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战争就没有"小国寡民"的悲惨社会
——解读<老子>八十章
刘颂楣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輿,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鳮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解读
得出"小国寡民"是「桃花源」式烏托邦"这个观点,是出自对<老子>八十章的解读。古今注家一边倒地持这个观点,只是说法不一,大同小異。説烏托邦也好,说恢复原始社会也好,所有加在老子身上的不实之词,却都与八十章的文义无关。没有弄清原文的本义,却针对原文发表了与原文本义不相干的言论,豈不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古今注家发表的这些言论只能证明注家们没有看懂八十章,只有把对八十章的传统解读颠覆过来,还八十章原文的本来面目,才是对"小国寡民是「桃花源」式烏托邦"这个观点最有力的反驳。
"小国寡民",把"小"和"寡"当作动词是对的,这样才能使"小国寡民"成为一句话,可独立存在,不然它就是下一句的主语了。如此一来,"小国寡民"就解释为:使国小,使民寡。这两个"使"的主语是誰?传统的解读者认定这是老子的主张,主语当然是"老子",老子使国小,老子使民寡。当时老子所处的时代正是诸侯国相互兼并的战乱时期,一些小国、弱国在兼并中领土己经越来越小,人在战乱中死亡的越来越多,活下来的却变成了孤寡。面对这种局势老子还提使国小,使民少,这不是在鼓动战争吗?何谈「桃花源」式烏托邦?如果老子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主张,不但要遭到小国的反对,更会遭到百姓的痛駡,除非老子是战争贩子。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他非常清醒地看到当时局势的战乱,百姓的苦难,他只有哀叹:如果没有战争该有多好啊!八十章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的。
"小国寡民",它省掉的主语应该是"战争",它的意思是对当时战乱局势的描述:国土越来越小了,人口少了而孤寡百姓多了。因为是战争使国小,是战争使百姓少而孤寡。
老子想往的社会是无为而治的社会,是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社会。不是什么"小国寡民"桃花源似的乌托邦社会。没有战争的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本章就是对没有战争的社会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这一句是读懂本章关键的一句,而"什伯之器"是关键的关键。对"什伯之器的解释,"俞越说:'「什伯之器」,乃兵器也。<后汉书宣秉传>註曰:「军法五人为伍,二五为什,则共其器物。」其兼言「伯」者,古军法以百人为伯。<周书武顺篇>:「五五二十五曰元卒,四卒成卫曰伯。」是其证也。「什伯」皆士卒部曲之名。⋯⋯徐锴<说文繫传>于人部「伯」下引老子曰:「有什伯之器,每什伯共用器,谓兵革之属。」得其解矣。」'"(引自陈鼓应<老子註译及评价>三五九页)。"'什伯之器',乃兵器也"当属正解,只是传统解读者不采用罢了。笔者采用"什伯之器"乃兵器之说。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其"使"是连词,释义:假若,假使,如果;这前分句就可理解为:"如果軍队有兵器而不用";这意味着兵器不用就是不打仗了,不打仗就是没有战争了。下一分句就是对这个假设,作出的判断:"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重死"不是畏死,而是"使民重死",这是说使百姓不轻易去死,即如果没有战争,使老百姓活得长久。因为战争,老百姓去当兵而死于战㘯,不当兵的老百姓会遭侵略者的屠杀而死;如果没有战争,这两个死亡的原因就没有了,所以称"使民重死"。"不远徙"是不向远方迁徙;因为战争,在战区的老百姓被逼携老牵幼,运离家乡向没有战事的大后方逃难。如果没有战争,老百姓就不会远离家乡去逃避战难。只有战争或严重的自然災害如水災、旱災,瘟疫,才有老百姓逃难的发生,而本章指的是战争。
"虽有舟輿,无所乘;虽有甲兵,无所陈。""舟輿"指战船,战车;"甲兵"指披甲的士兵;两句解读为:虽然有战船、战车,(因为不打仗了)也没有士兵乘坐;虽然有士兵,(因为不打仗了)也不需要佈置军队镇守了。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一段是在描述如果没有战争带给老百姓的是和平生活。"使民结绳而用之"的"结绳",是指原始社会在没有发明文字的时候,在一根绳子上打结,用以記事。"使民复結绳"是说,使老百姓回复结绳时代。传统的解读者就是根据这句话,说老子复古,搞历史的倒退。传统的解读者难道不是在断章取义吗?为什么没有看见后面还有三个字"而用之"?这三个字"而用之"非常关键,有了它就可以完全否定对老子搞复古,搞历史倒退的不实之词。現在就可以把"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全句解读出来,以恢复其本义,这就是:(如果没有战争,)使老百姓恢复結绳那个时代享用的和平生活。结绳时代有怎样的和平生活?下文作了具体的描述,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把它译成白话文就是,老百姓无论吃什么食物都感到香甜,无论穿什么样的衣服都觉得漂亮,无论住什么样的房屋都很安适,无论信奉什么样的习俗都让人快乐。以上描述的就是结绳时代老百姓实际的生活状况。如果没有战争就能使老百姓过上結绳时代这样的和平生活,"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老百姓来讲,实实在在的生活就是像上面描述的那样过得舒坦,自食其力,自行其乐而满足;不是说山珍海味就是甘食,不是说穿绫罗绸缎就是美服,不是说住高楼别墅就能安居,不是说有高雅的习俗就能快乐,凡事要因时、因地制宜,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与本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重要的是保障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才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平生活。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邻国相望"是什意思?不打仗了国与国和平相处,边境也是一派和平景象,边民互通贸易,通婚,探亲,所以边民互相走动,互相探望,这就是"邻国相望"。在和平时期,边境口岸是开放的,边民可自由往来,能听到鸡鸣狗叫之声,这是何等安宁繁华的太平盛世。"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老百姓活到老死,即自然的离世,也不会发生因避难而逃往他乡。这一句和"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是相呼应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战争,老百姓可以活得长久,也不背井离乡,一直活到老死,都不会发生在逃难中往来。这一句又是对"小国寡民"的回应:如果没有战争,也就没有侵略者来抢占土地,国家也不会变小;如果没有战争,老百姓就不会死于战㘯、战乱,而是活得长命百岁,加之生活安定,人丁就兴旺,人口也会渐渐多起来。如果没有战争,小国就不会变小,孤寡百姓也随之消失。
老子为什么在书的最后写上这么一章?在第二章讲的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是古代哲人借圣人之口提出的主张,以"无为之治"使全天下变成没有美丑、善恶之争的和谐社会,可是,现实社会并未采納古代哲人的主张,而是反其道而为之,使社会变成了时下你争我夺,战乱不勘,"小国寡民"的社会,这是为什么?老子在写书的时候,不能不对这个"为什么"作点交待,所以,老子写出了这第八十章。老子认为时下的"小国寡民"应归罪于战争,如果没有战争,人民就会过上像结绳时代那样和平的生活。这种生活也只在"无为而治"的社会里才有的生活,这种生活一直延续到尧、舜、禹时代,随即进入阶级社会。
这种"无为之治"的社会为什么不能一直延续下去?老子认为天下人不是百分之百的人都信「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不信「道」者侮「道」,他们是极少数有权有势的人,所以"大道废,有仁义"这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国家政权被窃国者以武力抢占了,为了满足他们的占有欲,享受"余食赘形"的生活,窃国者首先废弃了"无为之治";为独揽大权实行专制统治,以"仁礼制度"取而代之,从此出现了"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的社会。为什么窃国者成为统治者以后,就牢牢的把握了政权呢?一方面统治者建立了強大的专政机器,包括军队、警察、刑法等,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进行侵略;另一方面统治者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以天子下凡来欺骗人民,并利用一些所谓的圣人編造仁礼教义,从思想上教化人民俯首贴耳听命统治者的统治;又以"仁礼道德"为晃子推行封建等級制度,取代老百姓自然维护的父慈子孝;还极力推崇投机钻营,强取豪夺,給社会制造混乱,统治者就是以这些手段,維护了封建专制的统治。所以,老子提出來要"绝圣弃智"、"絶仁弃义"、"絶巧弃利",才能推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无为之治"。
怎样才能实现"三绝三弃"呢?老子在本章特提到"什伯之器",既然统治者能使用"什伯之器"把人民搞得家破人亡,老百姓为什么不可以也拿起"什伯之器"反抗统治者呢?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所以,老子在本章暗示,人民只有拿起"什伯之器"以正义战争反抗窃国者的统治,人民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政权,让"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圣人来治理社会,才能实现"无为之治"。
传统解读者以为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乌托邦社会,是以没落贵族的身份逃避现实,为时代开倒车?这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老子深知"无为之治"早在他一千多年前就废弃了,他也深知"无为之治"为什么被废弃,但是,老子仍坚信"无为之治"是正确的;他更坚信只有推翻"仁礼之治",才能重启复民利,复孝慈,复民安的"无为之治",而唯一的手段是由人民拿起"什伯之器",推翻窃国大盗,夺回属于人民的权力。他把这一切都写在了<老子>书中,让他的思想流传后世,并寄希望于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