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修道德”思想的当代启沃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22日 06 版)
老子“修道德”的哲学主张中,包含了深刻而富有启示意义的思想,它对今天我们正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少借鉴意义。
从道德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意在构建一个道德的社会,培养有道德的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着意于宏观的、整个社会道德生态和文明水平的涵育,意在建设一个有道德的社会,一个人民生活幸福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着力于公民个人美德的培植,凸显人的价值和尊严。
而老子“修道德”哲学所关切的,也正是社会的有德和个体的“知足”德性,其间的启沃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展示了人类美好社会的德性要素,蕴含深切的人文关怀,凸显了意义的坚守和对物欲的超越。
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和“知足”思想中,固然也含有贵弱尚雌的所谓“阴柔哲学”,但其对物欲的克制,却反衬出老子竭力淡化人的“物交物”的“小体”属性,防止物欲遮蔽人性,或导致人性的堕落;相反的,是着力提升人的“大体”,即人的精神性,使人超越物化的粗陋存在,而展现出人之为人的灵性和卓越性。
众所周知,我们的时代正面临着深刻的精神迷茫和道德危机,物欲正挑战着意义,欲望正蚕食着希望,当此之际,老子修道德哲学中的尖锐物欲批判,不啻为一服有效的清醒剂,它使我们清楚物欲固然是必要的,但决不能任其泛滥,更不应任其遮蔽人性的光辉。而在物质主义盛行的时期,对物欲更应警惕,更应在物的丰盈中,突出“修道德”,坚守意义和理想。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胡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