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网—商丘日报
据《史记》载,《老子》作者李耳(字聃)为周朝史官。身在其位,自然要对古代历史进行研究,所以他便会着意于相关历史规律,总结一些统治、管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和方略。因此,有人认为《老子》一书的主要目内容就在于劝诫统治者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应该如何自持。
老子首先讲的是以弱胜强,如 “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等。如果脱离话语环境,话语对象,我们便很容易得出老子思想过于消极的结论,认为其不利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甚至会阻止社会进步。但是如果我们对其语境进行研究,便会发现老子讲这些话的对象极其特殊,因为这个对象是国家的统治者。作为统治者,手中握有权利,本就是处于社会上层,是强者,是优胜者。因此他要学习的不再是向上走,而是向下看,不是用强而是用弱。
《老子·第二十八章》中说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意思是知道什么是雄壮,却安于雌弱,他的胸怀就能像容纳天下的溪谷一样宽广。能如天下的溪谷所归的那样的人,经常把永恒的“德”放在心头上,他的心地就能回复到婴儿那样纯洁无瑕的境地。知道白色是那样的鲜明,却安于阴暗的地方,如此就能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能够成为天下人楷模的人,对于常“德”才不至于困惑。对于常“德”不困惑的人,他就可以复归到自然淳朴的“无极”的境地。虽然知道什么是光荣,却安心承受羞辱,他的胸怀就如空虚无物的山谷一样博大。能甘心作空虚无物的山谷的人,永恒的“德”就可以充足,淳朴也可以恢复。
由此可以看出,得道者面对世事所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应当像溪谷那样甘于柔下之位,守道培德,保持真朴。换言之,只有谦卑的心态才能铸就伟大的人格。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来说,我们很多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便是如此,比如杨善洲、孔繁森。他们深入边远地区,心中装着百姓,装着自然万物,对人民、对生态都充满敬重之意,而把自身放在低处,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其次,老子非常看重“无”的作用。老子从道的根本特征——“无为而无不为”出发,引申出侯王(即领导者)在治理国家、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无为而治。《老子·第四十八章》中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为,及其有为,不足以取天下。” “无为”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即顺应自然、不妄为、不强为、不有意作为。“无不为”意为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它所为的,是“无为”所产生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只要人们不妄为、不逞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从“无”的角度出发来看人民和政府,具体来说要注意两点。其一,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即个人的自由选择是社会繁荣的必要条件。道家的“无为”就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性之自然,以百姓的意志为转移,听任自然,顺乎民意。其二,而对于政府来说,应当明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由于政府本身是一种过于有为的干预力量,因此,必须合理界定政府作为的界限。好的管理要的是大局上的管理,而不是割散开来的细枝末节的管理。统治者只需在大处抓好管理,无需在细处干涉百姓的生活,休养生息而莫要劳民伤财。
“治大国若烹小鲜”。管理者果真要大展宏图,对于任何一个生存个体——不管是个人还是独立法人——都不应采取“控”或“统”的方式,而可以采取“疏”或“导”的管理方式,或更积极一点,可以采取“辅”或“推”的管理方式,让其自然而然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