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道可道、非常道

【杂侃】

     永春 林海原

 

    一想说道,在观念中似乎很高深,玄得无法用简单的词语来形容,譬如,单就隐士和修仙的道人便充满神秘感,何况是最高境界的道!

    不过,若要简单化形容,也可以,古语中就有一句形象的描述,就是讲解道的修行途径,即: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意思是,越是混乱局面和危险境地越是处变不惊和从容不迫,那种境界更接近道。

    在万物之中,最近乎道的形体,不需用语言去描述便可感知的,那就是水。古语有云,上善若水。水能缓能急,顺势从容,贵在持之以恒。而道的理念,简单概括就是如此,即所谓的道法自然,能在有形中化无形,也能在无形中显有形。

    而一般人的理解,以为道就是超然于世外,执着于荒野,独自苦闷地领悟。其实,这是对道的片面理解,道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这一点与禅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在生活中,只要用心感受,就可以体验到。譬如,人所共知的茶道。当一个人面对一杯茶从精细的分门别类再到专注地掏洗沏品,这个过程中,以有形中的动作加上无形中的韵味,便生成了道。而道的生成,关键不在于有无,而在于能否识别。假如没有修炼到那种境界,无法感悟道的存在,道便是俗物,从而被忽略,然后再去别的地方苦苦寻觅,终不可得。

    现在,一提起论道,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终南山的隐士。其实,这只是修行的一种,而且是比较浅薄的做法,原因在前面已经讲过。所以,要学道,并不必刻意去某个地方,在身边的地方静心潜修就行了,当一个人不被世俗所诱惑,能够处变不惊,不盲目追随潮流,不在善恶之间纠结,那便是近乎道了,自身的境界自然在有形的阻碍中化为无形的力量进行提升。

    禅也是如此的修行。当一个人能够分辨忠奸和善恶,不论身处何种境地,能够保持本真,无关乎风动或者旗动,乃至于心动,那便是禅。

    也许,有的人会说,俗世太杂太吵,无法安心学道和修行,其实这只是境界的差别罢了,境界未到,纵然选择一个清净地,也不见得就能修身养性成何种模样。

    反过来说,也许,有的人会说,荒芜人迹的地方才能最彻底地领悟出道的理念与这个俗世千丝万缕的关联。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用身体的折磨去解开心中的困惑,从而得到精神的解脱;可所悟出的道并不全面,也不是真正的道。

    讲到这里,观念似乎很玄,与俗世的理解正好相反。而我还想说的是,道,本身就是玄学,需要理解的就是逆向思维,如果你遵循常理,那就无法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道。

    而什么是玄学?玄就是思想的界限有悖于常理又能是一种全新的正确的理论。简略而言,就是你以为是极限的东西,其实那才是另一个起点的刚开始;或者说,你以为是正面,其实那是反面。为什么会得出如此相反的概念呢?因为过去的观念和现在的环境欺骗了你的思想和眼睛,导致幻境成现实,现实变幻境,而这简单归纳起来就是玄学。知道其玄,就要在玄中得出正确的结果,分辨出问题的本质,不受其困扰。

    《道德经》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的就是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个阶段自然有一个阶段的变化,而道的本身就是这个概念,你不必去执着,像那流动的水,可千回百转,也可静无声息。

    身处俗世中,大部分人会认为,道和禅是很高深的东西,我们领悟不了,努力去过好生活就行了。其实,如果你真能捋清生活中的各种繁杂的关系,做到:和谐而不紊乱,平和而不激烈,感恩而不怨恨,成熟而不幼稚,宽广而不狭窄——那本身就已经做到真正的道或禅了,用不着再刻意去追求,更无须执着去领悟什么东西。若是还刻意去追求,执着去领悟,说明本身还欠缺道或禅的涵养,所以才需要去修行,就像现在的我一样。

   

点击数:2036  录入时间:2016/4/9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