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位国学专家高密论“道”
北京、香港、山东、陕西四地学者专家齐聚高密畅谈国学
2014年12月27日上午,由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共同主办,高密市老子文化研究会、宝鸡周秦文化研究会、高密市文广新局承办,半岛都市报高密新闻全程参与报道的中国高密老子论坛在高密市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共有来自北京、香港、山东、陕西等地50多位专家学者及全国各地的单氏宗亲代表200余人参加。
“弘扬老子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记者了解到,中国高密老子论坛主题为“弘扬老子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论坛主要研讨了陕西眉县单氏窖藏青铜器出土对中国现存历史研究的影响意义及其在中华历史中的地位,单逨在西周中后期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探索单逨与老子、老子与《道德经》历史渊源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地位,《道德经》成书的历史渊源,如何正确解读《道德经》及“德”的当代意义等课题。
“论坛采取主旨报告与专家对话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踊跃演讲、发言,许多观点新颖,具有独到见解。期间,我们还举办了《论单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单氏家族的历史地位、价值和意义》学术报告会。”高密市老子文化研究会主席单百平先生告诉记者。
单氏家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结合
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在发言中指出,由民间发起的老子研究论坛在一个县级市成功举办,是一件了不起的幸事。特别是此类中华传统文化论坛,实现了当地政府与民间组织结合、名门望族的家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结合、地方研究机构与学术研究机构结合,更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学院院长、孔子文化研究院院长傅永聚在发言中兴奋地说,我们生活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春天里,在“国学热“的今天,深入挖掘老子文化顺天应人,找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单周尧在发言中说,老子《道德经》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为世界为人类为社会做出的积极贡献不可估量。
厘清中华文化的纲与目很重要
国家核工业部研究员、老子《道德经》研究专家孙文鹏在发言中指出,厘清中华文化的纲与目很重要,《道德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成书时间及作者是谁?这些都有待做进一步研究。他提出:问题的答案就藏在《道德经》这部书当中。《道德经》一书是二元社会的产物,讲的是如何治国的问题,并非争霸问题。“道”是老子定义的,从2003年陕西眉县出土的逨盘、逨鼎铭文推断,《道德经》的作者是单逨,他生活的年代是西周。陕西文史馆员、宝鸡文理学院教授彭曦在发言中说,老子提出了天道观替代了天命观,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民本思想、自然生成论…他是中国哲学的奠基人,对中国文化贡献巨大。老子文化研究会发起人单百平说:“老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思想之一,我们有信心尝试发掘与整理更深层的老子文化,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据高密市蓝海国际大饭店房务总监李聪介绍,来自全国及海外的单氏宗亲共计500多人齐聚蓝海国际大饭店。首届老子论坛召开,并作《论单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单氏家族的历史地位、价值和意义》的报告,旨在追根溯源,弘扬中华传统家族文化,高密蓝海国际大饭店为了此次接待做了精心准备。据了解,此次联谊会筹备多年,联谊会的正式举行,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下,以传承家族文化为依托,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老子论坛研讨会发言(排名不分先后)
孙文鹏 国家核工业部研究员
用老子方法学习《道德经》
中华文化的纲是《道德经》,弘扬中华文化不能回避老子《道德经》存在的问题:《道德经》是本什么样的书?《道德经》成书于何时?谁是它的作者?它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是什么关系?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地位…老子《道德经》问题很多、《道德经》难懂,两者互为因果,也是造成2000多年死结难解之源。死结不解,中华文化将永远是本纲目不清的糊涂帐。
但在共识上,学者们普遍认为《道德经》系一人之作,它是个整体,是老子《道德经》的综合信息库。在这里,我增用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方法学习《道德经》,补学点周王朝800年历史,从中、西方文化对比中解老子《道德经》2000多年未解之谜。关于《道德经》的成书时代,我认为要早于春秋战国,应在周宣王43年以后,宣王考虑“交班”之时。《道德经》全书81章中,说“道”的30多章,关于“圣人”有26章,有关“德”的40章左右,“治国”的60章以上,十分之一的章节讲军事和认知方法。由此可见,《道德经》是本讲解圣人“以德治国”为主,兼论“道”、传授“认知方法”和“以奇用兵”的书。总之,无论《道德经》存在的问题有多少,不可否认的是,它不仅是中华体系文化的根,是中华体系文化的理论基础,也是做人的指南,治国的宝典,创新的钥匙和致胜的武器,不论是在治国、还是在“创新”方面,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彭曦 陕西文史馆馆员、宝鸡文理学院教授、宝鸡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逨盘与单氏族谱初探
单氏族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大家族群。逨盘完整记述了文王至宣王十二位天子的长史,和自己单氏家族中八代高位的政治关系。所以逨盘既是一部西周长史,又是一部单氏家族的光辉族史。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最早记史的就是具有强势文化的大族群族谱。逨盘铭文这篇珍贵的单氏家族谱,应是最早谱牒的沿袭之作,世系清楚,没有神话,真实可信。依旧逨盘铭文之真实,联系西周甲骨中的“单”,我认为铭文中的单氏家族,极大可能是本居于关中的一支古老单族。他们是不是更早时的虞夏从东西迁的一支单族,待考。寻根向祖、追踪识姓,修谱牒以之传后,是中华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极为悠久的文化子系统。它不仅是一族一姓中的内聚精神,在多元文化互融互惠的长河中更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最强大的精神凝聚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五六千年分久必合的一种神奇功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深入挖掘各类姓氏族群的有关资料,弘扬其中的文化精粹,扬弃其中的糟粕,使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
孙聚友 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研究员
儒家和道家的关系
从本质上看,道儒两家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但两家又是在中国这块共同的文化土壤上发育生长,因此有着相依沟通的基础。儒道思想都是对中华民族在如何治理社会、完善人生、对待自然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智慧结晶,两者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从社会层面来讲,无论是儒家的“大同社会”,还是道家的“清静无为”,两者都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如何救治民生。其次,从人生观方面,两者都讲究修身养性,例如对待人的得意失意、逆境顺境等方面都是相互贯通的。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两种人生观所彰显的都是一种理想人格。此外,在保护自然上,儒家和道家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儒道皆认为天人是一体的,人类来源于自然,又以自然为生存的依托,两者息息相关连,人应当爱护自然环境和资源.不可破坏天人的合谐。总之,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一脉相通的,在支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我们要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必须要将中华文化引向世界。
商宏宽 地震出版社编审
老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
老子生于西周末年由盛转衰的时代,教育并辅佐宣王使其中兴。他看到西周末年的时弊,提出“天道观”取代“天命观”,这种“天道观”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开创了先河,为诸子百家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其次,老子首先提出了民本思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不仅是时代进步的呼声,抑上而伏下,也是超越时代的启蒙,是民主思想的萌芽,难能可贵。而在对待流行思想上,首先将阴阳的概念提出来的也是老子的《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对待流行之势,不仅是运动之源,也是生生不息之本。而在自然生成论上,老子的自然生成论不是“神创论”,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种认识符合现代科学理论,不仅是中华农业文明的结晶,也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老子》一书还保存了《归藏》易的遗产,它强调柔弱胜坚强,上善若水,厚积薄发的思想。老子不仅是中国哲学的奠基人,也是易学发展为哲理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