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道德经之科学演绎》--第四十五章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思维的绝对化与过度理想化,往往让人对现实产生不满,怨天尤人,不仅对他人的所作所为一概不满意,就是对自己也往往不满意,甚至对天对地,对社会,对古人不满意。很多人说,这种不满意是人类文明前进的真正动力,如果没有这种不满意,人类就没有更高的追求,就会停滞不前。这话似乎很有道理,但人类到底要前进到哪里去?这同样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不知道地球之外还有没有更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但可以肯定地说:人类是地球上产生的生命,它在地球上居住是最适宜的。也许,地球以外也有生命的存在,但那些生命也只适合在它们的星球居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不敢想象,如果人类文明发达到足以飞出太阳系以后,人类是否真的能在别的星球生存?如果人类只是为了探明周围的太空环境而向外探索,那还有情可原,如果是因为觉得在地球上生活得不满意或不满足,恐怕就是更大的问题。因为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人类不会对地球产生热爱之情,不会珍惜和爱惜地球,不满意的情绪将始终埋藏在人类的灵魂之中。

站在人类满足私欲的立场来看,地球并不完美,它会刮风、下雨,会有火山、地震、海啸,还会有寒冷、酷热,会有干旱、洪涝,等等,这些自然现象确实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所以,人类生存要有所进步,就必须趋利避害,并用集体、团结的力量,用科学技术去战胜灾害,减少天灾的侵害。正因为人类有这种抗灾减灾的能力、手段,使得人类更加乐意去改造自然世界,以至于相信“人类是世界的主宰”,改造后的人为世界比自然世界更加适合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第四十三章我们引用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地球生态对人类经济的贡献,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仍然要比人类自身对经济的贡献大得多,可是人们好像并没有太在乎这件事情,人们仍然热衷于自己去肆意发展“人为”的经济,以至于破坏了自然对经济继续作贡献的能力,甚至是让自然处于一种病恹恹的状态。这种现象一天比一天严重,而且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不久前公布的研究结果,目前全球平均温度比 1 000年前上升了 0.30.6℃。而在此前一万年间,地球的平均温度变化不超过 2℃。联合国机构还预测,由于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到 2050年全球 CO 2排放量将增至 700亿吨,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 1.54.5℃。这意味着什么呢?气候变暖将会导致海水热膨胀和极地冰川融化,使海洋水位上升,其灾难性的后果相当严重,将使一些沿海大城市如纽约、上海、曼谷和低洼之国的孟加拉、荷兰变成一片汪洋。此外,气候变暖又可使局部地区干旱、沙漠化和产生飓风,使有的地区多雨和内涝,给农业生产造成欠收或绝产,而且这将形成恶性循环,更加剧温室效应的破坏性。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这是我针对以往的自然世界来说的,意思是:功能完善的体系,看上去是有缺陷的,但它的功用是源源不断的。我们看看几百年以前的地球,人类的行为并没有真正破坏地球的结构,人类消费和消耗的能源与资源,大多数都是可以再造的。如今,地球的可再生能源与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人类为了满足这种物质需求,就必须大量使用地球的不可再生能源与资源。据调查,地球上的一些主要矿产将在几百年内采完,随着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对能源需求量的增长,能源短缺将很快表现出来。而地球内部储存的化石能源“煤”的“寿命”约 200年的开采期限;石油的“寿命”也仅够开采 30年的时间了,尽管随着勘探技术水平的提高,它的寿命可能增加到 50年;天然气的储量虽然很大,但随着需求量的大幅度增长,它的“寿命”估计比石油也仅是稍长一段时间而已。因此,化石能源消耗殆尽的命运是必然的,也是无法挽救的事实,对于人类而言还可以寻找到新的能源。人类现在好像意识到了这种来自于破坏自然结构而带来的威胁,但人类这架以科学技术武装的大型机器要想急刹车,恐怕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人类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是去寻找新的能源和新的资源,而是去解决意识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即“知足”和“知止”的问题。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句话的意思是:财富充裕的体系,看上去空虚不足,但用起来却用不完。这话也是对自然世界体系来说的,地球生态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财富,但看上去好像是不足,然而要用它却不会穷尽。为什么用不完?就是因为地球有“再生”能力。人类刚开始消费和消耗的东西,无非是水和食物,再有就是用来建房子的木材,或用来取暖的柴草等,这些东西看上去都是有限的,但它用完了,还会再生,这就是“其用不穷”的根本。但现在的世界变了,恐怕“其用不穷”就做不到了,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地球的“再生”能力在下降,另一方面是人类的物质需求太旺盛,以前人类是在“吃”地球的衍生物,现在人类是在“吃”地球本身。

“大成若缺”和“大盈若冲”,这是大道的奇妙所在,天地是如此,世界万物也是如此。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要效法于自然,不以“理想”去强求“现实”,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合适的理想。理想不同于胡思乱想,也不同于幻想,它基于现实,并通过在现实中的努力可以得到实现,而幻想是不需要在生活中实现,它满足的是人的意识上的需求,幻想可以离奇古怪,可以毫无逻辑,因为幻想的人知道这只是一种思维上的游戏,它实现不了,也不影响自己的现实生活,当然,如果因为幻想而影响了正常的现实生活,那也就是胡思乱想了。胡思乱想,就是指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它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因此,它反而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理想是不断变化的,但思维上的“理想化”则是一种思维方式,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思维方式看上去好像很周详、很缜密,而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会是“纯理想式”的。

对事物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对人也同样是如此。从自然的眼里看,人也只是动物中的一个物种,它也是一个集“大成”的生命体系。但人也同样不可能做到“理想化”式的“完美”,它同样要受其结构及其生存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寿命是有数的,其功能也是有限制性的。用人的眼光来看,也好像是“大成若缺”,他同样也可以“其用不弊”。这里的“用”是指人体结构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你不能离开人体的结构去要求其“用”有万能性或超越性。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你合道的程度如何,哪怕你是 100%的合道,但在别人的眼里,在“理想化”的头脑里,你恐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当然,对个体的人来说,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理想化”的模型,人是千姿百态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自然产物,每个生命都是如此的奇妙,都是如此的重要,所以,人类社会才如此的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会表现出思想、品德、个性及生理等各方面的不同,并由此构成了各种不同的个性,而每种个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会有“用”的有利的一面,也会有“用”的不利的一面,没有哪种个性就是十全十美的。其实,人的“用”,不只是表面的一个人的人体功能,更多的“用”在人体背后隐藏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问题。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直,原意是直接的意思,这里是指直率,是指人在叙述事情的时候不做修饰,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屈,原意是弯曲的意思,这里是指人在表达对事情的看法时不直接说,先说其他而后切中正题。巧,是指巧妙,这里是指说话的艺术性;拙,是指笨拙,这里是指说话切不中要害。辩,是指争辩,讷,是指木讷、沉默。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的正直好像拐弯抹角,大的巧妙,好像很笨拙,大的善辩,好像不善言语。为什么这一章要讲说话方面的事情呢?因为上一章讲到了“评价”方面的事情,人对事物、对他人总是要进行评价的,而这种评价是会在与人的交往中表达出来的。表达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对双方都会有益,如果不合适,就可能引起争辩,甚至是激化矛盾,并引发对双方都不利的行为。通常来说,人们都喜欢正直、直率的性格,喜欢讲话能切中要害的技巧,喜欢能言善辩的能力。性格正直、直率的人,同时也希望别人坦率相对,说话讲求艺术的人,也希望别人能清楚的表达。而喜欢争辩的人,却往往不喜欢他人能言善辩,除非他需要有竞争对手,因为喜欢争辩的人,都是想要在争辩中把别人辩倒。那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正直、直率呢?这是因为,人不管自己是什么性格,都希望别人能真诚相对,能听到别人的实话、真话,这样就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便于自己做出判断,从而在事情中保全自己,甚至获得正常的利益。即使是那些有意骗人的人,他们也想听到别人的实话、真话,从而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但以自私自利为目的的骗人,毕竟是不道德行为,最终是不可长久的。那为什么人们说话又要讲求艺术或技巧呢?具有讲话技巧的人,能把事情讲述的比较准确,而且懂得词语结构对事物产生的不同后果,他们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他们会注意语句的先后次序,以及说话的声调、脸部表情等信息传递要素,这样就更能让人接受他们所讲的内容。而争辩呢?争辩的目的,也是想让他人明白自己讲话的意思,接受自己所说的观点。辩论如果能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进行,理还是会越辩越明,但辩论往往让人气向上冲,因为辩论本身就意味着“不服气”,因此,人们自己总喜欢与他人辩论,而不愿意他人与自己辩论。

“大巧若拙”,做事、讲话,讲究方式、方法是非常应该的事情,可以更好地与人交流与沟通,但过多地注重形式,可能又会适得其反,会为了艺术而艺术。说话办事,过于乖巧,反而让人产生不信任。“大直”、“大巧”、“大辩”中的几个“大”字,要求人超越个人的立场,立足于“大”的、“整体”的利益来全面考虑问题,才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这个“大”,就是“合道”之意,而 “大巧”,就是符合人与人之间交往原则的处事艺术。很多事情本来很简单,并不需要多么“巧妙”的方法就能解决,而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故事,大家听完后,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一位世界第一的推销大师,在他结束推销生涯的大会上吸引了保险界的5 000多位精英参加。当许多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微笑着表示不必多说。这时,全场灯光暗了下来,从会场一边出现了 4名彪形大汉。他们合力抬着一铁架上台,铁架下垂一只大铁球。当现场的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铁架被抬到了讲台上。

那位推销大师走上台,用一只小锤朝铁球敲了一下,铁球没有动,隔了 5秒钟,他又敲了一下,还是没有动,于是他每隔 5秒钟就敲一下。这样如此持续不断,铁球还是动也不动,台下的人开始骚动,陆续有人离场而去,但推销大师还是静静地敲铁球,人越走越多,留下来的所剩无几。终于,大铁球开始慢慢地晃动了,经过 40分钟后,大力摇晃的铁球任何人的努力也不能使它停下来。

最后,这位大师面对仅剩下的几百人,介绍了他一生成功的经验: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以这种持续的毅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当成功来临的时候,你挡都挡不住。

“大辩若纳”的“大辩”是真相之辩,就是所说的“事实胜于雄辩”。但有人会说,有时候真相根本就出不来,比如一件事情,只有两个当事人,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果有一方冤枉另一方,真相又怎么出得来呢?或者有人被冤枉判了死刑,还没有等到真相出来人就没有了,这又怎么办?真相出来了,人也没有了,这岂不是比窦娥还冤?这时候你还不争、不辩,能行吗?当然是要争要辩,现在不是允许请律师辩护吗,问题是如何去争辩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才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真相没有出来以前,辩也没有什么用,不如花心思去查明真相,真相大白,就是最好的辩。如果人们平常能够做到“非礼勿言”,不说多余的话,不说挑拨是非的话,不说伤害他人的话,不说逞能卖乖的话,不说强词夺理的话,恐怕你一辈子也用不着跟人争辩,这就是“大辩若纳”的另一个意思。因为这样做,就符合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规律,就遵循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礼仪。如果你心胸再开阔一些,对他人的误解、非议给予足够的宽容和谅解,你还用得着去“辩”吗?古人说“君子木讷”,为什么呢?因为君子明白人生的真谛,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他们品德高尚,心胸博大,不与人争名争利,所以,他们不去与人争辩。虽然他们不与人争辩,但他们的德行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依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护。相反,我们可以去看看那些喜欢争辩的人,无非是在争名争利,争来争去,优良的品德丢失了,心胸狭窄了,脾气变坏了,人际关系恶化了,最后的结果是:他们的辩才害了他们自己。其实,君子也不是没有辩才,只是他们不经常去辩而已,他们的辩才只有在需要的场合才会使用,而且不会让人觉得他有情绪上的波动,他们也不会以“辩才”自居。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躁”,是指动,这句话的意思是:动能战胜寒冷,静能战胜酷热,清静是天下的正道。很多人说,这句话好像与前面的话没有什么关系,放在这一章,是不是搞错了?错肯定是没有错,只是看我们如何来理解。在谈到“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时,我都是从自然之道来谈的,而很多人在注解《道德经》时,往往容易忘掉这一点,他们只局限在“人”的范围里,所以他们注解的文章好像一句是一句,彼此之间没有联系,而实际上,我是不会把一堆毫无关联的东西放在一起的。这一章最后的归宿点应该是讲人的心态,一个是对人、对己、对事物评价时的心态,一个是与人交往时的心态。对人、对己以及对事情的看法,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思想或看法,你不说,人家不知道,但可以从你的情绪中读出来了。很多心理学家就能从你的表情、眼神或肢体语言读出你的心思,那些所谓的卜卦先生也得靠这些手段来糊弄你,他们能把你过去或现在的一些事情或性格说得很准,就是通过察言观色的方法来实现的。其实,你的很多“信息”都写在脸上呢,那些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人,也都能从你的脸上读出不少东西来。你的表情 (表现出来的情绪 ),会让他人对你采取相应的交往方式。如果在交往中你把健康快乐的情绪表现出来了,就能给别人带来良好的情绪,你友好地对待别人,别人也就友好地对待你,这就是良性互动,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让那些不良的情绪发泄出来了,那别人也同样会以不良的情绪来对待你,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不论什么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最为重要。

“躁胜寒,静胜热。”这好像说的是生理方面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能有过这种体验:人只要运动起来就可以战胜寒冷,而静下心来就可以战胜酷热(心静自然凉)。但我这里要说的不仅是生理方面的事情,而且也是心理或精神方面的事情,当一个人对自己丧失信心时,就会心灰意冷,对什么都没有热情,身体不想动,思想也不想动,此时人体内的精气神就处于呆滞状态,就需要动(主要是“意”动),让体内的精气神之间相互来往,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状态。相反,当一个人春风得意时,就可能会忘乎所以,心浮气躁,匆匆忙忙,对人对己都没有耐心,小则骂人,大则失去理智,此时人体内的浊气上升,体内精气神处于极端紊乱状态,这时就需要静下来,让浊气下降,清气上升,从而恢复体内气的和谐。所以,人不论是独处时,还是与人交往时,都要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这也是人应该具备的正常状态,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寒”或“热”的不正常状态时,就要想办法让自己恢复正常状态,这就是修养的功夫。

“清静为天下正。”在第三十九章我们讲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清,是道赋之于天的德,宁(静),是道赋之于地的德。这句话就要人们效法天地之德,保持清静之心态,并以此去养生,去生活,去工作,天下就能太平了!人们常说“天地一大宇宙,人体一小宇宙”,就是这个道理。天清地宁,是指这个系统中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并相互交感,为万物提供营养的运行状态,如果空气中老是浊物很多,地球上火山不断爆发,地震不断产生,那恐怕万物也要受其害。人体也一样,浊气总往上冲,清气上不来,也必然会影响身体的健康,而且会因此而影响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人若不能保持清静,就会心浮气躁、制造麻烦,人们不是常说吗:“冲动是魔鬼”,当一个社会的多数人都处于心气浮躁之中,社会岂有安定的日子?

点击数:2533  录入时间:2013/11/13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