗是何等的固执。但恰恰是这个不可理解的无理数,最终使大与小,前与后的直线对立,成为一个完美且完整的圆。
分析到这里,我么回头再来看老子之“道”。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这样的:这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存在我们该如何去感悟呢?就把它当成是个比天地还要久远的混沌之物吧,它寂寥无偶始终不变,无处不动而永不停歇,包容万物而为天下母,不知道它的名字应该叫什么?既然大而无外就称呼它为道吧,强起个名字就叫大。大到逝而无边,逝到遥远而不可及,遥不可及却又返回自然。我们人类认可的大有四种,人类之总,王算一大,万物之总,地算一大,地之总,天算一大,但道比天还要大,因此人要顺应地,地要顺应天,天要顺应道。而道却反回来要顺应自然。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意思是说:有之动反为无,无之动反为有;大之动反为小,小之动反为大。小者虽弱,其用无穷,无穷之用而成于无限大道。
有点妙的感觉了吧?我们再看一段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虽大到无所不包,但却不是遥不可及,它无处不在,不离身边左右。万物都赖之生存从来没说过难听的。成就了万物也不称自己为有。衣养了万物也没想过主宰谁。常常是无形无欲,因此又可命名为小。从没想过做老大,却成了比天还大的无限大。
怎样来理解老子这几段话的涵义呢?我们把三段话综合起来去思考。
假定有一个接近于无限的无限大是最大的,那么因为它包容了天地万物,万物的生生灭灭既然都归于它,那么它就是万物之母,也是万物之始,万物在这个无限大处而归于一物;我们再往反方向思考:这个无限大既然包含着天,如果天有生灭,那无限大就是由天之生灭而成,天由地的生灭而成,地由万物生灭而成,万物由分子原子而成,原子由粒子而成,一直可以追溯到一个趋于无限的无限小,天地万物既然都由这个无限小组成,那么,无限小就是天地万物之始,因此又在这个无限小处而归于一物。
读得有些拗口吧,但没办法,这就是个拗口的事,下面还得接着拗。
无限大和无限小并不是确定的概念,而是我们假定出来的,无限大与无限小都因为趋于无限而在无限处融合了。因此,天地万物在无限融合了,生死有无在无限融合了,是非美丑在无限融合了,大小始终也在无限融合了。换个角度讲,万物是因为“有”而有了大和小,有了始和终。大小和始终作为对立的两个点,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是无限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对立的两点间的顶点是无限,在它们的顶点,有和无重合了,成为一个对立统一体。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这种人难于理解的存在,不是谁强加的神秘学说,也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而是蕴含于天地万物间的客观存在和自然规律。这一客观自然的规律因为它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使人和万物不管其生和灭,有与无,认识和不认识都不能摆脱而必须绝对地顺应。
2、人因为认识的习惯是对“有”进行感知,因而对这种绝对存在的真理只认识其中一个面,而且是一个面中很有限的一个部分。即便是这很小的一部分,也因为将有限与无限割裂而成为一种有限的真理。但这个真理是相对的,在大道面前,其实也是谬误。因而人们因为对“有”的感知而形成的有无,美丑,大小,前后,是非等结论都是相对存在的,不是绝对的。
分析到此,我们反过来再看老子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比较好理解了
古人认为,天地是最大最久远的。现代有个词叫宇宙,我们认为宇宙是比天地还大的时空概念,为使现代人理解方便,我们就替老子使用宇宙这个词。
但老子认为,宇宙不是最开始。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我们既可以理解为宇宙是没有开始的,也可以理解为宇宙始于无形无定,无穷无限;因此,这个我们平常用来指代“没有”的“无”字,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指代容一切有形无形,容万物是非生灭的、无限的、不静止的绝对存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就是说,可以通过常说的这个“无”字去体会天地万物间普遍联系的奥妙。或者说去体会万物间是非生灭,美丑善恶,大小始终的无差别的整体统一性的奥妙。
我们一般认为,万物是实际存在的,这种实际的存在我们通常称为“有”。因此,有也可以认为是万物总称,或说万物之母。但世间万物并不是只一万种,每一种也不是独立和绝对存在的,而是在不断产生、消亡和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万物有无限个,因此,“有”也是无限的。在这里,我们平常说的某物有与没有的“有”字,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指代的是万物之总有,是与无限存在的“无”平齐的无限之“有”。常有欲以观其徼。也就是说,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常的“有”字,以它新的内涵从无限存在的“无”中去感受万物的边界区分和发展变化。因此,这个“有”也就成了那个“无”的同出而异名的另一个面,是“无”的外在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和“无”成了万事万物隐去各自特性和定义而普遍具有的两个根本属性。因此,有和无不再是以前那个相对于人的感知而存在的有和没有。而成了两个具有广泛内涵的新概念。“有”是有限,是人能感知到或尚未感知到的那种万事万物的相对静止的存在;而“无”是无限,是人无法感知的万物内涵之永续联系和外延普遍联系的绝对存在。又因为“有”这个相对静止的存在是无限的,因此,无限的“有”,与无限的“无”便统一成了一个“一”。
因此,“有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玄而又玄的道理,是“众妙之门”。
分析到此,众妙之门是不是已经开启了呢?那么,谁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普遍真理,谁又因为真理有限而处处出现悖论是不是也就明了了呢?现在我们再去理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玄之又玄的命题,是不是就有些相信了呢?
如果你还不相信,我们接着来看有无是如何相生的。
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如果我们能看到的万物是实在,那么我们就只能把这种无穷无限的总存在想象成山中空谷,但空谷再大也有边界,因此这无边界的存在只能想象成谷神,又因为它永无静止因而是“谷神不死”。这不死的谷神就像是一个玄妙的生殖之门而成为幻化天地万物的根本,这幻化绵绵无界似无似存。却不管如何使用(人类对某个区间的命名就是使用)都不知辛劳而永无止境。
这段话虽然很有文艺范儿,但毕竟我们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我们再看一段: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万物,有限和无限之间,就像是一只大风箱,虚但不是没有,只不过是无限定,无限因而不静止而永动,永动因而万物层出不穷。没有更多的语言对此进行描述了,只有守住“有和无是个统一体”这个“中”。
不守中的结果就是偏执。偏执于有,就会囿于局限;偏执于无,就会流于虚无。老子说:“人荒兮其未央哉”,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未央”就是失“中”,“荒兮”就是偏执。因此,“守中”在老子之道中是个重要的概念。老子在其下文中的“无极”和“朴”,就是这一重要概念的衍生,这对理解老子玄德与常德的关系,以及在玄德条件下如何去衡量和完善我们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世界观都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这一点,结合下文我们再进一步阐述。
老子之道是真理,也是绝对真理。虽然如此,也正因为是超出我们认识能力很远的绝对真理,所以我们理解起来是及其困难的。因为这需要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果你还不信,那是你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仍然没有跳出局限。怎么来跳出这个局限而使思想实现有与无的统一呢?老子教给我们一套全新的认识和思维方式,请看第五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