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子>十三章 刘颂楣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古今解读<老子>者,受"受宠若惊"、"哗众取宠"、"献媚取宠"这些词语的影响,把"宠"字理解为贬义词,则施宠者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受宠者低三下四,一副奴才相。如果以这样的意思来解读本章的"宠",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古今注家对本章的解读基本上是错的,甚至歪曲了老子的思想。
(一)"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先说语法结构:"宠辱若惊"一句,其"宠"和"辱"作名词看待,"宠"者荣耀,"辱"者恥辱,"宠辱"并列作句子的主语;"惊"是动词,从语境来看"惊"的是人,而不是"宠辱",所以"惊"应是使动用法,"使人惊喜,使人惊悟"。"惊"前面的"若"也是动词,词义"同",它用来修饰"惊"起状语的作用,"同惊"。"贵大患若身"一句,其"贵"是动词,词义"重视",作句子的谓语,主语省略。"大患"和"身"应同是"贵"的宾语,"若"就是连词"和"。"大患"指的就是人患疾病,"身"就是指人的身体。
这两句就可以解读为:荣耀和耻辱使人同惊,对待疾病同对待身体一样重要。那么,这两句话究竟要表达什么意义呢?它是说,人是思想和躯身的结合体,在人的思想方面有两种表规:高尚者令人敬仰、宠信;丑恶者令人感到耻辱。所以,人的思想品质是人的精神生命。在人的身体方面也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健康的身体,另一种是有疾病的身体,它关系到人的寿命长短。一个人的思想和身体的好坏,决定这个人的前途。但是,为什么要说宠辱同惊呢?为什么要说疾病和身体同样要重视呢?下文作解释。
(二)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这第一句"何谓宠辱若惊"的"何谓"究竟是"为什么称作……"的意思,还是"什么叫做……"的意思?从句子的结构来看,"何"是疑问代词,"谓"是动词作句子的谓语,"宠辱若惊"视为短语,作"谓"的宾语,那么"何"在动词的前面,"何"就是句子的状语了;所以"何"就是"为什么"的意思,这是语法规定。再从文意上来理解,"宠辱若惊"首先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宠也惊,辱也惊呢?所以,笔者认为"何谓宠辱若惊?"的意思是:为什么宠也惊?辱也惊?下文就问答"为什么"的原因。
"宠为下",传统的解读一致意见,则是"世人皆以宠为荣,却不知宠乃是辱。宠为下,谓宠乃下贱之事也。"传统解读者的这一解读词是在解释"宠"为辱,视"宠"这个字为贬义,不涉及人。老子在本章说的"宠为下",是讲施宠者宠什么的问题,涉及到人;"下"就是施宠者宠爱的对象,"下"指什么呢?老子意中的"下"表现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善用人者,为之下";因此,"宠为下",对于一个治天下的国君来讲,他要把它的身价降到与人民同等的地位,真心实意地为人民。人民都关注着国君,国君要把人民当着自己的孩儿一样宠爱,人民就会宠信国君。这就是老子说的"宠为下",国君宠爱人民群众,则是施宠者;国君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宠信,又是受宠者。
当国君得到人民的爱戴、敬重、宠信,是荣耀,国君则感到惊喜,所以是"得之若惊"。得到人民的宠信是来之不易的,是思想修养达到「道」的境界的具体体现,国君惊的是喜,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宠为下,失之若惊",当国君失去了人民的爱戴、敬重、宠信,是耻辱,国君则感到惊悟,所以是"失之若惊"。国君为耻辱而惊悟,是对自己的过失或不足而惭愧,辜负了人民的期望,失去了做国君的资格,自己不能原谅自己,所以吃惊之余有所顿悟,这与侮「道」的国君是有本质区别的,只要加强「道」的意识修养,继续努力有望重新得到人民的宠信。
"宠为下",得之失之,是对国君的思想修养,达到没达到「道」的境界的检验标准,得之是得到人民的宠信,是通过检验而称职的国君,人民就可以把治国的重任托付给他。所以,这一条是对国君提出的思想政治标准。
(三)、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何谓贵大患若身"?直译:为什么对待疾病和身体一样的重要?下文就回答"为什么"的原因。
"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我之所以患大病,是因为我有肉体。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等到我死了,我有何病?
为什么对待疾病同对待身体一样重要呢?因为疾病是人的躯体之大患,没有疾病人的身体就健康;等到疾病致人死亡,没有了肉体何患之有?老子说这么一段话的意思,旨在强调重视治疗疾病,让身体健健康康,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惜身体;有病治病,无病早防,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干什么事情都可以。用现在的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爱护好身体。
老子说这一段话的用意在于:除了对担当治国大任的人要求有「道」的思想修养这个条件之外,其次就是身体条件,要有战胜疾病,确保身体健康的能力。没有一个好体魄,何以担当治国大任?仅此而已。有些注家批评什么亟亟于身外的名利,而不顾惜自身,作贱自己性命的轻身观点;说什么老子呼唤人家要贵身,他要人贵身像关注大患一样等等,这些论调都与本章没有关系。
老子讲的"贵身"不是贪生怕死之义,而是从精神层面来谈"贵身",要与"贵生"相区别。"肉体和精神这两个部分是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也即是构成人的生命(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笔者注)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把生命置之度外,让舍已为公的精神永存,这就是老子说的"外其身而身存"。能做到这两条的人就是"宠为下,得之若惊"的人,是政治思想修养达到「道」的境界的人,是可以担当治国重任的人。这样的人也是爱惜身体,保持精力旺盛而承担治国重任的人。"贵身"是指精神,"爱身"是指肉体;有牺牲精神不等于不爱借生命,爱惜生命不能出卖自己的灵魂,这两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不要歪曲了老子的本意。
(四)、所以,老子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通过以上解读,已大概知道这段话的意思,直译如下:
因此,重视以宠爱人民的思想治理国家的人,就可以把治国的重任寄托给他;爱护以健康的身体承担治国重任的人,就可以把治国的重任托付给他。
这也就是本章的中心思想,它与"受宠若惊"、"哗众取宠"有关系吗?没有一点逻辑联系,而且意义相反。受宠若惊,一般来说受宠者应该对他的上司献媚取宠,则宠为上;受宠者宠为下毫无意义,有些传统的解读者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改为"宠为上,辱为下",以为这样一改可以自圆其说,殊不知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只能说明这些解读者没有读懂这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