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哪些帝王是老子的超级粉丝

来源:老子申遗网

      《道德经》作为以道治国的经典,受到了历代皇帝的重视。我国历史上曾经有多少位帝王研注过老子难以计数,史料记载有八位皇帝注释过《道德经》。这其中有四位皇帝的注本已佚失无法考证。注释作品流传下来的有四位皇帝,分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这四位皇帝在注解中表达出他们对《道德经》的独到理解和深入研究,为后人研究老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第一个开《道德经》御注之先河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的注本叫《御注道德真经》。唐玄宗是唐朝第九位皇帝,他在位45年,对老子及道教的尊崇达到了顶峰。唐玄宗于735年和755年两度对《道德真经》进行注疏,首次注疏采用河上公本《老子》,20年后他对这个本子不满意,又重新采用王弼本加以注释。唐玄宗为让其《御注道德真经》晓喻天下,传之久远,曾诏颁天下,说注疏的宗旨:“在乎理身理国”,意为《道德经》既是修身之所必须,也是治国之所必备。这个注本曾在全国各地刻石留存,至今在河南鹿邑太清宫,河北易县、邢台市,江苏镇江焦山,陕西周至县等地,仍存有唐玄宗时代留下的道德经碑幢。唐玄宗是一位清静无为、以道治国的中兴之帝,在位四十余年使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

    第二位留下《道德真经》注本的是宋徽宗。宋徽宗于政和元年(1118)八月,下诏把他的《御解道德真经》颁行天下。如果以学者的观点来看,宋徽宗对《道德经》的御解有很多精妙之处。宋徽宗在道经开篇注云:“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亘万世而无弊。德者,充一性之长存”;在德经开篇云:“道无方体,德有成亏,合于道则无德之可名,别于德则有名之可辨”。可谓文句精彩,见解精微。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在位25年,终年54岁。这位所谓的“教主道君皇帝”,虽一生崇道,但没有象唐玄宗那样以道治国给国家带来繁荣,倒是在书画茶道等诸多领域堪称大师。也许这位“才子皇帝”把他从《道德经》中获得的灵感都用在了他酷爱的艺术上。宋徽宗在位时把画家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地位,成立翰林书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以诗词为题目激发出许多新奇的创意佳话。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独步天下,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超越。宋徽宗还精于茶艺并撰写了历代茶人所尊崇的中国茶书经典之一的《大观茶论》。

    第三位留下《道德真经》注本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当皇帝的第六年亲注《道德经》颁布天下。这位大明王朝开国皇帝从小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是一位出身低微的君主,但他对《道德经》有很多独到的理解。他说:“道犹路也。心即路也,路即心也。能执而不变,非常道也。”他称《道德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非金丹之术也”。意思是说《道德经》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源,是统治者最好的老师,也是臣民百姓最珍贵的精神瑰宝,把《道德经》的地位和意义推崇到了相当高度。明太祖登基之初免赋税、节开支、兴教育、反贪官等政策的形成,与其热爱研读《道德经》有关,在其御注本中均有所提及。但朱元璋没有把以道治国坚持到底,他后来又颁旨废除官民对《道德经》《易经》的诵读,尊朱熹为先祖,实行了把“三纲五常”作为官方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独尊儒术。朱元璋懂易也懂道,但与打天下、安天下时完全相反,朱元璋不能允许老子的平等、博爱、民主、人道、人权这样的民本思想在他的臣民中传播。朱元璋废除道学、易学的深层原因是不是怕再培养出象刘伯温那样的能人而危及明朝的江山社稷,我们不得而知。

    历史上最后一位御注《道德经》的皇帝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是清王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第一位定都北京的皇帝。这位6岁登上帝位,14岁乾纲独断,仅活23岁的皇帝宿根深厚,天资聪颖,大至治国安邦,小至诗文书法,均卓有成就,对《道德经》一书亦有着十分精到的注解。顺治13年,清世祖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又亲笔为其作序,一方面说明了其御注的理由,另一方面称赞老子的“治心治国之道”。他在《御制道德经序》说:“老子之书,原非虚无寂灭之说,权谋术数之谈,是注也,于日用常行之理,治心治国之道,或亦不相径庭也。”顺治皇帝亲政后,在其母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运用老子的民本思想,发展农业生产,减免苛捐杂税,整顿吏治,提倡节约,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初创了清王朝走向强盛的局面,并为康乾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史料记载曾御注过《道德经》的另外4位皇帝和他们注本是:梁武帝《老子讲疏》、《老子义疏理纲》,梁简文帝《老子义》、《老子私记》,梁元帝《老子讲疏》,魏孝文帝《老子注》、《老子义疏》等,非常可惜的是原注本早已佚失。

    两千多年来老子的大道之学作为治国安邦的经典思想,对历代帝王的影响之大由四个御注本可见一斑,四位注老子的帝王有中兴之主,也有开国之君,有创业帝王,也有艺术大师。他们对老子的应用状况决定了朝代的兴衰成败,也决定了他们个人的历史地位。

点击数:3143  录入时间:2014/9/29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