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圣人有所敬畏,是因为他明白个人在人类社会乃至自然世界中的地位及角色,再厉害的个人,也不能凌驾于社会及自然之上,而只能处于社会及自然之中,这就要求圣人在治理国家时,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志来行事,特别是对于生杀大事,要慎重对待。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句话是说,君王们在有勇气而又无所顾忌的时候,就会生杀伐之心,在有勇气而又有所顾忌的时候,就会生怜惜生命、网开一面之心。这是对“威”的继续解析,最大的“威”莫过于杀伐、镇压。当君王们用自己的“威”去治理国家时,肯定是要动用生杀大权的,并以此来杀一儆百,来维护他们的统治。但过于依赖武力杀戮,百姓的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反而会积攒下更多的仇怨,到最后还是官逼民反,走向绝路。如果君王们能有所顾忌,珍爱生命,不滥用杀戮之权,而从根本上解决与百姓之间的矛盾,那么,自己还能有活路。“勇于不敢”,是指有所顾忌,是对“天威”之畏,但这不等于不要行使行政权力,不动用刑罚之手段,关键问题是:到底是为谁在使用权威、动用刑罚,如果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为了绝大多数百姓的利益去使用权威、动用刑罚,百姓肯定是会拥护的。即使是这样,如果通过协商、教育等方式能解决问题时,最好不要去杀人,因为天有好生之德,杀人是与天道相违背的。
“此两者,或利或害。 ”“勇于敢”(胆大),即施政于酷,和“勇于不敢”(胆小),即施政于仁,这两个行为,它们都有各自有利的一面,也有各自不利的一面。施政于酷有利的一面,是让人产生畏惧,从而让人循规蹈矩;而不利的一面是对生命的漠视,容易激起仇怨。施政于仁有利的一面,是让人们懂得生命的珍贵;而不利的一面是让人对规矩淡漠与轻视。这里面牵涉到一个争论很久的问题:社会到底是该采用“法治”还是“仁治”的问题。在我之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治”,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倡导“法治”,他们之间争论了几千年,但究竟谁是谁非,谁又能说得清楚?而从历史上有成就的君王们来看,他们治理国家既不是完全依赖于“仁治”而彻底排斥“法治”,也不是完全依赖于“法治”而彻底排斥“仁治”,也正是因为他们能做到“仁治”与“法治”的统一,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就。用现代语言来说,“仁治”是要让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矩,讲的是调动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法治”是要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讲的是防止人的随意性和消极性。儒家信奉“仁治”,是因为他们认为“人性本善”,而法家信奉“法治”,是因为他们认为“人性本恶”,这就是他们两家存在差别的根本所在。我不想过多地去评价别人的思想与理论,如果治国的方法不能回归到道的层面(系统的、整体的层面)上来,就会有其利的一面,也会有其害的一面。因此,如果单一地用某一种方法去治理国家,那是根本治不好的。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这句话是说,天对万物只是“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而没有看到它屠杀过任何生命,也许,老天本身就厌恶杀戮这种事情,但谁又能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呢?所以,圣人对于剥夺他人生命的事情,只能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这个“天”字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的天字,其意义是相同的。古人与现代人对“天”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古人认为“天”也有其自身的意识与情感,只是它的意识与情感与我们人类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很难明白。我在这里用的是疑问句,表面说不明白老天为什么厌恶杀戮,而实质上是强调老天不喜欢杀戮的事实,不管你明不明白,它都是如此!圣人的治国思想是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想,它要追根溯源,要把人类社会放到“天地”这个系统中来考虑问题,这是符合现代科学观点的。当然,自然界也是有杀戮现象存在的,动物之间的相互残杀比比皆是,但它们之间的“杀”,也只是为了物种的生存。然而,人类的杀戮则不同,他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私有之欲望,而且他们还经常置同类于死地。我还搞不太清楚自然为什么要创造这么个“食物链”,但不管怎么说,不论是动物还是人类,“被杀”总是所有生命所厌恶和害怕的,这种求生的愿望与本能,是自然赋予所有生命的。
人人都畏惧“被杀”,这是本能,所以,对君王们来说,杀人就应该更加慎重。治理国家既要依赖于“仁治”,又要依赖于“法治”,“仁治”是根本,“法治”是手段,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指以所有人的生存权和生活权为根本,这里充分体现了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的思想内涵,而现代人本思想,还包括人民参政议政权、监督权。当然,“法治”是手段,也不得不要,但它不能以“杀人”的方式来简单地替代法治体系,法治思想是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包括官员都要遵法、守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中国古代的包公就是执法的典范。“杀人”只能是这个体系中最严厉的一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的。中国有句古话“杀人者偿命”,就是说只有犯了“死罪”者,才能剥夺他的生命。因此,君王们不应该肆无忌惮地动用“屠刀”,如果君王总喜欢举起“屠刀”,那就说明他既没有了仁爱之心,也没有了治理国家的智慧与才能,再加上他什么都“敢”做的话,那他就离死期不远了。圣人效法天地之道,以仁爱为本,所以,对“杀人”之事慎之又慎。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之道,不用去争斗而能够获取胜利,不用言语而能够得到万物的响应,不用召唤而万物自来归顺,从容舒缓而谋略周全。这里的“天之道”,指的是天地之道,自然之道。天不与谁争,只是顺应“道”之“自然”而化生万物,让万物生机勃勃,它对万物的管理,既不用言语,也不用召唤,却管理的井井有条,那种从容自若的样子,没有丝毫紧张感,更没有那种整天对谁都不满意的一脸杀气。天明白它生育的万物,既是自己的儿女也是自己本身的道理,所以,它更加珍惜万物之生命。君王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君王只是国家的一份子,臣民也是国家的一份子,大家有机的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君王只要做到了“以道治国”,做到“不自见”、“不自贵”,一心以国家整体利益为自己的职责,克制自己的私欲,那么,你不用整天宣传自己的思想,百姓也能够理解,并会积极地去响应,你不用整天去召唤大家,大家也都会前来归顺。因为,道为人类提供了共同的本性,这才是君王凝聚人心的根本所在,如果君王们自己背道而行,还指望自己统治的国家太平,那是南辕北辙,痴人说梦。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句话大家平常听得比较多,理解的意思也比较深刻。这是说自然的法则像一张巨大的网一样,看上去网眼很稀松,但从来不会漏失违法之人。我们讲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之道理,讲的是治国的政策要宽厚,民众的品性才会回归于厚朴,这里是继续强调圣人之治,要效法于自然。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自然之法则对谁都是一样的,不论是君王还是臣民,都要依据自然法则去行事,才能够得到自然的保护,君王若不以自然法则去行事,同样也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天网”,不仅仅是针对臣民的,也是针对君王的,而根据自然法则制定出来的社会之“天网”也应如此,它是约束所有社会成员的,谁要是违背它,必然会遭到它的惩罚。“天网”,是古人对这种无形力量的一个比喻,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天地”是一个相对统一场,虽然天地万物好像都独立而存在,甚至相隔很远的距离,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会在这个场内留下自己的痕迹,这些痕迹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它会在整个场内辐射。那些好的信息会得到相应的好的信息反馈,那些不好的信息,也会得到相应的坏信息反馈。这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你可以骗得了人,但却骗不了天。中国人说的“头顶三尺有神灵”,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讲求自我修养与自我约束,绝对不存侥幸心理,这就是“慎独”的功夫。
所谓的“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儒家说的慎独,它主要是针对人们行为的一种自我约束。而我说的慎独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人无时无刻地不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人的思想活动也在引发人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一些不良的思想与情绪,即使没有付诸行动,但它一经发生就对内、对外都发出了一种信息,对外它会感应相同的信息,对内它会影响体内的生理机制。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中的研究表明:当人的思想引起紧张、焦虑、愤怒、担心、恐惧等情绪时,体内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激素,这些激素一旦积累起来人就会得病。因此,我说的慎独不仅指行动上要遵纪守法,而且思想意识上要积极健康——符合大道对人的思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