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道德经之科学演绎》--第七十八章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大道在平衡与调整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时,像有一只“无形的手”一样,在实施它的威力,让世界万物秩序井然。说它“无形”,好像很神秘,用现代科学中“场”的概念来说明,会更好理解一些。“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形式的主要特征在于场是弥散于全空间的。”对普通大众来说,接触比较多的是电磁场,对它的理解也相对深刻一些。“电磁场是一种由带电物体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处于电磁场的带电物体会感受到电磁场的作用力。”电磁技术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像发电机、电动机、微波炉、无线电、手机、卫星等,都是电磁场技术的具体应用。在电磁场中,是依赖于电磁波来有效地传递能量和动量的,像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这些都是我们熟习的电磁波。对于自然这个“场”,我想也一定有这样的物质存在,恐怕还不只是一种。像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及风雨雷电的产生等现象,恐怕就是自然这个“场”在起作用的结果,从表面上看,它好像什么都没有,但它又确实是一种存在。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天下有形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世间能攻克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超越它的。何也?山洪暴发,摧枯拉朽,其“势”不可当,此其一;“水滴石穿”,因其持久的力量所致。“以其无以易之也”,“易”是变,“势”与持久之力,是改变不了的。在第八章我们谈到了水的特性,一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的“利他”与“不争”,二是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中的“七善”,在这里,我是要强调它的凝聚能力和凝聚精神,以及它均衡分布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因为水的柔弱,它可以轻易地被各种容器分割开,但在容器内,倒在一起的水还会凝聚成一个整体,并且均匀地分布着,不像其他坚硬的东西,它们被分割后,就不再成为一个整体,也无法均匀地分布,这就是说水的柔弱,成就了它强大的凝聚能力和平衡能力,这是其他坚硬物体所无法比拟的。也正是因为水的柔弱,它才对万物没有什么伤害,并有利于万物,它正是因为它的凝聚能力与平衡能力,使得它们能够形成更大的集体,像江河、湖泊以及大海那样地宽广与博大,而这种宽广与博大,更体现出水的包容性。这一段话是对“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进一步解释,而不是要把水去跟“利器”相对比。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它对世界万物(特别是生命有机体)的作用是谁也比不了的,可以说,水在地球上也是一个“场”,所有需要水的地方和物质,它都能充斥其中,这种“穿越力”是其他坚硬东西所不能企及的。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弱,能胜于强,柔,能胜于刚,这个道理天下还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更没有多少人能够认真地去实行。强胜弱,刚胜柔,这是正常的物理现象,就是在生命现象中也是如此,所谓的“弱肉强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人们习惯于要让自己变得刚强、变得强大,也就无可厚非。然而,这只是人们从个体对个体之间发生的现象而得出的结论,而我是力求穿透现象看到世界的本质,也就是要从道的层面(整个自然层面)来看待弱与强、柔与刚之间的关系。弱与强、柔与刚,都是辩证概念,是自然规律中的本来属性,它们对万物来说,应该是同样重要的。但很多人往往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只看到刚强的一面,或者说太执着于刚强的一面,而忽视了柔弱的一面。只看到了刚强之有益,而看不到柔弱之有利,这就是一种认识上的失衡,而认识上的失衡,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失衡,进而导致人人都因为自私自利而争斗不断,从而破坏人类整体的平衡,最终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在葬送他人(物)的同时,也葬送了自己。人的精神对于人的肉体来说,它是柔弱的,如果我们忽视了人的精神作用,什么都是以肉体的满足为重,那么,人必然会成为感官欲望的奴隶,现在得病的人越来越多,很大原因就在于过度的吃、喝、玩、乐。当然,我们还要看到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之中,还有柔弱与刚强之分,例如,仁爱与谦下是属于柔弱的,而仇恨与傲慢是属于刚强的,仁爱与谦下,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上的团结,而仇恨与傲慢却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因此,古今中外的圣人都提倡“仁爱”,提倡“与人为善”。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中国有两句治国名言:一曰“多难兴邦”,一曰“居安思危”。故圣人说:即便在和平安定时期,也能居安思危,清楚了解国家、社会之问题、症结所在,采取正确方针、措施一一加于解决的人,可谓神器之主;而“临危受命”,励精图治的人,可以称为天下贤君、圣王。我这正话反说,却是真理。伊利亚·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在吸收外界物质能量的同时,必然会排出另一些物质与能量,这些被排出的东西,对系统来说就称为污垢。我们人体也是这样,吃进去的是食物与水,排出来的是屎尿与汗水,吸进去的是空气,呼出来的是废气。社会的正常运行同样如此,新的东西要诞生,旧的东西要淘汰,社会之污垢也会随之产生,而对污垢的正确处理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就像人体的排泄机制一样,排泄正常,身体就健康;排泄不正常,身体就会得病。按一般人的思维模式来看,关注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应该从饮食、锻炼等方面入手,而我是从“排泄”方面入手,所以,看起来与别人不同,有“反话”之嫌。人们骨子里都有好逸恶劳的习惯,只想享受成果,不想承担责任,而只有那些愿意并能够承担国家责任的人,才有资格去管理一个国家。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国之垢”,可以理解为社会矛盾、社会阴暗面,而“国之不祥”,可以理解为战争或各种灾难。对于君王来说,治理一个国家不遇到困难、不遭受灾祸的情况几乎没有,而解决困难,消除灾难,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也是君王智慧与能力的具体体现。当我看到一些君王只顾表面的繁华而忽视对社会矛盾的治理,并习惯用强权去压制各种矛盾的种种做法时,真为他们感到惋惜。他们热衷于自己的政绩与功绩,却不能化解社会之矛盾,他们热衷于享受社会发展之成果,却不能承担社会之灾祸,这就根本背离了君王之道,又岂能长久?因此,我要告诉那些君王们,要像水学习,用柔弱之仁爱去化解社会中的各种矛盾,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用不易击垮的精神(水被击后仍然不散、不碎)去承担社会上的各种灾难。水很柔弱,却能洗涤各种污垢,就是清除我们身体内的垃圾,绝大部分也是靠水来完成的。而且君王是一个国家精神的主导力量,他的思想与意识,会像电台发射出的电波一样,传递给每个臣民,这种无形的力量比强硬的政治手段对化解社会各种矛盾及稳定民众之人心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像古代圣贤尧舜一样,他们的道德力量,辐射在民众之心中。当然,君王们要以仁爱治国,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如果他们仅仅是在嘴上提倡仁爱,在生活中却揪住他人的错误不放,没有任何宽容之心,或者不能承受他人对自己的非议,不去担当国家出现的各种灾难,甚至在背地里尽做自私自利的事情,那么,这肯定是在作秀,是在欺骗大众。老百姓也不是能够轻易地被欺骗的,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点击数:4746  录入时间:2013/11/14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