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丘处机与道教圣地宝鸡磻溪宫

作者:蒋五宝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戌辰正月十九日,是道教全真派的掌教人。

    金大定年间,丘处机学道于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王重阳死后,他隐居磻溪(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正南)、陇州(今陕西陇县)等地,潜心修炼,渐有名声。曾一度被金世宗召至中都(今北京)传教。后还乡,隐居栖霞山。

    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随行的中原人介绍丘处机法术超人,遣使相召。1220年秋,丘处机率弟子从山东莱州动身,经宣化(今河北宣德),越野狐岭,向东北行至呼伦贝尔,沿怯绿连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经别十八里、昌八里(今新疆昌吉)、阿力麻里、塔刺思河、塞蓝(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霍阐没辇(锡尔河)、撒马尔罕、碣石(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沙勃兹),越阿姆河而南,1222年初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与成吉思汗会见,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被尊称“神仙”。

    东归后,受命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道教教务,使全真派得到较大的发展。死后遗骸葬于白云观(在今北京宣武区)。著有《磻溪集》、《鸣道集》等。徒弟李志常著《长春真人西游记》,记其西行经过。

    丘处机是全真七子之中唯一一位少年出家、童身修道的道士。他从十九岁入道至八十岁仙化,六十余载的道士生涯,历修道之艰辛、悟道之静定、成道之恬淡,终于道声远播,名震龙庭。三朝争聘,六达帝所;传修身养命之道,谈治国保民之方。万里西行,远涉异域,见成吉思汗于雪山之阳。布仁风于汗心,一言止杀;求万民出水火,弘道全真。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诏赠丘处机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1310年,元武宗下诏加赠丘处机为“长春全德神化名应真君”。清乾隆皇帝为其题联:“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万世有奇功。”对他的救世精神高度赞颂。广大民众则尊其为神仙,立庙塑像,项礼膜拜,世受香火。

    丘处机曾在陕西省宝鸡县(今陈仓区)境内修道六载,足亦出磻溪东西,迹遍及渭河南北,布道传教,交游斋蘸;悠游林泉,访古咏怀;《磻溪》一集,流传千载。其在这里修道的磻溪观也因丘处机升迁,后来也晋升为宫,名声大振,遂成“关中西部第一道场”,磻溪宫在今宝鸡市陈仓区(原宝鸡县)磴溪镇杨家店村,与区政府所在地虢镇隔渭河南北相望,磻溪宫因丘处机在这里修道,又名成道宫,被称为宝鸡外八景之一。

    从历史记载、群众走访和现场勘查可知昔日的磻溪古宫,座北向南,殿阁栉比,楼台巍峨,呈中轴对称分布格局,依次为山门、钟鼓楼、灵官殿、清风台、白马将军庙、丘祖堂、三清殿、玉皇宫、两侧有七真观、五圣宫、娘娘庙、三司祠等古建筑。宫里钟磬悠扬,香火旺盛,在方圆数百里享有盛名。现在磻溪古宫虽经风雨剥蚀,人为破坏,面目全非,但古宫旧址内仍有清康熙年间重修的清风台,其经数百年风雨,仍气势轩昂、巍然屹立,  似乎仍在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

    据考证,磻溪古宫真正成为道场,乃在宋元之际。金大定十四年(公元1 174年)八月,丘处机与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诸师兄在陕西户县秦渡镇真武庙月夜共坐,各言其志。翌日即分赴各地弘道。丘处机先西游凤翔,在凤翔府虢县县城(今陈仓区虢镇)东部的白鸡观(后来改称南昌宫,其位于今陈仓区东关办事处西秦村)落足,后在渭河南磻溪隐居,开始了他长达六年的磻溪修炼生涯。

    六年后,丘处机离开虢县,前往陇县龙门洞继续修道。此后五十八年间,磻溪“荆榛圮址,遗迹仅存”。蒙古太宗十年(南宋理宗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长春真人弟子于善庆“感念磻溪宗师练化之迹,兵乱芜没”,与卢志清、道友孙志冲等“具畚筑创”,开始进行道院建设。到了蒙古太宗十二年(南宋理宗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又按照道教大宗师清和真人(尹志平)、辅教宗师洞真真人(于善庆)、提点白云道人(綦志远)、无欲真人(李志远)的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卢志清等“务力田畴,休整水利,兴建殿宇,土木落成”,“数年之间,栋者、宇者,楹而础者.始有可瞻仰而定居矣”,一座真正为纪念丘处机而修建的道观遂逐步形成,并以其号“长春子”而命名为“长春观”’而此时,长春真人已羽化十多年了。后有道士张志洞等向风翔府报告“前去磻溪谷复建道教真人古迹长春观院宇田地,在手别无凭验,恐有魔障,乞给公据”。总管府当即下达公据,规定长春观四址为“东至分水岭,西至原上亘谷,南至山,北至官道”。时有住观道士张志洞、梁志正等多人。蒙古定宗三年(南宋淳祜八年,公元1248年)十月十五日,卢志清等为重修长春观立石纪念,汾阳郭起南撰文《重修长春观记》,记述了长春观的历史和现状。王道明书丹并刻石。

       卢志清羽化后,方志正为主持,他率众对成道宫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建大殿三座,即玉虚殿、通明殿、大宗殿。又在玉虚殿之南、大宗殿之北建南昌、思真二殿,从而使磻溪长春成道宫更加气势恢弘、巍然壮观。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重修长春成道宫工程终于告竣,方志正与户县道教祖庭李道谦等共同刊石纪念。奉训大夫、陕西汉中道按察副使顺圣魏初为之撰《重修磻溪长春成道宫记》碑文。

    丘处机在磻溪修炼六年并未营造宫观,只有居舍及天真、烟霞二洞,还凿有长春洞,这从真人所写的《磻溪集·凿蟠溪长春洞》等诗词中可以见证。其后,经历代不断修建,磻溪古宫规模日隆,才成为关中西部第一道场的。

    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许起风纂修《宝鸡县志》古迹卷第五集对磻溪宫记述曰:“县东南六十里磻溪谷中,丘长春真人成道处。元以真为国师,诏改为宫。省志成道官即此。殿阁巍焕,俯水面山,为宝邑第一道场。有八面碑记老子道德经,有至元十七年建宫碑,”并录有巡察方新《宿磻溪宫》诗一首。从中可见,当时磻溪宫还是“殿阁巍焕”,为宝鸡第一道场,规模应是十分宏大的。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凤翔府志》中对宝鸡县的宫庙记载非常简略,但是记载了成道宫和磻溪宫,谓“成道宫,县西南十里,一名长春观,真人住址”。“磻溪宫,县东南六十里磻溪谷中”。虽然对当时的建筑规模状况记载不很详细,但从书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其规模不小,影响也较大。到了民国时期,磻溪宫没有大发展,县志中只记载这里有“元碑三,道德经石柱一,明正统丁卯年钟一”。

    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地群众将磻溪宫里的三清殿、玉皇宫、丘祖堂、七真观、灵官殿、白马将军庙等拆除,建起了磻溪公社杨家店小学。宫里珍贵石碑也被拉到党家堡村打断,改为它用,宫里古建筑已被拆的所剩无几,一片狼藉。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磻溪公社曾想彻底拆掉磻溪宫,在其遗址上修建磻溪公社初级中学,在文物部门和群众的再三努力下,费了很大周折,阻止了这个计划的实施,才使磻溪古宫的遗址得以保存。现在磻溪宫院内尚有“八面碑”,(人称八棱碑)元代的《丘长春内传碑》和明末清初所建的清风台。院外西侧有一株高数丈的古银杏树,据说为丘处机这里修道时手植,现已公布为陕西省古村名木。其树围三搂,高达二十三米,势如巨伞撑地柱天,气势雄伟,生机盎然,远远望去,使人不由的产生一种超脱之感。

    虽然磻溪古宫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但其核心建筑清风台、珍贵的《丘长春内传碑》、《道德经》石碑和丘处机手植古银杏树在,更可贵的是磻溪古宫遗址在,因此其修复的价值极高。近几年来,在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杨家店小学已经搬迁重建,上级文物部门已经拨款重修了清风台,并对《丘长春内传碑》、《道德经》石碑和丘处机手植古银杏树采取了加固保护措施。在文物旅游部门的努力下,已制定了重修规划。磴溪古宫的修复也已提上日程。相信过不了多久,昔日关中的第一道场一定会重放异彩,成为人们探幽访古、旅游观光的著名名胜景区。  

    邱处机在磻溪宫一心一意修真炼性。他生活简朴,身着蓑衣,日乞一餐,昼夜不眠,全力实践道门“清贫拔苦”之旨长达六年之久,曾在虢镇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使当地许多地名都与之有关,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磻溪河。发源于宝鸡市磻溪镇秦岭北麓的石塔山,由七盘河等七条支流汇集而成,流经六村村域注入渭河,为渭河一级支流。其沿河川道平坦,土地肥沃,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在陈仓区较为有名。据史载,磻溪河原名磻锦河,因流域内的磻锦山而得名,后因其紧挨邱长春的长春成道观,曾被人称之为成道水。到了元末,由于邱处机声名大振,其又紧依邱处机修道达六年之久的磻溪宫,名借景传,又被人们称之为“磻溪宫河”,人们简称其为“磻溪河”,一直流传至今。

    ----南昌宫。位于今陈仓区西秦村,距虢镇城4公里,是宝鸡外八景之一—蓬莱仙观的所在地,现已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地处两泉交流的山嘴之上,酷似蓬莱仙岛,所以人又称之为“小蓬壶”。在关中西部也很有名。

    据史志和这里的碑石记载,南昌宫建于唐代,因宫东的白鸡泉非常著名,所以被称为白鸡观。此地泉水甘美、风景秀丽、交通便利。邱处机师父王重阳及其师兄都曾在这里修道悟性,是全真教的祖庭和发祥地之一。浮梁人郑凤仪有诗赞曰:“蓬壶安可即,小有近诸天,径寂分樵响,断涧暗泉穿,未遇长春侣,谁从辩鼎谈。”南昌宫也是邱处机在虢镇地区的主要修道处之一。也许会有人问,邱处机多年居住在磻溪宫,为什么会来这里呢?究其来历,缘于一次溺水。据传,邱处机为了传道、讲道、学道,经常往返于磻溪宫和虢镇城之间的渭水之上。有一天,正值盛夏,天空艳阳高照,渭河之中水量很小,邱处机准备涉水过河,当行在河床最中心时,谁知渭河上游突降暴雨,涌下一股冲天巨浪(当地称之为齐头水),邱处机赶紧跑,已经来不及了,便被卷入渭水的洪流之中。邱处机在洪流之中拼命挣扎,一直被冲到下游七、八里已经无力挣扎。正在危急之时,突然看到一道祥光,感到腰部被人推了一把,他才趁势借着这股推力爬上了渭河北岸。邱处机爬上河岸之后,发现不远的地方就是师父和师兄救了他。邱处机既即感激师父、师兄的救命之恩,又担心在夏秋跋涉渭河之时,再遇上类似的洪水灾害。因此,在夏秋之际便在白鸡观内修道悟性,使这里成了邱处机的长居之地。后来白鸡观晋升为宫时,邱处机考虑到白鸡观是师父和师兄修道的故地,自己不宜沾光,出于对师父和师兄的尊重,又加上白鸡观因白鸡泉而得名,而白鸡在我国南方有贬义之嫌,便将其更名南昌宫,一直沿用至今。

    南昌宫原有寥阳殿、通明阁、雷祖庙、三官殿、净室、云馆等建筑及蔬圃、水磨、碑碣等诸多遗迹、遗物,其虽经“大跃进”、“社教”、“文革”等运动的破坏,仍保存较好,是陈仓区目前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古建群之一,在关中西部有不小的影响。

    ----磨性山。位于宝鸡市陈仓区虢镇西高泉村,西距南昌宫1公里,是邱处机在南昌宫修道时炼丹和磨练性格之处。据清代和民国的《宝鸡县志》记载:“山背依周原,前临渭水,山下有左右二泉,下流汇为莲池,夏日莲叶田田,荷花朵朵”,景色十分幽美。在其左泉边原有邱处机当年修建的炼丹房。相传邱处机利用这里的柴炭、泉水和汞石,炼出了真正的“仙丹”。磨性山主洞东有圣母殿,殿旁有池;丹房后有混元洞,洞中有二石,大如升,光滑圆润,细腻如玉。相传邱处机当年每日晨起,滚此石于山下,再掮之山上,每日往返数次,从不间断,以此来磨练性格,故俗称磨性石,而山则称磨性山,一直沿用至今。磨性山洞舍颇多。绝顶石墙如城,洞劈四门,中为三清殿,西为邱祖洞,明弘历十四年(1501年)重修。山侧原有元代圣旨碑、明弘治年重修碑、清乾隆重修碑和民国的千金药方碑,非常壮观。磨性山虽经“社教”、“文革”等运动,毁坏非常严重,但经过近年来的重修,已恢复了当年的规模,是陈仓区有名的道观。每年古历二月十五日,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赶到这里游览祭祀,使这里形成了虢镇城东规模最大的古庙会,也构成了以磻溪宫为主的邱处机道教文化圈。

    ----常宁宫。位于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城南的广播电视台和武装部院内。据宋代《图经》等典籍记载,唐以前这里就有道观,五代时被毁。宋初留有大殿1座、石像1尊及石莲座1方。石莲座上有百余兹,称此观是刘纲、张陵、樊夫人成仙之处。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严望之任虢县县令,规划修复此观,命岐山紫衣道士颛顼自忠主持修复工程。道士赵从谠行导引辟谷三十年,积藏道书十万卷,为常宁观修复捐资数十万钱。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此观修复全面竣工,定名为圣德常宁观,并立碑记载此事。

    金大定年间(11741180),邱处机在磻溪宫和南昌宫修道悟性来虢镇,常来这里学道、讲道和传道,并在这里小住。邱处机为了纪念此事,特题刻《水龙吟》词于观内虚亭之上,词曰:“凤鸣南邑清佳,大仙降迹行鸾地。琳宫宝阁,星坛月馆,槐阴竹翠。烟盖云幢,影摇寒殿,往来呈瑞。向虚亭东望,平川似锦,洪河泛,渺天际。山秀水甜人义。遍访村,各生和气。我不忍,轻归刘蒋(今户县村名),天地心肺。须待他时,暗淘真秀,育成丹桂。去长安路上,眠冰卧日,作终身异。”圣德常宁观主持尚志全、李志玄、张志清及凤翔府判姚志信等人曾对该观进行过重修。元至元六年(1269年),元朝皇帝敕赠丘处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尊号。至大三年(1310年),元朝皇帝又加赠邱处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因此,邱处机曾经居住的道观一律晋升为宫。常宁观也更名为常宁宫,一直沿用到被拆除的“文革”前。

    ----清溪宫。位于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原清溪乡政府驻地,其东距磻溪宫只有三、四华里,实际是磻溪宫的西院,是元代中期邱处机得意弟子道渊为纪念师父邱处机而建 ,巨鲸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据载,金朝明昌六年,由于邱处机接受了成吉思汗的邀请,拒绝与金朝合作,金廷为了报复,不仅禁罢全真教,而且派兵在磻溪观把门,禁止外人入内,邱处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便命自己的得意弟子道渊在今清溪宫遗址的西侧小山沟内设立了一个秘密的传道、讲道点,供人学道、修道。邱处机曾多次来过这里。元灭金以后,全真教得到空前的发展,邱处机弟子道渊等人在凤翔知府和宝鸡知县的支持下,由民众捐款,将其扩建成为一处较大的道观。由于其前临清溪河,所以被称为清溪观,后因邱处机被元朝皇帝封赠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其曾居住过的道观晋升为宫,故清溪观又更名为清溪宫。清溪宫当年规模较大,内有北极宫、玉皇阁、三清庙、全真堂等高大建筑,其碑石记载:“霖霖百楹,如峙如立”,使人可以想象出它当年的壮观。其主体建筑玉皇阁为九脊重檐歇山顶的三层古建筑,直到“文革”期间修建清溪公社革委会驻地时,才将其拆毁,其周围年过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对它有较深的印象。

    ----太公庙村。说起这个村名,人们都会认为太公庙村应该与姜太公有关,又怎能与邱处机扯上呢?其实,该村名与邱处机有直接关系。据传,邱处机在磻溪宫修道时,为了传道和办事,经常往返在磻溪宫与虢镇城的渭水之上,夏秋时还要涉水。有一次差点被突然爆发的洪水卷走。丘处机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便在夏秋之时,把自己修道悟性的地方迁至今南昌宫和磨性山。邱处机迁在这里不用过渭河了,交通相对安全了,但是又出现一个新问题,因为邱处机每年夏秋之际都要到钓鱼台主祭姜太公,隔着渭河怎么办?邱处机的弟子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就在南昌宫和磨性山的南部修了一座太公庙,隔河与钓鱼台相望,寓意在这里遥拜和去钓鱼台祭祀是完全相同的,又可避免涉水渭河时会发生的危险,可谓一举两得。后来在太公庙周围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村落,此村便以太公庙为名,一直沿用至今。邱处机当年建立的太公庙经过历代修缮,至今保存完好,它是邱处机崇敬姜太公的重要依据,也是邱处机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

点击数:3362  录入时间:2016/4/22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