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真正的哲学家,《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奇书,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法家文化相互补充,构建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思想文化。
《道德经》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古代哲学书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鲁迅的看法,或许已成为中国文化人的共识。老子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著名学者熊春锦说:“在近代社会中,老子《德道经》这本书,是唯一不经人为推广而传播最为广泛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的多国语言翻译版本,仅次于西方人为性大力推广的《圣经》翻译本。老子《德道经》的各种版本高达二百六十多种语言版,位居世界第二。老子在近代被世界各国学者称之为“东方的巨人”,赞誉为是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美国《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这些盛誉,他当之无愧。老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老子思想超越时空,不仅影响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
自2002年始,本人先后撰写并出版了《论语类解》《孟子类解》《大学类解》和《中庸类解》,由于体式新颖,解语不枝不蔓,宜教宜学。儒道两家对立互补,共同创造了中国灿烂的思想文化。弘儒不弘道,是吾憾焉。因此,《四书类解》丛书写后,又萌生撰写《道德经类解》之意。
《道德经》是语录体著作,全书共有81章。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道德经》的样子。其实,《道德经》的原书并非如此。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说:“《老子》原书,本无道经、德经之分,分章更系诸家随意所为;读者但当涵咏本文,自求条理,若一拘泥前人章句,则又滋纷纠矣。”仔细咀嚼《道德经》全文,所谓前为《道经》、后为《德经》之说,其据并不充分。其行文全无章法,全书乃率意而为、信笔由之而成。再加之行文古奥,导致人们读完《道德经》,常常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吕思勉先生说读《道德经》“要自求条理”。倘若读者得到本书,“条理”无须自求,“条理”本在书中矣。
虽然《道德经》行文杂乱无体,但其思想却有完整的体系。因此,作者撰写的《道德经类解》一书,以条理化为目的,以老子的思想体系为类,对《道德经》全书81章重新进行分类编排,务求读者读后有一个“条理清晰”的印象。《道德经类解》全书分为“道”和“德”两大部分,共16篇。每篇前面附加“本篇概说”和老子的原论述,作为“前引”以指导阅读。老子的“道”有何道,“德”有何德,只要读一读“目录”,读一读“本篇概说”,则豁然明了。
《道德经》的版本之多,注释者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版本虽多,但差异不大。因此,本书以通行本(王弼本)为蓝本,比照帛书,考对简本,参考历代善本和近几年《道德经》研究的新成果而定夺。《道德经类解》的解读,每一章之下按照“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个板块来进行。注释,广采诸家,择其善者而从之。译文,务求准确流畅,简洁通俗。解说,纵向注意理清原文思路,落实到原文的每一句;横向广采博收原作者和名家相关论述。解说不脱时代背景,不离语言环境,不孤立解句,力求体现老子原意;适度联系现实,深刻读者认识。解说中不跳跃,不含糊,不避疑难;确有两解者,另解附后备参。每一章的解说,力求是一篇优美的短文,争取做到表述流畅,语言雅丽,通俗好懂。解说的长短,视原文的难易、含义的多寡而定,难而义多者则长,易而义寡者则短,不滥凑故事以敷衍读者。作者设想,经过这样的“类解”之后的《道德经类解》一书,定会收到令读者满意的结果。
但是,经过分类编排的《道德经类解》,必然要打乱原书的次序。考虑到有一些读者可能仍很喜欢不打乱次序的原本,故作者又采取了补救的办法:一是在书后附录了“《道德经》与《道德经类解》互查表”,二是附录了“陕西周至县楼观台唐碑《道德经》原文”。这两个附录,可以使读者一睹《道德经》历史原貌,亦可以作比照性的阅读和研究。(于文斌)
来源:城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