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善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治理国家的方法与态度,包括“内治”和“外交”都离不开道,道是一切万物的奥妙所在。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这句话是说:道是一切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善人的法宝,也是不善之人的保护伞。对“道”来说,事物无所谓善恶之分,因其“唯道是从”,则一律得到道的保护。不论是大国也好,小国也好,善人也好,不善之人也好,对道来说,他们同样重要,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离开了道,国将不国,人将不人。而且,在大国对待小国以及善人对待不善之人等问题上,要求大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用武力去征服小国或欺压小国,因为小国同样受到道的保护;同样善人也不能以自己的意志用实力去欺辱不善之人或伤害不善之人,因为不善之人也一样受到道的保护。
“善人”与“不善人”并不是今天意义上说的“好人”与“坏人”。现在说的“好”与“坏”,只是在人类意识观念层面上的是非标准,这里说的“善”与“不善”,是从“道”的层面来说的。“善人”是指那些善于遵道、循道之人,“不善人”是指那些不太善于遵道、循道之人。当然,也正是因为有“道”作为标准,人们才能有“善”与“不善”之观念;当观念与“道”相合时,“善”与“不善”才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可人们的观念,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人们所说的“善人”与“不善之人”,有时候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从现实状态上来说,“善人”有不善的一面,“不善之人”也有善的一面,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善人”或“不善人”,但人们的观念却容易僵化、绝对化。所以这一段是说:善于修道之人,他们懂得道的奥妙与重要性,就把道当作“宝”来珍惜;同样,对于那些不太善于修道之人来说,道也是他们的保护伞。在“道”的眼里,“善人”与“不善人”都是一样的。
“善”,是个人的事情,“不善”,也是个人的事情,你合道了,道就顺从你,你不合道,道就警告你,提示你,甚至是惩罚你。就拿人的健康问题来说,你的思想、行为符合了生命运行规律,符合了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了自然发展规律,你自然就会获得健康,否则,你就会生病。当你生病时,你就要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不合道的情况,你必须去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事业成功与否、生活幸福与否等此类的问题也是如此,只有合道了,才能成功,才能快乐。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道不罚人,而人自罚之。犹如开车走在路上一样,你不看路,偏要往路边的沟里开,这不是道在惩罚你,这完全是自寻死路。
“美言可以市尊,善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美好的言语可以使人感到温暖而获得他人的尊重,善良的行为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效仿。然而,有人虽有不美、不善之言行,大家又怎能因为他的言行而对他弃之于不顾,甚至是排斥他们呢?从理论上说,言行能够反映一个人的修养水平,但言行的是非标准却总是人为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你不能以自己的是非好恶去给别人贴“标签”,把那些自己看不惯、看不顺眼的人都当成是“不善人”,把那些跟自己脾气相投的人都当成“善人”,这些都是人的意识上的概念。然而,意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意识往往急于得出结论,对那些涉世未深的人来说,“善”与“不善”往往是一个纯粹的抽象概念,他们很难了解其背后的复杂情况,这也就是年轻人比较理想化的原因,一旦当他们阅历丰富后,就能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深刻内涵。中国人的很多传统观念是系统性的概念,像“龙生九子”,个个不一样,各有特长,但还都是龙种,而且个个法力无边。中国的传统家庭都是大家庭,由众多“兄弟”组成,众“兄弟”也都有自己的小家,但他们能和睦相处。原因是能力强、修养好的“兄弟”不会对那些能力差、修养差的“兄弟”弃之不顾,“兄弟”之间会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以共同提高。当然,在父母眼里,个个孩子都是宝贝,更不会丢弃任何一个人;相反,对于那些能力差的,会给予更多的照顾。这些都是由于有“整体”(家)观念作支撑的原因,“家”让人具备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等品德。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所以人们都以成为“天子”、“三公”为贵,而我认为,就是到了那样的位置,也不能以拥有美玉、豪车等物质财富为人生目标,还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修道,因为只有道才是天下最尊贵的。江希张在注解《道德经》时是这么说的:“拱璧驷马是世俗以为宝贵的,然而饿了也吃不得,冷了也穿不得,国家有事也不能补救,焉足为宝?况且赵氏有连城之璧,几遭秦国的欺凌;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了没点好处可称。这拱璧驷马不但无益,而且有害了。”这里谈到了价值观问题,对世俗的人们来说,他们以拥有奇珍异宝、洋房豪车为荣,但能拥有奇珍异宝的毕竟是少数,而有能力置洋房、买豪车的人也是少数,如果这种观念变成了社会每个成员的欲望,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他们的心态会变得轻狂,变得更加贪婪,而那些无钱无势的人,他们的心态会变得浮躁,变得愤愤不平,人们的“心态”都不正常了,社会安能正常?因此,圣人应该倡导全面的、科学的价值观,即以道为贵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讲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平衡,讲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讲求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平衡,因而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系统理论的价值观。
对一般人来说,重视物质价值,而轻视精神价值;重视个人价值,而忽视整体价值;看到社会价值容易,而看到自然价值艰难;看到表面价值容易,而看到潜在价值艰难;看到眼前价值容易,而看到长远价值艰难。这是人类意识发展本身的一个特点,只有当个人不断超越自我,把自己融入家庭、集体、社会及自然中,个人意识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够具备以道为贵的价值观念。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如果过多地刺激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势必会让人们忽视精神财富的建设;如果过多地强调个人价值,势必会影响人们对集体价值的重视。我要强调的是,在众多价值要素之间,要保持相互平衡,否则必然会出问题,会带来社会的不安定。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人类意识往往会把“人为”价值看得至高无上,但在“道”的眼里,并非如此,一个勤恳耕种的农民比一个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业的大老板更有价值!对自然而言,人人都有价值,因为人人都是自然的儿女,虽然人与人存在意识和行动上的“善”与“不善”,但在自然面前,大家都是一样的,都不应该弃之不顾,这就是“不如坐进此道”的意义所在!
人人都是自然的儿女,我们都可以静下心来与道沟通,把自己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享受“天伦”之乐。这是高层次的“天伦”之乐,这种“天伦”之乐,让我们心安神静,快乐无比。正如俗语所说:“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是心中无闲事,便是人间好时节。 ”心安神静就是“坐进此道”的结果,这也是自然赋予人的本能。这个“坐”字,就是静心的意思,这个“进”字,是融入的意思,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欲望牵制而忙碌不停,以至于没有闲暇时间去享受本该有的快乐。当一个人静下心来,把自己“融入”大道之中,就能享受到比物质欲望满足更深层次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整体性的快乐,是个人身心和谐的结果,是与社会相和谐的结果,更是与自然相和谐的结果,这时的人完全融进了“道”里,而这种快乐是光满足物质需求和感官刺激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圣人不提倡刺激人们的感官需要,而是提倡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寻求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个人与社会的平衡、社会与自然的平衡,这才是人们健康快乐、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长久之道。正是因为人有精神,才有条件、有能力去享受超越于感官的、更高层次的快乐。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有这样的研究发现:
“随着脑内吗啡的功能为人们所理解,利用思考方式控制人心变为可能。人的心灵由大脑里的脑干、大脑边缘系统、大脑新皮质组成,而掌管这个心灵的大脑里有一种A10神经(位于前额联合区)。(见下图)
A10神经又名快感神经,受到外界刺激时,产生快感。有意思的是,这个神经从性欲、食欲、调节体温等原始性的生理欲望一直联系到运动、学习、记忆,最后到达掌管人的精神的最高级脑和前额联合区。
饮食、性生活给予我们充分的快感,体育运动、读书学习也能给我们难以言状的快感,而为社会为别人奉献的行为,更会给予我们非常高尚的精神喜悦。
人通过这些思考和行为所产生的快感都来自A10神经。A10神经是在十七八年前刚刚发现的神经。它的发现使人们知道β-内啡肽等脑内吗啡的存在。随着对A10神经研究的进展,又获得一个重大发现。
这就是我们人脑可以控制A10神经。猫狗以及爬虫类动物的脑子里都有A10神经,它们通过这根神经也可以得到快感,但它们没有能够控制A10神经的高级脑。
人有大脑新皮质,在通过A10神经得到快感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自在地控制A10神经。
掌握控制A10神经的关键性物质是脑内吗啡的β-内啡肽。
如果把人脑中的大脑新皮质剥去,人脑就变得和猫狗的脑子一样。如果再把像猫狗脑中的高级脑部分边缘系切去,人脑就退到和爬虫类一样的低级脑。人类的饮食、性生活之所以具有与猫狗、爬虫类动物不同的含义和价值,就是因为大脑新皮质的缘故。
也正是因为这个大脑新皮质,使人类把欲望提高到高层次的爱以及实现自我这样的境界。
幸亏我们具有‘想好事就分泌好荷尔蒙’的大脑结构,因此只要想到现在干的事是为着恋人、或者为着孩子、为着妻子、为着集体,不论多苦多累,也会心甘情愿,这时脑电波出现α波,β-内啡肽不断涌流出来。
同时,提高记忆力,保持和睦协调的人际关系,发挥精力、耐力和创造力都与β-内啡肽有关。人的精神的全部活动处于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状态,完全由本人的思维所决定。”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古人为什么会以此道为贵呢?不是说只要真心相求就能得到,有什么过错也能够免除吗?这才是“道为天下贵”的真正原因。这里是说,不论是“善人”也好,“不善人”也好,只要真心求道就能得道,而得道的意思,不是你拥有了道,或你占有了道,而是你把自己融入了大道,大道就能帮助你清洗身心中的污垢,让你身心清爽,快乐无比。所谓的“有罪以免”,就是这个意思。这里讲的“罪”,是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正确的情绪情感、不正确的语言行为,当你把自己融入大道后,你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你就能看透自己思想意识中的纰漏与错误,看透自己情绪情感中的纠结与失衡,看透自己语言与行为中的偏差与异常。这样,你在以后就可以少犯错误,让自己处于一种自然而又自在的状态。当然,这是指“免”以后的“罪”,同时,只要融入大道,以前的“罪”也能免,就像你满身污垢跳进河里洗个澡,身上就干净了一样。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情绪情感与语言行为和大道不相吻合,身心就会受到伤害,污染就会在心灵和肉体中残留,这在《脑内革命》的研究中得以证明。“人在生气发怒的时候,会感觉到精神的紧张兴奋,于是大脑分泌出一种叫做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这也是一种荷尔蒙,但不知道什么缘故,这种物质具有剧毒,据说其毒性仅次于自然界中的蛇毒。当然,大脑分泌的这种荷尔蒙极其微量,但如果经常生气动怒,精神总是处于紧张激动状态,这种剧毒的荷尔蒙会导致疾病,加速衰老甚至早逝。不论什么病都和去甲肾上腺素有关。”可见,“罪”是会给身心留下报应的,好在人有精神!当人达到身心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的时候,脑内会产生 β -内啡肽等一些有利激素,它们可以让人消除那些对人体有害的激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