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日报
箫迪/文
成都,一座以休闲著称的城市。这里的人们爱喝茶,爱生活,城市文化似乎打娘胎里就带着一种自在逍遥、快乐放松的意味。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往往与其背后的宗教文化息息相关。拥有2300年历史的成都,在佛道文化方面根柢极深,既是中国道教的创始地、发源地,又是汉代佛教沿南丝绸之路在西南传播的重镇,历代高僧尤其是禅宗大师辈出。源远流长的佛道文化,不仅造就了成都人知足常乐、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也对整个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鹤鸣山、雾中山、青城山、青羊宫、大慈寺、昭觉寺、文殊院等仙山道场,名寺古刹,代代传承,不仅成为全世界爱好宗教文化的人士问道礼佛、修身养性的场所,也是扬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鹤鸣山:中国道教发源地
成都以西大邑境内的鹤鸣山,是举世公认的道教发源地,也是全球慕道者朝圣的一方仙山。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在此创立“正一教”(民间多作“五斗米道”),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由此诞生,并逐渐普及华夏大地。
东汉末年,张良第八世孙张陵(张道陵本名)本可在朝为官。但他深感世风日下、民心凋敝,官场昏暗、难以济世,又素志黄老之学,遂拒诏辞官,一心修道。至蜀中鹤鸣山时,见此地民风淳朴、堪受教化,且鹤鸣山仙灵洞天、大益修行,决意留在此地,开创道教。
公元142年,他正式向世人宣告“太上老君降临”,并言老君曾建“二十四治”,他不过受太上老君之托“复典此治,以复生民”,所谓“替天行道”。《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张道陵托老子之名,开创“正一盟威”之教,教化一方,追随者甚众。他践行《道德经》中“言善信”“实其腹”等思想,教导信奉者们诚信、慈爱、不欺诈,在路边设立“义舍”供行人自取米肉果腹,施药水为百姓治病……追随者尊其为“天师”。
张道陵创立的“正一教”,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教义,以“道”为最高信仰,并认为“道”即是“一”。这四点,都在后世的道教信仰中得以延续,奠定了道教的基本格局。恰如一石击水,涟漪扩散无尽。鹤鸣山创道,开风气之先,影响深远。从此,人们开始广泛尊奉老子,学人反复研读阐释《道德经》,道教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延绵至今。
青羊宫:川西第一道观
成都人没有不知道青羊宫的。这座相传始建于周朝的“川西第一道观”,经历无数朝代更迭,至今依然散发着沉静的道气,谦和迎接诸方来客。
青羊宫的名字在历史中几经更改,除唐代一度改名为“玄中观”“玄中宫”以外,始终不离“青羊”二字。这与“成都青羊肆”寻老子的传说有关。据《蜀王本纪》记载,昔日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为关令尹喜写下五千言《道德经》,临别时对尹喜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三年后,尹喜如约来到成都,却找不到一个叫青羊肆的地方,只遇见路上赶着青羊的童子。上前问询,童子告知青羊之主李氏公子今年正好三岁,遂登门拜访,三岁小儿竟变为一丈金身太上老君对其说法,青羊也化作大山,尹喜由此得道。此地涌起一座宫殿,便是传说中最初的青羊肆。
传说虽玄之又玄,但成都人对青羊道场的文化呵护却千年如一。唐朝前期,李氏皇帝奉老子为祖,正式修建青羊观。后又改观为宫,扩之建之。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记》说“冈阜崔嵬,楼台显敞,齐东溟圆峤之殿;抗西极化人之宫,牵剑阁之灵威,尽归行在;簇峨眉之秀气,半入都城。烟粘碧坛,风行清磬”,可见规模之大。青羊宫每年的花会,规模盛大,会期长达一月,俨然是全成都人其乐融融的春日盛会。
今日,青羊宫内还有一件“镇宫之宝”,即清代光绪三十二年所刻《道藏辑要》,共一万三千余块,双面梨木雕刻,清晰工整,是当今我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版,极为珍贵。
大慈寺:震旦第一丛林
大慈寺在成都最繁华热闹的春熙路附近,闹中取静,独守清幽。寺庙始建于隋唐时期,已有1600多年历史。在唐朝时达到鼎盛,规模最大时占小半个成都东城。这里素有“震旦第一丛林”之誉,历代高僧辈出,更是玄奘受具戒之圣地。
据记载,唐安禄山叛乱时期,玄宗入蜀避难,敕令赐“大圣慈寺”匾额及良田千亩。由此胜缘,大圣慈寺逐渐繁盛,成为成都第一大佛寺。《成都城坊古迹考》记载:“寺极盛时,西抵今锦江街、江南馆街、金玉街、棉花街一带,北至天涯石北街、国圣祠、庆云庵街,东抵城垣一线,南至东大街。”寺内有96个院,楼、阁、殿、塔、厅、堂、房、廊共8524间,僧侣5万人。
此时的大慈寺,更是一座壁画艺术的殿堂。宋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称:“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大圣慈寺之盛。” 壁上有各种如来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将像 262幅,佛经变像114幅。所有画像“皆一时绝艺”,皆出名家之手,其中有唐代最著名的画家吴道子的画十幅,可惜,这些被苏轼誉为“精妙冠世”的壁画,今日皆已不复,毁于战火动乱。
与青羊花会遥相呼应的,是大慈寺门前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蚕市,它也是成都地区远近闻名的庙会节日。宋代词人张仲殊一次游逛了大慈寺蚕市之后,在一首《望江南》词中写道:“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可见当时成都佛寺庙会盛况,已经到了高度发达的时期。
不管是青羊宫还是大慈寺,老成都的庙会节日花样都非常多。花会、踏青、擂台打金章、梨园听川戏、各种小吃、各行各业,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让游人们尽兴尽欢。成都一直流传于后世的许多独特民俗、风味小吃、地方特产,等等,绝大多数都是在庙会上一举成名,最后才风靡世界的。
万佛寺:填补中国南朝石刻空白
清光绪八年(1882年),成都西郊万佛桥下,一个农民在掘土之时,意外挖到一尊残破的佛头。诧异之下继续挖掘,当天竟得百余尊佛像。这件事立即引起了轰动——挖出来的佛像竟是南朝之物,弥足珍贵。此后百余年间,万佛桥附近陆陆续续又挖出了200余尊佛像,有的肢体已经残破,面容却依然秀美,清瘦的身形、杏眼细眉及如初出水的衣褶,正是南朝塑像的典型标志。
经考证,这座湮没在地下的寺庙,在南朝叫“安浦寺”,唐代称为“净众寺”,在朝代更迭之中数度易名,直至明末清初,终于毁于战火。最后记载明代该寺名为“竹林寺”“万佛寺”“万福寺”。于是,这批出土佛像也正式定名为“万佛寺石刻造像”。
中国四大石窟蜚声中外,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可谓各有风韵。但万佛寺石刻造像的发现,仍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四大石窟清一色全是北朝造像与壁画,南朝的石刻与造像保留下来的却少之又少。南北朝是我国佛教寺庙修建、佛像塑造空前繁荣的时期,万佛寺石刻的发现,不仅再现了南朝时成都古城宝刹庄严的旧貌,更是填补了中国南朝造像的空白。尽管这座精美的石刻大寺已经湮没地下,但那些唇角轻扬、眉目微合的佛像,却隐隐传递着彼时文化的温度:清瘦之中,风雅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