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道德经》第五十章学习体会

 

  作者:党连文

    原文是: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皆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可转述为:出生境与赴死地共存。敢于出生境的人十中有三,敢于赴死地的人十中有三;民众为了生计不辞辛苦和甘愿冒风险,将自己置于死地的也一定是十中有三。原因何在呢?民众为了追求生活更美好。据说所有善于保命者,行动中会躲避犀牛老虎,从军不被派往战场火线。犀牛老虎不能对其施展尖角锐爪,敌兵刀枪对其无处厮杀。原因何在呢?保命者没有将自己置于死地。
    老子在本章所作论述很高深难懂,关键是如何理解其主旨。认真思考老子所列举的人们一般行为和具体行为的目的,就会有所领悟,人们的所有行为目的一是为了生存,二是为了美好生活。用现代观念理解就是生存与发展两大主题。由于本章论述与第七十三章有紧密逻辑关系,因此将其并列在本部分。单独就本章主旨而言,列入《道可道》的文明发展部分也有足够理由。但笔者认为列入本部分的理由更充分。一是老子认为战争是实现天下大同过程中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手段,正义战争的目的是反对掠夺和压迫,是为了维护和谐秩序和实现远大理想。二是正义战争的受益者永远是民众,暂时的所损是为了将来受益。三是民众为了自己的根本利益是不怕流血牺牲的。四是为了减少流血牺牲要遵循相应的规律,违背规律者就要付出不必要的代价,需要辨证对待求生和冒死行为。在《道经》中老子有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忘者寿。"
    在本段阐述中,老子分别用"徒"和"者"来描述不同的行为主体,二者存在明显差别。将人称之为"徒",其中的一类人具有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他们是完全自主的行为主体,即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的,所以勇敢出生入死。"者"只是独立的行为主体的一个统称,不加具体说明时,就难于分辨他们的行为起因。出生入死之徒不把求活命作为生命的目的,因为他懂得生命的价值,不会将生命与活命等同看待。善摄生者肯定以求活命为目的,他将生命与活命等同看待。
    出生境与赴死地共存之说是老子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所作的一个推理。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在有些环境中就要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者说是起死回生,否则将会是生不如死。求生存发展就要敢于面对死亡,只有敢于面对死亡才能获得生存发展机遇。持有这样理念的人才真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认识,在老子所处时代,有三成人持有这样的理念。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的精神境界还是很高尚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老子所处时代是中华文明一个顶峰的原因。
    出生境与赴死地共存的深刻内涵就是机遇与挑战关系,真正的机遇是战胜挑战后获得的,即战胜挑战后必然赢得机遇。没有挑战伴随的是机会,那是他人或环境赐予的搭便车机会,不是自己成就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而机遇是可以长存的。
    行动中不避犀牛和老虎的人不被其所伤害,必有其中原因。毫无疑问,犀牛和老虎肯定有伤人本性,因为它们不是驯养的宠物。鲁莽冒险者多会被它们所伤害,而熟知它们活动规律和习性的人就能接近它们,如果不想以伤害它们作为致富的出路,不挤占它们的生存空间或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就能与它们和谐相处,而不被其所伤害。这就是不避行为之中隐含的会躲避行为,这也是"外其身而身存"。人如此行为才能与自然和谐,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更概莫能外了,因为人受到无辜伤害时比犀牛和老虎更有反击能力,这是老子列举此例的隐含意义。
    "入军不被甲兵"是老子列举具体实例的关键所在。当兵者不参加战斗是正常现象,躲避战场火线就属于怕死行为。古战场前线和后方是截然分明的,不参加前线战斗者一般会活命的。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投机求活命欲望,战斗中取胜是不可能的。老子所作阐述中有深刻寓意,质疑当兵者为何怕死,依此说明怕死者所在方发动或参与战争的正义性问题。老子在第七十三章中对此提出了发问,给阅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
    在本章,老子用了三个"十有三"来表达某种含意,按照当时计数习惯,应该理解为十三。《论语》中就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说自己在十五岁时立志学知识。在《道经》中老子说过"善数者不用筹策",也就是说,他在《道德经》中所用数字都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数据,必须要做其它引申理解。因此,将"十有三"理解为"十中有三"更符合老子的表述的含意,否则不知老子所说为何意。
   
   
   

点击数:1612  录入时间:2015/4/12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