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在9月12日的复旦大学本专科新生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杨玉良在结尾时讲起了老子与悟“道”。无独有偶,就在之前的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两场开学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钱旭红也花了大半篇幅讲《道德经》……
“道”究竟是怎样的宝贝,让这两位院士、知名高校的掌门人,在开学典礼这样的庄严场合不厌其烦地解释,讲“道”背后究竟隐喻着怎样的思考?
讲“道”:给新生上道德一课
8月25日的华东理工大学大礼堂内,3000余名本科新生正在认真聆听着校长钱旭红的开学讲话。让这些“新鲜人”惊奇的是,这位研究绿色农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讲完校情介绍、提醒等常规内容后,竟然大谈起了《道德经》。
“‘知他者智,知己者明,善行无迹,大制无割’,这是道家经典的词句,其真实含义是告诉人们为人、修身、做事、创造的基本规范。遗憾的是,后人总是从世俗或者惯常的角度,忘记、误解或误译了老子《道德经》的词句和思想。”面对校长的教诲,新生们似乎悟出了些什么。
如果面对本科新生的讲话,讲“道”只占了1/3篇幅的话;在9月3日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上,钱旭红索性将讲话稿改成《与道同行、以德为伴》,从《道德经》切入,告诉研究生如何开展“学术人生”……
巧合的是,9天后,在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杨玉良也多次提及老子与悟“道”。“综合性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的培训所。”杨玉良说,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作为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释“道”:老子留下哪些宝贝
《道德经》,最初名为 《老子》,后因其“德经前、道经后”,故称《德道经》,在流传中被传抄成《道德经》。其被尊为诸子百家之源之首,中国哲学之父;早于基督教的《圣经》、佛教的释迦牟尼学说、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如果说在复旦大学这一江南第一学府,讲老子与“道”,可以认为是通识教育第一课;在华东理工大学这样一所理工见长的高校,谈“道”又是为何?
在一间挂有《道德经》扇面的办公室里,钱旭红表示:“《道德经》 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熟读、知晓的哲学经典,每个热爱中华文化者的入门经典。老子的哲学,是跨时代的哲学,他提供了中华文明独有的、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
“他2500年前的论述与现当代宇宙生成学说和量子理论非常吻合。他的人生观基于生死,超越生死,将幸福蕴藏于平淡。他的价值观有利于自然、有利于大众、有利于他人和有利于自身,和谐统一。”钱旭红解释,老子所言“善始善成、善行无迹、无欲则刚、大制无割、善建者不拔”等观点,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都有诸多启发。而他在开学典礼上也是这么向新生们一一解释的。
悟“道”:远离网络迷失和依赖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句经典名言。在杨玉良看来,既然“道”难以言说,中国古人就“学必悟”,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
长期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人们过于迷信知识就是力量; 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了这种趋势。网络在方便人们的同时,也在增长依赖和惰性,错失了“悟道”的恒心。
“求学‘悟道’不要过分依赖网络和信息化。悟道这个过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过网络或者软件来完成的。”在开学讲话中,杨玉良提醒“信息公民们”,只有当某些知识能够非常准确地被定义,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知识的进步能够非定量地、精确地来进行表征,那么相应的课程和教材确实可以实现一种网络化、自动化。
而在之前的华东理工大学开学典礼上,钱旭红则同样提醒学生,“希望大家做互联网的主人,而不要做逃避现实的网上盲流。”在他看来,老子曰,不言之教。当人们将自己归属为自然和规律的一部分,谦虚地放下自我,与道同行,就能更容易地接近真理、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以德为伴,就能内心幸福、长远顺利。
传“道”: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高校是传“道”的重要场所,大学教育又该完成怎样的传承,师者该承担何种责任?杨玉良说,在现代技术的挑战下,大学应将教育、教学更多的转向传道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渔,让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智慧,获得一套崭新的、合适的思维方法。
针对长期以来大学教育过于强调知识传承这一情况,杨玉良强调,“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思想。”在他看来,脱离了思想,脱离了对道德的知识,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还是其他任何什么学科,一定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祸害甚至毁灭人类。钱旭红则从“知识过时论”的角度,给出相似的答案。“知识会陈旧过时,甚至会被彻底淘汰。比如古代所描绘的‘天圆地方’,在现代宇宙观面前已毫无立锥之地。”
钱旭红认为,在当代,思维才是力量; 掌握多样的思维方式,比掌握多样的知识更为重要。高校在传道解惑过程中,有必要提醒学生,不但要得心应手地运用和创新现代的西方思维方式,更要发扬光大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东方思维方式,毕竟“中华文明曾经奉献予世界最早的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