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家奥修与《道德经》
郁龙余 中国社会科学网
核心提示:在全世界的研究者中,奥修独树一帜,为《道德经》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在古代,印度除了从中国传入各种技术之外,也从中国传入典籍。最早传入印度的中国典籍是《道德经》。在中华民族的众多典籍中,《道德经》号称“中华第一经”。唐代,玄奘等人奉皇帝之命将《道德经》译成梵文,并传入印度,是《道德经》在印度传播的第一个春天。然而此后一千多年间,《道德经》在印度似乎湮没无闻,直到当代才重新吸引了印度学者的注意,印度哲学家奥修(1931—1990)就是一个代表。
广泛传播《道德经》
奥修出于职业需要,对《道德经》和《庄子》作出淋漓尽致、纵横捭阖的阐释,令世人大开眼界。他对《道德经》的阐释和推介,使得老子和《道德经》不但在印度,而且在全世界愈加广为传播。在他的学术生涯里,有关老子和《道德经》的著作不在少数,译成汉文的有《道德经心释》(上下)、《老子心解》、《天下大道:道德经中的哲学与智慧》、《老子道德经》。在奥修的其他著作中,论及老子的就更多了。作为一位印度哲学家,他为何对老子如此钟爱呢?
印度圣贤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闭门苦修,一边冥思一边著述,如室利·阿罗频多(1872—1950);一类是四处演讲开示,在与门徒、听众的交流互动中著书立说,奥修就属于此类。他在印度国内外到处发表激情的演讲,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东西方所有哲学大家。对东方尤其中国的哲学大家,奥修更是心仪已久。由于语言的限制,他只能通过英译本研究《道德经》。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老子的兴趣,反而使他对老子更加崇敬、爱慕,甚至将自己的住所命名为“老子屋”。奥修是一位演讲家、精神导师,不是一位翻译家、注经家。他对老子和《道德经》的理解,一方面来自他能见到的各种文献材料,另一方面出自他演讲的学术需要。也就是说,奥修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汉学家,不会咬文嚼字。正是由于他善于扬长避短,以自己全部的知识储备和独特视角、天马行空般的叙事风格、故事和断言相结合的论述方法,使得他对老子和《道德经》的阐释独具匠心,洞烛精微。
兼具两种风格
印度学者有两种风格,一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种面壁沉思,洞见深邃。奥修兼具这两种风格,但以第一种风格为主。因此,他的著述一方面海阔天空、恣肆汪洋;另一方面又别具慧眼、精义独见。本来以精深见长的《道德经》五千言,在奥修那里成了一个长风万里的老子世界。在他的这个学术世界里,道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诸教互参;老子、佛陀、大雄、耶稣、穆圣,诸圣齐会。
中国学者也许对奥修阐发《道德经》的做派不以为然。但是,学术没有国界,经典已经走出语言。误读、错读也是一种阅读,曲解、误解也是一种理解。与其说奥修对《道德经》的阐释存在大量错误,不如说他创造了一部印度版的《道德经》,为人们解读老子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
与老子融为一体
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凡是想成圣成道者,都将自己与神或天联系在一起,说自己是神或天的使者、代言人。这种做法,在印度叫“梵我合一”或“梵我一如”。奥修说他21岁时开悟,接触《道德经》并以此开讲弘道时,他不是以一个阅读者、接受者、闻道者的身份,而是以圣人老子的身份出现的。
阐发老子,固然是奥修学术整体的需要,也说明老子之“道”对他有着巨大吸引力。但是,奥修这位精神导师,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在口若悬河阐述老子的形而上学之时,却有着一个形而下的具体目的,教导人们要认真面对生活。
大家知道,印度文化是一种悲观文化。许多人厌世,一心想着出世,不肯积极、认真面对人生。那么,老子的“无为”思想会不会加剧这种情绪呢?这是奥修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因此,他一再强调:如要修天道,须先修人道。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应该将各方面的工作做好。他告诫信徒,他“虽然崇尚老子的‘无为’,那是针对修行面而言的真理。人生还有另外一面——工作。在工作上要有计划,有安排,才能成功。……不要因为了解奥修在修行面‘无为’的真理,就变得没有工作能力,这不是正确的人生”。
奥修之所以强调要全面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是因为他担心“无为”很容易被错误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在中国发生这种误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儒表道里,有一个经世致用的儒家对道家进行平衡。印度的情况则相反,需要的是强调坚定、果敢、勇往直前,不然整个文化就会失去平衡。奥修在《道德经心释》中反复强调这一点,旨在努力避免可能会出现的不平衡。应该说,奥修的做法体现出这位哲学家思想的缜密与深邃。
哲学插上文学的翅膀
故事为文学之母。利用故事来吸引信众,是印度所有宗教、社团的通则。奥修集哲学家、演说家、文学家于一体,他的每一次演讲都离不开故事。他对《道德经》的阐释,依然离不开哲理与故事的结合。
在奥修那里,哲理是鸟,故事是翅膀。鸟无翅膀不飞,翅膀无鸟则废。在古代印度,佛教徒很早就发现了故事的作用。奥修像他的先辈一样,熟练而尽情地使用故事这种文化交流的极佳方式。在《道德经心释》中,他得心应手地讲述了许多故事,有的是印度土产,有的故事则来自中亚、欧洲和中国。《道德经心释》成了世界故事荟萃,各国的知名故事在这里亮相、交流。他曾经选用了一个名为“皇帝和宰相”的中国故事。这个故事几经辗转,在他那里已经颇有华洋结合的味道。
奥修善于运用故事,将深奥的哲理阐述得清晰易懂。“为无为”,是老子的一个高深而伟大的思想。奥修说:“在行动当中,要无为,这是老子最深的奥秘。”他在揭示这个“最深的奥秘”时,就运用了一连串故事,其中最核心的是世界著名的“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故事。他打破时空界限,将全人类的故事为其说理所用,手法纯熟高妙,实为中印文学交流史上一段佳话。
以无法为法
奥修和他的门徒都认为他是现代的老子、佛陀,这种身份定位表现在演讲和行文时,就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这是奥修行文的总体风格,也是由他的身份、才华和本性决定的。他在演讲和行文中的章法就是无法无章,以无法为法。他著述的《道德经心释》分上下两卷,上卷十章,下卷九章,每章都以老子语为章名,有的不是老子原话,而是从《道德经》抽捻而成。奥修对《道德经》的心释,大体分两种形式,凡是单数章,先引一段老子语录,再进行阐释;凡是双数章,则完全用访谈即回答提问的形式展开。
在单数章中,由解读老子语录开始,然后逐渐展开。为了突出重点,他不断重复老子的话,在重复中不断向前推进。每一讲的标题都是老子的,所引语录也是老子的,但阐释发挥则完全是奥修自己的。在双数章中,又是另外一幅景象,除了标题是老子的,讲述的内容则与老子关系不大,有的甚至完全无关,他对每个问题的回答也详略不一。回答听众提问,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奥修是在论坛上出道的,自然而然,他喜欢挑战,正是在论辩和演讲生涯中,他练就了一身敏捷灵活的本领。
在全世界的研究者中,奥修独树一帜,为《道德经》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