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老子的信德观及其德育价值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第201411期 作者:刘峻杉
   
    作者简介:刘峻杉,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北京100048
   
    内容提要:老子所言之"信"既包含了先验世界本体论意义上的忠信,也包含了经验世界的交往意义上的诚信。信德以同一性为特征,具备对仁义礼智四德的整合性功能以及带动提升的超越性功能。老子信德观指向的人格气质修养需要重视"尊道贵德"的忠信,在日常生活中从诚信开始积淀个体的内在同一性,由此将收获希望和踏实感。老子的信德观启示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需要重视培育信德土壤,加强制度信用的建设和维护,促进信德与智慧相结合,导人以正信而不是迷信和盲信。
   
    关键词:信仰 道德 同一性 整合性 道德建设 道德教育
   
    标题注释:本文为201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老子的道德系统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聚焦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学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信"是中华道德文化中的重要命题。《说文解字》说,"信,诚也"。《白虎通·情性》说,"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与"信"相关的内容如"信仰""信任""信念""信心"往往都被认为是维系社会发展和个体幸福的关键因素。万俊人认为,在伦理学的理论构成中,终极信仰的超越层次属于道德形上学范畴,社会实践的交往层次属于普遍性社会道德规范范畴,而个人心性的内在人格层次则属于美德伦理或个人道德的范畴。[1]
   
    在信仰层面,有学者提出,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顺天应人的圣王结构,以至于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潮中出现了五大宗教替代思潮,如伦理代宗教(梁漱溟)、美育代宗教(蔡元培)、科学代宗教(陈独秀)、哲学代宗教(冯友兰),最终建构了一种以革命主义为信仰核心的民族国家建设运动。但是中国的人心问题或信仰问题,仍然缺乏一个真实的神圣基础值得挂靠,缺乏真实的社会实践基础和构建信仰认同的社会共同体。[2]信仰既有其个人生命意义上的缘起,同时从社会群体生存角度看,也是社会交往的需要。在新时期,信仰问题的重大困境在于源于信仰这两大起源而产生的信仰两大功能难以整合。[3]在信用和信任层面,有学者提出当代社会的诚信问题是一种道德危机,体现在人的生活空间、制度空间与交往空间三个层面。食品安全等问题构成人的生存风险与消费焦虑,制度供给不足和执法不力导致约束机制失效,"杀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造成个体的孤独感。[4]在个体的人格心理层面,正如奥尔波特所说:"每个人无论他是否具有宗教倾向,都有自己最终的假定前提。因为这些前提对他来说是真实的,这种假定前提不管是被称为意识形态、人生观、观念或者仅仅是对生活的一种直觉,都对属于他们的所有行为产生了创造性的压力。"[5]
   
    "信"字在《老子》的七个章节中出现过。从"信"的对象和用法来分析,老子所言之"信"包括两类信,一类是先验世界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忠信,一类是经验世界的交往意义上的诚信。老子的信德观提示了"信仰""信任""信念""信心"这些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统一和联系起来的,但是相关研究还并不多见。本文尝试从《老子》文本中归纳和总结老子有关"信"的思想,希望能对上文提到的问题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二、老子的道德系统中的信德
   
    (一)老子信德观的本体论色彩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老子思想中的"信"具有本体论的色彩。帛书《老子》第一章中就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①这一段文字实际上言简意赅地构建了老子思想中的道德体系。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句中的"信"的解读,需要重视"忠"字的意义。何怀宏指出,先秦人较少说"诚信"而多言"忠信"或直接说"信",而且先秦"忠"的意思没有后来"忠君"的特定义。[6]例如,《国语·周语》说,"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周礼·大司徒疏》说,"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谓言出於心,皆有忠实也"[7];《周礼·春官宗伯下》说,"中,犹忠也,和,刚柔适也"[8]。熊春锦认为,"忠信之泊"的"忠"与"中"通假,而老子思想中的"中"从"中气以为和"的角度来看,是来自于没有朴散开的"德一"。[9]虽然此处的"中气"已经处在"二生三"的阶段,但是"二生三"只是阴阳在德一的调控下组合而成的新模式,即"阴阳中"。②《左传·文公元年》说,"信,德之固也"。《白虎通》说,"土尚任养万物为之象,生物无所私,信之至也"。吴澄认为,"德犹地也,忠信为土,四端所资"。[10]熊春锦提出,老子思想中的下德状态是指"德一"的本体朴散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子系统。[11]"忠信"指的是"信德",五行属性是土,寄旺于木德之仁、金德之义、火德之礼和水德之智当中,给这四德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为这四德奠基,它很自然地分派到这四种德性里面,去烘托他们,使他们能够发展、产生作用。当社会滑落到礼德时期以后,这个"信德"已经随着"仁义礼"三德的相继丢失,也同样地丧失了四分之三,因此说此时信德很薄。[12]
   
    帛书《老子》第65章中说:"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鸣呵!中有请吔!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这一段文字可视为老子对"道"的状态的一种直接描述。老子描述的通过坐忘和玄览观察体验到的"道",其中不仅有象有物,而且包含着至信,这是"道"的属性特征。
   
    (二)信德的同一性特征
   
    这里所说的同一性指的是事物发展前因后果之间的必然一致的联系。道家思想具有天人合论的思维特点,所以其概念和理论往往遵循着从天道推演人道的逻辑顺序。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在老子的宇宙观里,世界就是从最初的道"无"德"一",继而化生阴阳的属性,阴阳属性在"中气"的聚合作用下,构成化生万物的基本结构,然后继续不断向着更复杂的结构发展变化,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世间万物。大道化生万物气象万千,但是万物最终又必然回归"道"的至虚,所谓归根复命。③这是老子思想中的"常道"范式。在道生一、二、三、万物的常道范式中,伴随着不断化生的复杂化,万物也会受到越来越多各个层级规律的限制,不仅要受道、德一、阴阳、五行的限制,还要受到因固化而产生的其他众多的限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道与德始终保持着对万物发展的最高支配力,因而对万物发展具有终极的一致性力量。这意味着无论是人们已经揭示的必然和规律,还是有待于去揭示而暂时只能视作偶然和混沌的现象,在老子思想中,都是有着终极意义上的必然性和一致性的。但是道生德养所决定的这种一致性却又变化多端④,因为其根本机制是"无中生有,道法自然",因而并不会导致像将任何有形、固化的概念和思想放到最高点那样所必然产生的僵化和强制。
   
    《黄帝四经·经法》说:"天执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进退有长,数之稽也。列星有数,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信者,天之期也。"在黄老思想看来,既然日月星辰所代表的天道都是有规律可循,按照一定的规则法度在运行,以此为基础才有着人类发展的可能性,那么人道规律自然应该效仿天道,持守这种同一性、一致性的信德。帛书《老子》第38章说:"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弹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无论是"道生法",还是天道、德性所衍生出的"天网",其中都包含着同一性的法则规律,这种属性才能保证无论是对道法的遵从信守还是对道德的实践,最终都与对大道的探求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而不至于南辕北辙。信德的这种同一性的特征和功能维持了事物、人事发展的有序和连贯。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人类社会,如果缺乏了这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同一性,那么世界的发展无疑会陷入混乱和无规律可循的状态。这种同一性是纵横交错、隐显交织的,因此会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甚至局部、片段时间内的非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使得世界的自组织成为可能,保证了宇宙和人事在向着越来越复杂方向发展的时候还能保持足够的有序性和规律性。
   
    《白虎通》说:"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是也。"[13]信德的这种专一不移的同一性,可以体现为个体内在思想、气质、人格的一贯性、一致性,也体现为人际交往中的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人类社会规则制度的一视同仁和信用力。
   
    (三)信德的整合性、超越性功能
   
    老子宇宙观里还存在着"非常道"的范式,即"反也者,道之动也"。这种"非常道"范式是从万物的"生成住坏"的循环中向着反方向而运动,万物从表象上的复杂斑驳向着实质性的朴素回归,内在的道德属性随之得以升华和纯粹化,所谓返璞归真。在这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信德是起着基础性的整合承载作用的,这是信德的另一个特征和功能。信德的整合功能,既像土壤能够滋养和承载树木生长一样,又像黏合剂,可以将仁义礼智这五德之中的其他四德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而不至于产生相互抵触、分崩离析的结果。
   
    帛书《老子》第72章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贰;德不贰,复归于无极。"⑤通过"恒德不离、恒德乃足、恒德不贰"三个层次的复归与跃迁,从五德朴散、充满斑驳杂质的下德状态,通过重德修德而提升至德性具足和德性纯一的状态,最终达到"无极"所代表的"道"的境界。这个过程中仁义礼智信五德的补全是前两个阶段的要点,而信德的承载和整合功能,又是其他四德能够充实和回补的重要基础。
   
    有学者提出,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就是道德信仰形成的内在过程和机理,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涉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人格等问题。[14]信仰对道德有论证、聚合、圣化作用。[15]老子的信德观也许有助于我们在信德的整合功能方面向着更深入的方向迈进。
    三、老子信德观指向的人格气质特征
   
    (一)尊道责德的忠信
   
    在老子思想中,宇宙万物都是虚无的"道"所化生、"德"所蓄养而形成。有形器物的生成,也都是因为道与德在有质无形的"炁"的层面的注入与主宰。所以万物光明正确的生存发展之路,是运用"尊道贵德"的原则自律、修养和实践道德。⑥"德"是"道"的显化和最高代表。"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第68章)具备"德"的品格者,"道"就会助之以"德"的力量与能力;与"德"的品格属性相违背者,"道"也就会弃之而去。既然形而上的"炁"对形而下的"器"具有支配作用,那么"德"以人的方式通过言行和思想等元素显现,就成为伦理意义上的德性或品德。因此,对于万物之一的"人"来说,"德"具有天德和品格两个维度。品格性所表现的,是经验世界伦理道德的价值性。依据这种外显的品格性的特征,才使我们能够讨论、研究、实践这个"天德",从品格性去反证出内在的品质与天德。[16]所以说老子提出的"尊道贵德"是一种超越宗教和意识形态的道德信仰,老子的天德观也代表了先秦时期的人们对德性的一种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认识。[17]"尊道贵德"的这种忠信联结了经验与先验,帮助人们在探究大道过程中面对"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隐无名"(第3章)等与经验世界相反的现象时,可以有所依凭,而不至于迷失方向。现实生活中,德福一致的因果规律未必在有限的时空中得以全部体现,人们是需要借助"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第44章)之类终极信仰来帮助自己树立信心与信念的。
   
    帛书《老子》第61章中说:"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案有不信?"⑦老子认为对于最高境界的"道",无相无形,行玄德而不留痕迹,最接近其境界的人可以感知到其存在;其次的人主动亲近和赞美她;再其次的人半信半疑,但也心存畏惧;还有一部分人则完全拒斥她的存在,甚至禁止别人相信。这种离道越远而产生的信德损失越多、越来越不足,就是各种不信所产生的根本原因。这可以解释"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第3章)。在老子看来,上士、中士、下士之所以闻道之后能产生迥异的表现,其关键原因正在于内在信德处在不同的水平状态,由此决定了其心意与"道"产生何种共鸣反应,因为"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第68章)。道不会有人心的执著,道法的是自然。
   
    尊道贵德也体现为对"真"的信念和追求。"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第17章)老子认为道德的修养,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达到一种与道相通、"复归无极"的境界和状态,他称之为"真"。老子追求的"真"是把德性补全,由下德回归上德与道的过程。老子是以"德"作为万物的尺度以及"真"的标准,体现于"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第67章)。
   
    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辩证法思想,他启发人们不断地以超越性的视角来看待善恶、有无、高下、强弱等二元对立的概念和局势。⑧当我们处在这样二元对立中的一方时,想要跳出己方的局限,往往需要借助"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中的"中气"所蕴含的"尊道贵德"的信念,这种超越性信念可以帮助人们校准心意与动机,在新的关系模式中寻找与对方可能的共同价值基础。
   
    (二)交往中的诚信
   
    交往中的诚信贵在言行一致,口不欺心,不谎言欺诈。这将有助于保持人格的内在一致,因为任何欺骗都首先是对自己内心的欺骗,任何失信首先损失和破坏的都是自身信德的纯朴。在老子看来,失却诚信所带来的这些损失要远远大于因此而获得的利益,如他所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7章)所以,老子的圣人之治的取向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47章)。老子并非不关注世事,但是他始终认为外在的世事与内在的德性基础有着必然的联系,个体的身心系统也像一个国家一样,外在事情的麻烦和混乱是内在德性混乱的结果和反映⑨,因此他提醒人们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外在的利益得失之上,需要重视从内在德性的发展动态以及天道规律的时宜来解决问题。尽管这两者对于一般百姓而言都是"黑箱"的内容,需要通过不断重德修德而逐步接近感知。但是老子指出了这样一个方向,认为只有"知其白,守其黑"地兼顾内外来修养和治理,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更好。因此,不要轻视诚信所带来的正向作用,也不要低估失信所带来的对身心内环境的破坏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言行一致,对允诺能够以诚信一以贯之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即便人们重视诚信,而客观上事情的发展往往会超出允诺时所能预料的范围,很多失信的事情往往在允诺的当时就已经注定了将以失信收场,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反而会增加它的难度。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轻易允诺本身就是一种信德缺失的表现,因此善良的人们需要对此加以警惕和预防,而不要轻信这样的承诺和诱惑。所以老子提醒人们"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重视交往中的诚信就要从允诺的慎重开始做起。圣人行事,自始至终注重信德,存有忧患意识,不敢自大而疏忽,这样才能确保承诺不失,难事也变成易事而得以解决。⑩以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之道看来,圣人是可以做到超越自我而以百姓之心为己心的,于是无论对百姓中的善者善行还是不善者的恶行,圣人都能做到以善来因势利导;无论百姓中那些忠信道德待人诚信的,还是背弃道德诚信的,圣人也都能以道和德境界的一以贯之来回应和引导百姓。这是因为圣人已经具备将百姓都视作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一样的胸怀和大爱,所以对百姓的各种表现都会报以孩童般稚雅的微笑。(11)
   
    诚实可信的语言纯朴厚道,是不需要用华丽来装饰的,相反,那些华丽的豪言壮语倒是需要警惕的,如老子所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德之美,在于其内在的一致性和踏实感,而非指向虚幻的轻诺来给予人一时的憧憬和激动而最终却必须去承担那梦幻破灭所带来的失落。这正像炫耀多知的人并不真正智慧广博,贪婪积聚财富和名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善者一样。(12)老子之所以认为水最为接近道的境界,除了水的无私利万物而又能甘于处下之外,水的施与而有信、动静合道也是重要的方面。(13)
   
    (三)希望与踏实
   
    信德与希望是存在着相似性和密切联系的,忠信给人以希望。正如人们喜欢用"希望的田野"这样的比喻来形容希望所联结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沃土才能承载希望。希望总是反映未来与可能性的,而又不是毫无根据的可能性,希望与现实是通过某种同一性才得以建立联系的,这其中就有信德的参与。浅薄的信德和枯竭的心灵难以承载希望,所能诞生的要么是得过且过,要么是私欲的无限膨胀所导致的贪婪,而这种贪婪虽然也具有希望的属性,但是其道德内涵则具有很大的落差。正如老子所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第9章)贪婪是永远也不会得以满足的,贪婪把人导向的只能是罪恶、祸患、灾咎。
   
    有智慧的人能小中见大,具有先见之明。"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第27章)但是这种先见之明显然也是需要建立在深厚的信德基础之上,对事物发展的因果规律的敬畏和深信才能保证这种最初的洞察能被自己重视,否则要么毫无洞见,要么即便有所发现也会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之下而轻易放过。信德的丰厚有助于踏实作风的养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第27章)稳扎稳打,注重基础,是为人和立业都需要具备的素质,这种气质和作用的内在依据就是相信自己的这种努力是值得的,是为未来而准备的。"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第2章)当一个时代的人们更倾向于追赶潮流而忽视积淀和基础工程的时候,以老子的观点看来,信德的培补就是必不可少的实质性工作。
    四、老子信德观对当代社会的德育价值
   
    (一)道德教育需要培育信德土壤
   
    老子生活的年代正值周礼式微的春秋时代,社会发生大变革,大国为争霸欺诈肆行,正如老子所言"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取信于天下和取信于民,就成为春秋时代一些有识之士极为关心的问题。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民保于信","民无信不立",背信弃义就会丧失民心,没有民众的支持就会失败。取信于神明是春秋时代诚信观的另一个侧面,祭祀和盟誓都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18]从当时的背景来说,老子的信德观主张超越神明信仰而倡导尊道贵德的忠信和民众交往的诚信,是一种重要的哲学突破。类似于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每一次社会道德从失落走向复兴,都需要从对道德的信仰、诚信、信念这方信土的建设开始。
   
    也许在老子看来,科技得到空前发展的现代社会既不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的时代,也不是"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的时代,甚至也不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的时代,而是一个"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的时代。[19]这个时代强调理性,以及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规范伦理,即便如此,人们往往还是会陷入互相之间无法达成一致的困境。分歧的无休无止和概念的不可通约性,并不是突然间出现的,而是都有着历史上的思想根源和悠久的起源。[20]麦金太尔的这种跨越历史时空大尺度的道德观察所产生的结论倒与老子的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尽管老子所言更像一种论断或预言,而麦金太尔则是站在历史的另一端掌握了丰富的现实依据。麦金太尔认为普遍性的道德概念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碎片,尽管这个时代更为强调理性,但是分歧往往是由情感来操纵的,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尽管人们往往认为这代表着空前的繁荣。而在老子看来,如果发展到仁、义、礼相继失去主导性,而只剩下"智德"当家的时候,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如万俊人所说,缺乏对自然世界的正视,缺乏对"文化他者"的正视和平等尊重,缺乏对人之心灵世界的珍重,再强力的知识信念也难以关照和料理人类自身的文化价值生活,尤其是艺术的、宗教的和道德生活。这三种生活的缺乏也许正是现代信仰危机的主要认知根源。[21]
   
    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老子对道德发展的预言之后所开出的处方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其中的"厚"与"忠信之泊"的"泊"(通"薄")相对应,"华"指向的是上文的"前识者,道之华也"。从忠信厚土的培育开始,回归对中华民族根文化意义上的道德的信仰,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复兴中势在必行的举措。
   
    (二)重视制度信用
   
    在老子思想里,他所提出的劝诫和要求只是针对圣人和侯王的,而不针对百姓,因为在老子看来前者实质上领导了社会的潮流,因此也必然需要负担更多的责任。(14)老子说:"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昏;人多知,而奇物兹起;法物兹彰,而盗贼多有。"(第20章)天下太多的繁文缛节、禁忌避讳将导致人们身心困顿、精神空虚,而过分夸大法律条文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拯救失去平衡之乱。因此,法不在多,而要精严,要能自律律他,取信于民。《黄帝四经·经法》说:"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虽然黄老思想中所说的"法"并不等同于世间法,而是内涵上更为形而上的"道法",但是这种"道法"进一步向人世间的落实,就成为社会的规范和法治。可惜的是黄老思想这一对"法"的尊崇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直到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而法家又并未完整地继承"道生法"的思想,使得法治在漫长的历史中往往成为王权操纵下的封建制度的统治手段而已。
   
    哈贝马斯站在西方文明历史的视角上认为:"对上帝的信仰崩溃之后,出现了多元化的世界观,从而逐渐消除了政治统治的宗教基础。这种世俗化的国家必须为自己找到新的合法化源泉……民族国家的成就在于:它同时解决了这样两个问题:即在一个新的合法化形态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更加抽象的新的社会一体化形式。"[22]哈贝马斯的这种对于民族和国家在新时代下的功能与作用的描述,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也同样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国家的制度信用比起一般的商业信用、民间交往信用,对于社会的信德所起到的作用更为深远。"从非正式的习俗、道德到正式的法律、规定,这些制度性因素通过其内化于社会成员后形成的约束力来增进社会信任度,这时信任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被提升了;普通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已经掺杂了该社会成员对涉及其中的社会制度的信任,于是社会制度就拥有了作为信任的保障机制和作为信任本身的一部分的双重意涵。"[23]信用和信任都需要依赖共同体意义上的建设和保证,"信任可以在一个行为规范、诚实而合作的群体中产生,它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24]。
   
    (三)信德与智慧相结合
   
    老子对他的道德理论是深信不疑的,他说:"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第35章)在这一点上,老子思想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思想倒产生了某种共鸣。老子认为圣人之言都是有主旨和依凭的,并非无稽之谈,而百姓由于深陷"常道"的现象之中,不能深入到德和道的层面去观察深层次的"炁"的变化,因此也就很难理解圣人所描述的"非常道"。柏拉图也认为一般人由于无法"摆脱枷锁"展开回忆,所以很难进入到理念世界。老子对道德的这种深信想必也能得到康德的认同,虽然两人所说的"道德"有着内涵方面的差异。康德说:"至道德的信仰则全然不同。盖在此处某某事象之必须发生,即我在一切方面必须与道德律相合之一事,乃绝对必然者。"[25]康德曾努力地论证理性的能力范围,继而为信仰留出地盘。经由理性的论证之后,康德又回到信仰之中,即用信仰来保障全部道德体系的成立与实践理性的完成。[26]"这种实践的确信或这种道德的理性信仰往往比一切知更坚定。在知中人们还倾听反对的理由,在信仰中就不然,因为信仰不随客观的理由而定,而随主体的道德兴趣而定……知道什么是确认的人,不易混淆劝说和确信,因而也不易让自己被人劝说。有一种得到赞同的规定根据,是由主客观根据综合而成的,大多数人不能把这种混合的结果彼此分辨开来。"[27]老子所言"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第36章)是否也可以认为包含着同样的意味呢?信德跨越了先验性的直觉信仰与经验性的价值原则与分析原则,信德与智慧并不构成矛盾。正如罗素所说:"思辨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像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28]在信仰失落的时代,信德其实需要与智慧更为紧密地结合。信仰与信念的直觉需要在可能性的前提下通过实践原则来给予判断和保证,同时经验性的理念主张如果背离人们基本的道德直觉,那么也非常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切。
   
    信德的修养与实践不意味着人们需要去一拥而上地相信什么,在这个多元化异彩纷呈的时代,用一颗关爱心、公正心来帮助我们确定不能相信什么也很重要。在这个意义上,信德的修养并不能用信的"多"与"少"以及信仰的某种形态的显化或是潜隐来评判。在老子看来,大道是自然平易的,只是人们总喜欢凭借着聪明智巧而将其曲解和复杂化。老子举了两个例子,认为无论是荒废了朝视之礼、荒芜了田地耕耘、虚耗了仓储这种将修身与社会生活对立起来的人,还是满口道德华丽辞藻、贪恋舒适生活而借道德之名敛财这种迷失在对道德的追求之中的人,都不是真正的求道者,都是欺世盗名的顽空假道。(15)老子对这两种现象的批判,对于信德的修养实践也同样适用。无论是过于冷漠而缺乏人际信任,还是缺乏判断而轻信别人,都必然会遭遇尴尬而承受相应的后果。老子提出"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并非在要求人们不辨是非地盲目相信别人,不要忘记老子这句话的前提是圣人之治的境界,是站在一个可以有承担百姓"信"与"不信"后果的位置上来发出的。因此,当我们在践行信德修养的时候,非常有必要注意这一点。
    注释:
   
    ①本文中引用的《老子》文句及其译解,主要参考熊春锦以帛书甲本为主校注的《老子·德道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②举个例子,水和面粉在混合之前是两种材料,混合搅拌之后成为了面团这一新的材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加入新的组分,只是水和面由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融合在一起。
   
    ③帛书《老子》第60章:"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雲雲,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
   
    ④帛书《老子》第14章:"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⑤此章中,帛书与王弼本存在着语句顺序的差异。刘笑敢认为是世传本编者为了使两个"朴"字相续,而调整了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顺序,但实际并非必要。本文赞同其观点。
   
    ⑥帛书《老子》第14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
   
    ⑦通行本中"大上"作"太上"。帛书《老子》第69章说,"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意为"大"与"道"所指的同一性。
   
    ⑧帛书《老子》第46章:"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⑨帛书《老子》第17章:"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兹?以此。"
   
    ⑩帛书《老子》第26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11)帛书《老子》第12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12)帛书《老子》第3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13)帛书《老子》第52章:"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时。""予善信"一句通行本作"與善仁,言善信"。
   
    (14)帛书《老子》第43章:"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
   
    (15)帛书《老子》第16章:"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赍财有余;是谓盗桍。盗桍,非道也!"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0.
   
    [2]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15.
   
    [3]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
   
    [4]林滨.从道德危机到存在危机--重建社会信任的思考[J].道德与文明,2011,(5).
   
    [5]赫根汉.人格心理导论[M].何瑾,冯增俊,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206.
   
    [6]何怀宏.良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2.
   
    [7][8]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67、575.
   
    [9][12][16][19]熊春锦.中华国学道德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7、28、135、45-52.
   
    [10]吴澄.道德真经吴澄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5-57.
   
    [11]熊春锦.老子·德道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4.
   
    [13]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381-385.
   
    [14]魏长领.道德信仰的发生机制[J].伦理学研究,2004,(6).
   
    [15]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17]刘峻杉.连接"道"与"人"的桥梁--老子"天德观"思想及其德育价值[J].教育学报,2012,(1).
   
    [18]姜建设.在反欺诈中提升:春秋时代对于诚信的体验、认同与诠释[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0]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9-13.
   
    [21]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22]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1-132.
   
    [23]梁克.社会关系多样化实现的创造性空间--对信任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2,(3).
   
    [24]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30.
   
    [2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7.
   
    [26]任建东.道德信仰的两重规定及其限度[J].伦理学研究,2004,(1).
   
    [27]康德.逻辑学讲义[M].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4-65.
   

点击数:3122  录入时间:2015/5/16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