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简介“一物两向的转变律”

路统信

   台大旅美校友秦维聪博士原籍河南省鹿邑县,是李耳先生的小同乡。他怀着诚挚的眷念故土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以一位自然科学家的立场,将春秋时代的伟大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者李耳先生的名著《道德经》,参考近年考古发现的帛书老子,由晋王弼注释的八十一章,补正为七十八节。作者更进一步把李耳先生当年尚未发展成熟的哲学思想的精华,归纳为一项具体的定律——“一物两向的转变律”。作者立论严谨,见地独到,与历来的“解老”论著大相异趣,清扫了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世人对李耳先生本人及其《道德经》的迷信和误解。每节除补正文以外,更有意译、秦氏小评、补正注释和补正文献。书尾更有帛书老子释文和王弼注道德经的全文,以供参考。
   鉴及此“一物两向的转变律”确是一项永恒的自然律,很富实用及教育的价值,故节录其第九章之第六十四节,以飨读者。
第六十四节   道生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孰知其极?其无定也。人之迷也,
其日固久矣!
   世上一切发展中的事物(万物),都遵循着一项自然律(道),衍变不息。这项自然律,即所谓“一物两向的转变律”。据此定律,世上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具有“趋负”和“趋正”两种异向的相抗因子 (万物负阴而抱阳)。一件事物的发展情况,就是这两种因子相抗的综合表现(冲气以为和)。
   譬如“祸、奇、妖”等是发展事物中的“趋负”因子;“福、正、善”等是发展事物中的“趋正”因子。这两种相抗力量的消长,使事物的发展向负或正的方向转变。谁知道它发展的最后结果呢?因为它的发展是不停(无定)的。人们对于事物发展的这种迷惑,由来已经很久了!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李耳先生在以前各节中的有关谈论和以下数节的幻想描述,把他当年发展尚未成熟的哲学思想,归纳为一项具体定律如下:
李耳先生的“一物两向的转变律”
   世上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具有“趋负”和“趋正”两种异向的相抗因子。事物的发展,就是由于这两种因子相抗力量的消长而产生的“趋负”和“趋正”的方向转变。在有关人类行为的发展中,“趋负”的力量是自发性的;而“趋正”的力量是非自发性的。所以人类的主观行为,可以决定这两种因子转变的方向、和事物发展的速度。
   在第四节李耳先生曾说他的这项“道”,可用来修之于身、家、乡、邦和天下。现在我们可以用事实来加以说明:比如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他天生具有“趋负”和“趋正”的两项性。在他生活困苦之时,为了生存,只有发奋图强之一途。古时的“囊萤”、“映雪”、“负薪”、“掛角”、“悬梁”、“刺股”、“十年寒窗”、“铁砚磨穿”等等行为,都是在当时客观环境下的“趋正”力量的表现。这种艰苦奋斗的行为,就说明“趋正”的力量是非自发性的力量,是强迫性的,是要用很大功夫的,然后才能有“趋正”发展的事实和成果。在这种奋斗中,他的“偷安苟且”、“消极”、“腐化”等“趋负”力量小到微不足道,所以才能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是随着这种“趋正”方向的发展,“趋负”的力量一定相应地增强,而“趋正”的力量却相应地减弱。许多艰苦创业者的迅速堕落腐化而终至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趋负”的力量是一种自发性的力量,是不必强迫,更不必下功夫就会很快发展起来的。但人类的主观意志决定其行为。如果他能悬崖勒马,痛改前非,并继续奋斗,尚有可能回头是岸,一片光明;否则自暴自弃,任其堕落,终必失败无疑。一般常说的“有志者,事竟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天无绝人之路”、“坏事变好事”、“道路是崎岖的,前途是光明的”和“多难兴邦”等格言,都是一再说明“人类的主观行为,可以决定这两种因子转变的方向”的实际体验。
    在李耳先生的时代,封国王们的荒淫无道、贪得无厌、穷奢极欲、战乱不已、政变频仍等等自发性的“趋负”力量发展至顶峰。李耳先生总称这种腐化作风为“有为”。依此定律,他及时地向封国王提出的“清静无为主义”,就是一副消减“趋负”之力和增强“趋正”之力的“仙方”。而昏王们笑他的“道”为“大而不肖”,就是说明“趋正”的力量是非自发性的。他的那套“致慈”、“致俭”、“致虚”和“致柔”的“无为修养”,是要下很大功夫才能收到实效的。
对一个革命的新政权来说,其发展也可用此定律加以说明。通常在一个革命政权未成功之前,大都朝气蓬勃、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精诚团结充满了“趋正”的战斗力。但随着胜利而后来腐化崩溃的实例,在中国的历史上屡见不鲜。
    因为天下事物的发展是不停的,所以今天好的发展形势并不能保证明天不会变坏。“好事变坏事”和“坏事变好事”都是人类以其主观行为来决定“趋负”和“趋正”两种相抗因子转变的结果。可见人类的事物发展,恰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有望不退,必须加倍奋斗,减少战胜自发性的负力,才能继续前进。
    时代在前进,跟不上时代就是落伍。以中国来说,李耳先生当年的“分封时代”已经过去二千五百多年了,所以他当年对封国王所提出的“清静无为主义”当然早已过时。如果李耳先生今天能够“下凡”或再世,他一定不再重弹“无为至上”的老调。对一个要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来说,他提出的必是另一套新的应时主义,那就是“法治”和“民主”。因为依其“一物两向的转变律”,只有这两项“法宝”,才能有效地限制中国自发性的“趋负”腐化力量的增强,为非自发性的“趋正”新生力量加足火力,如此才能引导中国立于富强康乐的现代化之林。
    对于人类的事业,其未来的发展也可以此定律加以预测。比如对一项顺乎潮流、趋向光明、正义和振兴的发展来说,其特点是其“趋正”之力大于其“趋负”之力,结果总能排除万难、逢凶化吉、变坏事为好事和变好事为更好事的步步上升;与此相反,对一项反潮流、趋向没落、不义和反动的发展来说,其特点是其“趋负”之力大于“趋正”之力,结果便是逢吉变凶、变好事为坏事和变坏事为更坏事的步步沉沦。
    由以上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李耳先生的这项“一物两向的转变律”确实是一项永恒的自然律。因为此“一物”二字所指的是“世上一切发展中的事物”,所以它可应用于大事如国家的兴亡和小事如个人的一项小小计划等等。如果用几句通俗的话来说明他的这项定律,那就是“天下的事,不是好事变坏事,就是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太容易了,但是要想把坏事变成好事,却是要下点功夫的。所以,一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其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子。
 
注:秦维聪先生著《李耳道德经补正》一书原由河南省中州古籍出版社于1987出版。今修正本由台北市明文书局合法发行。
 
                             路统信:河南省睢县人,台北大学教授

点击数:1281  录入时间:2011/3/22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