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庄子与寓言

 以打油诗开场

  笔墨无端学注庄,扬眉一笑破天荒。

  寓言十九由他说,白发三千不自量。

  蜗角弄兵凭想像,鼻端除垩见津梁。

  总从玄处求悬解,蝶梦飞飞我欲狂。

  一首打油诗权当开场白,诗中用了庄子的典故,后面自有解释。

  庄子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庄子》。《庄子》是一部奇书,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瑰宝之一,共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经流传、失传、杂糅、附益,现存三十三篇。经郭象整理,一般认为,内篇七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可能掺有庄子的弟子及道家后人的作品。

  外篇杂篇与内篇思想内容很一致,所以这里不去辨别真假,全部以庄子思想对待。

  “寓言十九”一语见“寓言”篇,意谓《庄子》一书寓言十居其九。庄子喜用寓言,因寓言能传递更多信息量,更多地发挥创造空间。

  寓言的内涵与外延是:

  一、文有寄托,或借所托的故事阐明道理。

  二、其中有明喻、暗喻、隐喻与旁喻。

  三、言在此而意在彼,甚至正话反说。王夫之说:“使人不泥其迹。”

  四、有时故意说些混话。后世注者强作解释,总使人觉得解得牵强。

  书中寓言俯拾即是。所有寓言全是作者的心理映射。有的有传说的影子,有的纯属臆造、荒诞无稽,有的假托是真人、圣人、贤人说的话,有的是盗跖破口骂街,有的是河伯(河神)海若(海神)甚至是髑髅说的话。真真假假,怪怪奇奇,话里有话,话外有音。

  我对寓言的认知范畴,还与书中一段话有关。《天下》篇云:庄子“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这段话诠释了寓言涉及的方方面面。

  “庄语”是正经话,“不可与庄语”,就是对“沉浊”世界不能说正经话。那说什么呢?说狂话,说怪话,说反话,说荒唐话,说毫无根据的话,都可以。这告诉我们,对《庄子》一书不可太认真,反过来,又要动脑筋真正认真看,看清它往往正话反说,假话却当真说。

  寓言不过是烟幕,拨开烟幕,还是可以窥见庄子的理论核心及其学说的底蕴。

  抓住“寓言十九”这个纲,或者能够基本上把握庄子的哲学真谛。

  诗中“蜗角弄兵”,指“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则阳》篇)。

  “鼻端除垩”,指“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垩尽而鼻不伤”(《徐无鬼》篇)。

  “蝶梦”,指“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养生主》篇)

  “悬解”一辞亦出自庄子。意谓不拘于字面解释,往往如诗中“蝶梦飞飞我欲狂”地注庄而溢出题外。

 

超前与滞后

  庄子思想是超前与滞后并存,达观与宿命同在。崇尚无为,倾向摆脱物累的自由,思想恣肆,向往原始社会的平等。

  《逍遥游》讲自由,《齐物论》讲平等,书中没有“自由”、“平等”字面,但主旨确实在此。自由、平等的美好愿望,到今天还没有完全实现,还在一步步探索和深化。那时的庄子便想到这些,并加以诠释和推论,岂非超前?

  其达观超脱也是独特的。不同于安贫乐道的“孔颜乐处”,也不同于佛家把一切看成“空”,不是玩世不恭,不是嬉皮士,而是齐贵贱,忘得失,物我两忘,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篇),是天人合一。

  超前思想与达观思想,好像闪耀于夜空中的紫彗星,又像涅槃复活的火凤凰,彪炳于史册两千多年,至今还光芒万丈。

  他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祖。

  他的思想是封建专制的叛逆者。他滋润启蒙了魏晋时代的人的觉醒。“竹林七贤”的嵇康、作《桃花源记》的陶潜,以后形成“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都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

  刘熙载赞美他“意出尘外,变生笔端”。鲁迅赞美他“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从向秀、郭象注庄起,以后文坛学界庄子的粉丝不少。王先谦说,注庄多年,对庄子“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一语“以为卫生之经而果有益也,是则吾师也”。

  以上诸家,都对庄子极为推崇。更为推崇庄子的是《红楼梦》作者,他借小说中人物说,“文章是庄子的好”。《红楼梦》开始提到“大荒山”、“无稽崖”、“太虚幻境”,与庄子“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寞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文法思路如出一辙。

  庄子开篇是《逍遥游》,就讲了一个大寓言。说大鹏鸟一飞几万里,任意飞翔,何等自由!鷃雀却嘲笑说:“我们翱翔在蓬蒿丛中,也飞得很自由,何必像大鹏飞那么远?”这里有小范围、大范围认知的不同,有知识面有大有小的不同,有对自由要求或大或小的不同。自由无非是心理、感觉、情绪的放任与满足。逍遥乎物外,任天(自然)而“游于无穷”,是《逍遥游》一篇的宗旨,也就是精神层面的自由。

  从近代直到今天,自由与无为思想是对阶级斗争狂热以及贪腐低劣的当头一棒,也是新一代追逐时尚、玩味感官的一副清凉剂,对人情世态的太浮躁、太狂妄、太功利也是吹来的一股清风。

 

道的诠释

  “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至乐》篇)“无为”是老庄哲学的核心。庄子的道德观正是无为哲学思想的重中之重。

  道比德更重要。什么是“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真理,是一切事物的总原则。

  道并非庄子原创,它自《易经》《道德经》中来。在他看来,道是自然,道是法则。

  道是“与天为徒”(《人间世》篇),即从属于自然。道是“得其环中”(《齐物论》篇),即把握连环般的整体之中心。

  “寂平若清,其静若镜。”(《天下》篇)是说外界事物以心显现,心可观照外物。

  “依乎天理”(《养生主》篇),意谓依自然之性。

  “遁天”(《养生主》篇),即违反自然。“道与之规,天与之形”(《德充符》篇),即自然形成之形。

  庄子认为拘于礼法,便受束缚。“百年之木,破为牺尊,其失性均也。”(《天地》篇)性即是道。

  庄子答东郭子问:“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知北游》篇)。说明道无所不在。

  庄子讲道,来源于老子,又有所发展并不完全等同于老子。

  老子讲道,说道是四个伟大存在之一,它们运行的规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一词,指不受外力影响的本然状态。是说道无所法,只以自然为法。自然的状态就是最完美的状态。

  就宇宙而言,道是阴阳消长演变。就历史而言,道是天人合一。就精神生活而言,道是心灵虚静,不为外物所累。

  庄子讲道,与老子有相近处。但庄子似乎视野更为广阔。有老子“小国寡民”的原始思想,有老子“祸福相依”的朴素辩证法,却无老子所谓“将欲歙之,必先张之,将欲弱之,必先强之,将欲废之,必先兴之”带有权诈阴谋气味。而庄子主张:“无以巧胜人,无以谋胜人,无以战胜人。”(《徐无鬼》篇)他反对权谋。

  庄子所说德,是个别物的自得。说到底,还是全其本性。

  庄子又说,“其德是真”(《应帝王》篇),郭象解释,任其自得,故无伪。

  怎样任其自得?“不奔命于仁义”(《骈拇》篇),“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地》篇)。所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篇)。归结为命运之安排,就不会苦恼。这里有宿命论。

 

自由观 平等观

  自由观、平等观,是随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的。庄子的自由观、平等观是在向往原始生活状态的观念下建立的。这里,超前与滞后思想是混合的。

  庄子的自由是什么?是心灵的逍遥自在。“天之从人乎?人之从天乎?”(《大宗师》篇)天即人的本性,也就是自由。

  尧让天下而不受还到河边洗耳的许由,为庄子所推崇,是庄子崇尚自由的典型人物。

  庄子的平等是什么?“以道德观之,物无贵贱。”(《秋水》篇)无贫富贵贱即是平等。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篇)不同角度看是非,也有平等意味。

 

录入编辑:任凭

点击数:5201  录入时间:2014/3/3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