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运化:《道德经》之精髓

运化:《道德经》之精髓
来源:辽宁日报

  看点
  老子的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欧洲从19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请看辽宁大学教授毕宝魁解读《道德经》(下)。
  “道”:宇宙之源及运行规律
  《道德经》分上下两册,共81章,5000字左右。目前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郭店楚简本,大约是公元前300年前的本子。其次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本,大约是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69年的抄本。最晚在公元前300多年前,《道德经》已开始流传。至今流传的版本有汉河上公《道德经章句》本,严遵《道德真经指归》本,张道陵《老子想尔注》本,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本,唐傅奕《道德经古本》,宋以后的版本较多。
  如果从内容上概括《道德经》,便是“道经”和“德经”。 “道经”是讲形而上学的,是阐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大道理的。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作为“道”,它恍恍惚惚,其中有“象”有“物”,而在窈兮冥兮中又有“精”,有“信”。其中的“象”和“物”则是物质的,而“精”和“信”可以理解为精神层面的,或者说是心理方面的。故有人说老子是唯心主义者,但“象”和“物”很明显是物质,有人说是唯物主义,但“精”和“信”又是强调心理作用的。故老子既不是唯心主义者,也不是唯物主义者,而是自然主义者。
  老子还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说他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勉强给它起个名就叫“道”。老子“道”的第一个意义便是形成宇宙的最原始的物质。庄子对老子思想理解比较深刻,他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长的木棒,每天去掉一半,30万年也不能竭尽,即还可以去掉一半。这实际是非常深刻的无法驳倒的道理。因此,老子“道”的最原始意义即指构成宇宙的最原始的东西。
  “道”的第二层意义便是宇宙秩序和运行规律。宇宙秩序是自然生成,其运行规律有条不紊,永恒运动,那种动力不知来自何方,故极其神秘美妙。所以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如果用无的角度来观看宇宙之运转,真是太美妙了。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德”:自处和相处的智慧
  “德经”是讲人类社会如何自处和处理各种关系的智慧。
  “德”字本身便具有人文色彩。最初的德字就是上下结构的 “直心”,是会意字,最原始的“德”就是正直的心。民间经常讽刺那些不地道的人为有“钩钩心”,有“花花肠子”,其实都是从不是“直心”这个意义上生发而来。最可交往的人是具有“直心”的人。后在左边加个双立人旁,而这个偏旁便是走之旁即辶的省略,即与走路有关系,德的本义便是通过正直的心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
  在老子和孔子之前,夏商周三代以来,贵族便十分注重道德建设了。道德是贵族阶层最高的心理追求和外在的行为准则,是贵族统治者的行为规范。
  周公在《尚书·酒诰》中明确说:“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 ”类似的话在《尚书》中还有很多例证。 《左传》中著名故事《宫之奇谏假道》中说,“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物。 ’”连续用四个“德”,无论是鬼神还是百姓,都亲近依据“德”。楚庄王问鼎的时候,王孙满回答道:“德之休明,虽小,重也,”也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老子的“德”,便是对这些历史先哲思想的继承,在理论主张上和孔子有许多相同或近似之处。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慈”便是仁慈,与孔子提倡的仁完全一致。 “俭”便是节俭,节用而不奢侈,和儒家、墨家的主张完全一致。 “不敢为天下先”是低调,不居功,不骄傲,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之意。和儒家的学说也完全一致,这就是孔子经常提倡的“礼让”。
  “运化”是核心
  《道德经》最核心的精髓便是“运化”。首先是“运”。宇宙是人类待解之谜,无数的天体在虚空中呈现各种不同的形态,其运行的速度和轨道各不相同,在无限的空间里有规律地运行,这便是运,永远的运,在运行中地球上的万物都在发生变化。凡有生命的动物植物,运行到一定周期便会发生质的变化,有生有死,这是自然规律。
  人从出生开始便进入“运”中,不管你愿意否,要跟随天地的运转而“运”起来,即我们常说的“过日子”。就在“运”中逐渐长大衰老,最后死亡而化为另外的物质,这便是“化”,这也是规律。如果真正理解了运化的道理,就知道人应该怎样生活了。身外之物永远是你生命的附属品,不应为此执着,而要顺应自然规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是多么高明的论断!不失其所便是不离开人之本性,不离开你应该尽的人生责任,而死后还被人纪念着才算是最高的寿。老子离开我们2000多年,我们依旧在读他的书,揣摩他的话,体会他的思想,这才叫寿。□毕宝魁

点击数:2540  录入时间:2015/7/14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