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太清酒:道文化的另一种传承

 

公元前571年,在世界的东方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镇降生了一位伟人老子。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先秦伟大的哲学家、道教学派的创始人,后被神化为“太上老君”。

司马迁《史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称老聃,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后来隐居不仕,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道德经》被译为多种外文版本在全世界流行,被视为东方智慧的重要源头,他不仅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人,而且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启蒙者。历代思想家从孔子到毛泽东,无不从老子那里吸取过思想精华。一部5000言《道德经》,言简义丰。政治家认为“可作帝王师”,军事家却当兵书看,哲学家采用其辨证法,经济学家从中寻找某些规律,文学家分析它对汉语言的重大影响,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因此而增强了延长人类寿命的信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大的两本书是《圣经》、《道德经》。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引用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至理名言,老子智慧让里根顿开茅塞,豁然开朗。老子“道德自然”的思想阐述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一切宇宙、天地、人类社会、人体自身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在《道德经》中都有明确的阐述。它是我国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玄妙而深奥,尽管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理解有种种不同,但它的核心思想却一直发挥重大的作用。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一生追求长生,研究炼丹术,酒作为送服丹药之伴侣,他又苦心钻研酿酒之法。

道家炼丹也酿酒。炼丹和酿酒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医病、健身、益寿。

古时酿酒多以新谷新稻做原料,冬酿而春熟,叫做“春酒”。《诗经.豳风.七月》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老子酿酒便为“以介寿眉”,即健康长寿。同时,他也将自己酿造出来的酒以道号“太清”命名。

老子说,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有很多表现形式,冰、雪、雨、雾、霜、凌,其实还有酒。他说的水,不知道是否包括酒。当然,从水到酒的转化形式更复杂而漫长,发酵、蒸馏、勾兑、窖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粮为酒之魂,水为酒之血”,所以酒又称酒水。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酒故乡,早在5000多年前,在古老的东亚大陆,我们的祖先就将清泉的甘醇、丰收的喜悦,火热的激情,以及对上天的诚敬,揉和酿造在一起,捧出一种甘美的玉液,这就是酒。在中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论生老病死,无论悲欢离合,也无论战场上的兵礼战和,总免不了推杯换盏,触筹交错,真可谓喜也酒,悲也酒,兴也酒,败也酒。几千年来,人们对白酒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内涵,成为伟大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老子在传世之作《道德经》中创立的自然、阴柔型哲学思想,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重阴弃阳的哲学思想下,他酿制的“太清酒”也讲究绵柔甘爽,摈弃糙辣,从而使今天的酒在酒体设计上一定讲究绵柔,否则不称之好酒。同时,老子一贯主张,道法自然,认为自然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大凡名优白酒都讲究诸味自然协调。在老子“大器晚成”的思想影响下,白酒是长时间贮存才好——结果是“酒是陈的香”;发酵期不能太短,否则冲烈;窖和糟越老越好——千年母糟万年窖;发酵与蒸馏时间长好——缓火蒸馏多轮发酵;等等。在现在看来,今天的许多酒名和诸多广告语以及工艺、口味也大多来自古人的感化和彻悟,而不断得以流传下来。

老子故里,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在距今约五千年的鹿邑长子口墓文化遗存中,其中就有酒器48件,包括盛酒器、温酒器、和饮酒器计有尊、槲、角、觥、壶和斗等共11种,经专家鉴定,是公元十六世纪商代的文物,距今3600年。据参与发掘的考古工作者讲,出土的两件商朝青铜器里面盛有酒,尚有酒味。历经3000年,尚有酒香,可见当时酿的酒的质量是比较高的。这两坛青铜器中的酒,一坛被胆大的负责考古发掘清运泥土的民工喝掉了,一坛上交给了考古工作者供作研究用。由此可见,鹿邑造酒历史不在4000年以下。而于此地出生的老子,更是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扬了家乡的酿酒技术。

道家是以为“天地祈福”为宗旨的,作为道教创始人的老子更是如此。他炼丹酿酒不是为了盈利,而一种济世救人的大胸怀。在东周做史官时,便把多年来研究出的酿酒之术,既为皇室酿酒也传于民间,以使酒这个“万药之方(李时珍《本草纲目》)”,造福后世。

鹿邑酿酒的历史已经3000多年了,只有老子的故里才能酿出这纯正的太清美酒。老子也只有喝了太清酒才能称其为老子,才能受到孔子的礼拜,才能写出《道德经》那样的宏文。太清酒是深奥的,有着哲学的意味,它使老子能够远望、沉思,而后远远地出行,让自己的身体不再属于鹿邑,也不再属于河南,而属于中国,属于世界。

抿一口太清酒,立时觉出一个精灵在口中舞动,那是一种对舌、对口、对喉的滋润;酒入人体四散开来,通体舒泰,身心都是愉悦的,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孔子曾多次拜见老子,问礼求道。可以想象,那道应该不仅有思想的味道,也有酒的味道。

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尚书·酒诰》就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孔子的”惟酒无量不及乱”更是如此。

历史上曾有8位皇帝亲临鹿邑拜祭老子,并饮用当地产的太清美酒。中国古代皇帝批阅《道德经》的有四位: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李隆基执政期间,禁修一般寺庙,开元二年就还俗一万二千人。但却建造规模宏大的“太清宫”(房屋数百间),供奉老子。苏州“玄妙观”有老子像碑,系唐玄宗御赞,吴道子画,颜真卿书,号称“三绝”。李隆基下诏,《道德经》遍颁全国,每户一册。他还下诏,将太清酒列为皇封贡酒。北宋真宗皇帝赵恒来鹿邑祭拜老子后,在“明道宫”畅饮太清酒,御笔亲书并篆额立下“先天太后之赞”。碑文至今犹在,当为信史。

皇上来了,认祖归宗也好,喝点小酒也罢,老子不会见他们,老子早已羽化而去。苏东坡和欧阳修两位文学巨匠的到来,倒是有些意味。他们一定在老子故里的太清酒里看到了仰慕的老子。苏东坡喝了酒就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欧阳修则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都是悟出了天地境界。那不是一身酒气,是沾了道家灵气。

老子故里太清宫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流连驻足的好地方,太清酒也给了他们抒发胸意的灵感。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大量尊老崇道、咏物状景的珍贵诗篇。唐诗宋词一半里都有酒,其中能看到一个个的人,看到多元性的文化和内涵,《道德经》里也有酒。老托尔斯泰虽没有来过老子故里,但他的思想来过,他说,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酒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的“摇篮”和“发酵剂”,老子“太清酒”对孔子的影响功不可没。《诗经》三百来篇,其中酒就占了三十篇。他强调礼乐治国,而“百礼之会,非酒不成”,没有酒,礼就失去了存在的形式;有音乐无酒,不能形成欢乐的气氛。孔子提倡“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看来饮酒,不是吃喝这么简单,而是关系以德治国、人民安居乐业的事情。这酒文化也成了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子羽化升仙之前,将所掌握的酿酒技术尽数传给家乡父老,两千多年来,老子故里的酒匠们沿用着中国古老的酿造之法,既为历代皇家王朝酿制过太清御酒,也用太清酒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鹿邑人民。今太清酒业集团在挖掘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使太清酒走向更多的餐桌,让善饮之士都有机会品到纯正的太清美酒。正可谓:昔日皇封贡酒,今日百姓畅饮。

点击数:5819  录入时间:2013/12/6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