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感悟道教文化
|
来源: 互联网 | 发表时间[2009-9-11]
|
大家别以为,道教深不可测,甚至与己无关,我们可以轻视它。其实不然,也许你听说过“三教九流”这句俗话。“三教”指的是儒教、 道教和佛教,这是近2000年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三种宗教文化。三教中的道教,是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作为一个重人贵生的宗教,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共同的生活经验和记忆,而且将这些共同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升华为相对独立的信仰和教义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张力,积累起深厚的生活智慧,以开明通达的文化态度,彰显出对于现代生活的价值和人生智慧。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 道教与中华民族民俗关系密切,它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作为典型的多神教,道教的信奉者不分年龄:幼童醉心神仙传奇,中年迷恋养生健生,老人痴望长寿不死;总之,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那么究竟何为道教?道教,是指信奉黄帝老子之道,并以“道”为“教”,追求得道成仙、治道太平的中国传统的民族宗教。道教产生的标志是《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经》的出现。道教的最高理想是得道升仙,追求一种超生死、超时空的神仙境界。道教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但是道教所谓的“道”,又是什么做文章呢?这说来话长。需要追溯到道教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 我们知道,道家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派之一,这一派的代表是老子和庄子。他们主张宇宙间的一切万物都源于一个神秘玄妙的母体——“道”。道具有无形无名,自然无为,既不能被看见摸到,又不可言说的性质,是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浑沌混一的原始状态,也是超越现实世界一切事物的宇宙最高法则。空虚无形的道化生出最初的元气物质,元气分而为阴阳,阳气清轻上升为天,阴气重浊下凝为地,天地阴阳的冲和交感又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人为万物之灵长,与天地相合为三。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便是道家关于宇宙生成的基本理论。 道家的宇宙学说在汉代影响很大,东汉时开始形成的道教继承了道家思想,并以其作为宗教创世神学的理论基础。但是道教更加突出了“道”的神秘性和超越性,把它神化为具有无限威力的宗教崇拜偶像,成为具有人格的最高神灵。道教认为:“大道”不仅在先天浑沌时代化生了天地万物,而且还在后世,即有史以来的人类文明时代,不断变化其身形名号,降临人世,辅佐帝王,救助危难,传经布道,教化民众。“太上老君”(即老子本人)便是大道降世传教时的化身。他有许多名字,如老聃、李耳、李弘等等。据说东汉顺帝时,老君降临蜀郡鹤鸣山(在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以“正一盟威之道”大会传授天师张道陵,使之教化民众,从而创立了道教最初的一个道团——五斗米道。所以五斗米道最初便奉“大道”为最高神,以太上老君为教祖。实际上,五斗米道是东汉巴蜀地区民间鬼神迷信和巫术活动与道家宇宙论相结合的产物。东汉魏晋时期,像这一类自称为“道”的宗教组织在民间还有许多。南北朝以后,道教崇拜的神有了变化,形成了以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即太上大道君)、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为首的神灵崇拜体系,合称为“三清”。但是道教徒对“道”及老子的信仰仍然一直不衰,道教经典中也不断编造有关老子降世显灵的神话故事。因此,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与先秦的道家学派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二者在历史上毕竟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道教之所以被称为道教,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渊源于道家学说,是道家思想宗教化的产物。 道教以名山胜水为洞天福地,修建宫观楼宇。目前我国四大道教名山分别是:位于湖北十堰的武当山;位于江西鹰潭的龙虎山;位于安徽黄山的齐云山;位于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 我县的云阳山是因为人们对南岳神的信仰而兴起的宗教名山。南岳神是公众广泛认同的圣神,而云阳山有“古南岳”的渊源。因此,自古道家对这座山都情有独钟,这使云阳山道教文化悠久鼎盛。最早进入云阳山的宗教是道教。据古籍记载,南北朝时(535~545),饶道亨出家云阳山,拜道士“紫微真人”为师,习经修道。饶道亨是茶陵人,当时在县衙当差,是个小官吏。他对官府盘剥敲诈老百姓很反感,于是辞官在家,把自家的住宅改为洞真观,居家修道。后来上云阳山,跟随紫微真人学道法。他的名气很大,在茶陵道教界影响也很大。他开辟的洞真观一直是茶陵的重要道教场所。宋代,洞真观改为青霞观,后来扩建改造为青霞万寿宫。扩改后的青霞万寿宫,是当时全国五大宫观之一。 南北朝时期,在云阳山修道的道士还有罗浮先生。 罗浮先生原是广东罗浮山道观的道士。他得知云阳山秀润灵异,是“可以隐居,可以长生”的“神仙福地”,特地绕道寻访云阳山,在云阳山结庐栖身,施药济人,参悟玄理。 到了唐代,天台山道士张元同也慕名来到云阳山,在罗浮先生结庐修行的地方,建造道观,传经布道、採药酿酒。 宋代的陈善宗道士使云阳仙道观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了规模。 陈善宗是茶陵人,云阳仙道观住持。他在宋嘉定年间(1219),改造扩建云阳仙道观。改造扩建后的云阳仙仍以南岳宫为主体,设有三清殿、慈航殿、灵官殿等配殿。 这些建筑形制历经仓桑一直沿袭了下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有古南岳渊源的云阳山受到道教界人士的关注,先后有原湖南道教协会会长王信安,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道协会长黄至安和省道协副会长、南岳紫竹林道观住持朱嘉诚等道长来云阳仙道观指导教务、主持重要仪典活动。其中朱嘉诚道长于2006年被湖南省道协指派为云阳仙道观住持。并受省道协委派,兼任云阳仙道观住持,主持修复了云阳仙道观的古南岳宫、三官殿、慈航殿、财神殿、灵官殿、香火亭等建筑。如今,整个云阳仙焕然一新,初具规模。云阳仙道观也成了湖南省重点宗教场所。 讲到这里,我想说说云阳山为什么和 “古南岳” 有渊源?据《茶陵州志》载,“云阳山”初唐曾封“南岳”,内史刘晏如奏曰:“虽其灵异,峭绝莫俦,奈何西峡峻险,水石潺岩,虽禹凿龙门,莫能并其高峻,未足比其幽深;切虑艅舫莫济。” 如此朝廷便改封衡山为“南岳”。由于云阳山受封“南岳”在前,故称云阳山为“古南岳”;后来南岳圣帝在“衡山”建宫,而在云阳山的云阳仙观建辟暑行宫,即称“古南岳宫”。还有,南岳圣帝是南岳衡山之神,而这南岳老爷远在湘南的衡山,又如何跑到湘东的云阳山来了呢?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哩。话说南岳老爷斩妖除魔立下了奇功,玉皇大帝封他为南岳圣帝,掌管一方百姓,享受万民香火。南岳老爷很高兴,便架了祥云四处巡视,打算找块风水宝地兴建自己的殿堂,好领受世间的香火。一天,南岳老爷来到云阳山,只见山高水长,绿荫葱茏,峰峦叠嶂,瑞气呈祥。于是便数起那山峰来,只见那七十二峰峰峰相连,瑞气环绕,紫微叠翠。南岳老爷大喜,决定在此建宫。可下到山上数时,却又偏偏少了一峰。南岳老爷长叹一声,只好忍痛割爱,另择宫址,将宫殿建在衡山。原来,按照道家的说法,神界有七十二地煞星,须有七十二座山峰安神定位,方能保一方平安。后来,观音来到云阳山重数了山峰,七十二峰一峰不少。南岳老爷这才记起自己当时屁股底下坐的最高峰——紫微峰遗漏了没有数,后悔莫及,于是又在云阳山建了行宫,每年农历六七月就来这里避暑消夏。这样,在民间逐步形成了“六月七月朝云阳,八月朝衡山”的风俗。每年的六、七月,云阳仙的香火就特别旺盛,各地的信众都纷纷上云阳山朝拜南岳圣帝。 讲道教,不能不讲老子,讲老子,不能不讲《道德经》,那么,老子是个怎样的人?老子做了哪些事?《道德经》是一部怎样的书呢? 老子是个怎样的人?有一个笑话,一长者问一年轻人:“老子是谁?”年轻人回答“老子是我爸。”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总还是觉得老子离我们太遥远了。但其实老子又确实就在你、我、他中间,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间,就在我们思考问题、做事、说话之间,只不过大家没有留意罢了。比如,你想做大事,老子就教诲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生活中有人受灾难,大家去安慰,人们常说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谁说的?这话出自《道德经》第58章,他教你辩证地看待一切,把握机会进行转化。有一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智者,他的一匹马丢了,邻居说:“你真倒霉。”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不久,丢失的马带着一匹野马回来了,邻居说:“你太幸运了,多了一匹马。”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不久,智者的儿子骑野马,从马上摔下来,腿摔断了,邻居说:“你真倒霉,就这么一个儿子,腿还断了。”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过了一段时间,皇帝征兵,许多年轻人都在战场上被打死了,智者的儿子由于腿断了不能打仗,未被征兵侥幸存活。所以从长时间来看,任何事情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事情就是个硬币,有时可能是正面,过两天就可能是反面,再过段时间还可能翻过来。任何事情都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就会变得理智、洒脱一些。还有,你发财了,就常有一句提醒的话:“玉满堂,莫之能守。”谁说的?老子说的(《道德经》第9章)如果你发不了财,老子也有智慧的话开导你:“知足者富。”(《道德经》第33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44章)后来我们不就又有了“知足长乐”的理念了吗?再比如,罪犯、歹徒、贪官等落网了,大家就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谁说的呀?源出于老子!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37章)还有,我们早上去公园晨练,看到有的人喜欢打太极拳,动作软绵绵的,但是太极高手,一推手,可以把一个大汉掀翻在地。为什么?这其中就有老子说过的道理:“柔弱胜刚强!”(《道德经》第36章)这是一个杰出的智慧。 这些话,老子都说过,一直影响到今天,那么,老子到底是个什么人呢? 老子姓李,老子一生下来,他父母可能发现这个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这孩子耳朵特别大。古人又喜欢从一个孩子的特征来取名,于是这个孩子就叫做“李耳”,他就是老子了。老子又叫老聃,聃是什么意思?聃就是耳朵大的意思,也有人说是耳朵没有耳轮。 有人肯定要问了,孔子姓“孔”才叫孔子,孟子姓“孟”才叫孟子,那么他姓“李”应该叫“李子”啊,为什么要叫“老子”?这一问,问得好,这又引出一个生动的传说。老子的妈妈怀孕竟然长达八十一年,那天快要生了,这样的孩子怎么个生法?她来到一棵李树下,割开左腋,生下了老子。你看,他生出来已经有八十一年的孕育了,这就知道为什么他一生下来就会有白胡须,白眉毛了!人家自然也就称他为“老子”了! 对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众论纷纭,莫衷一是。 史学家司马迁说:老子的故乡在安徽的涡阳地区。他曾任国家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史馆这一类总和的一个官职。老子是一个鹤发童颜、高额大耳,骑着青牛,紫气东来,青牛西出,过涵谷关而作《道德经》的神奇传说中的先哲圣人。 道家说,老子是道。老子者,道也。在这里他就把老子比喻成与道等同的化育天地万物的神人。 官方说,秦汉时有黄老一派,崇尚黄帝和老子。这个时候老子还没有完全成为神。等到东汉初的时候,楚王英比较喜欢黄老之道,他开始祭祀老子,但还没有为老子建庙立祠。等到了汉桓帝的时候,就开始给老子建庙立祠了,而且祭祀老子的时候,用了祭祀神仙的礼乐,从此老子就从一个古代先哲、黄老学派的代表人,上升为一个国家认可的,与诸神同位的一个上天神仙。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老子是这样一个人:一个颇有才学的古代官吏,一个风格高古的隐士君子,一个启蒙道教的宗教领袖,一个博大精深的古圣先贤,一个神秘玄虚的上古神仙。 老子究竟做了哪些事?我们说,老子写就了一部经书;创立了一门学说;影响了一批先哲;启蒙了一个宗教;结构了一种文明; 老子写就了一部经书。这部经书叫《道德经》。人们常说,《易经》为“群经之首”。也有人说,《道德经》是“万经之王”。何以称“万经之王”呢?大家知道,中国的古代典籍,注释最多的确实是《易经》,其次就是《道德经》。但在世界上,除《圣经》外,用各国语言注释最多的、发行量也最大的却是《道德经》。它在西方流行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欧洲90%的人都知道《道德经》和老子。在德国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一本不同版本的《道德经》,在奥地利、瑞士等国家,很多有文化的中上层阶级会把《道德经》作为给自己孩子生日或婚礼的礼物。在我们这里,在今天,如果说哪对年轻人结婚了,你的爸爸妈妈说送你一套四书五经,我估计可能会是新闻炒作的卖点。你的儿子和女儿可能会说:“老爸老妈,你们还是把存折给我得了。” 据说《纽约时报》曾经搞过一个活动,评选古今世界十大作家,谁排第一呢?老子排第一。老子咋能排第一呢?不是说《圣经》在世界上发行量第一、影响面最大吗?但是,对不起,《圣经》不是耶稣亲自写的,他没有著作权。但老子不一样,老子是中国以个人名义著书的第一人,他是有著作权、有版权的。所以说,老子排在了古今中外十大作家之首,这个也很不得了。所以鲁迅说:“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此话不为过也。 老子创立了一门学说:道家学说。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首席代表,《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核心经典和巅峰之作,这似乎没有大的争议。 老子影响了一批先哲。我们先看道家。在那个时代,道家的最高代表是庄子,庄子在自己的著述当中称老子为“古之博大之人”。其次,我们来看儒家。孔子是儒家的始祖,孔学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史记》、《礼记》等都记载,孔子曾经向老子求道问礼,不止一次向老子学习,可见老子对孔子的影响。第三,我们来看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最早解注老子《道德经》的人。老子及其思想还影响了一个人,谁呢?就是孙子。老子关于武力、战争的很多说法,无论战略还是战术,在《孙子兵法》当中都有体现。 老子启蒙了一个宗教。老子和《道德经》,他的人、他的书、他的学说有一种神秘玄虚的色彩,符合宗教创立的神秘性要求。更重要的是,道教在创立初期,需要拿一个神,拿一个自己的宗主来跟当时佛教的释迦牟尼和儒家的孔子来抗衡。找谁呢,选来选去,觉得还是老子的力量比较强大、影响比较深远,而且身世还神秘玄虚。因此,道教就把老子和老子的思想逐渐的推崇为自己的先祖和自己的圣经的。 老子结构了一种文明。也就是说老子和《道德经》及道家学说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我们看中国历史,一般在两种情况下,道家都会受到推崇,一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衰退败乱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人出来收拾残局;第二种就是当开国之君重整山河的时候,往往都采用道家的思想去休养生息,简政安民,以稳定和发展社会。举个例子:中国历史上有两大盛世与老子思想和道家学说有关。一个是汉初,一个是唐初。秦王朝暴政垮台后,汉朝便采用黄老之术,开始简政安民,休养生息。使大汉王朝空前强盛,出现了“文景之治”。到了唐朝,李氏王朝认老子为宗主,老子和《道德经》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道教成为唐朝的国教,老子被奉为道教的宗师,并规定三教以道为先,《道德经》也被定为科举考试的经典。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均以老子的道学作为治国方略和指导思想,国家出现了辉煌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一个很重要的人,叫魏征,这个人非常耿直。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本身就曾经是一个道士。 老子思想和道家学说,对中国的天文地理、农林渔牧、化学医学、物理制造,乃至生命科学的贡献超过其他两个教派。比如说,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就跟道家的炼丹术有关。道家对武术和文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讲述的是佛教教徒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全书中使用了大量道教专有的概念,如心猿、意马、元神等,还构筑了一个以玉皇大帝为核心的道教神祉、神官系统。而完全以道教为核心的最著名小说则要数《封神演义》了,书中讲述的商周战争,其实质就是道教的两个派别阐教和截教的斗争。书中出现的各色仙神和宝物等,也全属于道教系统。在座的年轻人都知道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吧,其中有一部奇书叫做《九阴真经》。《九阴真经》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对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道德经》第77章的一句话。大家还知道,华山论剑谁赢了?周伯通赢了,他是谁啊?王重阳的师弟,是个道士。 所以鲁迅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家。正是道家的哲学和思想,赋予中国人以特殊的素质和能力,成为积极、自主、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坚实基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道德经》是一部怎样的书?老子是怎样写成了《道德经》呢?相传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要经过函谷关。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瞭望,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关令尹喜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老子也佩服这位大智者,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于是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的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一笑,同意了。《老子》又称为《道德经》,那么老子在《道德经》里写了些什么呢?走进《老子》的世界,最先接触的便是他的“道”。如果能够闻其道,并且能得其道,这便是一种智慧的提升。 道德经中用“道”字的地方有七十多处,其谈“道”,可谓头头是道,虽然“道”的含义,一直到今天,学者还在不断地讨论。尚有不同看法。但是大家知道,《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宇宙的本体,万物的玄妙出于道。从而由“道”之悟知,进而可以悟不复存在天地万物的玄妙。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了。 《道德经》是智者的书,它给人们诉说“道”,论辩“道”,授予人以“道”。 从政者,老子之“道”教你如何治政,以无为而治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汉文帝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最终实现国昌民富。从军者,老子之“道”教你如何治军,其谈兵的精警使人神往。《孙子兵法》就运用和发展了老子的军事思想。可以说,老子是最早的军事家。“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发挥老子“以奇用兵”(57章)的军事思想;“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件待劳”,发挥老子“柔弱胜刚强”(36章)的军事思想。从艺者,老子之“道”教你如何治艺,传递艺术的真谛。老子讲求“道法自然”,许多大诗人都深受影响。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顺其自然的优美诠释。正是这对自然的执着追求,使陶渊明成为一代宗师。不仅如此,搞科技的、经济的、教育的,等等不同的人,都可以从《道德经》中得到心灵的启迪。 现代人照样能越过数千年的鸿沟与古老的《道德经》沟通,在高节奏、高刺激下生活的现代人更能从《道德经》这古老的智慧清泉中得到心灵疗养。 黑格尔曾经说,老子其人及其思想,实际是创造了一种与哲学相关的生活方式。他还说,它和古希腊哲学一样是人类哲学的源头。黑格尔这个评价,足以代表世界哲学界对老子的认可和推崇。 1988年,里根在给国会的国情咨文当中,用了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一个资料说,1993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老子的忠告:——致克林顿》,这篇文章共有576个单词,13处用到《道德经》。 正因为此,前苏联著名的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过“老子是世界的”。美国著名学者浦克明说:“《道德经》肯定会成为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 道教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如尊道贵德的教义宗旨、成仙得道的信仰理想、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感、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性命双修的养生思想、人人和谐的生态智慧。这些思想对于现代人正确树立文化观、经济观和人生观,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启迪意义。 一代龙门宗师王常月曾说:欲修仙道,必修人道;人道未修,仙道远矣。要贯彻道教的精神和智慧,首先必须在生活中确立自我,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然而个体的我又是渺小的,从道教修炼的境界来说,就是要将个体的我融入宇宙大化中,与万物齐一与异骨相亲,齐同慈爱,效法自然。既不能骄傲自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又不要失去了自我,应像“道”一样无为而无不为。要明白自己本来就具有道性,只要按照自己本有的道性去行事,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圆满的人生。只有固守自己原有的朴素本性,才能在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社会现实中站稳脚跟,进退自如,不至随波逐流。我们强调自我是为不失自我,就像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本色一样,并不是要排斥其它,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天地和自己的人文精神,同时在生活和交流中彼此充分尊重,互相吸纳包容,像道一样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择善而行之。也就是说自我与宇宙之大我要在对立的矛盾中求得统一,达到和谐。 所以,我们要将道教信仰落实于生活,将道教精神圆融于生活,运用道教的智慧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从而觉悟人生,升华人生,圆满人生。 1、求善,让生活美好起来。 道教自古以来就有“从善奉行”的修行追求,要求对人对物都要有慈爱之心。所谓善,《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的至高境界是像水一样。水润万物,令万物繁盛地生长,而它自身却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论短长,它总是无所挂碍地甘愿去万物皆不愿去的低洼处,这种品格才真正接近大道。)道教认为,行善积德是修道成仙不可缺少的前提。有这样一个很经典的案例: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门的时候,这个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你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就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数年之后,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医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杯牛奶。 霍华德?凯得医生” 那么,如何样行善积德呢? 一是躬行孝道,尽忠报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忠则是孝的扩充。忠孝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内容。道教认为,学道之人也必须力行忠孝,这是学道的基础。西方有感恩节,大家在那天都会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许多人会给所有曾经帮助、支持、爱护过自己的人发一条短信,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关照。感恩能够使人获得好心情。西方有一条格言是:怀着爱心吃菜,比怀着恨意吃牛肉要香。忠就是要忠于自己的良心,忠于自己的心君;孝就是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并以此爱心去爱自己的亲人,爱所有的人,最终达到慈爱一切。 二是为人学道,诚信为本。诚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修身、立业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和道德规范。在道教中诚信不诈、不淫不盗、慈俭素朴等是基本的、重要的教义,这与我们社会的精神文明要求是一致的,是道教圆融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教义。道教认为,大道始末,以信为归结。成语则有“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之名句。诚信就是要不欺诈不妄言。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城中最大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招聘1名技术人员的消息不胫而走:月工资5000元,工资奖金除外,每年还 可以到大洋彼岸风光一次。报考者蜂拥而至。 七月流火。树上的叶儿蔫头耷脑。 高工坐在闷罐似的考场里,蒸腾的暑气加上躁热的心情,热汗淋漓,面对考题他并不怵,外文、专业技术类考 题都答得十分圆满。惟有第二张考卷的两道怪题令他头疼: "您所在的企业或曾任职过的企业经营成功的诀窍是什么?技术秘密是什么?"这类题对于曾在企业搞过技术的应考者并不难。可高工手中的笔却始终高悬着,捏来攥去,迟迟落不下去。多 年的职业道德和诚信在约束着他:厂里的数百名职工还在惨淡经营,我怎能为了自己的饭碗而砸大家的饭碗呢? 他心中似翻江倒海,毅然挥笔在考卷上写下4个大字:“无可奉告。” 高工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家里移动着,进门后,妻子一再追问,他才道出了答题的苦衷。全家人默默无语。正当高工连日奔波,另谋职业之际,石破天惊,外商独资企业发来了录用通知。高工技压群雄,白卷夺冠,众议纷纷,成为小城一大新闻。 道教历来强调,诚信既是学道修道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如果人人都能讲诚守信,这样社会就会太平,人与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 三是心存善心,莫妒他人。人往往最容易以我为主,也最容易对他人产生嫉妒之心,更容易出于各种原因妄自诽谤他人,这是人性最容易由淳善走向不善的开始,由此发展下去则会生出仇恨之心,使人走向邪恶。因为诽谤、嫉妒都是不光明的做法,为此,道教在其戒律中特别强调不嫉不妒,不憎不恨,要乐人之善,成人之美,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不自伐,修斋正心,以清静心而弘大愿。 四是行善积德,济世利人。中国民间有很多救人救物行善积德的故事。道教神仙药王孙思邈,不仅医道济世救人,并施慈心于动物。道教经典《度人经》有一句口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仅要“度己”,而且要担负起“度人”的社会责任。“度人”的内容很广泛,统而言之是要行善积德,济世利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要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环境。要为社会多做贡献。《道德经》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因此更富有,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因此更丰富。为什么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完善呢?首先,助人者,人亦助之。其次,做了好事,心情舒畅,没有烦恼,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事业会越来越发达。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上帝领着一个人到地狱,这个人发现地狱里的人都瘦骨嶙峋。他们都用一把特制的勺子喝粥,勺子的把特别长,勺子的头很小,不仅自己一点也喝不上,而且舀出的粥都洒在了地上。最后桶里没粥了,大家就互相埋怨、互相憎恨。上帝又把这个人领到了天堂,他发现天堂里的人一个个都长得胖乎乎的,笑逐颜开。他们用的是同样的勺子,吃的是同样的粥,但他们是把粥舀出来喂别人,你喂我,我喂你,结果大家都吃到了粥。这就说明要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2、求简,让生活轻松起来。 简的原则就是要少思、安闲、轻松。从简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个轻松的心情,相互交往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机关和算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对于如何做到以简处事,孙思邈真人则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保持了这十二少,即守住了生命生存的根本。有这样一首诗: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出自何处?此是唐人白居易的《对酒》诗。大意是说,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局促在那小小的蜗牛角上,空间是那样的狭窄,还有什么好争的呢?人生短暂,就像石头相撞的那一瞬间所发出的一点火光,人生就这样过去了。人生不论穷富,不必太过于斤斤计较,应该尽量放宽胸怀,随时保持心情的愉快,这才是处世之道。 由此可见,简单生活即由心灵的虚闲开始,抛弃一切牵绊,让思想自由地飞翔,与“道”同游。日常生活也应是以简易为好,天天美味大餐于身体也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生害。 在上个世纪早期就有人曾经预言:“有史以来,人类将首次面对一个真正永恒的问题——如何利用工作以外的自由与闲暇,过快乐、智慧的美好生活。” 《道德经》中所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名誉和生命哪个更值得珍惜?生命和财物哪个更重要?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这些话语让人们体悟,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请大家记住这句话:一个人今天要有成就,每天干好8小时,一个人明天要有成就,每天学习2小时,一个人终身要有成就,每天锻炼1小时。如此,才能最好地享受生活,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3、求朴,让生活纯真起来。 《道德经》第十九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让你的天真明朗地显现出来吧,永远抱持着真朴的本心。自然,你的私心就减少了,你的欲望也就降低了),道教讲“抱朴”就是去除后天之伪,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素之道。也就是要求学道者持守质朴无华的本真,这样才能与道合一,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而走向这种复归之路的关键则是“少私寡欲”,元代道士李道纯阐释为“清心释累,绝虑忘情”,是修道的必经之路。卸下心灵沉重的包袱,才可以“穷理”;抛开俗事纷扰,才能“尽性”;摈弃了一己私欲,最终能“造道”。 从朴即固守人的纯朴自然的本性,反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从朴意味着诚实不欺,敢讲真话,不媚上,不谄下,不弄虚作假;意味着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不朝秦暮楚;意味着以诚待人,不矫揉造作,不口是心非。可见,从朴是人的多种美德的汇合处。只有从朴,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各种人为的障碍,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才能更好地表现和发挥人的价值,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只有抱朴守真,才能获得恬静旷达的心境,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 4、求和,让生活快乐起来。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理念。“和谐”这一概念的提出,诚如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说,“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全世界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因此,在“国际道德经论坛”上,大会的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和”的意义,一是要通,二是要顺,三是要悦,四是要包容。通则和谐,和则相生。 所谓通就是通畅、通达,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知道,道路畅通则人行通达,水流畅通则润泽万物,货物畅通则人心稳定,人之血脉畅通则无病痛。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心通无碍,只有心通才减少烦恼与忧苦,也只有排除烦恼与忧苦才有顺心如意。所谓顺就是顺应大势,也就是要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若水一样顺势而行。所谓悦就是保持与营造和悦的心态和处境,人之心身和悦,才能神清气爽,健康常在。所谓包容就是要宽容地对待他人,以有容乃大的胸怀,容纳不同的东西,像大海一样能容纳万川河水,并赋予其生机。和所包含的以上四个方面,引导着世人快乐地生活。具体当从以下三方面来促进。 首先,要以人自身的和谐为基础。要保持自己个人内心的和谐与安宁。才能使生活既充实又平和。 在京城,有位88岁高龄的老太太告诉人们,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很简单,“第一是不要拿 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她笑着,晃了晃扳起的三要手指,满脸都是返老还童的纯真和曾经沧海的从容。有这么三条,人生就不会太累了! “不要拿自已的错误惩罚自己”,扪心自问一下,人能有多少烦恼,多是自已同自己过不去啊!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如果一有过错,就终日沉陷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这样浅显的道理谁都明了,但知易行难。人们都会为自己的过错而痛悔,但不少人痛悔归痛悔,受伤的心却还要疯狂地寻找能够掩饰伤口的更大虚荣,于是,他就情不自禁地要去惩罚别人;而那些无辜地受到惩罚的“替罪羊”,或迟或早势必都要奋起自卫。这样“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人生岂能不累?因此,“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并不是一种很容易达到的境界,它需要“胸藏成汇赁吞吐”的大器量。 “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已”,许多人也许骄傲地说,这不是对我的写照。然而,我却以为:未必!如果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那怎么会不时发生出这样的一些邪念:他都敢见死不救,我又何必见义勇为;他都敢贪污受贿,我又何必清廉自守;他都敢男盗女娼,我又何必故作清高?芸芸众生们,谁也不要嘴硬,我们何尝不会这样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呀!正是这种惩罚,使我们感到生活得很累。 美国总统罗斯福家失窃,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连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窃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其次,要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现实追求。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要求我们人人都心怀慈爱,对他人友善,要宽容他人。首先是要促进家庭的和谐。道教强调要“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以做到“室家合和”,“天垂福庆”。其次,要以慈爱之心灵和诚信之行为对待他人。富有者应帮助贫穷者,而不是使贫穷者越来越贫穷;不同人群之间应增进交流,促进理解。 再次,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追求。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只有确保天地自然的平安,人类才能获得长久的平安。因此,要追求社会的和谐,我们还必须树立起对自然的正确态度。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源自于“道”,“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有按照道所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不要随意作践自然、毁坏自然。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对万物利而不害,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和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 瑞士第三大城卢塞恩,有一只野鸭在城中的五谷广场花坛边做了个窝,孵了一只小野鸭,在城里引起了轰动。不少市民去看了,市长闻讯后也跑去看了。七天后新生的小野鸭死了。一个民间鸟类保护组织向市长发难。他们指责市长的探视侵犯了动物的生存权。市长无奈,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并对小野鸭的死表示愧疚,同时,向市民道歉。 就在市长道歉的第二天,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发难。他们认为,野鸭从湖里跑到市政广场来,可能是卢塞恩湖的水受到污染。这样,居民的饮用水就有问题。于是,市民到广场游行。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对湖水水质进行鉴定,发现湖水污染度上升了O.1%。市议会马上开会研究,拨出2 0 0 0万法郎用于减污。市长引咎辞职。 市长辞职后第4 5天,瑞士为发展旅游业,就加入《申根协定》进行全民投票。由于受那只小野鸭的影响,卢塞恩人害怕开放边境后会有更多的外国游客涌向卢塞恩湖,居民的饮水会更加糟糕,因而有93%的人投了反对票,《申根协定》没有被通过。 5、求静,让生活安宁起来。 道教所主张的人生,是一种艺术般的人生。道教引导人们放眼于广阔无垠的天地自然和历史长河之中,从一时一事的是非、得失、荣辱中超脱出来。这就需要有一种清静恬淡的心态,淡泊名利,随遇而安,流逝了的不去强求,来到了的也不躲避,不因丰厚的物质生活而欢悦,也不因贫贱简陋的处境而忧虑,不为个人的私欲而心神不安,不因为个人的不遇而情绪波动、怨天尤人,始终如一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道教的这种思想能够引导人们冷静地面对曲折的人生,勇敢地承受无法避免的挫折和磨难,从而保持心理的平衡,确立健康的人格。无论人生的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可凭借它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现代社会中,痛苦的主要来源是心理的失衡,浮躁的心境使人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云淡风清后才能显露风景之秀美,平心静气时才会与灵魂对话。有人曾说“越是宁静的水面,越能映照出四围的景色和满天的繁星”。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唯有拥有一颗没有动乱、无有争执、宁静安详的心,才能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我们都在追求人生的幸福快乐,而快乐就来自于一种空明的心境、一种内心的自由与安宁。 6、求虚,让生活高尚起来。 “虚怀若谷”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品质。虚则能容,虚则逍遥,虚则遨翔,虚则合道。《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尽量使自己的心灵摒弃一切杂念,达到虚空的极致,至诚地坚守清静的境界,万物一起生长发展,我以致高的虚空清净之心去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过程)。虚之极,乃是万物之极,是体悟大道的最高点。要达于此,必须抱一笃守而达“虚无之境”,在这最高境界,获取最大智慧,可以体察万物生长、宇宙生息的奥秘。 虚要高远而明达,以宽阔之胸怀包容他人,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以达到无私无欲无我的境界。以虚怀若谷的境界面对一切,以高远而明达的目光观察一切。《道德经》告诉我们:“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汇聚之地,是因为江海甘于处在百川之下,故能成为百川之王)。一个人的气度、胸怀的大小往往决定了他所能成事的大小。大容纳小,小归于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古往今来众多英雄豪杰之所以能成就伟业,皆因为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包容逆耳之忠言。唐朝皇帝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故事足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当时的魏征就是最敢于谏言的忠臣。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提出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原则在贞观前期的决策中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太宗遇事经常会与朝臣们广泛地讨论。而这也是贞观政治风气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大唐得以兴盛的重要原因。李世民曾感慨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有德之人总能以此警醒自己,其结果必定是满目俊才,功成身就。 总之,人生融入了道教的智慧、道教的精神、道教的优良,人生就会精彩。让我们一起感悟道教,让道教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地融入道教的智慧和精神。谢谢大家! |
|
点击数:3886 录入时间:2011/3/17 【打印此页】 【返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