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骅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基因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等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它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一再不断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近日,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著名军史专家刘庭华撰写的新作《老子与孔子》(2014年3月第1版,定价46元。),这是作者以禪悟达观的出世体道心境,长期研究道家、儒家思想的潜心之作,它颠覆千年偏见,大胆提出:老子原来是军事理论家,反对愚民政策;孔子讴歌选贤任能的禪让制,反对父子相承的家长制;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反映了事物的某些本质特征。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这既是一部研究先秦思想文化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又是一部最大限度地用当代人的语言,对老子与孔子思想、观点和立场进行全面解读的通俗力作。
《老子与孔子》一书除“绪论:——老子、孔子思想之比较”和“后记”外,主体内容分为上篇:《老子思想探玄》、中篇:《王者之道—孔子思想举要》和下篇:《老子》《论语》原文、译文与评注三大部分,共41万余字。作者把老子定性为伟大的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他开启了人类思维的方法论,并将他的思想提炼概括为道法自然与自然规律、祸福相依与相互转化、无为而治与以人为本、柔弱胜刚强与立身处世、韬光养晦与弱者生存之道、不以兵强天下与后发制人、修道养生与健康长寿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对老子的哲学思想、军事战略思想、智慧谋略和养生等作了重点解读。作者认为,老子思想的本质是弱者之道,是为弱者、弱小群体的生存发展提供思想方法和智慧。老子提出,做人要“上善若水”:即守柔、处下、不争,从政当领导者要“以百姓之心为心、”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要关注民生,爱惜民力(“民之饥,以其上税之多,是以饥” ;“圣人常救人,故无弃人” ),等等。
作者对孔子思想的研究则结合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分类、提炼和概括为六个方面,并将孔子定性为“伟大的道德思想家”,在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史上一直占据头把交椅的重要位置,因为孔子是“诗书礼乐六艺事”的集大成者。孔子主张“德治仁政,”,提倡“修已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他讴歌选贤任能的禅让制度,反对父子相承的家长制,曾经一度同情和袒护敢于“叛乱”的反抗革命行为;提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的处世原则”,建设“君子”式的道德精神家园(“做君子,不做小人”)。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和学问家,提出了“有教无类”——人人都应有受教育的公平权利的口号,等等。作者认为,孔子一生是革新与保守、同情与不满两种思想的矛盾统一体,其思想的主体倾向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实乃王者之道。
作者对《老子》《论语》原文、译文与评注,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以直译为主,兼用意译,最大限度地用当代人的语言来翻译,力争让初中文化的读者或较为聪明的小学毕业生也能凑合看懂,可见作者的良苦用心。
最后作者认为,要深层次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人,必读《道德经》、《论语》,更要读它们的主人——老子和孔子,而《老子与孔子》一书,可以让我们读懂:——老子的智慧、孔子的精神!
(作者单位:江西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